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经过多3

 学中医书馆 2013-02-05
月经过多

  月经的周期、经期基本正常,月经量较常量明显增多者,称为月经过多,又称“经水过多”。一般认为月经量以30—80ml为适宜,超过lOOml为月经过多。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引起的月经过多(如黄体萎缩不全)或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肥大症等引起的月经过多。计划生育手术后引起的月经过多,也可参照本病治疗。
《金匮要略》温经汤条下有“月水来过多”。经水过多一词,最早见于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以四物加黄芩、白术治“妇经水过多”。《丹溪心法》指出病机有:血热、痰多、血虚。《万氏妇人科》强调“经水来有多者,不论肥瘦皆屑热也。”《女科准绳》则认为其病机为虚,“经水过多,为虚热,为气虚不能摄血也。”《傅青主女科》则云:“妇人有经水过多,……人以为血热有余之故,谁知是血虚而不归经乎。”而《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依据经血的质、色、味以及带下的特点,辨月经过多的寒热虚实。《沈氏女科辑要》认为血瘀也是本病的病因,“不调则经血不出,新血误行……。”
  (主要病机]
  月经过多的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导致本病的病因则有气虚、血热、血瘀和虚寒。气虚则血失统摄,血流无度;邪热则扰动血海,迫血妄行;、瘀血内阻冲任,则血不归经;寒则血凝,阻滞冲任胞宫;均可致冲任不固而引发本病。
  现代研究认为,黄体萎缩不全,雌孕激素不能迅速下降,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可致月经量增多.也有研究认为,月经过多与子宫内膜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强,子宫内膜的闭合和凝血过程受到抑制有关,其中可能与子宫局部前列环素(PGI。)及血栓素A。(TXA。)升高有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结合妇科检查或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1)病史:注意有否计划生育手术史、内分泌疾病和血液病史等。
  (2)临床表现:月经量明显增多,但周期、经期基本正常。病程长者多伴有贫血症状.
  (3)妇科检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盆腔器官可无器质性病变。而子宫肌瘤等疾病引发者妇检多有阳性体征。
  (4)辅助检查:基础体温、卵巢功能测定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有参考意义;诊断性刮宫有助于明确诊断。B超盆腔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病变。
  2.鉴别诊断
  (1)崩中:月经过多每为连续发生,经量增多,但周期、经期基本正常.而崩中则五月经周期性,往往不能自止,常与漏下交替出现。
  (2)流产:早期自然流产者,尤其是孕后不久而流产者(即暗产),其下血量多,且伴有腹痛,结合病史、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3)要与其他引起月经过多的疾病鉴别,如血液病、妇科恶性肿瘤等。
  (因、证、辨、治]
  月经过多的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证候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而月经的色、质、舌脉以及伴随症状则是辨证的关键.
  本病以经血量多为主证,若质清稀、色淡,多属气虚;质粘稠、色鲜红或深红,多属血热;紫黯有块,伴经行腹痛者,多属血瘀;质稀、色淡黯、夹有血块,伴腰膝冷痛者,多为虚寒.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止血调经。应根据经时与平时的不同区别对待,在经期出血多时,侧重辨证止血,止血之法依病机而立,经后则宜辨证治本,或健脾益气,或清热凉血,或化瘀导滞;或温阳散寒。总之宜标本兼顾,依病势分清主次而施治。
  1.气虚证

