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也爱八卦

 東泰山人 2013-02-09

科学家也爱八卦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3-02/09/content_2151531.htm

大洋新闻 时间: 2013-02-09 来源: 信息时报

  《别客气,请随意使用科学》  [美]马克·亚伯拉罕斯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

  大多数人都羞于承认自己把时间“浪费”在鸡毛蒜皮之事上,而诺贝尔奖得主却把这些问题看作是有价值的智力挑战。

  本书作者马克·亚伯拉罕斯多年来采访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发现这些获奖者不仅通达人情,而且还很有幽默感,他们往往把自己出众的才智无惧地用在了生活中。比如,怎么对付垃圾邮件啊,是用铅笔还是用钢笔啊,如何区别傻瓜和装腔作势的人啊,该不该在马桶上读书等等。原来,诺贝尔奖科学家也一样爱八卦。

  作者简介

  马克·亚伯拉罕斯

  搞笑诺贝尔奖典礼组织者,《不可思议的研究》杂志编辑。著有三本关于搞笑诺贝尔奖的书籍,试图“提供了一个玩笑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某些正经问题”。

  扔垃圾邮件是很有快感的

  罗尔德·霍夫曼为康奈尔大学纽曼物理学教授,因关于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而与福井谦一(Kenichi Fukai)共享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

  

  你怎么对付垃圾邮件?

  垃圾邮件是世界上最让我高兴的邮件,因为我能立刻决定如何处理。

  

  你一封都不看吗?

  有些还是看的。

  

  哪些看,哪些不看呢?

  这个嘛,如果涉及50岁以上的性生活,我就会看。而且,我总希望有人会赞助我的研究,你也知道,有时这种信息就藏在垃圾邮件里面的。

  

  那么你没有特意避免垃圾邮件的干扰咯?

  是啊,是啊,我喜欢它。跟你说吧,扔垃圾邮件是很有快感的呢。

  

  在推掉不必要的文案工作方面,你有什么秘诀吗?

  看情况,我有各种不同对策。如果有人邀我参加杂志编委会,我就建议他们为不发达国家的200家图书馆免费供刊。这招基本就能把他们吓跑了。要是有人邀我为他们的某个商业出版物写本小册子,我通常愿意合作,条件是,他们在这一年出版的每种书都得送我一本。说实在的,我喜欢提出这种不合理的协议。这样通常可以让生意人远离你。但要让美国犹太人联合会或美国癌症协会知难而退,实在不容易。我还真没想出对付的办法。

  对付电话推销员你有什么技巧吗?

  我经常跟他们说,我家的规矩是绝不处理电话销售,如果他们再打电话,我就把它记在本子上不会买他们的任何东西。还有打电话来的垃圾债券推销商,要我“投资”。我就让他们写信给我,并告诉他们,我更愿意读亲手写的信。

  

  对将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有什么好建议吗?

  我觉得他们应该主动去教大学一年级的化学课,通过教学,他们会成为更出色的研究人员。我在大学和研究生院里,热力学课程成绩是A+,但直到我必须给一年级学生讲课时才真正理解热力学。从一年级学生那里可学到简洁和阐述的方法。

  我认为研究和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区别只是听众不同。一年级化学的听众是成百上千的年轻人——我一直在教化学——你面对的是纷杂观众,有的听得懂有的听不懂,这正是你写论文时面临的问题。人们看到这本杂志,有人理解你的意思,有人不理解。如果你学会与这些成百上千的听众沟通的方法,你就大概学会了科学交流的方法。

  我感到,实业界的人在这方面不太有优势。他们需要向经理做报告,后者大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化学班的学生。如果他们做不到的话,一些在实业界默默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人,就不知道如何阐明他们的工作了。如今我们中有0.5%的人纯靠脑力工作,这没问题,但其余的人必须学会兜售自己的想法。我确实觉得,教学是锻炼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

  科学研究像山顶上的可爱少女

  达德利·赫希巴赫为哈佛大学贝尔德科学教授。因在原子隧穿现象方面的工作与李远哲和波拉尼共享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你喜欢用铅笔还是钢笔?

  我都用,但还是喜欢钢笔。我总是用一支灌满墨水的老式钢笔,所以总是弄得墨迹斑斑。这是我能写得整洁,旁人也能看懂的唯一工具。

  

  选购笔记本时,你喜欢什么规格的?

  大小合适就好。就我的大部分工作来说,28cm×20cm×1.2cm就挺好的。但是电话号码本和记事本的话,还是得22cm×15cm×1.2cm尺寸的。我也说不出什么道理。一般这样一本小小的笔记本会陪伴我两年。(赫希巴赫教授的笔记本都是装订成活页的,里面是横条纹纸。)

  

  对将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有什么好建议吗?

