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蛇年、蛇诗与蛇图腾

 闲之寻味 2013-02-10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冰冷地没有言语——姑娘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
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
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
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这是已故文豪冯至老先生早年的一首诗作。将丑恶的长蛇与美丽爱情联系在一起,可谓亘古未有的创意。这条蛇在冷峻的外表下居然有热烈的情思;也许它的特殊形体、质感和行动轨迹,易令人产生一种蜿蜒、缠绵、轻柔、滑腻以及无处不可攀入的联想;从而成为诗化世界里,由正苦恋着的主人公情感而意向化的审美客体。以蛇寓情,不知是否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蛇是一种占有欲极强而又善于捕捉的动物,总能吞食比它大的禽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少人将求爱看作为一种“掠情”或“猎艳”行动,没有这种“蛇”的精神和手段是很难达到“俘获”的。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根据人类学研究,所有象蛇这样的动物形体都是雄性生殖器崇拜的象征。这也算对冯老诗作原意的一种歪解。不过要记住,它是冯老年轻时的冲动型真情告白呵!

我国古代大文人对蛇有不少描绘,当然大都是负面的,也许只有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小青除外,其中最著名莫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至今我还能背诵其中一段:“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汉语中多数带“蛇”的成语都无好义,如“虚以委蛇”、“蛇蝎心肠”、“毒蛇猛兽”等等。不过,据传说,汉高祖因斩了一条白蛇,后来得知是“白帝子”,故称自己为“赤帝子”,也就是一条大红蛇。

儒家似乎很不喜欢蛇。虽然孔子重人事,而对怪力乱神嗤之以鼻,但老百姓还是时不时将他和他的弟子推到鬼神面前,让之小试锋芒,以显出圣人的光辉。据传说,某日,颜回和子路同坐在老夫子的身边,恭受教诲。适时,有一鬼魅要求见孔子,其躯干硕大无比,面目极为狰狞可怖。本来就在众弟子中最差劲的子路,立马吓得屁滚尿流、束手无策。颜回不愧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一身正气加胆气和侠气,仗剑迎上,并猛力一把掐住来者的腰部。此怪物顿现原型,乃一条凶恶丑陋的蟒蛇。说时迟,那时快,颜回果敢无畏,将之斩杀。要说,这蛇精也是真活腻了,竟敢在圣人头上作怪!
  其实,从文化源流上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蛇通常是灵异魔力的象征。在中国远古神话中,诸神的手臂、耳朵或其他一些部位经常盘绕着某种蛇形,这恐怕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例如,印度最高的创造神梵天的坐骑就是一条巨大的蟒蛇;此外,其他一些印度神也与蛇有关。

古代文献《山海经》、《诗经》、《竹书纪年》、《周易》、《尚书》、《左传》、《楚辞》、《史记》等中,都有关于蛇的记述。根据《山海经》的描绘:疆良口里叼蛇,蓐收左耳露蛇,雨师妾手中耍蛇,神于儿身缠两蛇,洞庭怪神头上顶蛇等等。古代传说中许多赫赫有名的天神还是人与蛇的混合体。汉代艺术作品中,伏曦与女娲是人首蛇身,共工是赤发人面蛇身,其手下相柳也是九首人面蛇身。此外,还有不少神同样是人首蛇身。《海外西经》曰:“轩辕之国,人面蛇身。”教化万民统一华夏的黄帝,就出于人面蛇身的轩辕之国。神农伏羲和炼石补天搏土作人的女娲氏都是人面蛇身;《伪列子?黄帝篇》称:“庖慷氏、女嫡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后来人们还把伏羲和女娲氏连在一起说成是人类的始祖。许多赫赫有名的部族联盟领袖都是龙蛇的后裔。传说中同属于龙蛇族的还有雷神、共工、烛龙等。《山海经?大荒北经》提及:“赤水之北,有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谓烛龙。”说明烛龙氏族的图腾是赤色的人面蛇身。有趣的是,从原始彩陶和铜器、石刻中,也可以看到这些人面蛇身的图像,甘肃武山县出土的仰韶文化原始彩陶有人面蛇身纹和人面龙蛇纹,商代铜器有《人面蛇身纹卣》。山东、四川等地汉代石刻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在远古时代,中华地域普遍信奉蛇图腾。数千年各民族的迁徙和文化的融合,从而使蛇图腾越传越广,许多少数民族,如台湾高山族、海南黎族等仍保留蛇图腾的遗迹或习俗。

