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 岩

 学中医书馆 2013-02-06
舌    岩
    舌岩是发生于舌部的恶性肿物。因其形状如菌状,故又有舌菌之名称。本病西医称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之一。
    本病多发于40~60岁之间,男性较多。有50%发生于舌中1/3的边缘部。舌粘膜长
期溃疡、白斑与外伤,可致上皮增生,变成舌岩。本病的特点是舌体有肿物,或肿物状
如菌状,头大蒂小,溃疡后如泛莲,溃烂可穿透舌体,侵犯腮部,疼痛难当,且可合并
出血,造成吞咽困难。
    本病在《沈氏尊生书》一书中称之为舌菌,《外科真诠》名舌岩,《外科证治全书》称
本病为舌痔或舌芝。《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称本病为舌疳,对本病的论述较为全面,
对其病因病机、病程发展、预后转归等都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明确指出本病“自古治
法虽多,然此证百无一生,纵施药饵,不过苟延岁月而已。”这说明本病属难治之症。现
代治疗本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因病机]
    从经络与舌组织的关系来看,因心脉系于舌下;脾脉络舌旁,散舌下;肾脉系舌本,
络于会厌.因此,舌岩的发病与心、脾、肾等脏腑和经络关系极为密切。
    1  心火亢盛  肾水上济心火,则心火不亢;心火下温肾水,则肾水不寒。此乃心肾
相交,水火相济的正常生理。若因各种原因致心火过盛,或肾水亏损,则水不济火,而
心火独亢。舌为心之苗,心脉又系于舌下,故心火循经上炎至舌,引起舌组织红肿浸润,
热毒蕴滞而赘生肿物,或火热邪毒溃腐舌组织而成溃疡。
    2  脾胃湿热壅滞  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若因肝气郁结,
或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均可致脾胃运化失调,湿热火毒内生.脾脉络舌旁、散
舌下,故湿热火毒循经结于舌两旁及舌下,蕴滞赘生成肿物,或湿热火毒腐烂舌肌而成
溃疡。
    3  阴虚火旺  肾有阴阳,为水火之脏,肾之阴为真阴。若素体肺肾阴虚,或热病先
耗胃阴后伤肾液,或肝血亏损,或脾胃化生气血不足等,都可耗伤肾阴,以致阴阳失调,
相火亢盛,循经上行至舌组织,使舌组织阴火邪毒积聚,赘生肿物。阴火亢盛亦可腐烂
舌组织。
    4  气阴两亏  舌岩病患日久或溃疡渗流脂血,或发热等,均可耗气伤阴,而低热、
乏力、消瘦。气阴愈亏,势必阴阳耗竭,而病情危重。
    西医认为本病与舌组织受到锐利牙尖、牙根和残牙冠等长期慢性创伤、烟酒刺激等
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均可促使舌组织的癌变。
  (辨病)
  1  临床表现
  1.1  症状与体征  舌岩早期一般表现为粘膜硬结或溃疡,其后很快形成肿块,肿块
浸润范围大,病变很快向深部及周围组织扩展,继而在中心区域出现菜花样溃疡。一般
早期无痛或微痛,当合并感染时,产生剧烈疼痛,有时向同侧颜面部和耳部放射。晚期
癌肿广泛累及舌肌,妨碍说话和吞咽等功能,并有大量的流涎。瘤体浸润至口底或超过
中线波及全舌时,使舌处于完全固定状态。并有开口困难。

    早期舌癌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病变表面被有正常粘膜之硬结的肿块型;②病变表面
有多数小颗粒密集之肉芽型;③白斑中央有溃烂的白斑型;④边缘硬结,中央糜烂之溃
疡型;⑤疣状或乳头瘤型;⑥红斑型,.绝大多数发现在舌腹面,口底和软腭前柱区,常
表现为成片点状白色角化区分布在发红的粘膜上。也有无症状的红斑。
    l.2  实验室检查  病理学检查:因肿瘤表面常有坏死,若取材较浅,则不能检查到
