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名菜】闽台风味-禽蛋类

 yu筱佳 2013-02-08

【鸡丝燕窝】

  [主料辅料]

  水发燕窝 125克 熟火腿丝 15克 干淀粉 10克 味精 5克 上汤 1000克 鸡脯肉 150克 鸭蛋清 l个 白酱油 10克 肉清汤 100克 熟猪油 400克

  [烹制方法]

  1.取一条净纱布摊于盆内,放入水发燕窝,上笼屉蒸5分钟取出,提起纱布将水沥干,倒去盆中水,再将纱布连同燕窝放回盆中,淋入上汤150克,提起纱布将燕窝汤汁沥干,并倒去盆中汤汁不用,如此反复余汤3次。

  2.将鸡脯肉切成长6厘米的细丝,放在碗中加干淀粉、鸭蛋清抓匀浆好。

  3.锅置旺火上烧热,将冷的熟猪油及浆好的鸡丝一并下锅,用筷子迅速拨散,待油温逐渐升高,滑至鸡丝呈白色时,倒进漏勺沥去油,再用肉清汤洗净,装入汤碗,然后把燕窝铺在鸡丝上,撒上火腿丝。

  4.锅置旺火上,倒入上汤,加酱油、味精调匀煮沸,起锅徐徐从碗边浇进鸡丝燕窝里即成。

  [工艺关键]

  1.水发燕窝:将干燕窝放入清水中浸泡3~4小时,在水中用夹子拣除细毛及杂质,用手抖松剔整后,放入沸水锅中稍泡,捞出时再放进清水中浸3~ 4小时,最后再下沸水锅一氽,捞起即成。

  2.鸡丝滑好后,用肉清汤洗净,是为了在成菜后,汤面上不至有油花,保证菜肴质量。

  [风味特点]

  1.燕窝,也叫燕菜,是金丝燕用经过胃液消化的一部分食物和苔藓、海藻等,混合唾腺分泌的大量唾液,胶结在悬崖上的窝,其外表小巧玲珑,乳白光洁。燕窝以”官燕”为上品,不仅颜色乳白光洁,并且壁厚有泽,十分名贵。

  2.燕窝的营养价值很高,一般约含蛋白质50%。糖30%、无机盐10%及其它营养物质。其性平、甘淡,有滋补元气、平火润肺、延年益寿的功效,被人誉为”东方一宝”。

  3.闽菜向以汤菜著称,此菜又为汤菜中的上品。制作工艺考究,菜品格调高雅,质地鲜嫩,味道清淡而醇美,食之滋润爽口,富有营养。

  【冰糖燕窝】

  [主料辅料]

  水发燕窝 250克 甜樱桃 25克 冰糖 250克

  [烹制方法]

  1.将水发燕窝放在小盆里,用温水冲泡后,滗去水。再用温水冲泡,又滗尽水汁。甜樱桃切成片。

  2.炒锅置微火,下清水500克、冰糖煮至糖化汁粘时,用净纱布滤去杂质,然后取净糖汁150克冲入燕窝,滗去糖汁,再将剩余的净糖汁冲入燕窝,上笼屉用旺火蒸5分钟取出,撒入樱桃片即成。

  [工艺关键]

  水发燕窝:将干燕窝放入清水浸泡3~4小时(根据质地软硬程度而定),在水中用夹子拣去细毛和杂质,用手抖松剔整后,放入沸水锅稍泡,捞出时再放进清水中浸3~4小时,最后再下沸水锅氽一下,捞起即成。

  [风味特点]

  “冰糖燕窝”是久负盛誉的闽菜甜食,它以注重泡发、入味而著称,色泽洁白,软润滑爽,甘冽清甜。高档宴席,常作压桌甜菜。

  【醉槽鸡】

  [主料辅料]

  净母鸡 1只 鲜辣椒 1个 绍酒 100克 姜末 1个白糖 75克 味精 7.5克 鸡汤 100克 红萝卜 40克 红糟 150克 茅台酒 100克 五香粉 1克 精盐 10克 白醋 50克

  [烹制方法]

  1.将鸡洗净去脚爪,在膝部用力稍拍一下,放入温水锅中,用微火煮10分钟,不待水沸,即将鸡翻身再煮10分钟,待膝部露出腿骨时,捞起。

  2.将鸡的头、脚、翅膀剁下。鸡头劈成两片,每只翅膀去翅尖后切成两段,再把鸡身切成四块,一并盛入小盆里,加入茅台酒、精盐、味精拌匀,加盖密封腌醉1小时后,启盖,将鸡块上下翻一翻,密封再腌1小时,然后启盖,加入味精、精盐、红糟、五香粉、姜末、绍酒、白糖、鸡汤翻拌均匀,密封腌1小时启盖,拨开红糟浮沫,轻轻取出鸡肉块,分别切成长2.4厘米、宽1.2厘米的柳条片,按鸡身形摆入盘中,取鸡头,脚、翅膀拼成整鸡状。

  3.将白萝卜去皮洗净,切成1.5厘米见方的长条,两条相反的两面,分别剞上斜刀和横刀,拉开成蓑衣萝卜,再放进盐水中浸30分钟,去苦汁后,洗净捏干。辣椒去蒂、子洗净,切成丝,放在碗里,加白糖、白醋调匀,再放入蓑衣萝卜一并腌渍20分钟,取出时沥干汁,分别饰配于醉糟鸡的两边即成。

  [工艺关键]

  1.母鸡选用质较嫩、重约1000克的为好。

  2.在鸡膝中拍一刀,用水煮,膝部露出腿骨,表示鸡已脱出。

  [风味特点]

  1.”红糟”是用糯米加红曲酿制成黄酒后遗留在坛底的沉渣,作为一种调味品,具有防腐、去腥、增香、生味、调色的功能,是闽菜中重要的佐料之一。红糟的应用有生糟、熟槽之分,熟糟又有炒熟和炖熟之别。其烹调方法有炝糟、淡糟、灴糟、拉糟、煎糟、醉糟等十多种。

  2.此菜为福州传统名菜,采用生糟醉鸡之法。成品色泽质地软嫩,醇香迷人,糟酒美味融为一体,别具新韻,大有鸡醉人亦醉的乐趣。

  【香露全鸡】

  [主料辅料]

  肥嫩母鸡 1 只 精盐 4克 火腿肉 2片 味精 2.5克 高梁酒 50克 丁香子 5粒 水发香菇 2朵 鸡汤 750克

  [烹制方法]

  将鸡宰杀煺毛,从背部剖开,掏去内脏后洗净,在背上横切3刀,放入炖钵内,铺上火腿片、香菇,加入精盐、味精、鸡汤。取小杯1只,盛入高梁酒、丁香子,小心地放入钵内,用棉纸封严钵盖边沿,上笼屉用中火蒸2小时取出,去掉棉纸,取出钵内小杯即成。

