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纤纤玉手绣苍穹--陈英华刺绣作品赏析

 苏迷 2013-01-31
1234567
   ■星空·宇宙系列之马头状星云
  ———陈英华刺绣作品赏析

  日珥、蟹状星云、流星雨、黑洞……有人会想到这些遥远神秘的天文奇观,有一天会被以刺绣的方式呈现吗?在镇湖艺林屋绣庄内,一批名为“星空·宇宙”系列和“天文奇观”系列的刺绣令人啧啧称奇,壮美的天文景象被一针一线高度还原,这些作品按照天文学者精选的照片放大绣制,图案逼真、细腻,再现了宇宙神奇、美丽的情景。
  这些神奇的星空刺绣出自陈英华之手,与镇湖绝大多数绣娘一样,她在七八岁时就开始跟着长辈摆弄针线,在精通了“山水与花鸟虫鱼”等传统刺绣后,好奇心与挑战精神令她独自开始探索人物、油画、服装等题材。2006年,紫金山天文台的梅苞找到她,给她看了些星空和星云图案,尽管这与小时候仰望苍穹时看到的不太一样,但这些绚丽的图案却深深地镌刻在了陈英华的脑海。学习相关的天文学知识后,陈英华急不可耐地开始了“星空·宇宙”系列的刺绣创作。为了将星空神秘、淡入淡出以及蕴含着极大爆发能量的特点表现出来,她创造了新的针法,选用的部分丝线也还原到桑蚕吐丝的粗细,是普通丝线的1/16。
  用苏绣来表现天文现象和星空图像还是第一次,陈英华的制作过程非常艰难。这组系列作品中难度最高、用时最长、做得最辛苦,也是她最喜欢的作品是《蟹状星云》。该星云色彩绚丽飘渺,十分难绣,从针法、图案轮廓到丝线颜色,陈英华一遍遍试一遍遍绣,不满意了拆线重来,光针法就用了近10种,历时6个多月才大功告成。
  星空刺绣为整个绣庄增添了更多的绚丽色彩,也带来了些许的宇宙神秘气息。《日全食》、《蟹状星云》、《马头状星云》、《银河系》、《太阳黑子》等16幅作品通过巧妙手法,这些星空图在60厘米长的正方形底版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示。与哈勃望远镜所拍照片相比,苏绣版星空奇观色彩更加清晰,也更富立体感和层次感,神秘的宇宙奇观与传统的刺绣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接下来的日子,陈英华一头扎进了星空的奇妙世界里,“天文奇观”系列便是她的另一组作品。去年8月,陈英华携2个系列共24幅作品受邀亮相第28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其中包括2011年获得中国纤维艺术传统工艺奖的《蟹状星云》等。回忆起参展情况时陈英华笑称,最初大家还以为她带来的只是宇宙奇观的照片,并不以为然,可知道了是刺绣之后,都跑过来给作品照相。这些传统刺绣与现代高科技艺术结合的星空系列刺绣令不少国际天文学家啧啧称奇,陈英华的想法非常简单,她想要把壮丽的天文奇观用丝线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世界上更多人认识中国刺绣。
  在陈英华眼里,之前能够代表她刺绣艺术巅峰的《新加坡前总理肖像》、《米珠龙袍》以及星空刺绣系列作品,或许都是划过苍穹的一颗颗流星罢了。从浩瀚的宇宙“回来”,陈英华的双脚又踏进了故宫乾隆花园,曾经成功修复倦勤斋刺绣的她又接受了来自符望阁的挑战,在灿若星辰的艺术世界里,她将收获一片属于自己的苍穹。□大 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