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豆状核变性

 学中医书馆 2013-02-06

肝豆状核变性
  (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以进行性加剧的肢体震颤、肌强直、发音困难、精神症状、肝硬化及角膜色素环等为主要表现。肝损害比较突出是本病在儿童期发病的特点。因而,小儿发病常以黄疸、肝脾肿大、食欲不振等肝系症状为主诉,或伴震颤、吐涎、言语不清等神经症状。年长儿亦可以神经症状起病。
  本病发病率约1/20万。起病年龄最小为3岁,最大的可以在50岁以后才发病,但至40岁时95%的病人已出现症状。学龄期至青少年期阶段发病者最多。西医学认为,本病特点为铜沉着在脑、肝、肾和角膜等组织,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因而治疗用促进铜排泄的药物排除体内过量的铜,避免铜在体内继续累积。一般在尚未出现症状时即开始治疗可不发病。早期肝、脑、肾损害较轻者用药后症状消失,坚持用药可不再出现症状;若不治疗则在数年内逐渐恶化;晚期病例疗效差,预后不良。
  中医学根据其肝脾肿大、震颤、语言困难三大主症,认为其属积聚、慢惊风范畴。.临床多从痰湿、瘀滞、肝风进行辨证治疗。
  (病因病理)
  一、病因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元阴亏虚所致。现代研究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致病基因初步定位于第工3号染色体上,但引起铜在体内累积的基本生化缺陷尚不清楚。
  二、病理
  1.病位责诸肝肾脾胃 本病病位在肝肾脾胃,以肝为主。无论患儿出现肝脏肿大,还是表现震颤强直,均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关。肝居胁下,职司疏泄,调畅气机.肝为“罢 .极之本”,“主身之筋膜”。若肝阴不足,筋失所养,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变生上述各种症状。肾为先天之本,肝肾同源,肝肾之阴相互润养;脾为生痰之源,木旺则土衰,土虚则木亢,故肝之功能失调与肾、脾胃关系密切。
  2.病机属性以虚为主 本病病因主要责之于先天元阴亏虚,整个病理演变以肝之阴血不足为基础,其病机属性以虚为主。然因痰湿、瘀滞等病理因素,临床又可出现虚中夹实之证。
  3.病理因素为痰湿、瘀滞、肝风
  (1)气滞血瘀 禀赋不足,肝肾阴虚以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成积聚。《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指出:“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并指出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以瘀血壅滞为要。气滞日久,可致血瘀而成有形之积,有形之血瘀;亦必阻滞气机,气滞血瘀,经脉阻塞,积为痞块,小腹胀痛,肝脾肿大,面色晦暗。若瘀血阻滞胆道,胆汁外溢,则见黄疸。积聚曰久,气血壅滞更甚,脾失健运,肾失开阖,气、血、水瘀积腹内,以致腹部逐渐胀大而为臌胀。
  (2)痰湿阻络 先天元阴不足,肾水不能滋养肝木,木旺土衰,加之小儿脾常不足,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内生痰浊,痰湿阻络,经脉不利,肌肉僵直,行动困难,或见面具样表情;痰阻络脉,上扰舌根,则言语不清,张嘴流涎。甚则痰浊动风,临床出现阵挛抽搐。
  (3)土虚木亢 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湿停留,进而壅塞气机,水湿气血停瘀蕴结,病延日久,积聚不散,愈伤脾胃,土虚木贼,肝亢生风,从而临床除见肝脾肿大、黄疸、腹水症状外,还可出现手足震颤、搐搦无力等慢惊之候。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损及肾脏,脾肾阳衰,以致慢脾风,则预后不良。
  (4)阴虚风动 禀赋不足,元阴亏乏,水不涵木,肝失濡养。肝属木,木失滋养,则肝血不足,筋无所养,虚风暗动,筋脉牵引挛急,震颤语艰,即所谓“水不涵木,阴虚风动”的慢惊之证。

  现代研究认为,.正常血浆铜主要以铜蓝蛋白的形式存在。肝豆状核变性时,肝脏合成铜蓝蛋白障碍,胆汁排铜明显减少。因而铜只有与白蛋白结合才能运转,但二者易于分离,于是铜沉积于各组织中引起组织的破坏,以肝、脑、肾等组织损害明显而出现各种症状。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病史 父母为近亲婚配,同胞中有本病时对诊断有帮助。
  2。临床表现 发病缓慢,病变迅速,临床可表现下述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症状,因而对于任何原因不明的肝病、锥体外系或其它神经症状、溶血性贫血、肾小管功能不全及代谢性骨病,都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1)肝脏症状,多见于起病年龄较小者,如食欲不振、.疲乏、黄疸、肝脾肿大、肝有压痛、腹水等。