  [工艺关键]

  1.鸡需选用肥嫩者,重约1250克为宜。

  2.加工好的鸡放入炖钵内,应鸡腹向上,这样,鸡汤可直达鸡内,且鸡皮不破损。

  3.小杯装酒放入钵内,注意不可使小杯翻倒。

  [风味特点]

  本品为厦门佳肴,且为福建汤菜之代表作。成品呈整鸡状,保持原汁原味,食时不仅肉食软烂滑爽,而且香醇鲜美。

  【清炖全鸡】

  [主料辅料]

  肥嫩母鸡1只 l000克 精盐 6克 味精 3克 水发香菇 15克 姜片 2克 绍酒 20克

  [烹制方法]

  鸡宰杀煺毛,从背部剖开,掏出内脏,洗净,在沸水锅中烫过,鸡腹部向上,头盘向身旁,脚剁去爪尖,屈于内侧,放入炖钵内,背上放香菇,加入精盐、味精、清水500克与少许绍酒,用棉纸或牛皮纸将炖盅封严,上蒸笼用旺火烧20分钟后改中火蒸2小时取出,移入汤碗上席。

  [工艺关键]

  1.中火久蒸,使鸡入味。

  2.炖盅封严,保持原汁原味。

  [风味特点]

  1.清炖全鸡是泉州传统名菜。泉州习俗结婚喜筵必有,象征完整,也表示筵席规格高。这一习俗到现在仍然沿袭。

  2.鸡肉的营养高于猪肉,特别是含脂肪较少,肌肉纤维较细,味道特别鲜美,历来作为滋补食品。

  3.清蒸全鸡,原汤原汁,不掺其它味道,鸡肉软烂爽滑,汤清汁甘,原味一点不漏,不油不腻,香醇鲜美。

  【沙茶焖鸭块】

  [主料辅料]

  净鸭1只 1000克 马铃薯 12个 绍酒 40克 酱油 50克 猪骨汤 750克 熟猪油 1000克 水发香菇 25克 沙茶辣酱 125克 湿淀粉 50克 味精 10克 熟鸡油 10克

  [烹制方法]

  1.将净鸭用绍酒、酱油和成的汁涂匀,腌15分钟。锅置旺火上,下熟猪油烧至七成热时,将腌好的整鸭下锅翻炸10分钟,倒进漏勺沥油。然后将鸭头、颈、翅膀、尾、脚掌剁下,再将鸭身剖成两半,分别切成3.6厘米长、 2.4厘米宽的块。

  2.马铃薯去皮洗净,用刀修削成整桔子瓣状体12粒,下热油锅中炸3分钟捞起,再上笼屉用旺火蒸10分钟至熟取出。

  3.炒锅放在微火上烧热,先将沙茶辣酱、酱油、绍酒下锅推匀,随加入骨汤、味精、鸭块及鸭头、颈、翅膀、尾、脚掌焖1.5小时,最后放入香菇再焖10分钟起锅。

  4.将锅中各料捞出,鸭块叠放盘中,将鸭头、颈、翅膀、尾、脚掌按鸭型拼摆,香菇铺在鸭块上,桔状马铃薯饰配鸭的两侧,锅置旺火上,锅内的沙茶焖汁用湿淀粉调稀勾芡,烧沸后浇在鸭块上,淋上熟鸡油即成。

  [工艺关键]

  马铃薯用刀精心修削成桔子状的带瓣形体,要求大小一致。

  [风味特点]

  1.”沙茶”始源于印尼,传入我国后,将其特殊的辣味作为一种调味品应用流传至今,闽南及台湾俗称”沙茶辣”。其色泽金黄、味香辣而浓郁,系采用花生油、椰丝、川椒、米辣椒、虾米、干扁鱼、白芝麻、生葱、大蒜、白糖等30多种原料,经过磨碎或炸酥研末,然后加油、盐熬煮而成的。质鲜而稠,亦称”沙茶辣酱”或”沙茶酱”。

  2.此菜为厦门名菜,并且厦门以烹制沙茶名点佳肴而驰名海内外。此菜色泽褐黄,饰配雅致大方,方法以炸、焖为主,故肉质软嫩芳香,沙茶美味渗透其中,汁稠而鲜润,风味独特。

  【芦笋鸡球】

  [主料辅料]

  鸡脯肉 400克 条庄芦笋 390克 干淀粉 30克 姜片 2片 绍酒 10克 鸡蛋清 l个 花生油 740克 高汤 150克葱白 10克 味精 4克 湿淀粉 10克 白糖 5克 酱油 18克

  [烹制方法]

  1.取去皮鸡胸脯肉,直刀剞花刀后切2.1厘米方块,加酱油10克腌20分钟,再用绍酒、干淀粉、蛋清抓匀待用。

  2.将白糖、湿淀粉、酱油、味精、高汤60克调成芡汁,芦笋控干水分。

  3.炒锅置旺火上,锅烧热,下花生油,锅热油冷,倒入腌好鸡肉块,稍过油成球状捞起,倒出花生油,锅回火上,留油20克,烧热,下入葱、姜煸炒,继放入鸡球、芦笋,加高汤50克烧开,加入芡汁调匀烧熟,出锅装盘即可。

  [工艺关键]

  1.本品为高级宴席菜式之一。要求刀工精湛,火候适当。鸡脯肉直刀剞花刀,深度要求为3/4,刀距均匀,这样,鸡块经过油,才可成球状。

  2.为防止浆好鸡块在过油时粘锅,采取热锅凉油的方法。

  3.此菜之鸡肉亦可换为猪里脊肉或鱼肉,不过,鱼应选用较柔韧的鲩鱼、鲈鱼之类。

  [风味特点]

  1.芦笋又名后刁柏,是根据冠部生出的嫩茎,为世界公认的优食蔬菜。它营养丰富,味道芬芳,纤维细嫩,据分析,它含有糖分、钙、钠、铁、磷、多种维生素、尼克酸,还含有天冬酞氨、芦丁、胆碱等,功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对心脏病及抑制高血压都有医疗效果,在欧洲宴席上被视为”奢侈品”。芦笋是从西欧引进的一种名贵高级蔬菜。闽南种植芦笋比较广泛,除加工出口外,内销也很多,用芦笋配合各种食品原料,可做出许多精美的佳肴。

  2.本品为闽南佳肴,色泽鲜丽,形态美观,除笋鸡兼鲜外,芡汁甚为甘美。

  【鸡茸金丝笋】

  [主料辅料]

