分享

南宋赵黻《长江万里图卷》

 笑熬浆糊糊 2013-01-26

 

  
南宋赵黻《长江万里图卷》 - 伴月轩主 - 伴月轩主

  


南宋赵黻《长江万里图卷》 - 伴月轩主 - 伴月轩主

  


南宋赵黻《长江万里图卷》 - 伴月轩主 - 伴月轩主

  


南宋赵黻《长江万里图卷》 - 伴月轩主 - 伴月轩主

 


南宋赵黻《长江万里图卷》 - 伴月轩主 - 伴月轩主

 


南宋赵黻《长江万里图卷》 - 伴月轩主 - 伴月轩主

 

     南宋 赵黻《长江万里图》卷 纸本水墨 纵45.1厘米 横992.5厘米 画家唯一传世作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展开此卷,可看到万里江山中的烟云风雨、山石峻岭、山间小道、樵夫行旅、乘风破浪的小舟、穿云破雾的飞鸟、山谷中的屋宇、村落、归庄的农民、深山古寺等等,可谓东起吴越、西至巴蜀、万里江山、气势宏大、一气呵成。着重描写江山壮丽景色,气势雄伟,笔法学李唐而略纵逸,但仍未脱南宋院体画之痕迹。卷末款署“赵黻作”三字,钤“黻”朱文印,画面有明代钱惟善、张宁、陆树声等诗跋 。

     赵黻 (公元12世纪)〔南宋〕芾亦作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人,生卒年不详。工画人物、山水、窠石,南宋绍兴(1131-1162)中居镇江之北固,尝画金、焦两山,江掀波浪,烟峦飘渺,笔墨遒劲,纵横挥洒,气韵生动。明张丑谓其:“署名多不著姓,后人往往误称米芾。”


      江山万里为绘画中常见的题材,早在唐代便已出现。据载,李思训曾穷三月时间绘嘉陵江三百里的景象于壁上,后来唐玄宗命吴道子在大同殿绘同一题材,一日即成,两者相较,各有千秋。北宋年青的画家王希孟则以青绿山水的形式创作了《千里江山图》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赵芾的《长江万里图》卷是这类题材作品中风格独具,别开生面的一幅佳构。

      从图中的绘画技法不难看出,赵芾是师从宋代画家李唐,又广采博学,别具一格。山石用笔挺劲,先用淡墨勾皴,再以浓墨、重墨细绘局部轮廓,墨色的浓淡轻重相得益彰。对水的描绘占画面的比例颇大,同时也是此图的成功所在。波浪主要用淡墨勾出,复用淡墨染深,以现出惊涛穿空之势,可谓“前无古人”,堪称南宋绘画的杰作。

       明代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汪砢玉《珊瑚网画跋》卷二三,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考》卷二、《石渠宝笈·初编》卷三二等书著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