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米巴病

 学中医书馆 2013-02-06

阿米巴病
  (概述}
  阿米巴病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亦称根足虫)引起的传染病.有肠道阿米巴病与肠道外阿米巴病之分。肠道阿米巴病以起病缓慢、便下含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显;病程较长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亦称阿米巴痢疾;肠道外阿米巴病主要为阿米巴肝病,包括阿米巴肝炎和阿米巴肝脓肿。本病一般呈慢性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其少数暴发型可引起肠出血、肠穿孔甚至死亡。是寄生虫致死人数中继疟疾和血吸虫病之后的第3位,对小儿健康威胁较大。

  阿米巴病无明显季节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小儿随年龄渐长而感染率渐增,发病高峰在10---14岁。呈世界性分布,有1O%的世界人口感染,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好发,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其流行与环境卫生水平关系很大,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营养缺乏,卫生条件差,阿米巴病较常见,一般农村多于城市。
  阿米巴痢疾属中医学痢疾范畴;肠道外阿米巴病属中医学胁痛、肝痈等证范畴。故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肠澼、下利、痢疾、肝壅(痈).等病证中有对本病症状的相似记载.
  《金匮要略》中的白头翁汤、桃花汤等,至今仍为治疗阿米巴痢疾的有效方剂。 现代对本病的致病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理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亦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水平。
  (病因病理)
  一、病因
  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等食入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所致。
  溶组织内阿米巴可分滋养体和包囊两期。其滋养体(亦称活动体)存在于病人的粪便和肠组织中,如果不能侵入肠组织,滋养体就会变成包囊,由粪便排出。包囊可以通过污染的食物卜水源等再人人体,.到回肠下段或回盲部位即破囊而出,自一个阿米巴分裂繁殖成为许多滋养体.滋养体排泄一种溶蚀组织的物质,侵入肠壁而发为阿米巴病。带囊者和慢性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二、病理
  1.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主要侵犯大肠,偶亦涉及回肠下部,破坏肠组织致大便下脓血,且血多脓少。
  2.若病原虫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可发生肝炎和肝脓肿,甚可由肝转移或经血循环直接入肺、脑而形成脓肿。 .
  中医学认为:食入(染有阿米巴包囊)不洁之物后,积滞内阻,障碍脾胃正常纳运功能,水谷反滞,蕴湿化热,湿热交阻于肠致大肠传导失司,通降不利,并灼伤血络而见腹痛、痢下赤白等症;若反复发作,病程日久,脾气衰困甚至脾肾阳虚而转为休息痢。若湿热壅滞于肝,气血凝滞甚至肉腐血败而见寒战壮热,右胁下胀满疼痛等症。若患儿体质素虚或感邪太重,邪毒炽盛,壅滞肠腑,内陷心肝则病起急暴,寒战壮热,痢下无度,甚至神昏谵语,内闭外脱而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
  1。发病大多缓慢,一般情况尚可,或仅表现为消化不良,常反复发作。
  2.阿米巴痢疾的典型大便呈暗红猪肝酱状或暗红色血便,腥臭。
  3.肝阿米巴病有不规则发热,肝区持续疼痛,肝肿大,压痛明显。
  4。大便或脓肿抽出物发现典型的阿米巴滋养体即可确诊。若发现小滋养体及包囊表明已受到感染。
  二、鉴别诊断
  1。阿米巴痢疾应与细菌性痢疾鉴别。细菌性痢疾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大便次数多量少,脓多血少,里急后重明显,大便培养可得痢疾杆菌。 .
  2。阿米巴肝病应与胆道蛔虫症、胆囊炎、细菌性肝脓肿及膈下脓肿、病毒性肝炎等鉴别、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1.辨是肠阿米巴病或是阿米巴肝病 肠阿米巴病主要表现为阿米巴痢疾,大多为普通型,表现为起病缓,急者偶见,婴幼儿大便次数较多呈消化不良状,年长儿为含粘液脓血便,脓少血多,或呈血便样,里急后重不显,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倾向;少数暴发型起病急,易伴恶寒发热,且易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而危及生命。阿米巴肝病早期有畏寒、发热,后期肝大、压痛,而多无腹泻史.、 ‘
   2.辨阿米巴痢疾之寒热虚实 主要根据起病缓急,病程长短,邪正盛衰及痢下颜色,里急后重显著与否,舌苔、脉象等来辨别。一般普通型属湿热痢范畴,若迁延日久则归为休息痢,属寒热虚实错杂之证,暴发型多属实、热证候。
  3.辨阿米巴肝病有脓无脓 若高热寒战,右胁下疼痛拒按,扪之坚硬或有波动感,多为肝脓肿已成(还可作B超检查以助确诊)。
  二、治疗原则
  以杀虫治疗为主。并分清病位及证候寒热虚实辨治。
  三、分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肠阿米巴病  
  (1)湿热痢
  证候表现 起病缓,大便次数较多呈消化不良状,含粘液及脓血,脓少血多,有腐败腥臭,有时腹泻与便秘相间,里急后重不显,病程较长;偶有发病急,恶寒壮热,呕吐,大便呈血水样,奇臭,日数十次,伴里急后重.甚至失禁,常伴面色苍白、嘴唇樱红、喘促不宁,脉细欲绝. .
