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与一位太极拳爱好者的对话

 茉莉苑168 2013-02-07

与一位太极拳爱好者的对话

龙城飞将 旭日东升

 

一位太极拳爱好者在网上对我说,请教您一个问题,可以吧?

我回答说,可以,共同讨论。只要我知道 

     她开始发问了:如何速记太极的套路?不能录像,不能记笔记。她要用心记下来套路。因为她想学套路的那个老师不教,她才想到这个办法。

    我问她说:人家不教,你又想学人家的套路,网上又没有这种套路,很独特的套路,你又很有兴趣?

     她回答我:对,您说得太对了

     我想知道,这是什么套路,它有什么吸引力,值得这位朋友这么去追求它

    她回答:自称是武当自然派。

 

由此,我感觉到了她对武术的理解程度。我问道:你对武术的研究有多深? 一个套路能令你迷到如此地步?

     果然,她的回答令我不出所料,她说,我都对那套拳痴迷了。

     我又问她:你学过多少年武术?学过哪些武术?

     她很谦虚地说:时间不长,6年。才入门。

     我回答说,重在自己理解武术养生的原理,自己活得健康一点,长寿一点。但你这么追求某一种套路,我不知道你入门的标准是什么

    她说:那个老师的劲很顺,舒展大方。

     因为我不知道她所描述的情况是怎样的,只好提出了我的看法:若能做到打拳如走步,打拳如跳舞,打拳如跑步,劲一定很顺。若是其它的拳,我不知道它是怎样的情况。有许多人强调内动,但我看过他们的视频后,觉得是做作的痕迹很浓。真正的内动是看着很顺,打拳不像拳,或者说不像有功夫

她又提出她痴迷那套老师很保守,不教人的太极拳套路:他那个拳能飞跃的感觉。

我回答说:我们是提倡打拳如走步,打拳如跳舞,打拳如跑步,他是会飞。真地很奇怪。我见过有人打拳像漂,没听过像飞。能不能形容一下什么样子。

她开始解释那套拳飞的概念:能转起来,很轻盈。

    我回答说:转,很多拳都可以,这是运动中的一个动作。轻是对的,我们的理念是,或者说我们一再强调,练太极拳要轻,灵,柔,整。这四个字做到了,太极拳就算是入了门了。不管是哪一式的太极拳。某人即使是练外家拳,能做到这四个字,他也是太极拳入了门。即使某人练内家拳,做不到这四个字,也没有入门,他还不知道何为内家拳。套路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容易记住动作。没有套路,一样是武术

她讲到那个特殊的太极拳门派:他有协调性。

对此,我予以肯定。我以为,真正地入门,一定是一个动作,可以变化为多个动作。 协调,就是我说的整。 但一定是内整,柔整。

 

一般人学太极,是为了养生,表演,武术,提高气质。学了对的太极拳,理解了内劲,可以有以上功效。但如果学得不对,没有真正地掌握内劲,很容易练成小儿麻痹式的动作,更有许多人还可能伤及身体。实际上,在和这位爱好才聊天的同时,我也在和一位过去的老同事,一位资深的武术教练在聊天。

 

我俩聊天的起源是由于一幅照片。一位靓女摆了个poss,被人发到网上了。我问道,她练的是什么拳?有人回答,她的拳架真漂亮。

说实话,若说这靓女漂亮,说得过去。若说拳架漂亮,从外行的角度,也说得过去。但若从内劲的角度,差强人意。我曾在博文中提到一件事,一位国际太极拳冠军,也是一位靓女,在一个视频中采访某门派的掌门人,那个掌门人在给她讲身法。这我就觉得奇怪了,国际太极拳冠军居然连这也不懂?看她在视频中的表现,不像是做作,样子很真诚。看她模仿大师的动作,也真地能看出来她确实还没有理解并掌握内劲,但她成了国际太极拳冠军!

中国的武术,真地是神武!

 

我回复说:其实,她这架子,距离太极拳很远,不管她是和哪个名师学的,从架子上看,她对太极拳的认识是通了六窍。

这位老同事,资深的武术教练也和我开玩笑:应该是几窍?