癌组织。应在肿瘤边缘部包括部分正常组织,钳取切除标本送检。
    2  诊断要点
    2.1  早期为舌组织有硬结或溃疡。
    2。2  舌组织溃疡经2—3周抗炎治疗无效或继续增大。
    2.3  颈侧有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3  鉴别诊断
    3.1  创伤性溃疡  老年人多见,好发于舌侧缘的后方,常因被锐利牙尖、残牙根等
损伤所致,溃疡的部位、外形与刺激物相应,溃疡表面有灰白色的假膜,周围有炎症浸
润,质软无实质性硬结。去除刺激因素后,溃疡短期即可自行愈合。
    3。2  结核性溃疡  一般发生在舌背舌尖,溃疡边缘倒悬。外形不规则,呈鼠咬状的
倒凹形,表面呈红色颗粒肉芽状,常有污浊渗出物。多有自发性疼痛,抗结核治疗有效。
    3,3  乳头状瘤  表面有细小乳头,基底无浸润,边界清楚。常发于舌尖边缘,舌背
较少。
    3.4  叶状乳头炎  在舌侧缘的后方,两侧一般对称存在,呈垂直并列的皱褶,舌伸
向一侧时可以看到。叶状乳头常与磨牙接触,易受创伤,且接近咽部,常受咽炎波及而
产生叶状乳头炎。患者有舌痛,不适感。
    (辨证)    、
    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规律,本病以实证居多或以实证为主;在其晚期,由于病久耗
伤气阴,则以虚证为主。
    1  心火亢盛证  舌体有坚硬的肿物,肿物增大较快,以致舌体活动不利;肿块破溃
后,创面高低不平,糜烂流涎,臭秽难闻,易于出血,疼痛难于忍受。伴心烦、失眠,口
渴、尿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2  脾胃湿热壅滞证  舌体胖肿,肿块多位于舌的两旁及舌下,肿块较大,舌体转动
不利,肿胀可波及咽喉,以致吞咽困难,呼吸不利;肿块破溃后,可渗流津血,糜烂腐
溃,臭秽难闻。可伴发热,口渴,便秘,尿黄,纳差,不思饮食.舌苔黄腻,脉滑数.
    3  阴虚火旺证  舌体肿大溃烂,流出少许血水,肿块周围舌组织同时溃烂,舌粘膜
上皮脱落,色红不鲜,疼痛剧烈。整个舌体如煮熟的红枣。伴午后潮热,朝轻暮重,腰
酸腿软,头昏耳鸣。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4  气阴两亏证  舌体肿块破溃,肉芽不鲜,渗流较多血水,形体消瘦,倦怠乏力,
面色少华,可伴低热。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
    1  内治法
    1。工  辨证论治
    1.1.1  心火亢盛证  治宜清心凉血,泻火解毒。方用导赤散、清心莲子饮或黄连解

毒汤等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连、栀子、莲子心、生地、玄参、赤芍、丹皮、水牛角、车
前草、泽泻、白茅根等。若为实火,重用苦寒泻火,伴阴虚津液不足,加重养阴;若为
心肾不交,则加用五味子、远志等交通心肾。同时注意加清热解毒药物。
    1。1.2  脾胃湿热壅滞证  治宜清泄脾胃、利湿清热。方用凉膈散、清凉甘露饮或平
胃散等合方加减。常用药物有升麻、生石膏、知母、玄参、土茯苓、苍术、茵陈、厚朴、
生大黄、滑石、车前子、石斛、玉竹、白蔻仁等。
    l。1.3  阴虚火旺证  治宜滋阴降火,解毒消肿。方用玉女煎或知柏地黄汤加减。常
用药物有生地、熟地、玉竹、石斛、山萸肉、淮山、旱莲草、女贞子、丹皮、泽泻、黄
柏、知母、川牛膝等。    、
    1.1.4  气阴两亏证  治宜益气养阴,解毒抗癌。方用生脉饮或归脾汤合五味消毒饮
加减。常用药物有;红参、西洋参、太子参、生黄芪、白术、扁豆、淮山、麦冬、五味
子、石斛、山萸肉、玄参、半枝莲、半边莲、蒲公英、银花、白花蛇舌草等。
    以上各证型如若合并咽喉不利,吞咽、呼吸困难者,可加僵蚕、马勃、山豆根、藏
青果、木蝴蝶、射干、杏仁、。桔梗、川I贝母、胆南星等清咽利喉、宣肺化痰之药。
    1.2  成药、验方    .