  (2)神经症状,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小儿,如肢体震颤,吃饭、写字等精细动作困难,语言不清,肌张力障碍,或有手足徐动;锥体束征及情感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偶有惊厥。
  (3)角膜K—F环,又称角膜色素环,即角膜边缘有棕灰色或棕绿色的色素环,必要时需用裂隙灯检查,阳性者可确诊。
  (4)溶血性贫血。
  (5)肾脏症状,如尿中氨基酸、糖、尿酸、钙、磷及蛋白增加,比重低,或有肾小管性酸中毒,偶见血尿。 、
  (6)骨骼改变,下肢交叉如“X”形或“O”形腿,关节痛和自发性骨折等。
  3。实验室检查
  (1)血清铜蓝蛋白减低,正常小儿铜蓝蛋白为200'~400mg/L。血清铜氧化酶活性也可代表铜蓝蛋白的含量。
  (2)尿铜增加,正常小儿<40弘g/24小时,病人>100~g/24小时,甚至可达100~g/24小时以上。
  (3)血铜减低或正常。正常4qL血铜72一186弘g/dl。
  (4)必要时可考虑作肝穿刺肝铜定量或。‘Cu定量。肝铜在本病尚未出现症状时即明显增加,>100弘g/g(干重),多数:>250~g/g(干重);正常人<45弘g/g(干重)。静脉注射同位素64Cu后正常人血中‘‘Cu活性升高之后逐渐下降,在4—48小时期间由于肝合成的铜蓝蛋白释放至血中,“Cu又一次上升;病人血的‘‘Cu下降慢,无第二次的“Cu上升。
  二、临床分期
  根据肝、肾、神经系统等组织内铜过度沉着情况,分为五期:
  I期 肝脏铜累积期,除有肝脏肿大外,其它无特殊情况。 、
  重期 是肝脏铜释放及再分配期,可发生溶血性贫血,或肝脏衰竭、肝硬化等。
  姜期 为大脑铜累积期,症状缓解。
  N期 为神经系统症状期,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
  v期 经过长期治疗后,铜代谢恢复平衡,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三、鉴别诊断

  本病肝病症状应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变,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斑替综合征相鉴别。仅有神经症状者,注意与双侧性手足徐动、扭转痉挛及癔病鉴别。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1。辨虚实偏重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以肝病症状及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其病机演变有实有虚,总以虚为基础。一般来说,起病急重者以实证居多,病程迁延,反复不愈者多为虚证或虚申夹实之证。就肝病症状而言,病初起时即可突见肝脏肿大、硬化、腹水、全身黄疸、纳呆溲赤、脉弦,属实证;经治好转,黄疸消退而肝肿大无变化,纳呆,神疲乏力,易上呼吸道感染,脉软,出现肺、脾气虚症状;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又可损及脾肾,出现脾肾虚候。就神经系统症状而言,其震颤乏力、神倦语艰、舌绛苔少、脉气虚弱者为虚证,肌肉僵直、行动困难、张嘴流涎、面具样表情,或见脑水肿者,多为实证或虚中夹实证。
  2.辨痰湿、瘀滞、肝风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因素主要有痰湿、瘀滞、肝风三个方面。无论气滞血瘀、痰湿阻络,或土虚木亢、阴虚风动均可引起本病。因瘀滞者,多以肝病症状为主,如肝脾肿大、胁肋胀痛等。还可出现皮肤黧黑、肌肤瘀斑、舌紫脉涩等瘀血为患的症状;因痰湿者,常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肌肉僵直、张嘴流涎等。以上两种情况多以实证为主。肝风证常以虚证居多,或见虚实夹杂之证,临床总以搐搦、震颤为主要表现。其中,土虚木亢者尚见面黄神疲、纳差便溏,或胁下痞块、腹大胀满、舌淡脉弱等脾气虚弱证候;阴虚风动者尚见虚烦疲惫、面色潮红、低热起伏、手足心热、舌绛少苔等阴虚内热之象。
  二、治疗原则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以滋肝肾、熄内风为基本治则.临床根据证候虚实及痰湿、瘀滞、肝风等病理因素,又可采用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健脾祛湿、扶土抑木、养血荣筋、柔肝熄风等多种治疗方法。
  三、分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气滞血瘀
  证候表现 面色晦暗,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皮肤黄染。色深不泽,鼻衄瘀斑,腹胀腹痛,胁肋下有积聚痞块,甚则肚腹鼓胀,腹壁青脉怒张。或见肌肤黧黑,言语不清,肢体震颤等。舌质紫,可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涩。 . 、.