  净鸡脯肉 125克 精盐 1.5克 净冬笋 250克 味精 5克 猪肥膘肉 75克 鸡汤 250克 熟火腿末 5克 上汤 250克鸡蛋 3个 熟鸡油 100克 湿淀粉 10克 熟猪油 500克

  [烹制方法]

  1.将冬笋下沸水锅煮15分钟,换清水烧沸再煮15分钟捞出,切成长4.5厘米的细丝,鸡脯肉、猪肥膘肉分别用刀背剁成细茸,一并放在碗里,鸡蛋搕开,打散,与精盐、味精、湿淀粉一并和入鸡肉茸中,搅拌成鸡茸蛋糊。

  2.炒锅置微火上,下熟猪油烧热,将金丝笋下锅炸3分钟,倒进漏勺沥去油。炒锅回放微火上,倒入上汤,加进过油金丝笋稍煮,用铁勺搅散捞起,倒去汤。回锅时,再倒入鸡汤,放入金丝笋,同时下熟猪油煨20分钟,待鸡汤大部分被金丝笋所吸收时,起锅装碗稍凉,然后和入鸡茸蛋糊中拌匀。

  3.炒锅置旺火上,下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时,将拌好的鸡茸金丝糊下锅,迅即提锅移至微火上,速炒3分钟起锅,装入盘中,撒上火腿末即成。

  [工艺关键]

  1.冬笋切细丝,丝的细度如金丝为好。

  2.鸡茸与肉茸相混搅拌,一定要搅拌均匀,使鸡茸与肉茸充分混合。

  [风味特点]

  1.”鸡茸金丝笋”是福州传统佳肴,享有根高的声誉,是以刀工精湛著称的功夫菜。虽历史悠久,但仍以质优味美而载誉不衰。

  2.相传此菜始于清末,后经名厨郑春发与陈水妹共同发掘并加以改进后应市,本菜成品呈金黄色,鸡茸松软,笋丝嫩脆,鲜润爽口,芳香扑鼻,别具风味。

  【鸡肚鳖】

  [主料辅料]

  鳖2只 625克 精盐 6克 熟猪肚尖 150克 味精 3克 净鸡肉 250克 高汤 600克 姜片 5克

  [烹制方法]

  1.将鳖宰杀,剁去头、爪,沥尽血。然后从脚下剖进,去壳膜及内脏,洗净后,下80℃的热水中氽2分钟,去血水捞出,稍冷时切成5厘米长、1.5厘米宽的块。

  2.鸡肉下沸水锅氽一下,去血水捞出,切成长6厘米、宽1.5厘米的块。猪肚尖切成6厘米长、2厘米宽的斜片。

  3.将鸡肉块、肚尖片与鳖肉块分别整理码入扣碗,摆成三位一体状,多余的鳖肉块填满碗面,铺上姜片,加精盐4克、味精1克、高汤100克,上笼屉用旺火蒸1小时取出,滗去蒸汁,拣掉姜片,翻扣于汤碗。

  4.炒锅置旺火,下高汤500克烧沸,加入精盐2克、味精2克调匀,淋在鸡肚鳖上即成。

  [工艺关键]

  春末秋初,鳖鱼最肥,制作此菜,为时令名肴。

  [风味特点]

  “鸡肚鳖”是福建漳平地方风味,其原料由3种质地各异之物所组成,但妙在配合默契,成味统一,复合之法恰到好处,具有嫩、脆、软兼备的物色,汤味尤为醇美。

  【香油石鳞腿】

  [主料辅料]

  净石鳞腿20只 500克 姜末 1克 绍酒 10克 茅台酒 10克 芝麻油 10克 精盐 0.5克 熟猪油 750克(约耗75克)

  [烹制方法]

  1.将石鳞煺去皮,每只均先片开大腿肉,翻出剁去中骨,再片开小腿肉并翻出,使中骨露出并保留,然后用茅台酒、绍酒、姜末、精盐抓匀腌渍30分钟,倒进漏勺里,沥于腌汁。

  2.炒锅置旺火,下入熟猪油,烧至八成热,将石鳞腿下锅油炸,待腿肉缩卷呈花状、色泽金黄时,提锅离火滗去油,淋上芝麻油晃匀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旺火热油定型,中火温油炸热。最后用旺火热油冲炸,使之外脆里嫩。

  [风味特点]

  1.石鳞,别称”山鸡”、”棘蛙”,俗名” 冻”,常生活于深涧峡谷,昼藏石窟,夜出觅食,闽北、闽西山区尤多。据民间传说,石鳞喜欢赏月,故捕捉者常在月夜,头戴竹笠,手执明火,爬山涉水寻觅,捕捉不易,尤以雄者更为难得。雄者嘴角两端各有一突出的黑点,且颏下有刺可别,是烹制菜肴的上品。

  2.由于石鳞生在深山溪涧之中,终年在雾气缭绕的重润下生长,体大肉肥,性味甘平,有清热解毒之功,其肉鲜嫩,味道甜美,营养丰富。

  3.此菜制作简便,以味胜而著称。菜色金黄,石鳞腿外脆里鲜。配以时鲜菜或罐头菠萝佐食,风味益臻佳美。

  【自斩河田鸡】

  [主料辅料]

  雄河田鸡1只 1500克 精盐 15克 味精 10克姜 50克 茶油 100克 葱白 50克 鸡汤 l00克 芝麻油 5克

  [烹制方法]

  1.将鸡宰杀煺毛,在肛门下剪开1小口,去年脏后洗净,沥干水。 2.姜洗净去皮,与葱白分别剁成泥,炒锅置中火,下人茶油烧热,将葱、姜泥下锅煸炒4分钟,加鸡汤再炒片刻后,加入精盐、味精炒拌均匀,取出盛于碗中冷却。

  3.将鸡装于盆里,上笼屉用旺火干蒸30分钟取出,沥干血水,再上笼屉约蒸1小时取出,待凉冷后将鸡头颈、翅膀、尾及脚剁去,取鸡身剖成两爿,分别斩成4厘米长、1.8厘米宽的块,装入腰盘。然后,将炒好的葱姜泥油汁淋匀于鸡肉块,稍侯,将汁滗出,重淋1遍,再浇上芝麻油即成。

  [工艺关键]

  1.将鸡煺毛,要求脱净毛刺,鸡皮完整无损。鸡装盆时,鸡头朝上,开口处朝下。

  2.试鸡蒸熟与否,用筷子从鸡翅腋下插下,因此处肉最厚,一插即入,已经熟透。

  [风味特点]

  1.”河田鸡”产于福建长汀县河田乡,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此鸡冠三叉,嘴、脚、皮呈黄色、除颈、翅、尾巴的羽毛黑色外,全身颜色金黄美观,有”三黄三黑”之称。其特点是肉质细嫩,滋味鲜美。