  辨证要点 本证起病缓者为阿米巴痢疾普通型,为最常见,以病程较长、粘液脓血便、脓少血多、里急后重不显为要;偶见发病急者,为阿米巴痢疾的暴发型,以恶寒壮热、大便呈血水样、奇臭等症为要。
  治法主方 以杀虫为主,配以清热解毒化湿止痢。白头翁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柏、黄芩、秦皮、地榆、木香、马齿苋、赤芍等。腹胀呕吐者加厚朴、竹茹,或用玉枢丹;恶寒发热者加柴胡、葛根,若见面色苍白、嘴唇樱红、喘促不宁、脉细欲绝等邪盛正衰之症,当配以必须的中西医结合救治。
  (2)”休息痢
  证候表现 大便粘液及脓血时发时止,里急后重不显,’多伴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部隐痛,畏寒怕冷,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细或弦细。
  辨证要点 本证多见于阿米巴痢疾慢性迁延型.为邪滞日久,湿热积滞内恋而脾之气(阳)虚衰的寒热虚实错杂之证,以利下脓血时发时止、里急后重不显为要;若曰久迁延,阳气式微,还可进一步转化为虚寒痢。
  治法主方 痢发时清肠化湿,.调气活血,以白头翁汤加减,痢止时以健脾和胃或温补脾肾为主,并配以杀虫治疗,资生健脾丸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白头翁汤加减同前。资生健脾丸:人参、白术、扁豆、甘草、茯苓、薏苡仁、枳实、木香、山楂;神曲、麦芽、黄连等。杀虫可选用:鸦胆子,总剂量为鸦胆子仁3粒/kgbw,分6~10日服完,每日量分3次,装入胶囊,饭后吞服。本品对胃肠及肝肾有损害,不宜久服。
  若迁延日久,损伤脾肾之阳见痢下清稀及其它全身阳虚之证,可以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2.阿米巴肝病
  (1)肝胆湿热
  证候表现 发热恶寒,恶心呕吐+右胁下胀痛,大便臭秽或有脓血,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要点 本证以右胁下胀痛,伴寒热和脾胃见症为要,因湿热郁于肝胆,肝气郁滞所致。此证型多见于阿米巴肝炎。 .
  治法主方 清热除湿,疏肝利胆,配以杀虫。以茵陈蒿汤柴胡疏肝散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茵陈蒿、栀子、柴胡、枳壳、白芍、黄芩、连翘、冬瓜仁等。下痢脓血者加白头翁、马齿苋。杀虫可用鸦胆子(用法见前)。
  (2)湿热成痈
  证候表现 寒战高热,右胁下疼痛拒按,扪之坚硬或有波动感,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辨证要点 湿热蕴结于肝,致气血凝滞,壅积而腐成痈脓,以右胁下痞块(肝大)坚硬或有波动感伴寒战高热为要点。
  治法主方 清热解毒,活血排脓,配以杀虫。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忍冬藤、野菊花、蒲公英、防风、浙贝母、赤芍、当归尾、天花粉、柴胡、龙胆草、败酱草、冬瓜仁等.杀虫可选用鸦胆子,服法见前。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香连丸 用于阿米巴痢疾湿热证型。
  2.参苓白术散 用于阿米巴痢疾反复发作之休止期。
  二、单方验方
  1.石榴皮 干石榴皮60g,加水200ml,煎成lOOml,过滤去渣即成60%石榴皮合剂,每日3次,每次20ml,连服6日为1个疗程,无效继服1个疗程。治阿米巴痢疾慢性迁延型.
  2.白头翁 用白头翁根茎15~30g(成人量),水煎分3次服,7天为1个疗程;重症另用30---50g,煎成lOOml保留灌肠,每日工次。用于杀虫。
名.剑叶凤尾草30—60g,煎汤服用,并可保留灌肠,10一14日为1个疗程。用于阿米巴痢疾的治疗。 、
  4。紫皮大蒜,每日服6g,工0日为工个疗程。或用10%大蒜浸出液50---100ml,每晚保留灌肠,10日为1个疗程.用于阿米巴痢疾.