我笑着回答:应该一窍。 她多了五窍,哈哈

凡这么在网上秀照片的,一定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也许她的师父很有名气。但不知她师父如何,她一定是离大门还远着呢。

她告诉我说,这照片可能是全国比赛的一些图片。 我这位同事一定较我参加过许多比赛,而我则基本不去这种场合比赛。不过,下次若再有某些大师们当着万人的面表演大力神功,我一定要去试一把。

可见中国的武术已经早已不是武术了,说它是舞蹈又没有人家真正的舞蹈好看。蹲那么低对许多人来说很容易增加许多伤害,增长不了丝毫功夫,真地是杯具呀

这位同事告诉我,她也是受害者,现在她的关节痛,就是小时候练的。

我告诉他:我的博客,对太极拳养生,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她回答:是啊,你说的是对的,但现在比赛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我回答:那已经是一个利益链条啦,不敢和真的武术相碰,只在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群里骗钱。中国的武术比赛,是个利益敛条,敛钱的链条。

她也表示赞同:学校武术比赛还是这样的程序。 实际上,全国业余武术比赛也是这样的。 正规武术比赛也这样的。 想拿第一要给裁判钱的。

所以,中国的武术系统,现在到了说它是武术,不能搏击,说它养生实际上并不能养生,说它好看又不及舞蹈,尤其有些太极更像小儿麻痹。 再看那张照片,表演者屁股几乎到了地上,这种动作也并不美。你看人家舞蹈,都是站着的。交谊舞,拉丁舞等

 

现在回答这位太极爱好者的对话上来。我觉得,这位朋友对太极拳这么痴迷,一般来说,若老师肯教,早就应该入门了,并且应该有相当的水平了。若她真对太极拳有兴趣,而且认为它是养生的,建议她多读一些我的文章。我的文章已经解了太极拳的秘。我很自信地说,读我的拳论,长功夫

     我给她几点建议,她说洗耳恭听,看她真诚,我就大胆提出建议了。

     一、读我的几篇博客文章:《太极拳入门指南》[1],《太极拳为什么养生?》[2],《震撼、颠覆、抛弃——记学习太极拳的心路历程》[3],《轻柔灵活出真功 [4],我建议她读完后,体验一下,再和我讨论。因为她已经有基础了,读完后可能会解开她心中的许多迷雾。

    二、练太极拳,想入门,第一是有兴趣,第二是明白拳理,也就是拳的道理,运动的规律。 再就是正确的方法。

三、关于练习方法,我告诉她,明白了拳理,再练一下自己原有的练过的拳,一定能提高。建议在练拳时注意以下几点,站得高一点,步伐小一点,思想放松一点(不要紧张), 身体整一点(整体高度协调) ,同时注意一下身法的要求。 再把我的散步养生法结合进去,半个月左右,你再来问,你一定会有进步。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练法,腿是要有点疼。有几个人已经在群里讲过,他们感觉很好

 

她用六年游泳来比喻六年练太极拳:游泳理论知识看的再多,不下水没用的。

我接着说:你已经练了六年游泳了,过去也接受过许多游泳的知识和理念,现在有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 若文章看不进去,观点接受不了,很可能你对太极拳痴迷得还不够,或者你练的还不多。 你自己试一下,和原有的六年的体验比较一下,不就清楚了吗。

 

很多人在练太极拳时都曾经历过迷茫阶段,她怀疑自己对某个套路感兴趣,可能自己又是到了迷茫阶段。

我原先跟着老师学的时候,曾几次低迷,几乎不想学了。我学任何东西都很快,唯独学太极拳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却总不见什么进步。后来,老师离开后,自己参悟,却很快地得到了“道”。得道之后,则是痴迷不減,更加专心致志

就太极拳练习来说,不论是什么套路,关键在于是不是掌握了内劲。 不论哪家拳,哪个派,关键是怎样理解了内劲。不论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关键也在这里。

过去说,武术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这是把外家拳的练家勤练多年后进入了内家的练法。

 