  2.此菜用的河田鸡,系阉割以后的公鸡,闽西人叫做”吉鸡”。因经阉割的公鸡,精养育肥,有皮黄而薄,光泽度好,肉丰质嫩,味纯且香等优点。河田乡人吃此菜,略有考究者还特地舀了1小碗茶油摆在面前,每夹鸡肉1块,均蘸以茶油而食,谓之”公鸡洗澡”。

  【姜鸡】

  [主料辅料]

  母鸡1只 750克 姜 50克 绍酒 50克 酱油 60克 味精 2.5克

  [烹制方法]

  1.将鸡放入沸水中汆一下,去血水捞出、再放入另1个沸水锅煮约10分钟,至七成熟时捞出,沥干水。先将鸡爪剁掉,再把头、颈、翅膀、尾、脚分别剁下。鸡头劈成3块,鸡颈斩5块,每只翅膀和脚分别斩成3段,一并装入盘中垫底。鸡身批成两爿,分别切成4厘米长、1厘米宽的块,扣在底料之上。

  2.姜去皮洗净,切成细丝,盖在鸡块上,加入绍酒、酱油、味精,上笼屉用旺火蒸15分钟取出即成。

  [工艺关键]

  蒸鸡时,大火气足,中途不能跑气,蒸15分钟即可,要求鸡肉熟透,鲜香软嫩。

  [风味特点]

  1.”姜鸡”是闽西流行的风味名肴,尤以龙岩市更为善烹,其食俗也颇为风趣。每当民间婚喜宴讌,均少不了此菜登席,而且上菜多在于筵席高潮之际,”姜鸡”的出现,新郎新娘即沿席一一向宾客敬酒,新郎新娘敬酒完毕之前,此菜谁也不能动箸。此规矩,几乎代代相传,至今犹存,成为美谈。

  2.姜鸡,顾名思义,乃是由姜和鸡烹制而成。二者溶为一体,形成一种香辣型美味,醇香袭鼻。它用姜极多,但多而不辣,姜汁渗透鸡肉,使之格外鲜香柔嫩,爽口宜人。

  【沙茶鸡丁】

  [主料辅料]

  嫩母鸡肉 400克 花生酱 50克 水发香菇 15克 白糖 5克 净冬笋 100克 白酱油 15克 葱白 50克 味精 1.5克蒜未 5克 熟猪油 500克(约耗50克)干淀粉 50克 沙茶辣酱 l00克 高汤 150克

  [烹制方法]

  1.将鸡肉硬骨剔净,肉面刻上小格花刀,再切成1.6厘米见方的丁,先用酱油5克抓匀浆好,再加干淀粉拌匀拌松。

  2.香菇、葱白均切成细丁。冬笋切成略小于鸡肉的粗丁。炒锅置微火,下入熟猪油,烧至四成热,将鸡肉、冬笋丁一并下锅,炸至七成熟时,倒进漏勺沥去油。

  3.炒锅置微火上,下入熟猪油25克烧热,先将蒜未煸香,再放入沙茶辣酱、花生酱翻匀,然后将过油鸡丁、冬笋丁及香菇、葱白细丁一并放入,调以白糖、酱油10克、味精、高汤,沸后改用旺火颠炒几下,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宜选嫩母鸡鸡腿入烹,剔去大骨,不必去皮,成菜更加鲜美。

  [风味特点]

  “沙茶鸡丁”独具闽南风味特色,鸡丁细嫩鲜美,沙茶香辣味美,相互渗透,十分诱人。

  【嘉木脆皮鸡】

  [主料辅料]

  嫩鸡1只 1000克 糯米 75克 熟猪肚尖 50克 猪瘦肉 50克熟火腿肉 25克 水发虾米 25克 水发香菇 25克 净冬笋 30克 葱结 5克 味精 15克 姜 l片 绍酒 15克 干淀粉 4克 饴糖 25克 白糖 10克 醋 10克 白酱油 20克 熟猪油 500克(约耗150克)精盐 10克

  [烹制方法]

  1.将鸡宰杀煺毛,整鸡脱骨后洗净,晾干。

  2.糯米用水泡1小时,淘净后捞干盛于盘,上笼屉蒸熟取出,晾凉。猪瘦肉切小丁,用酱油10克、干淀粉抓匀,下油锅过油取出。猪肚尖、香菇、冬笋均切小丁。火腿肉,虾米剁未。以上各料一并和入糯米饭中,加精盐、味精、绍酒10克、白糖拌匀为馅料。

  3.将拌好的馅料从颈开口处填入鸡腹,鸡颈打个结,扣紧开口处,装完下沸水锅汆一下取出,盛入大碗中,加入葱结、姜片、绍酒5克、酱油10克、清水20克和鸡骨骼,上笼屉用旺火蒸熟,取出晾干后,用饴糖、醋调成的糖醋抹匀鸡身各部,稍过片刻,再抹一遍。

  4.炒锅置旺火,下人熟猪油,烧至八成热,将鸡下锅油炸,并不断翻动鸡身。稍炸片刻后,改用微火慢炸,使鸡身及里馅均炸透至熟,色泽接近金黄时,再用旺火略炸,随即捞起沥去油,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整鸡脱骨:将宰杀煺毛后未掏出内脏的光鸡放在砧板上,用刀割开颈皮,切去颈骨,留下头和皮。再将上翅关节及锁喉骨割离,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钳住锁喉骨处,右手把胸脯肉剥离骨头,并将两肋肉剥至腹部,左手拿住颈皮,用刀背轻捶背部,使背皮脱离脊骨,割断腿部韧带,切除尾骨,取出全身躯干骨架,再分别拆去4根腿骨和翅骨即成。

  [风味特点]

  1.厦门是个美丽而富饶的海岛,据记载,南宋太平兴国时期,因岛上长出一茎数穗的稻子,故而此岛又名”嘉禾屿”、”嘉禾里”。人们利用岛上盛产的嘉禾,烹制各式民间名点佳肴。诸如”肉粽”、”麻糍”、”油葱粿”、 “荷叶八宝饭”等等,闻名遐迩。

  2:此菜以粮食为配料巧制而成,故而取厦门别称”嘉禾”二字命名。成菜色泽金黄而油亮,外皮香甜酥脆,里则繁富多味,荤素相兼,亦菜亦点。上菜时,盘边可饰配番茄片、香菜、萝卜酸佐食,其味尤佳。

  【鸡皮蘑菇汤】

  [主料辅料]

  熟黄鸡皮 200克 白酱油 15克 四川干蘑菇 50克 味精 5克 绍酒 50克 熟鸡油 25克 姜片 1克 上汤 500克

  [烹制方法]