  5。复方马齿苋汤 马齿苋60g,地榆、黄柏各15g,半枝莲30g,煎至100"-'200ml,保留灌肠,每曰1次。用于阿米巴痢疾。
  三、食疗方药 ‘
  1。马齿苋粥 鲜马齿苋60g,粳米100g。粳米加水煮粥,临熟时加马齿苋再煮,加白糖调味,1次吃。用于阿米巴痢疾。
  2.大蒜茯苓粥 大蒜30g,茯苓15g,粳米100g。茯苓研细末.与粳米、大蒜共煮粥,加适当调味品,1次吃。用于阿米巴痢疾。
  四、西医疗法
  1.甲硝哒唑(灭滴灵) 为首选药。儿童剂量每日35~50mg/kg bw,每s一最大量为2250mg,分3次口服。阿米巴痢疾连服5—7日为1个疗程,阿米巴肝病以10日为1个疗程。大剂量可致畸、致癌变等。
  2。吐根碱 每次2—5岁5,~20mg,5一10岁30"--45mg,每日工次,常作深层皮下注射.亦可按lmg/kg bw计算,分1—2次注射,若无不良反应可继用8一10日。用于重症阿米巴痢疾不能服药者。年幼或兼患其它重病者,或并发营养不良、贫血者,开始量宜小,以后逐渐加大。每次用药前测血压和脉搏。经吐根碱治疗急性症状消失后,可口服喹碘仿或其它碘剂,以肃清感染。
  3.巴龙霉素 每日2.5万一5万单位/kg bw,分3—4次服,以5一lO日为1个疗程,需2---3疗程,可与吐根碱同时应用。只用于肠阿米巴病,对肠道外阿米巴无作用。
  4.喹碘仿(药特灵) 可口服也可灌肠。口服剂量每次20~25mg/kg bw,每日3次,连服8一1O召。灌肠剂量为工一2g,溶于100"-200ml生理盐水内,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用8"--10日。口服和灌肠间Et交替,共治8一10日。用于慢性期或复发病例的治疗。该药为有机碘制剂,对阿米巴活动型及包囊均有效,但对肠道外感染无效。
  5.磷酸氯喹 剂量每次lOmg/kg bw,每日2次,连服2次,以后每日减为1次,连服2周或更久。主要用于阿米巴肝病,可与灭滴灵轮换应用。如氯喹无效,可用吐根碱,剂量同上。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治疗病人和带囊者,控制传染源。
  2.管理粪便,提倡无害化施肥,保护水源不被粪便污染。
  3.注意饮食卫生,消灭苍蝇和蟑螂,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
  4。加强对幼托机构服务人员、饮食服务行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发现有感染者要及时离岗治疗。
  二、护理
  1.药物治疗量要足,疗程够,治疗要彻底。
  2.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3。注意饮食调养,并根据不同类型进行不同的饮食护理。
  (文献选录}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八痢论》:“小儿气血怯嫩,藏腑软弱,因触冒风寒,饮食冷热,以邪干正,致脾胃不和,凝滞停积,蕴毒结作,或水谷不聚,或脓血纯杂,变而为痢。其候有八;……八日休息痢,谓下血黑黯中有白物,如肠中之脂,或如烂鱼肠之状,此肠胃溃伤,患者更休爱惜,故以名之,亦名休息者,谓患即无休息而至死也。”
  《幼科全书。痢疾》:“凡痢赤白日久,人事虚弱,原未经下者,若下之则人事虚空,不可损其不足;若不下,则其积不去而难愈,只用保和丸连服数次,以腹痛愈为度,后用香连丸调之。”
  《保婴撮要.诸痢》分:“钱仲阳云:泻痢黄赤黑,皆热也。泻痢青白,米谷不化,皆冷也。东垣云:白者湿热伤于气分,赤者湿热伤于血分,赤白柑杂,气血俱伤也。海藏用四君、芎、归,治虚弱之痢;四君、干姜治虚寒之痢。余尝治手足指热饮冷者为实热,用香连丸。乎足指冷饮热者为虚寒,用异功散送香连丸。”
  (现代研究)
  一、药效学研究
  鸦胆子 鸦胆子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苦味素。现已认为其抗阿米巴成分为苦味素。去油鸦胆子水浸液和乙醚浸膏加入感染粪便,均能杀灭阿米巴.鸦胆子油无作用.对于自然或人工感染的阿米巴痢猫、幼犬、犬和猴作实验治疗,鸦胆子仁及其提取物口服或注射给药均有一定疗效。并认为鸦胆子对急慢性阿米巴痢疾都有效,且药源广,价廉,副作用小,在治疗期间同时能驱寄生在肠道的圆虫和绦虫。
  二、临床研究
