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藏书家”简介:瞿永发

 率我真 2013-02-03

“中国藏书家”简介:瞿永发




瞿永发,1951年生,江苏通州人,曾任职于上海中联化工厂。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会员、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会员。现藏文史哲类书籍二万余册,其中民国时期版本书(含诗、词、曲、戏剧、小说、传记、游记、文学史等)达一万余册。同时藏有清末民初及三四十年代画报、文史杂志三百余种,计六千余册,包括部分汪伪时期杂志,含部分珍品。曾为众多博物馆、纪念馆提供资料,多次参加收藏展览并获奖。

只有一门之隔,分明两个世界:屋外是虹口老街,堆满青菜萝卜西红柿还有装在编织袋里的炒花生,苏北老乡仍像许多年前一样蹲在烂泥地上,叼一根烟等着买主;屋内是瞿永发的四层老宅,安静、温暖,洋溢旧纸张独有的那股微妙气息。



瞿永发的这四层屋子,说起来是住宅,其实都成了他的书房:除一楼摆着桌凳、微波炉、茶叶水果外,其余的地方,都用来搁置老瞿这些年收藏的旧书。二楼是老瞿最主要的收藏陈列室,是他那最钟爱的一万余册民国时期旧书的安身之所。这些在1911年到1949年间出生的旧书们在老瞿这里呆着,显然比屋外卖的萝卜青菜们舒服多了:旧书们都被“梳洗”得清清爽爽,然后穿上塑料薄膜做的“衣裳”,个个看上去都是干干净净的样子。老瞿是个重视外表的藏书人:“我喜欢书干净一点,每天要做的事情,也都是收拾收拾我的这些旧书们。”瞿永发双手交叠,站在多年的收藏中间,心满意足。“除了要干净以外呢,我买旧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一本一本地买,那样是不成气候的。要买就要买一套,买一批,一批足有几千本啊,你要有胆量买!”老瞿从1972年自己还在东北插队落户时开始买书,“七十年代末,上海有几个图书交易市场,比如四川北路花园路那里,福州路那里,南京东路九江路那里……卖的书呢,都是‘文革’结束以后那些老干部的书啊,还有废品回收站里的书。”,老瞿回忆起自己最初买书的幸福辰光,“那时候在那些地方卖书,就像今天在大马路上摆摊子的小贩,警察要来赶的!”在“偷偷摸摸”的日子过去以后,老瞿迎来了自己淘书的黄金岁月:“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买得比较多,那时候就已经转移到文庙去买了。”除了收藏民国旧书外,老瞿还收藏了一万多册的旧杂志、新闻期刊和作家手稿。像《永安月刊》,这本从1939年出到1949年的杂志,在瞿永发这里一本都不少。

老瞿说自己现在买书已经比较随意了,遇到实在好但价格太贵的,他也不会买:“上万块钱已经是底线。”到了这个境地,老瞿反倒活得比以前更加轻松。除了爱书,烟酒不沾的他,只喜欢喝口好茶。瞿永发感慨:“我这辈子什么都没干,也没有任何其他兴趣。就是这一屋子书了。”古人有词说“赌书消得泼茶香”,用来形容瞿永发倒也贴切,只不过是“藏书消得”了。

一杯叶如旗、芽似枪的碧绿茶水,一屋辛苦收藏来的心头大爱,这就是瞿永发的一辈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