  1.将熟鸡皮切成4厘米长、1.7厘米宽的片,放在碗里,加入上汤150克、绍酒25克、姜片、味精2克,上笼屉用微火蒸10分钟取出,拣去姜片,滗下蒸汁待用,鸡皮片装入汤碗。

  2.将干蘑菇水发,去沙、蒂,洗净后切片,放入小盆,加上汤50克、熟鸡油,上笼屉用微火蒸5分钟取出,滗下蒸汁待用,蘑菇装在鸡皮片上。

  3.炒锅置中火,倒入上汤300克及鸡皮、蘑菇蒸汁,加入酱油、绍酒25克、味精3克调匀,烧沸时起锅,浇在鸡皮、蘑菇上即成。

  [工艺关键]

  此为汤菜,关键在吊好上汤,不可着芡,汤清见底,方为上品。

  [风味特点]

  鸡皮,是整鸡中最为细腻、润滑的部分,尤以黄鸡色调雅致,口味鲜美。用它与蘑菇制汤,荤中有素,清香味鲜,滑润爽口,淡爽宜人。

  【芽姜山鸦片】

  [主料辅料]

  山鸡胸脯肉 300克 上汤 50克 净胡萝卜 15克 湿淀粉 5克 鸭蛋清 l个 味精 0.5克 白糖 5克 嫩姜 5克 芝麻油 0.5克 干淀粉 10克 葱白 2根 白酱油 10克 绍酒 10克 熟猪油 500克

  [烹制方法]

  1.将山鸡胸脯肉切成薄片放在小盆里,用鸭蛋清、熟猪油5克抓匀浆好,再加干淀粉拌匀。嫩姜去皮切细丝,胡萝卜切成长2.4厘米、宽1.2厘米的片,葱白切马蹄片,上汤、绍酒、白糖、味精、酱油、湿淀粉调成卤汁待用。

  2.炒锅置旺火上烧热,将冷的熟猪油与山鸡肉片一并下锅,用筷子拨散至肉色转白后,倒进漏勺沥去油。

  3.炒锅留余油15克放旺火上烧热,将胡萝卜片、葱片及嫩姜丝下锅略煸炒,然后放人卤汁煮沸芡匀,迅即加入过油山鸡肉片,颠炒几下起锅,装入盘中,再淋上芝麻油即成。

  [工艺关键]

  1.炒锅置旺火上烧热,将冷的熟猪油与山鸡肉片一并下锅,这是防止浆好的肉片与炒锅粘连。

  2.卤汁倒入锅中煮沸芡匀,再加上山鸡肉片,如果卤汁未煮沸,则成品无光泽。

  [风味特点]

  1.本品为福州名菜,风味别致,山鸡味鲜,却有腥味,与芽姜配伍,则可扬长避短,突出地反映了闽菜中调味的特色。

  2.本菜成品肉色白而质嫩,味道荤香异常,香中带辣,诱人食欲。

  【叉烧填鸭】

  [主料辅料]

  净填鸭1只 2000克 绍酒 75克 上等酱油 75克 葱段 250克 味精 1克 五香粉 10克 芝麻油 25克 花椒盐 20克 熟猪油 25克

  [烹制方法]

  1.将填鸭从翅膀下割5.5厘米长1刀,掏出内脏,用净布揩干鸭腹,剁去脚,翅膀扭至背上,用花椒盐、五香粉敷匀鸭腹。葱段洗净,拭于水分,装入鸭腹。

  2.用12厘米直径,60厘米长的双叉式不锈钢叉,从鸭腿内侧插入,经鸭腹、靠翅膀内侧至鸭颈,然后将鸭头插在叉尖上,并用竹签别紧刀口。

  3.将叉好的填鸭,用沸水淋大腿,继而淋胸部,最后淋匀全身各部约5分钟;再用酱油、绍酒、味精、沸水250克和成的汁,慢慢淋遍填鸭全身,淋不到的部位,用手蘸汁抹匀。

  4.取1个比填鸭身长多12厘米的长炉,选放银炭(一种质优,保温程度好的硬木炭,亦称管炭)烧旺,待烧至”发霉”(即有白色炭灰)时,将炭向前后稍椎,露出中间炭底。然后将叉好的填鸭架在离炉口约18厘米高的位置上(鸭胸朝上),不断左右移动叉柄烧烤之。当烧至填鸭腰部两侧发红时,将炭推平,并加快转动叉柄(此时应360度转动)继续烧烤,当腿肉收缩。腿骨露出时,用竹签在其肉厚之处略戳几下,并用排刷蘸上熟猪油、芝麻油拌成的油汁,刷遍填鸭全身,边刷边烧约40分钟即熟,烧鸭离火、脱叉,抽去刀口处竹签即成。

  [工艺关键]

  血糊汤:用豆腐、熟鸭血、荸荠、青葱4种丝料,与上汤下锅煮沸,淋入打散的鸭蛋液,调以白酱油、味精、胡椒粉、白醋而成的酸辣汤。

  [风味特点]

  “叉烧填鸭”乃福州传统名菜,为烧鸭中的佳品。其制作严谨,调料维妙,火种,火候考究,风味别致。成品鸭皮香酥脆爽,鸭肉柔嫩鲜醇。

  2.此菜吃法分为3个程序。

  第一,将烧鸭从腹中间剖开,左右平衡各直拉两刀,片下宽距相等的6张长条鸭皮(略带些肉)再切成方片,与鸭腹里的葱段一并装盘。

  第二,将鸭脯肉。腿肉割下,分别切成片,一并装盘。

  第三,将鸭头劈成两爿,鸭尾切成小丁。翅膀切段,鸭身骨、肉及颈斩块,一并装盘。分三次上席,上菜之始,附上血糊汤2小碗;烤制薄面饼24张;甜酱、葱白段各1小碟佐食。

  【冬菜炖鸭】

  [主料辅料]

  净鸭1只 1000克 精盐 1.5克 冬菜 25克 味精 2.5克 水发香菇 15克 肉清汤 750克 绍酒 25克

  [烹制方法]

  1.将鸭放入沸水中氽约3分钟捞出,剁下鸭头、翅膀、脚掌,装1小碗。冬菜洗净,挤干水分。鸭颈剁下,斩成10块,一井填入鸭腹。鸭胸朝上装入大碗,加肉清汤400克、精盐、味精、绍酒。装好的两碗一并上笼屉,用旺火蒸2小时取出,蒸汁均滗下待用。

  2.将蒸熟的鸭身移入汤碗,鸭头、翅膀、脚掌按部位拼人摆成整鸭形。香菇预先下沸水锅氽熟取出,铺在鸭身上。然后将肉清汤350克和蒸鸭原汁下锅煮沸,淋于鸭上即成。

  [工艺关键]