    1。2.1  蟾酥丸,每次3—5粒,每日2次。
    1.2。2  梅花点舌丹,每次1丸,每日2次。
    1。2.3  肿节风片,每次4片,每日3次。
    1.2.4  板蓝根20g,生石膏30g。煎水200ml,口服1剂,分2次服。有消除舌组织
及咽喉炎性肿胀作用。
    1.2。5  敌癌丸  白花蛇舌草60g,穿,5-莲60g,虎杖60g。紫金牛60g,扼子60g,急
性子15g,水蛭15g,徐长卿30g,韩信草30g,蟾酥16g,壁虎16条,蜈蚣16条。以上
各药共研细末,用猪胆汁调成糊状,再加荸荠粉适量水泛制成丸,如绿豆大小。每次!Og,
每日3次。
    1.3  西药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首选平阳霉素(PYM),用量为每日15~30mg,总
量为300---450mg。氟尿嘧啶(5一Fu),用量为每日500一1000mg,总量8~10g。用药方
法多用动脉插管灌注药物,可提高局部病变的药物浓度,减轻全身反应。也可静脉滴入
或局部注射等,均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一般为合并手术切除或放射疗法进行综合治
疗,特别适用有远处转移的患者。
  2  外治法    ‘
  2.1  初起未溃,可用玉枢丹醋磨外敷。
  2。2  肿块已溃,可用青吹I=1散、锡类散、西瓜霜等外敷.
  2。3  合并出血,或疼痛,可用云南白药外敷。
  2。4  北庭丹可用于未溃和已溃。处方:番硇砂,人中白各1.5g,瓦上青苔、瓦松、
溏鸡矢各3g。制法:用倾银罐子2个,将药装在罐内,罐I=I对严,外用盐泥封固,以炭
火煅红约1小时,候冷开罐,将药取出,加麝香、冰片各0.3g,共研细末。未溃用醋调
外搽,已溃吹药粉于创面。    ‘
  3  放射疗法  为舌癌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有时可以达到根治.治疗前要做好口腔卫
生,治疗病牙,预防牙源性感染,避免并发放射性骨髓炎。局部用X线放射治疗,总量

3000~4000拉德,3—4周内完成。
    4  手术疗法  根据情况,可行局部肿物切除,或半部舌体切除等术式。另外也可采
取激光手术疗法。
  [预防与护理]
  1  注意口腔卫生,纠正不适合的假牙及牙托等,戒烟,戒酒,不吃辛辣刺激之品。
  2  对口腔溃疡、白斑等癌前期病变及时治疗。    .
  3  局部外敷药物,粉剂宜极细,以免刺激。
  4  注意观察局部溃疡,发现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古籍选粹]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舌疳》  此症由心、脾毒火所致。其证最恶,初如豆,次
如菌,头大蒂小,又名舌菌。疼痛红烂无皮,朝轻暮重,急用北庭丹点之,自然消缩而
愈,若失于调治,以致掀肿,突如泛莲,或有状如鸡冠,舌本短缩,不能伸舒,妨碍饮
食言语,时津臭涎。再因怒气上冲,忽然崩裂,血出不止,久久延及颈颌,肿如结核,坚
硬痛,皮色如常,顶软一点,色暗木红,破后时津臭水;腐烂如棉,其证虽破,坚硬
肿痛,仍前不退,此为绵溃,甚至透舌穿腮,汤水漏出,是以又名瘰疬风也。
    盖舌本属心,舌边属脾,因心绪烦扰则生火,思虑伤脾则气郁,郁甚而成斯疾。其
证外势,颇类喉风……。初起宜服导赤汤加黄连,虚者服归脾汤,热甚者服清凉甘露饮
合归脾汤,便溏者服归芍异功汤,……自古治法虽多,然此证百无一生,纵施药饵,不
过苟延岁月而已.
