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春日:鞭打春牛

 文山书院 2013-02-05

立春日:鞭打春牛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5日   09 版)
本报记者 杨慧峰摄

    本报北京2月4日电(记者杜弋鹏、杨慧峰 通讯员欧璐婷)“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月4日立春日,上午9点,伴随着“春姑娘”婉转悠扬的声音,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东城区文化委、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工委办事处共同举办的“古都龙韵 腾蛇迎春”2013立春文化节的重头戏——一鞭春牛和咬春活动正式开始。  立春,立为建之意,春木之气始至。立春之日“东风解冻”,由此“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为了迎接立春日的到来,一大早丽晶酒店门口便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廿童·咏春》、耍花棍儿、抖空竹等精彩节目正在上演。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舞龙耍狮,两只狮子翻滚跳跃争抢绣球,赢得阵阵叫好声。舞台两侧则是建国门街道6个社区的“迎春风车阵”,车阵以风车为元素,结合各社区历史文化特色组成,春风袭来,吹动着风车发出悦耳的声响。  9点30分,到了市民们最期盼的时刻,这就是鞭打春牛。“鞭打春牛”是自周朝就有的民俗活动,是为了提醒牛,春天来了,农活儿开始了,同时祈祷来年丰收,生活祥和。鞭打春牛仪式由民俗专家王作楫主持,一头青黑色的“春牛”被推到舞台上成为全场的焦点,东城区领导和地区的春信子、春姑娘先后挥鞭,“啪啪啪”三声在 “春牛”身上响起,王作楫在一旁道:“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鞭牛过后,小牛童和春姑娘将牛肚子里的装满杂粮的袋子掏出,分发给现场居民和嘉宾,寓意丰收、和谐。  仪式结束后,群众又涌向了位于朝内小街的社区博物馆,原来今天也是建国门社区博物馆开馆的日子,“咬春”仪式就在这里举行,嘉宾和牛童春姑娘们争相上前吃春饼,为自己的新春讨一个好兆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