  1.鸭先氽水,除去腥味。

  2.冬菜洗净,若带泥沙,口感不佳,功亏一篑。

  [风味特点]

  “冬菜炖鸭”是闽南民间佳肴,清新别致,汤色清澄,鸭肉软烂,冬菜醇香,夏至之后,更常制作。

  【槟榔芋鸭】

  [主料辅料]

  肥鸭1只 1200克 白糖 20克 槟榔芋头 500克 湿淀粉 10克 水发香菇 50克 姜 4克 绍酒 30克葱 10克 精盐 3克 高汤 600克味精 3克 花生油 800克(约耗80克) 酱油 15克

  [烹制方法]

  1.鸭宰净,在腹腔内将骨骼略斩断,肉厚处剞几刀(勿透皮肉),用酱油10克、绍酒10克、精盐3克腌半小时。芋刨去皮,切菱形块。姜切片,香菇去蒂。

  2.炒锅置旺火,倒人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腌过的鸭子,炸2分钟捞出。油烧到七成热,放入芋块炸3分钟捞出。葱炸过。

  3.炒锅回置火上,留底油50克,放入白糖10克熬红,加酱油、绍酒、高汤、精盐、鸭子、香菇,旺火烧沸后,移中火焖30分钟盛出。

  4.取扣碗1个,碗壁抹油,香菇面向碗壁,鸭子皮向碗壁整只盘好,芋填上面,葱姜盖扣碗面,倒入焖汁,入蒸笼蒸一小时半取出,去姜焖汁滗入锅中,蒸碗反扣于盘上,焖汁调湿淀粉。味精勾芡,淋在鸭上即成。

  [工艺关键]

  鸭子经炸、焖、蒸三道工序而成,软烂成形,味道鲜美。

  [风味特点]

  我国食芋历史悠久,《管子》记载种芋,(史记·项羽本纪)有”士卒食芋菽”的记载。芋的品种很多,唯槟榔芋最好,槟榔芋是闽南的特产,泉州”四都”(今罗溪马甲)槟榔芋,既松且香,驰名遐迩。槟榔芋因质松善于吸取较多同烹鲜液,因而比其他食品作辅料来得鲜美可口。槟榔芋鸭是泉州传统名菜,六月新芋登场,正是鸭肥季节,此菜便成为夏秋季时节的尝新佳肴。

  【金鱼鸭掌】

  [主料辅料]

  鸭掌 10只 干淀粉 25克 猪肥膘肉 75克 葱白 2克 净草鱼肉 110克 姜片 1克 甲鱼蛋 20粒 精盐 3克青菜心 5棵 味精 2.5克 水发白木耳 1朵 高汤 250克 鸭蛋清 4个

  [烹制方法]

  1.将鸭掌去膜,剁掉爪及后脚趾,下沸水锅氽30秒钟捞出,剔去脚趾骨头后洗净,再与葱白、姜片一并下沸水锅煮15分钟,约八成熟时捞出(去掉葱、姜)揩干水分。

  2.草鱼肉、猪肥膘肉分别剁成泥,一并加上精盐1克、味精1克、清水 300克、干淀粉搅匀拌成鱼糊酿料,分别在鸭掌正面脚肉上塑成金鱼体,使之鸭掌自然呈金鱼尾,甲鱼蛋放入沸水锅汆热捞出,揩干水分,稍蘸丁点儿干淀粉后,每只金鱼头部嵌入2粒作眼睛,装完分放于小盘,上笼屉用旺火蒸15分钟取出。

  3.鸭蛋清打散,淋入大圆盘,上笼屉蒸5分钟取出,稍冷凝成芙蓉面时,将金鱼鸭掌头朝里围摆盘沿,盘中放白木耳。青菜心削成头似笔,下沸水锅汆熟捞出,沥干水,每两只金鱼中间直放1棵,装好上笼屉用旺火蒸熟取出。

  4.炒锅置旺火,下高汤烧沸,加精盐2克、味精1.5克调匀,淋于盘中即成。

  [工艺关键]

  1.此为象形工艺菜式,注意金鱼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2.馅料中鱼肉必须加有猪肥膘肉,剁茸后搅馅,顺一个方向打上劲。

  [风味特点]

  “金鱼鸭掌”是福建酿制名菜,鸭掌舒展自然,形似鱼尾,酿料宛若鱼体,栩栩如生。鸭掌柔韧淡爽,酿料鲜嫩香甜。

  【菊花鸭蛋】

  [主料辅料]

  鲜鸭蛋 6个 湿淀粉 10克 鲜虾肉 125克 绍酒 10克 水发黑木耳 50克 精盐 5克 猪肥膘肉 80克 味精 7.5克 水发香菇丝 2.5克 肉清汤 100克 净荸荠 125克 熟猪油 10克 鸭蛋清 1个

  [烹制方法]

  1.将咸鸭蛋煮熟,冷后去壳,每个熟蛋的两端切平,呈腰鼓状。取1.5厘米宽的薄竹片1支,从每个熟蛋中间齿轮形穿凿至蛋黄一周,使之分割成相等的2个菊花形横断面,取出蛋黄待用。

  2.猪肥膘肉,虾肉均剁成泥,荸荠打碎未,一并加上精盐4克、味精5克、鸭蛋清、绍酒搅拌成馅料,分别填入12个 菊花形蛋白里,面上各放香菇丝、熟蛋黄点缀,装入圆盘。水发黑木耳下沸水锅汆熟取出,沥干水,围绕酿馅菊花蛋摆一圈,然后上笼屉用旺火蒸10分钟取出。

  3.锅置旺火上,下肉清汤煮沸,加入精盐1克、味精2.5克调匀,用湿淀粉调稀勾芡,并舀入熟猪油推匀,起锅淋于黑木耳及酿馅菊花蛋上即成。

  [工艺关键]

  1.拌馅料,顺一个方向打上劲,避免解水。

  2.大火气足,蒸10分钟即可,蒸的时间过长,肉馅柴而不嫩。

  [风味特点]

  “菊花鸭蛋”系福建家常名菜,工艺精致,黑白分明,美观悦目,清鲜醇香。

  【蛋菇】

  [主料辅料]

  鸭蛋 8个 白酱油 100克 猪小肠 150克 胡椒粉 1.5克 水发香菇 5朵 味精 7.5克 绍酒 50克 高汤 500克

  [烹制方法]

  1.去掉附在猪小肠外皮的油脂,刮净肠皮外粘物,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2.鸭蛋搕在碗里,打散后加绍酒、酱油50克、味精5克搅匀,倒在干净的长嘴茶壶里。香菇下沸水锅汆熟取出,切成爿。

