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 数学是一门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幼儿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被操纵对象的本身,而是来自于儿童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协调,他们是通过活动、通过材料的相互作用去发现、建构数学关系。基于此,我认为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应做到: 1、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幼儿的生活中也到处充满着数学。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这样就能进一步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激起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 2、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引导、激发,培养兴趣。 我们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努力营造有利于探索精神培养的心理氛围,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的事、物、情景,让幼儿内在的探索冲动释放出来,让他们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探索活动中。 3、要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 给幼儿提供操作材料,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有意识地启发幼儿动手摆出多种有规律的几何图形,引导幼儿把各种图形的操作方法介绍给大家,让幼儿探索、体验,从而在探索和体验中去发现,去学习数学,从而调动幼儿的探索积极性。 4、要对幼儿有恰当的活动引导。 教师须通过观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用开放式的师生互动,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拓展教师的教育技能,关注幼儿的每个活动、每个细节和每个环节,做到宏观调控。 5、要支持幼儿、让幼儿充分自主。 幼儿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愿望去探究周围世界,常常用自己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认识世界,我们要耐心地倾听和观察,了解幼儿的真实意图,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帮助,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从事探索活动,使他们的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状态,在探索过程中充分自主。 创新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正是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对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教育者,我把这些新理念、新要求贯穿于科学教育始终,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让幼儿在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的心理氛围中进行科学探索活动,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善于根据幼儿数学教育的特点,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充分提高幼儿的探究意识。我们要给幼儿想象的空间、给幼儿发挥的机会,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幼儿的探究欲插上翅膀自由翱翔在蓝天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