  我认为让他们理解两个概念很重要。

  首先,科学家并不是都有特殊天赋的,很多小孩缺乏自信,总是觉得别人都很厉害。唯一的绝顶天才爱因斯坦给许多年轻人造成了智商有门槛的印象。其实只要你热爱科学,一般的潜能就足够了。问题只是你的目标是什么。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情况并不是这样——比如房地产买卖中,掌握时机可能很重要。科学研究则不然,我喜欢把它看作山顶上可爱的少女,等着你找到到达山顶的途径。这位姑娘正耐心地等着你,时不时给你点甜头来激励你,时间终将使你到达终点。

  学生们常常对“必须正确”感到恐慌。但跟大多数活动相比,科学是需要试错的。你很多时候都会感到困惑,但科学家面对困惑会很亢奋。你得知道,困惑是正常的,也得相信,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就能实现你的目标。那时你就会发现,真正激动人心的,并不是你以前认为的那些兴奋点。

  科学家跟作曲家一样,确实需要一定的才能,但比作曲家好当得多。作为科学家,即使你搞错了99%的音符,只要搞对一个音符,你就会受到广泛赞美。

  其次,科学研究很大程度是合作行为,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这与许多其他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区别。有时候,你并没有多少自己的创新,只是把别人之前的成果以其他人没有想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这种情况有时候看起来甚至都有点尴尬。你可能在别的方面平庸,同时在科学上却相当能干,因为,你得益于其他人的工作。有些真正具有艺术家性情的人,往往会成为杰出的科学家。科研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意识不到。

  25年才拿到中学荣誉证书

  莱纳斯·鲍林是科学史上公认的一位伟人。他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的开拓性研究涉猎深广,涉及生物学、物理学和医学等学科。他是唯一两次获得非共享诺贝尔奖的人。1954年,他因化学键本质及其在结合物结构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又因其致力于促成禁止大气核爆炸试验条约,获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鲍林于1994年去世。

  

  你的个人经历有影响到整体的教育过程吗?

  很少。我记得只有一件事。我在中学读了3年半以后,2月初——学年中期——我意识到,如果这学期末毕业的话,就能继续到俄勒冈农学院就读了。要想中学毕业,学生得修两学期的美国历史。我始终对历史感兴趣,所以我报名去修初级和中级的美国历史。办理注册的老师说必须有校长批准,我去找校长,校长不同意,我就把两学期的美国历史换成第7、8学期的数学——其中一门是三角学,还有高等代数——因为改变了学习进度,就得不到毕业证书。这就是我对教学系统的干扰了。大概25年以后,也许是应中学生的请求,他们才发给我一本中学荣誉证书。

  

  你对将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呢?

  嗯,我有些大概的建议。最近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认为,要谨慎地观察异性朋友,选出一位你愿意跟他(或她)终身为伴的。早点结婚,好好过日子。再有就是,我觉得应该弄清楚你最想做的工作——你确实喜欢的——然后看看你是否能以此为生。

  

  每年我们为取得了不可或不应再现的研究成果的人颁发搞笑诺贝尔奖。你想提名谁吗?

  我很高兴提名泰勒争取第二届搞笑诺贝尔奖,这样,他就可以作为搞笑诺贝尔奖获奖次数最多的人而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编者按:氢弹之父和“星球大战”导弹防御系统的最先建议者泰勒,被授予1991年搞笑诺贝尔和平奖。赞词说泰勒“致力于改变众所周知的和平的含义”。)

  

  还有谁吗?

  嗯,我想想啊,在人际关系领域,我认为赫伯特博士应获此殊荣。他在哈内曼大学学院跟院长挥拳相斗,后来被开除了。赫伯特被认为是维生素方面的泰斗,总是为维生素诉讼作证,当时他在委员会工作,美国科学院院长普雷斯曾因该委员会号召减少“每日推荐量”(简称RDA,是为了保障居民即不患营养缺乏病又不会营养过剩所提出的食物营养素供应标准)而发怒。后来美国科学院成立一个新的委员会并发布一个新的报告,他控告他们使用了他的资料——剽窃。我猜法院会拒绝受理这一案子的。

  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使我埋首维生素领域20多年。他激励了我在1969年前后写下《维生素C与感冒》一书。嗯,他是有名的正分子营养学家和内科医师。人们认为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解释报告时才引用他的话,于是人们把他当作权威来引用,我觉得这不一定可靠啊。据我看,赫伯特先生是真正合适的候选人。

  跟未成名的年轻人合作

  詹姆斯·沃森为冷泉港实验室主任,因发现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结构——著名的双螺旋结构,与克里克共享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在听枯燥乏味的演讲时,有什么防瞌睡的秘诀吗?

  看报纸。

  

  应付狂热崇拜者的技巧是什么?

  溜之大吉。

  

  有人向你提出荒唐问题的话,怎么办?

  彬彬有礼。

  

  对将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有什么好建议吗?

  选一个非热门专业。跟未成名的年轻人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