  3.将猪小肠的一端用纱线扎紧,挤去肠内空气,然后把茶壶里的蛋液由猪小肠另一端灌入至满,再用纱线扎紧结死,放入凉水锅,上小火慢慢煮熟捞出,待冷却后,用锋利薄刀将蛋肠切成2.6厘米长的段,并用刀背在蛋肠段中间稍压一圈。

  4.将切好的蛋肠段放进温水锅,上中火烧至肠皮紧缩、蛋茸向两端冒出蘑菇状时,捞出即成”蛋菇”。

  5.炒锅置旺火,下高汤、香菇、蛋菇,加入酱油50克、味精2.5克调匀烧沸,起锅装入汤碗,撒上胡椒粉即成。

  [工艺关键]

  用竹签在蛋肠上扎数个小孔,煮时放气,避免胀破肠衣。

  [风味特点]

  “蛋菇”并非菇之属,因用猪肠灌以蛋液,经巧妙加工,制成形象逼真的蘑菇而得名,是闽北建阳地区著名的汤菜,工艺精巧,造型美观,色泽绚丽,质地软润鲜美,清香爽人。

  【秋水芙蓉】

  [主料辅料]

  鸭蛋清 6个 精盐 2.5克 水发香菇 2朵 上汤 500克 泥鳅 500克 葱白 1根 芥菜心 1根 绍酒 50克 火腿肉 15克 味精 3克 嫩姜 1片

  [烹制方法]

  1.泥鳅洗净,与葱白、姜片一并下温水锅汆一下捞出(拣出葱、姜),用清水漂洗两次后,沥干水,盛入小钵,加入绍酒、上汤、精盐0.5克,上笼屉用旺火蒸熟取出,滗下泥鳅汤待用(泥鳅另用)。

  2.鸭蛋清盛于汤碗,打散后,加入一半晾冷的泥鳅汤,调以精盐0.5克、味精0.5克,上笼屉用中火蒸3分钟取出成”秋水芙蓉”。火腿肉切成1.7厘米长、1.3厘米宽的片,香菇切爿,芥菜心切片,一并下汤锅余熟捞起,沥干水,铺在芙蓉面上。然后,将另一半泥鳅汤下锅煮沸,加入精盐1.5克、味精2.5克调匀,浇在芙蓉上即成。

  [工艺关键]

  1,泥鳅用汤不用肉,旺火气足,蒸的时间宜长。

  2.”秋水芙蓉”用水中蒸制,避免出蜂窝,时间宜短,3分钟即可。

  [风味特点]

  “秋水芙蓉”系福州风味名肴,早年用”可然亭”制作最佳。深受老年人的喜爱。其菜名富有诗情画意,它以泥鳅制汤。配之蛋清芙蓉蒸制而成,因”鳅”与”秋”音近似,惜以此得句。上莱时汤碗中不见泥鳅;食之则有其味,鲜美异常。

  【蟹绒糕】

  [主料辅料]

  鸭蛋 11个 猪瘦肉 600克 猪肥膘肉 35克 鲜虾肉 25克 水发香菇 1 5克 干淀粉 50克 绍酒 10克 精盐 11克 酱油 20克 肉清汤 400克 味精 205克

  [烹制方法]

  1.将香菇、虾肉、猪瘦肉分别剁成细粒;鸭蛋1个搕开,打散。以上各料,与蟹肉、酱油,绍酒、味精10克一并搅匀拌成蟹绒馅料。

  2.猪肥膘肉剁成泥;鸭蛋10个搕开,蛋黄和蛋清分放两处打散。然后将蛋黄液与肥膘肉泥、干淀粉25克、精盐2.5克、味精3克拌成蛋黄肉粉浆;蛋清液与干淀粉15克、精盐5克、味精5克拌成蛋清粉浆。

  3.取1个4厘米高、20厘米见方的空心不锈钢盒放盘内。盒底用抹过熟猪油的白纸垫上。将拌好的蛋黄肉粉浆倒迸盒里,上笼屉用中火蒸5分钟取出,稍凉后,撒匀一层干淀粉(5克),并填入蟹绒馅料抹平,再撒匀一层干淀粉(5克),然后倒进蛋清粉浆,上笼屉用中火蒸10分钟取出,稍侯片刻,脱去盒和白纸成蟹绒糕。上菜时,根据即位人数,酌量取之直切成小块,盛入汤碗。

  4.炒锅置旺火,下肉清汤烧沸,加精盐3.5克、味精2.5克和匀,浇在蟹绒糕块上即成。

  [工艺关键]

  蒸蟹绒糕要用中火,中途放气一次,时间宜短,以不超过10分钟为度。

  [风味特点]

  “蟹绒糕”是福建霞浦县烧有特色的风味名肴,它选用质鲜味美的蟹肉等料,与蛋液分蒸而成,工艺新颖别致。成菜黄白相间,层次分明,极为悦目。食之,柔软滑嫩,醇香可口。

  【烧白鸽罐】

  [主料辅料]

  净白鸽1只 350克 盐 1.5克 水发虾米 25克 白精 1克 水发香菇 25克 上汤 50克 芝麻油 2克 干淀粉 10克猪瘦肉 20克 胡椒粉 0.25克 火腿肉 15克 酱油 50克 葱白 1根 味精 5克 嫩姜 0.5克 熟猪油 500克(约耗50克)绍酒 15克

  [烹制方法]

  1.将整鸽脱骨,呈肉朝外、皮朝内状时,在胸脯肉厚处片下一半肉待用。整鸽里面用精盐0.25克、味精队5克敷匀稍腌,再薄涂干淀粉0.5克,然后将皮翻出。

  2.猜瘦肉、火腿肉、虾米、香菇、葱白、嫩姜及片下的鸽脯肉,分别切未,加上精盐1.25克、味精0.5克、于淀粉4.5克搅匀拌成馅料,从鸽颈开口处徐徐灌进鸽腹,填紧使之呈”罐”状,用竹签别紧开口处,然后整鸡用净纱布包紧,上笼屉用旺火蒸熟取出。待晾凉解去纱布,滚匀干淀粉(0.5克)。

  3.炒锅置旺火,下入熟猪油,烧至九成热,将蒸熟的白鸽下锅,炸至呈金黄色时,滗去油,加入酱油、绍酒、胡椒粉、白糖、上汤、芝麻油1克,翻匀烧至汁粘时起锅,取出白鸽沥干汁,先切下头、翅、脚,并抽掉颈上竹签,再将鸽身切成24片,以斜瓦式排鸽身形装盘,拼人头、翅、脚成整鸽状,然后浇入锅中汁,淋上芝麻油1克即成。

  [工艺关键]

  1.整鸽脱骨,与整鸡脱骨技法相同,注意造型完整,避免皮破肉裂。

  2.蒸制鸽灌,大火气足,15分钟即得。

  [风味特点]

