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拐 痰
穿拐痰亦名穿踝痰,系流痰发于踝部而得名。相当于西医所称的踝关节结核。本病 发病率较低,仅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3。4%,患者多为青壮年及10岁以下儿童,男略多 于女.其特点为:病踝肿胀、疼痛,跛行,日久活动受限、失灵,甚至足呈下垂畸形。 (病因病机) 1 肝肾亏损,精血不足,骨髓空虚,筋脉失养;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水湿泛滥, 结聚成痰,袭于筋骨而发病。 2 寒湿下注 寒湿乘肝肾亏虚,筋骨失于濡养,下注于肢节,风寒湿痰,阻滞经络, 气血凝滞,发为流痰. 3 跌打损伤,损及筋骨,瘀血凝聚,寒湿之邪乘局部虚损而侵入,结聚而成痰邪。 西医学认为,踝关节是下肢三大关节最下部分,所担负的体重比其他关节要大,因 此要求十分坚强和稳固,但是踝关节活动范围小,周围又无肌肉覆盖,因此一旦发生结 核,可早期发现肿胀,且脓肿容易溃破形成窦道。踝关节结核以滑膜结核为多,骨型结 核较少,而且发展为全关节结核的也以滑膜结核为多。 [辨病] . 1 临床表现 发病缓慢,常有扭伤史,足踝疼痛轻微,或稍有肿胀,劳累后症状加 重,休息后则缓解。病变逐渐加重,疼痛更甚,肿胀明显,不红不热,一旦脓肿破溃,流 出清稀脓液,久不收口,日久伤口四周紫暗硬结,脚踝失去正常活动,呈下垂畸形。 2 诊断要点 ‘ . 2.1 患者多为1O岁以下儿童,有扭伤史。 2.2 有肿胀、疼痛、跛行,动则痛甚,休息则缓,脓肿形成,不红不热,溃后脓液 清稀,难以收口,晚期出现关节强直,及下垂、内翻畸形。 2。3 X线片可见骨质疏松,关节囊肿胀,或有单纯溶骨性破坏,死骨或死骨吸收后 遗留骨空洞,全关节结核可见软骨下骨板模糊或边缘骨质破坏。如有混合感染可有骨质 硬化表现。 、 3 鉴别诊断 3。工 踝关节扭伤 有明确扭伤病史,伤后立即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经休息和治 疗后逐渐减轻或痊愈。若经过常规治疗无效而疼痛增剧者,要引起高度重视。 3.2 类风湿性关节炎 常为多关节发病,而发于踝关节者少见。在诊断时要注意结 核接触史及身体他处结核病灶以帮助诊断. 3。3 大骨节病 为地方病。常见踝关节呈骨性粗大,病变发展迟缓,多个关节肿大, 身材矮小,肢体呈缩短畸形,永不化脓。 [辨证] 见“流痰”。 . [治疗] 1 内治法 见“流痰”。 2 外治法 见“流痰”.单纯滑膜结核局部用关节内注射异烟肼等方法,大部分可 治愈。 3 手术疗法 . 3。工 单纯滑膜结核经上述疗法无效,或滑膜已明显增厚者,可采取滑膜切除术。 3.2 单纯骨结核,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病灶距关节较近,或已有死骨者,应即采用病 灶清除术。 3.3 早期全关节结核,应及时行病灶清除术,彻底清除病变滑膜及骨病灶。 3.4 晚期全关节结核,工2岁以上患者,可同时行病灶清除和踝关节融合术。 [预防与护理] 见“流痰”。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28..外科疾病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