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花地丁(《本草纲目》)

 学中医书馆 2013-01-30

紫 花 地 丁(《本草纲目》)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我国各地均产。原植物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木丛中。喜温暖或凉爽气候,忌涝,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粘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功效清热解毒。临床用名为紫花地丁。

 

【本草汇言】

 

《本草纲目》:苦辛寒,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本草乘雅》:丁为干火,地在气中,顺承天施而成物者,地也。故主形骸地属,失承天施,为痈,为丁,为瘰,为疬。使之仍顺乎天施,而畅于四肢,美之至者也。

《本草备要》:泻热解毒。

辛苦而寒。治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

《本经逢原》:治疔肿恶疮,兼疗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其花紫者茎白,白者茎紫,故可通治疔肿。但漫肿无头,不赤不肿者禁用,以其性寒,不利阴疽也。

《得配本草》:辛、苦,寒。治有名痈疽,无名肿毒,兼治乳疖痘疔。

 

【现代药理研究】

 

1.  紫花地丁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煎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和水提物还能杀钩端螺旋体作用;其浸剂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

2.  紫花地丁有抗内毒素作用。

3.  紫花地丁有清热、消肿和消炎作用,还有抗蛇毒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