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院团的“老总”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2-04
文艺院团的“老总”
杨锦彪
  杨锦彪

  今年元旦,我收到本市多个文艺院团团长发来的新年贺信。由于工作调动,我离开文艺条线的新闻岗位已有四年多了,但他们却时时记着我,令我倍感温馨,更有一份感动。  

  那些年,我在文艺条线的新闻岗位上,除了较多地接触在舞台上展现风采的演员外,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地为“舞台”作出奉献的文艺院团的团长们。在文化“走市场”的改革开放转型期,他们肩上挑着“三副重担”:艺术创作、艺术生产和市场营销。我习惯地把他们称之为“文艺院团的老总”。较之企业界的“老总”,他们生产的,是更高层面上的文化精神产品。

  文艺院团“老总”们的工作很艰辛,压力很大。上海淮剧团团长陈忠国是我首个采访对象。2003年,淮剧处于低谷期,由于上海城市建设和改造,一些苏北人群集聚的地区大片房屋拆迁,观众分流使淮剧这一流传到上海已有百年历史的地方剧种濒临“绝境”。陈忠国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朴实、忠厚、执拗。陈忠国给我沏了一杯茶,单刀直入:“看过淮剧吗?”“没有。”他有些不悦,然后是一阵沉默。突然,陈忠国一个转身,从书柜中抽出一本墨绿色封面的《上海淮剧志》递到我手中。“请你读一读吧。”

  我对淮剧一无所知,也许伤了他的心。

  再一次到淮剧团,我是有准备的。我把从《上海淮剧志》一书中读到的信息如一只只“热炒”全盘端了出来:上海百年的淮剧史,筱文艳、何叫天的表演艺术风格,《金龙与蜉蝣》为代表的都市新淮剧……陈忠国开心地笑了。此后的几年里,陈忠国把我引为知己,每有演出,都会请我看戏。《八女投江》《千古韩非》《汉魂歌》等一出出江淮大戏的推出,使我在熟悉淮剧和淮剧演员的同时,也越来越读懂了他。

  后来,我又大量地接触了上海杂技团、上海歌舞团、话剧艺术中心、上海评弹团、爱乐乐团、上海滑稽剧团、轻音乐团等许多文艺院团的“老总”们。他们每创作一出新戏,都会邀我前去“谈戏”,并毫无保留提供我“戏外戏”的采访素材,还常常掏心掏肺地向我诉说他们创作演出过程中的甜酸苦辣。

  现在我接触文艺院团的“老总”们比过去少了,但我常怀着对他们的感恩之心。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劳作和无私付出,广大市民才感受到了舞台艺术的百花争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