  辨证要点 本证多见于起病年龄较小者,临床以胁肋胀痛、肝脏肿大、面色晦暗等气滞血瘀的症状为特点.若痰湿阻络,气郁日久,亦可出现瘀血痹塞:筋失充养,而见肌肤黧黑、震颤不已、舌紫脉涩等症。
  治法主方 理气活血,祛瘀消积。金铃子散失笑散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金铃子、延胡索、五灵脂、蒲黄、丹参、陈皮、郁金、柴胡、甘草等。痞块甚者,加三棱、莪术、穿山甲;大便秘结,加生大黄(后下),伴有腹水者,加济生肾气丸。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者,可用柴胡、郁金、丹参、当归、赤芍、金钱草等。若肌肤黧黑,震颤不已,积聚不著者,可用桃红四物汤为主和血通络。
  2。痰湿阻络
  证候表现 言语不清,张嘴流涎,表情呆板,呈面具样,咳痰脘痞,纳差呕恶,饮水或进食时发呛,动作迟缓笨拙,肢体震颤,肌肉僵直,甚则成为固定的奇特姿势,或见阵挛抽搐。舌苔腻,脉弦滑。
  辨证要点 本证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多以神经症状为主。全身及局部症状均由痰湿为患所致。其中,尤以脘痞、流涎、咳痰等为特征而区别于气滞血瘀证。
  治法主方 祛湿化痰,通络利脉。涤痰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茯苓、半夏、胆星、陈皮、枳壳、石菖蒲、郁金、竹茹、怀牛膝、木瓜等。若腹胀便秘,加厚朴、大黄(后下);
   兼阵挛抽搐者,加天麻、钩藤。湿郁化热,湿热蕴蒸者,可用验方肝豆汤(大黄、黄连、黄芩、鱼腥草、半枝莲、泽泻)为主治疗。
  3。土虚木亢
  证候表现 形神疲惫,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胁下痞块,腹中肠鸣,或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四肢不温,大便溏薄。并见震颤、流涎、言语不清,或动作笨拙,肢体强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无力。
  辨证要点 本证病机以脾虚肝旺,木亢生风为主.临床除表现脾虚湿阻之肝病症状外,还有土虚木贼,虚风扰动的症状如震颤不已、搐搦乏力等。与阴虚风动证比较,本证脾气虚弱证候比较突出。
  治法主方 健脾柔肝,扶土抑木。逍遥散缓肝理脾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扁豆、白芍、柴胡、枳壳、甘草等。痞块明显者,加桃仁、红花、牛膝;腹水显著者,加车前子(包煎)、牛膝或配合济生肾气丸加减;搐搦较甚者,加天麻、钩藤。
  4。阴虚风动
  证候表现 虚烦疲惫,情感不稳,或行为异常。面色潮红,低热起伏,手足心热,肢体震颤,吃饭、写字等精细动作困难,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大便干结,舌光无苔,质绛少津,脉细数。
  辨证要点 肝豆状核变性的基本病机为元阴虚亏,肝之阴血不足。本证病机重点在于阴虚风动。临床一方面表现肝肾阴虚、虚热内扰之虚烦潮热、舌绛少苔等症,另一方面出现水不涵木、虚风内动之震颤、搐搦等症,既有别于兼夹痰湿、瘀血等病理因素的痰湿阻络和气滞血瘀证,也不具备土虚木亢证之脾虚失运的典型症状.西医学所说的假性硬化型多属此证,其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对治疗的效果较好。
  治法主方 滋水涵木,育阴熄风。大定风珠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白芍、鸡子黄(冲服)、阿胶(烊化)、干地黄、麦冬、枸杞子、石菖蒲、天麻、钩藤、鸡血藤等。潮热者可加青蒿、地骨皮、银柴胡,口干欲饮者,加西洋参(另煎)、石斛、玉竹;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龟版、鳖甲、牡蛎、珍珠母等药物铜含量较高,本病宜慎用。
  (其它疗法)
  一、针灸疗法
  1.体针 风池、太冲、神门、三阴交、血海、肝俞、肾俞等。随证选穴组方针刺治疗。
  2。头针运动区。

  3.耳针 肝、肾、命门、神门及运动区
  二、推拿疗法
  理阴阳,调气血,随证取穴,按揉并施。
  三、西医疗法
  1.促进铜的排泄 右旋青霉胺可螯合体内铜并从尿中排出,疗效可靠。锌制剂可干扰肠道内铜的吸收,常用硫酸锌或醋酸锌。三乙烯四胺,作用和右旋青霉胺相似,副作用较轻,适用于不耐受右旋青霉胺者。二巯基丙醇(BAL)对促进肾脏排铜有一定效果,
但疗效不及以上药物,且毒性较大。
  2.对症治疗 锥体外系症状用安坦、东莨菪碱或氟哌啶醇等药物.肝功能损害者按肝病的营养和药物治疗。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对于本病患者的同胞(尤其是弟、妹)、父母及近亲,应尽可能作筛选检查,可发现症状很轻或症状前期的病例,以及能检出杂合子,对早期诊断、治疗有一定意义.