许多人讲到,练成太极拳一定要有恒心,一定要下苦功。这几乎是流行的观点。这位朋友也说,练太极也要战胜孤独乏味,沉下心来。

     我的观点则是,若一个没有入门,一定是觉得孤独乏味,经常陷入迷茫。若入了门,痴迷还来不及,永远不会觉得孤独乏味,而且越练,身上的东西越多,也就是内劲越多,就越有兴趣。

所谓入了门,就 是基本上理解了内劲,身上有了一部分内劲。 以后就是在此基础上提高的问题,若推手,越练越熟。

 

关于推手,我俩之间有了这样的对话。她说,她练了这么久的太极拳,没有练过推手,心里还是虚的。我告诉她说,推手是检验拳架的,实际上是检验内劲的。若有了内劲,就会感觉特别体力好,精力旺盛。推手也很容易提高水平。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女同志推手很是不便,主要是肢体的接触,古人云,男女授受不亲。 女的推手也推不过男的。实际上,女同志推手不一定是劣势,只不过她们不喜欢对抗。孙式太极第二代掌门人孙剑云就是女的,她是孙禄堂的女儿,不懂推手她不可能教学生。女的推手应当有优势。一般女的身体轻灵,较男的有优势。

 

     关于太极拳,一位朋友,当他发现太极拳原来如此简单后感觉到震撼、颠覆、抛弃。在博客中写了这样的话:我才练了几年,都这么难接受,而那些练了一辈子,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汗水、资金的人他们会怎么想?  (老头什么动作都做的出,但是教我时用的古语,这让我很难理解,以后自己给人解说时要注意)[5]

   

其实,真正的太极拳,在任何武术当中,应当是最不吃苦的一种。 跳舞,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没有太极拳练得轻松。太极拳的发劲和这些运动是一样的。而且,乒乓球把一个球打出去的劲,就是太极拳把一个人发出去的劲。

龙城飞将 22:33:11

 

关于女同志能不能练太极,我在另一篇博客中讲到,毫无疑问,女同志是可以练太极的。从养生的角度看,没有问题。但我们的养生太极讲的企鹅步平时并不好看,所以建议年轻一点的女同志去学跳舞,在一定程度上,跳舞也是“太极拳”,也具有养生的效果。要知道,若要跳得好,也是要练功的,腿也是会痛的。

    若想学技击的女同志,可以学太极。前提是,她一定是喜欢技击的,而且年龄不能是太大的。我的文章中曾多次讲到,我作过试验,让完全没有一点武术基础,甚至极少运动的疲弱女子和一个强壮的男子对垒,弱女子完全可以把壮男子推出去。女子身材瘦弱,表面上看是劣势,其实有其优势。他们身轻如燕,运动起来当然较壮男子轻巧了,所以在推手中不一定占下风。

   

     太极拳,拳理是相通的。实际上,任何武术的拳理都是相通的。相通之处在于,必须是最符合人体运动的原理。若不符合,这理便不通了。有的拳种讲的拳理实则不是理的,而是一种僵论。只有合理的人体运动的规律的解释,才是真正的正确的拳理。而这又是人们自古以来孜孜不倦地追求。但过去人们一脉师承的许多东西并不一定全是好的,部分原因是老师的认识也需要进步,需要深化。部分原因是学生也要自己主动地进行思维,提高深化认识。不能人去亦云,不能师云亦云,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不能钻牛角。不合理的拳论,名气再大,也是浪得虚名

 

中国的许多人教太极拳,似乎都是把人们引向神道,仙道。但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太极拳运动的规律,不可能相信练了太极拳就可以成仙得道的鬼话,不可能超脱人世。即使超脱了,也找不到真正的超脱,只是人脱离了世俗,所学的太极拳却找不到北了

她回答我说:您一晚上开导上让我顿悟了。

 

如果真地是这样,这仅仅是从观念上。但愿她能够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尽快地进入太极拳内劲的这个大门,不辜负她这么多年在追求太极拳上所付出的心血和功夫。

 

 

   2012-12-30

 

 

摘自龙城飞将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