居于黄河上游的炎帝(神农氏)是神龙所生。《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矫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竹书纪年》所记,龙的氏族还有“长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上龙氏、水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飞龙氏……”。华夏民族都是龙的传人。由于龙的形象与图腾,成为氏族的保护神,所以,在古代也是天下大治太平盛世的象征。
什么是龙与蛇的关联?龙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理想动物形象,实际上它的原型是蛇。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最终可以归结为蛇图腾。龙是蛇的升华和神示,而蛇是龙的还原或回归。龙是虚构的,而蛇却是自爬行动物出现以来就真真切切存在着的。例如,在苏浙皖等地称家蛇为“家龙”、"苍龙"、"天龙"等;在粤桂闽一带有些民族修立蛇庙,供奉蛇神,并自称"龙种"、"龙户"、"龙人"等。

顺便谈一件难为情的往事。在我当兵时,某次行军夜宿老百姓家,半夜有人大叫,结果发现地铺边爬有一条大青花蛇,惊恐中便七手八脚将其击毙;但有几个兵担忧起来,因为在他们的家乡这种老宅中的蛇是碰不得的,据说与祖先的神灵有什么关系。结果大家害怕了,为避免麻烦,便叫一个兵悄悄将蛇包了起来,乘夜埋到荒野里去了。
由于古代人们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还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和自然界作斗争中,人们要求战胜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灾害,他们借助于想象和幻想,形成了对龙和麒麟等理想动物的崇拜,并把龙作为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图腾)。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又从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感受中不断地创造和丰富了龙形象和龙艺术。中华民族最崇拜的龙,其实是多元形象的抽象重构:以蛇为主体躯干,再加上马头、鹿角、鱼鳞、鹰爪、狮尾。
《易经》曰:“尺蠖之屈,以求信(神)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对我们祖先来说,蛇是一种令人敬畏的神秘符咒。蛇有两种取向:一是化人,即向人接近;另一是化龙,即向龙靠拢。一般说来,前者多是以邪恶的现形而造孽于人间,而后者则升华为真正的神灵“造福”于天下。蛇的原型似乎以阴柔甚至阴毒之气为主,但在向龙的换位中,似乎加注了阳刚之气。如此一来,与其说是变其形,不如说是变其神。以人加蛇的二者相通来组合为人首蛇身的神灵,乃第一顺位的天人合一;而蛇与龙的升格换位则构成最高的信仰图腾,乃第二顺位的的天人合一。中国的皇帝们就是在这两种顺位的天人合一中沾尽了便宜,即自封为堪称天之骄子的真龙,或者说是天地人三者的神授贯穿者。
古代将地支“巳”的年份叫蛇年,民间将十二属相中属蛇的称为属小龙,可见蛇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与龙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民间还有一些关于蛇的说法:比如教子,不成龙,成个虫也行啊!没有作认真的考证,那虫儿,恐怕就指没有修炼为龙的蛇吧。《说文解字》称:“蛇,它或从虫”。现代词里,某虫儿:如人虫儿、毒虫儿、网虫儿、赌虫儿、书虫儿,是不是人精的意思?而精又从何而来?追到根上或许能和蛇沾亲带故了。
眼下不少国人对蛇的“图腾”,是将它们“供奉”在自己的肠胃中。据悉,广东人每天要吃掉20吨蛇,2万只鸟和数十吨的龟,此外还有无法计量的狗、猫、猴子及各种野生动物。从小就听说过诸如“龙虎斗(蛇猫合食)”,“龙凤呈祥(蛇鸡共烹)之类的著名粤菜。倘若龙若真能显世,等着它们的不知是生猛猛地清蒸还是煲汤?小时候听过一个笑话:有某人用了10年功夫,拜名师专练宰龙绝技;出师后,在乡人面前演示如何斩龙头,如何截龙尾,招招甚是狠毒;但有父老问道,那龙在什么地方呢?此人无言以对。真幸亏这个宰龙师找不到用武之机,否则真让后人掌握了为吃龙而杀龙的技术手段。
蛇在西方却是丑恶的绝对象征,《圣经》把蛇看作是骗诱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元凶;还把摩西的“权杖”视为来自蛇的化身,应该在上帝的旨意下彻底抛弃。在基督教的说法中,尤其女人与蛇更是势不两立:前者见后者必击其头,后者遇前者必咬其踵。
西方大哲们也谈蛇,但往往从不同的角度。例如,法律是一条“蛇”,一条冷血而无情的“毒蛇”;它无时无刻不在窥视着你,伺机对你咬上一口。有的人故意惹它,当然是罪有应得,但是也有人因为无知而得祸于它。这是亚里斯多德的著名警言。
不过在当代美国,蛇却成了最令人喜爱的宠物之一。这种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爬行动物,在孩子们,甚至在女孩子的手掌、臂膀和躯干上盘缠和游弋,真令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冷酷美"。眼下年轻人最爱用的“酷”字是从英文Cool一词翻译过来的,原义就是“冷”的意思。蛇在所有的生灵中本来就是最“冷酷”的象征。那种“酷”的派头,对今天的新新人类,不就是爱情的最大吸引力么?
就连谈这个话题,也象“蛇”一般绕来绕去,最终又回到了冯老“以蛇寓情”的大作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