  蔡榕报道用白头翁汤保留灌肠为主的方法治疗阿米巴肠病136例,收到满意疗效。治疗方法。白头翁保留灌肠方组方。白头翁、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og,秦皮、黄柏各12g,黄连lOg.大黄6g。首剂加水400ml,煎煮后取汁300ml,二剂加水200ml,煎煮后取汁lOOml。两剂混合待凉后,取药汁200ml,保留灌肠。大便常规以脓球为主,则加重“三黄”的用量,同时加用地锦草30g、丹皮1Og;大便以红细胞为主,则方中加用地榆炭lOg,大黄改用熟大黄。急性发作者,每日保留灌肠2次,3日后改为每日工次,5日为1个疗程。急性患者,1个疗程即可痊愈。馒性患者,一般需要两个疗程。病程1年以上,需加用1个疗程以巩固。在灌肠的同时,针对病情给予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病程半年以上,年老体弱者,给予一些支持疗法,如腹泻日数十次者,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有低蛋白血症者,应适当输入人体白蛋白或新鲜血液等。
  杨东升报道5岁男孩患阿米巴痢疾,服中西药物治疗3月余未愈,症状时缓时急,与甲硝唑0.3g 口服,每日3次,加中药炒山楂lOg,水煎服,日2次治疗,3天后患儿症状减轻,继服7日痢止病愈。并认为阿米巴痢疾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甲硝唑为治疗阿米巴有效药物。山楂酸甘微温,健脾和胃,消积散瘀,炒之则擅入血分,具化瘀止血之功。故以赤痢为主的阿米巴痢疾以甲硝唑配炒山楂治之,确有良效。
  陈勇选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解毒化生丹(金银花20g,白芍15g,甘草6g,三七末3g,鸦胆子10粒V桂圆肉包))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24例,疗效满意.用法:先将三七末、鸦胆子用温开水送服,次将余药煎汤温服,每曰l剂。此为成人量,儿童用量酌减。
  高文斌报道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阿米巴痢疾效果较好。中药为。铁苋菜60g,苦参45g,白头翁30g,丹参24g,常山、香附各12g,川芎、山楂、党参、何首乌各15g,大黄、白术、山药、藿香各lOg,毛冬青、黄芪各18g,厚朴、甘草各9g,茯苓14g(均为成人量,小儿斟减)煎服,日1剂,每4小时服1次,每次150ml(小儿量斟减),连服14.日。同时用白花蛇舌草45g,白头翁30g,加水600ml煎成200ml药腋后,加入654—2 30mg,扑尔敏12rag(成人量)灌肠,隔日1次。结果60例患者治愈56例,好转3例,无效1例。较之单纯用甲硝唑西药组病程明显缩短,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李培根用加味三宝粥治疗阿米巴痢疾116例(年龄最小者为7岁),疗效满意。其制法:白头翁60一90g,煎取药液800ml(去渣),用以调和山药粉30g,并煮成粥状(边煮边搅,两沸即可,约得一大碗),放入适量白糖,用其送服三七粉1—2g和鸦胆子25—50粒(去皮,胶囊分装,空腹顿服),14岁以下儿童用量酌减,10日为l疗程。
  郭炎继报道以翁子方治疗阿米巴痢疾48例,均为休息痢,结果痊愈43例,有效4例,自动放弃1例,疗效满意。治疗方法:白头翁30g,地榆15g,黄连5g,秦皮、黄柏各8g,炒薏苡仁20g,山药15g,水煎2次,共取汁约450ml,分早、中、晚3次服,每次送服鸦胆子仁15粒(鸦胆子去壳取仁盛于胶囊内或以龙眼肉包裹).曰服1剂。小儿量酌减,鸦胆子每次不超过l粒。加减:腹痛有里急后重感加木香8g、厚朴5g;纳食不馨加炒白术12g、炒鸡内金6g;倦怠怯冷加党参t5g、干姜6g。待腹痛腹泻及粘液血便症状控制后,再继续巩固治疗lO一12天。
  于胜波报道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长期便血病例2例。以腹痛腹泻,便血2—3年未愈就诊,初均以菌痢治疗无效,后粪检除发现大量红、白细胞外,并发现大量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并指出淮阴地区50一60年代阿米巴痢疾较为多见,但至70~80年代极为少见,尤其是非典型病例,若忽视了病原学检查,可使患者延误治疗达2—3年,应引起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