  “烧白鸽罐”是福州传统名肴,以整鸽脱骨,酿馅后其形似”罐”,烧制而成,故名。皮肉细嫩鲜美,馅料醇香多味,多上高档宴席作头菜。

  【松仁白鸽松】

  [主料辅料]

  净白鸽2只 350克 水发香菇 15个 罐头露豆 150克 白酱油 15克 鸡蛋清 1个 上汤 50克 松仁 l00克 芝麻油 0.5克 熟冬笋 60克 胡椒粉 1克葱 白 5克 白糖 0.5克 干淀粉 10克 味精 1克 湿淀粉 5克 熟花生油 50克(约耗50克) 绍酒 15克

  [烹制方法]

  1.将白鸽头、脚剁下,每个鸽头劈成两爿。鸽身脱骨取肉,切成0,33厘米的小粒,加鸡蛋清、于淀粉抓匀。香菇、冬笋、葱白均切细未。酱油、味精、白糖、上汤、绍酒、胡椒粉、湿淀粉一并兑成卤汁。

  2.炒锅置旺火烧热,将冷的花生油和鸽肉未一并下锅用筷子拨散稍炸至白色时,倒进漏勺沥去油。

  3.炒锅置中火,下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熟,将鸽头、脚下锅炸熟,倒进漏勺沥去油。锅留底油约15克,置在旺火上,将香菇、冬笋、葱未、露豆放人略炒,随即倒进卤汁煮沸,加入过油鸽肉米迅速颠炒几下,再加松仁调拌均匀,起锅装人平盘时摆成两份,分别拼入炸熟的鸽头、脚成双鸽形,淋上芝麻油即成。

  [工艺关键]

  此为花色菜式,注意鸽身造型,要求形态美观,栩栩如生。

  [风味特点]

  “松仁白鸽松”是福州风味名菜,鸽形俱在,但鸽身已由它料所代替,富有浪漫色彩。食之,润滑香松,脆嫩兼备,颇有食趣。

  【烧裟鹣】

  [主料辅料]

  裟鹣6只 500克 五香粉 0.25克 胡椒粉 0.25克 咖喱粉 0.5克 绍酒 10克 高粱酒 5克 白糖 25克 酱油 25克 味精 2.5克 香醋 25克上汤 75克 熟猪油 500克(约耗75克)芝麻油 0.5克

  [烹制方法]

  1.将羽毛拔净,去内脏,洗净后剁去脚、嘴尖,用酱油10克、高粱酒抓匀,醉臃5分钟。上汤、味精、白糖、酱油15克、绍酒、五香粉、胡椒粉、咖喱粉、香醋、芝麻油一起兑成酱汁。

  2.炒锅置旺火,下入熟猪油,烧至七成热,放入腌好的,炸至咖啡色,滗去油,倒入酱汁,改用中火煨至汁粘时倒入盆中。先将取出,切成1厘米厚的斜片装盘,再浇上盆里的煨汁即成。

  [工艺关键]

  煨,大火烧开,小火慢焅,收至汤汁粘稠,所谓自来芡,乃厨师行”火中取宝”之法。

  [风味特点]

  “鸩鹏”是一种鸟类,形似鹧鹕,肉嫩味美。”烧”是福州饶有特色的风味佳肴,骨酥肉嫩,味鲜醇香,滋润爽口,富有营养。

  【金银漆滚来】

  [主料辅料]

  鹌鹑蛋 18个 香菜 25克 干贝 30克 高汤 500克 胡萝卜 50克 料酒 15克盐 5克 熟油 10克 味精 2克

  [烹制方法]

  1.将鹌鹑蛋煮熟、去壳。

  2.将干贝加少许水和料酒,隔水蒸10分钟,取出稍凉,撕碎。

  3.将胡萝卜洗净,入锅,加水煮15分钟,使其稍软,用小勺挖成18个小球。

  4.将高汤倒人锅内,烧开后放人胡萝卜球,煮15分钟。

  5.在锅内放人鹌鹑蛋,撒下干贝丝,略煮片刻,加盐、味精调料,盛出,用香菜点缀,即可食用。

  [工艺关键]

  汤少可做成菜,即在汤汁将于时加入淀粉汁,再加少许熟油,使菜更加光润油亮。

  [风味特点]

  台湾同胞对过一年一度的春节也非常重视,而且讲究颇多,风俗独特;尤其在饮食方面,更是丰富多彩,别有一番风光,”金银滚滚来”是年夜饭必备的汤菜,喻意发财有道,源源不断。

  【干贝凤胆】

  [主料辅料]

  鸡 500克 火腿 30克 干贝 125克 蛋黄 2个 冬菇 2朵 蛋清 1个 豌豆 125克 高汤 250克

  [烹制方法]

  1.先将鸡去皮,洗净后取肉剁烂。冬菇去蒂、泡软、切成丝。于贝加少许料酒和清水浸没,隔水蒸软,撕成细丝。将蛋白打好成泡沫,倒在鸡肉上、加盐适量,再加入料酒、胡椒杨和淀扬少许搅成胶状。然后把蛋黄摊成蛋饼,熟后切成细丝。火腿也切成丝。

  2.准备2个汤匙,略抹点食油,先放一点鸡内在汤匙中,加上千贝丝,再盖上一层鸡肉,抹平成圆形;将准备好的火腿丝、蛋丝、冬菇丝各两条相间摆在鸡肉上作为装饰,隔水蒸熟,取出。

  3.选些青菜洗净、炒熟,放在碟子中央,将蒸好的鸡肉摆放在周围;锅内放少许油,热后倒入高汤,放盐、味精适量,勾稀芡,然后浇在鸡肉上即成。

  [工艺关键]

  蒸鸡坯,大火气足,以10分钟为度。

  [风味特点]

  这是台湾地区一道外形美观,颜色漂亮,用鸡肉做成的除夕名肴。口味鲜美,质地软嫩,团圆年饭,家家必备。

  【红糟鸡】

  [主料辅料]

  净嫩鸡 750克 红糟 75克 葱白 2根 芝麻油 15克骨汤 500克 味精 0.5克 绍酒 125克 生姜未 0.5克 白糖 25克 熟猪油 50克虾 油 2.5克

  [烹制方法]

  1.将鸡切去头、脚,从背部切开,再切成长5厘米的方块。

  2.炒锅放在旺火上,舀入猪油,烧到六成热时,加入红糟、白糖10克略煸,再放人鸡块炒一下,移锅在中火上,加葱姜、味精、骨汤、虾油、白糖 15克、绍酒偎熟,去葱、姜,淋上芝麻油,待凉后上桌。

  [工艺关键]

  中火煨熟,使之人味。

  [风味特点]

  此菜糟香扑鼻,口味香甜,是闽莱冷盆名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