  病因病机 素体气虚,或思虑不解,或饮食失节,或大病久病,损伤脾气,中气不足,冲任失固,血失统摄,以致经行量多。
  主要证候 经行量多,色淡红,质清稀,面色咣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细弱或缓。
  辨证依据 有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病史;月经量多,经色淡、质清稀、面色咣白、气短乏力;舌淡、脉细弱或缓。
  治法 补气升提,固冲止血。
  方药 安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白术、黄芪、生龙骨、生牡蛎、生地、白芍、海螵蛸、茜草根、续断)加升麻。
  经行有块或伴痛经者,加泽兰、三七、益母草;兼头晕心悸者,加熟地、首乌、五味子.
   2.血热证
  病因病机 素体阳盛,五志化火,或恣食辛辣,或感受热邪,热伏血海,扰动胞宫,迫血妄行,而致月经过多。
  主要证候 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粘稠,身热,口渴饮冷,心烦多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依据 有素体阳盛,或五志化火,或恣食辛辣,或感受热邪史;月经量多、色红、质稠、身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方药 保阴煎(《景岳全书》生地、熟地、黄柏、黄芩、白芍、山药、续断、甘草)加地榆、仙鹤草、槐花。
  若经血粘稠有臭味,或平素黄带淋漓,下腹坠痛者,加贯众、银花藤、败酱草;口干渴甚者,加天花粉、麦冬、玄参。
  3。血瘀证
  病因病机 素体抑郁,或忿怒过度,气滞而致血瘀;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外邪或不禁房事,瘀血内停;瘀阻冲任,血不归经以致月经过多.
  主要证候 经行量多,色紫黯,质稠有块,小腹疼痛,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有力。
  辨证依据 素有肝气郁结史,或经期产后不洁房事史;经血多、紫黯有块、小腹痛;舌紫黯有瘀点、脉涩。
  治法 活血化瘀,调经止血。
   方药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当归、熟地、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加三七、益母草、茜草根。
  经行腹痛甚者,加延胡索、香附;兼口渴心烦者,加黄芩、黄柏、麦冬。
  4。虚寒证
  病因病机 经行产后,风寒乘虚而犯子门胞宫,日久不去,寒阻气机,凝结胞宫,血不循经;或肾阳不足,虚寒内生,阳气不布,封藏无权,而致经血量多.
  主要证候 经行量多,色淡黯有小血块,腰膝酸冷,小腹冷痛,四肢不温,平素带下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迟.
  辨证依据 有肾阳不足或感受寒邪史;月经量多、色淡黯有小块、腰膝冷痛、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迟。
  治法 温经散寒,止血调经。
  方药 温经汤(《金匮要略》):当归、川芎、白芍、甘草、人参、桂枝、吴茱萸、丹皮、阿胶、半夏、麦冬、生姜。
  肾阳虚明显者,加附子、艾叶。
  (多种疗法)
  l。效验方
  (1)--稔汤(《罗元恺论医集》):岗稔根、地稔根、续断、首乌、熟地、阿胶、桑寄生、党参、炒白术、赤石脂、炙甘草。
  功用:滋肾固气涩血
  适应证:月经过多反复发作者。
  (2)固经汤(经验方):白芍、桑叶、黄芪、党参、山药、炒白术、玄参、地骨皮。
  功用:滋阴益气,凉血止血。
  适应证:气虚血热之月经过多。
  2.中成药
  (1)宫泰冲剂
  功用:益气、养阴、化瘀。
  适应证:月经过多属气虚血瘀、阴虚血瘀者。
  (2)益母草膏
  功用:化瘀止血。
  适应证:月经过多夹血瘀者。
  3.食疗方
  (1)莲藕花生猪骨汤:莲藕500g,花生lOOg,猪骨500g,红枣10个。
  (2)当归炖乌鸡汤:当归20g,枸杞子20g,雌乌骨鸡1只(约500g)。
  4.灸 法 直接灸隐白、大敦、每次5一7壮,同时悬灸足三里、神厥,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中西医应急处理)
  月经过多未及时治疗或失治、误治,病情可发展为崩漏,或重度贫血。经期大量出血时,宜紧急措施处理。
  1.一般疗法
  (1)针灸:针刺断红穴(握拳第二掌指关节凹陷处);针三阴交、血海、中极,中等强度刺激.灸大敦、隐白、足三里。
  (2)田七末3g或云南白药1g冲服,每4小时1次。
  (3)丽参注射液4—10ml加入50%葡萄糖40ml中静脉注射。
  (4)酚磺乙胺500mg肌肉注射或氨甲苯酸0。2—0.4g加入50%葡萄糖40ml中静脉注射。
  (5)缩宫素10U肌肉注射。
  2。刮宫术 对更年期妇女,出血较多时,应常规行诊刮术,既能止血又可了解有否恶性病变.对已婚妇女,为了解病因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行诊刮术。对未婚女性,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无效时,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可考虑诊刮术。
  (预防和护理]
  1。调情志,避免精神刺激。
  2.注意饮食调理,少食辛辣温燥或生冷之品.
  3。经期产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劳;注意阴部卫生,避免冒雨涉水;经期产后禁止房事。
  4.病后要坚持治疗至痊愈,以图巩固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一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治 愈 经量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
  2。好 转 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期正常,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
  3.未 愈 月经周期、经量无变化。
  (现代研究报道]
  1.月经过多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俞瑾等通过研究表明,月经过多者的子宫内膜及经血中的TXB。(血栓素A。的代谢产物)水平明显升高;而局部PGE,的水平,阴虚者降低,气虚者升高;经血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OP)明显升高,经宫泰治疗后,局部了XB。、FOP降至正常水平,局部PGE。水平低者能升至正常,而高者亦能降至正常水平。提示中成药宫泰可降低局部血小板凝聚和血粘度、或轻微血栓现象,而影响子宫及血管壁平滑肌,使局部螺旋动脉等小血管断端的凝血块纤溶现象减少而止血。姜存华等认为,上环后月经过多主要同子宫内膜异常有关,三宝止血粉(三七、阿胶、白及)能促进和修复子宫内膜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丁玎等报道太子产宁糖浆能升高失血动物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并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故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取得良效。
  2。关于月经量的测定方法 现用碱性正铁血红素比色法测定月经血量的方法,较简便、准确、实用.该法灵敏度高,可测得0.1ml以下的经血,误差在5%以下,多种材料的回收率差别在5%左右,不受生殖道分
泌物的影响,经血垫可在室温下保存1个月而不影响测量结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