  2。对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应劝阻他们不要结婚,结婚后不要生育,以免后代发病。
  二、护理
  1.限制铜的摄入量,少吃含铜量较多的食物如肝、硬壳果、蛤蜊、可可和蘑菇等。
  2.宜多食含铜量少的食物,如大米、面粉、牛奶、蛋类等。
  3。吞咽困难者,应予易消化的半流质和流质饮食。
  4.对排尿困难、抽搐、四肢强直、生活不能自理的患儿,要注意保持其清洁、干燥。
  5.避免使用高铜类药物,如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等因含铜量高,用后可加重病情。因此,切不可妄循“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经旨,而误投虫类截风平肝的药物,以免耗伤正气,使病情恶化.
  (现代研究)
  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报道不多,但已显示出一定疗效。杨任民等报道,采用中药肝豆汤及二巯基丁二钠(或二巯基丙醇)、青霉胺、硫酸锌(或葡萄糖酸锌)等综合疗法,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18例,取得显著疗效。其中,肝豆汤(片)主要含大黄6—10g,黄连、黄芩各10g,穿心莲、半枝莲、萆藓各20g,每日l剂,服3—4周为1个疗程,亦可长期服用作为维持疗法;二巯基丁二钠每天2-10g,分2—4次静脉注射,6天为1个疗程;青霉胺每天1—2g分4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给药,10天为1个疗程;5%硫酸锌每天10ml,或葡萄糖酸锌工.6g,分3次饭后服,3—4周为1个疗程。患者入院后停服各种影响铜代谢的药物4周,然后分别单独应用上述4类药1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后测定24小时尿铜,观察尿铜的多少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否,以及副反应有无或轻重,选用1—2种西药结合中药肝豆汤(片)中西医结合治疗3—6个月。结果,显效103例(26.64%)、好转286例(68。42%)、无效22例(5。26%)、死亡7例(1.68%),总有效率93.06%。此外,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测定法,对肝豆患者智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肝豆患者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全量表智商(FIQ)较健康对照组普遍降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体智力水平显著提高(vIq、PIQ、FIQ均p-<0,001),其中以P]Q各项分测验得分提高尤为突出(均P<0.001)。杨任民等还报道单独采用中药肝豆汤(由大黄6g,黄连、黄芩各10g,鱼腥草、半枝莲、泽泻各20g组成,每f3 1剂,4周1个疗程)治疗该病107例,结果显效9例、好转8l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4.2%。其中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以言语不清、流涎、四肢抖动及笨拙疗效最好,肌僵直、扭转痉挛次之,而对四肢挛缩畸形、肝脾肿大等未见明显改变。
  邓振明报道l例,采用肝豆汤治疗效果不著,改予舒肝、养血、消积、解毒法,药投柴胡、香附、郁金、丹参、川芎、半夏、鸡内金、土茯苓、花粉、茵陈、橘皮、栀子、泽泻等而获愈。崔世麟报道6例,其中以锥体外系症状为首发者,拟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悦脾醒胃、化湿祛痰;精神症状为首发者,拟一贯煎柔肝疏郁;肝脏症状为首发者,拟茵陈术附汤加味温阳疏利;骨关节一肌症状为首发者,拟左归饮加味补肾健骨强筋;皮肤变黑为首发症状者,拟桃红四物汤和血通络;月经失调为首发症状者,拟《济生》导痰汤清痰祛湿。吕再生报道3例,分别以芳香化湿、悦脾醒胃、养血调肝、化痰通络、养血祛风诸法而取效。同时强调本病应责诸肝肾,以肝为主;主张对本病患者给予养血荣筋的养荣丸及鸡血藤片长期内服治疗。乔林诚认为脾气虚为本病最基本的病理机制,临床以健脾益气为基本大法,风证为主要表现者,治以健脾益气,佐以养血舒筋,基本方为炙黄芪20g,白术6g,白芍15g,当归、茯苓、木瓜各10g,党参、山药、玉竹、秦艽各15g;鼓胀为主要表现者,治以健脾利湿,佐以养血,基本方为黄芪、薏仁各20g,山药15g,车前子、玉竹各12g,白芍、当归各10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