    [现代研究]
    1  预后研究  舌岩的预后,根据病情、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等,其疗效均
有出入.文献上记载,1949年5年生存率大约20%一30%,70年代生存率大约40%一
50%,1986年我国舌岩5年生存率已达68.3%。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5年生存率将会
逐渐提高。
    影响5年生存率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种。①性别,研究资料说明女性5年生存率高
于男性。②原发部位,据有关资料统计,舌背岩的5年生存率为50.9%,舌前1/3为
45。8%,舌中1/3为40.0%,舌后1/3为20。7%,全舌为4l。3%。③原发病灶大小,一
般随原发病灶的增大,其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从93%逐渐下降到工0%。④淋巴结有无
转移,有关报道表明,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其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转移者。
    舌岩和其他口腔恶性肿瘤一样,外突的比浸润型者预后较好,组织学分化程度高者
比未分化型预后要好。治疗后的追踪观察非常重要,治疗后工年内这段时间,应每月复
查一次,过3年仍无复发症状者,即是治愈的征象。
  2临床研究
  2。1  辨证论治  李岩将舌岩分为二型:①郁火上攻,结成舌毒:舌部变厚,或为硬
结,如菌如豆,或有糜烂,流涎臭秽,疼痛难忍。多由心脾郁火,治宜清心降火,解毒
化郁。应用导赤散加减。生地20g,竹叶lOg,木通lOg,黄连6g,丹皮20g,山豆根30g,
草河车20g,丹参30g,栀子lOg,公英20g,郁金lOg,藤梨根30g。②热毒蕴结,心胆
火盛:舌痛胀大,继发感染,溃疡味臭,舌运动障碍或为固定,饮食艰难,伴有发热。治
宜解毒散结,清心利胆。方剂清凉甘露饮加减。水牛角30g,石斛20g,银柴胡lOg,茵

陈20g,黄芩lOg,知母lOg,龙胆草工0g,山豆根lOg,山慈姑15g,夏枯草20g。
    2。2  临床治验  伍桂琴治疗1例属心脾郁结、气滞血瘀型舌岩。处方:枳实、郁金、
玄胡索、丹皮各9g,鸡内金,红花各4g,七叶一枝花、银花、党参各12g,白术lOg。水
煎服,每Et 1剂,分2次服。治疗2个月后痊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
    田永淑治疗1例色素基底细胞癌的舌岩。处方:黄芪30g,党参、当归、半枝莲、陈
皮、银花各15g,川芎、丹皮各20g,山慈姑、山甲珠、藕节、黄连、砂仁、鸡内金、菟
丝子、枸杞子各lOg,三七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130剂,肿物消失。1
年后复查,舌体正常。
  [述评]
  舌岩关键在早期诊断及预防性治疗,对于舌组织硬块、肿物、白斑、溃疡等应积极
检查和治疗。舌体溃疡可见多种疾病,如白塞氏病、扁平苔藓、创伤、感染等,一般应
用泻火解毒、益气养阴内治,适当外用收敛保护剂,如珍珠粉、冰硼散、西瓜霜等,能
获得较好的疗效。对舌组织赘生物及硬块,初起大多可应用化痰散结之剂,如川贝母、浙
贝母、远志、胆南星、法半夏、天竺黄、牛蒡子、僵蚕、橘核、香附、荔枝核、莪术、连
翘、猫爪草等。质地坚硬尚可选加鳖甲、龟版、土鳖虫、穿山甲、皂角刺等。并应用攻
毒抗毒药如全蝎、蜈蚣、守宫、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等。应用外用消散药如北庭丹、阳
毒内消散、阴毒内消散等综合治疗,力求使初起肿块消散。
  本病文献研究不多,临床需结合本病的特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多方面辨证,综
合施治,并结合西医放疗、化疗、手术疗法等,可望在初期消散,在中、后期通过综合
治疗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