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山海经

 写入青缃 2023-03-08 发布于安徽

伏羲是楚地神话里的开天之神,女娲是造人之神,没有任何先秦古籍记载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所有关系都是汉代之后受周边少数民族影响仿造出来的。

古神,兽型为元身。历经万劫蜕化道身(人生)。大道之蜕演化天地为万法之身。女娲伏羲历经修行,褪去元身。塑造道体。元身遗留吸纳混沌元气演化为洪荒大地[笑哭]。自从知道盘古比女娲晚,就不认同这个后世杜撰的创世神

为啥感觉女娲的祭祀好少啊,基本没咋听说过。明明是社稷正神,造人之神,补天之神,婚姻之神还是华夏远古的帝王,为啥感觉女娲好没排面,祭祀活动和庙宇不仅不多,都算得上寒碜了,连个节日也没混上,与其他民族的造人神的崇拜声势相比,简直都算得上落魄了。



很多人不能正确区分哪些是妖哪些不是妖,在这里重点说明一下。

妖的本义是一切反常的事物,比如六月飞雪,明显不合常理,所以是妖。而我们通常指的妖是妖怪的简称,即那些有固定形体的反常生物。

妖怪会害人,如果不是,那就会被划入祥瑞而不是妖怪了,比如凤凰、麒麟。但害人的又不一定是妖怪,比如老虎、恶狼都会吃人,但你不能说老虎是妖怪,因为吃肉本来就是人家的天性,并不具备反常性。所以判断是不是妖怪,反常与否才是第一标准。


妖是由鱼虫走兽开启灵智,修炼而来。但是妖的子嗣并不是妖,依旧是普通的动物,要成为妖,只能靠它们自己开启灵智,修炼。

问:“既然女娲不是妖,那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里的妖究竟是什么,该如何给它下定义?”

答:“其实,妖跟神一样,只是一种身份。妖是一种不高贵的,无法令拥有者洋洋得意并四处炫耀的身份。只要有改变的可能,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努力脱离的身份。如果非要寻找最佳类比的话,相当于现实世界里的贼寇。”

问:“中国古籍里真有妖族、巫族之类的种族吗?”

答:“妖在人神共同主导的世界里属于典型的边缘群体。他们长得千奇百怪,没有共同的血脉,因此无法被称为'族’。他们本事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地盘,因此也无法被称为'界’。中国古籍里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妖族和巫族。”

问:“既然古籍里没有,那这些名词是哪里来的?”

答:“妖族、巫族等词汇,是现代网文作者对“矮人族”、“精灵族”等西方奇幻种族进行拙劣模仿的产物。种族,是一个从出生直至死亡都不会改变的固定属性。矮人也好,精灵也好,内部都有统一的起源与遗传特征,所以才被称为族。妖在神魔小说里只是一种身份,而身份是可以通过个体意志与行为来改变的。巫在古代只是一种职业,既不是种族也不是民族,古人根本不会搞出巫族这种不伦不类的称谓。”

问:“能举个例子证明妖族之说的荒谬吗?”

答:“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为例。二十八星君之一的奎木狼原本是天上的神仙,因个人私情化身黄袍怪,下界做起了妖,在人间逍遥快活了十三年,又被玉帝抓回天上,虽然被罚去兜率宫给太上老君烧火,但俸禄一分不少,依旧保留了神仙的身份。一下一上成功完成了两次身份的转变,它的种族血脉有任何本质变化吗?你能说奎木狼下界变成妖族,上天又变回了神族吗?”


问:“女娲是什么神?”

答:造人之神、补天之神、婚姻之神

问:“哪些古籍记载了女娲的神迹?”

答:《楚辞·天问》《淮南子·说林训》《风俗通》《路史·后纪二》《淮南子·览冥训》

问:“封神演义故意将女娲贬为妖族,是真的吗?”

答:“假的。原文两次提到女娲的身份是上古之神,第一次说: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第二次说: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原书除了反派纣王不知死活以外,其他人见了女娲个个毕恭毕敬。”


问:“女娲人首蛇身,有动物特征所以是妖对吗?”

答:“错误。正经神话里,中国雷神是人首龙身、火神祝融是兽身人面、江神奇相是马首龙身、木神句芒是人面鸟身、水神共工是人面蛇身、海神禺号是人面鸟身、河神河伯是人面鱼身,这些上古大神都自带动物特征,女娲亦不例外。这种人兽合体的奇异风格,在上古奇书《山海经》中比比皆是。有动物特征就说是妖,纯属现代人少见多怪。”

问:“古人是怎么看待女娲这种奇特造型的,他们也会产生女娲是妖的误解吗?”

答:“在传统文化里,分辨是妖是神不是看外貌长相,而是看思想境界与行为事迹,是否有无私无我甘为天下牺牲的奉献之心,是否有行知合一专为人间造福的仁德之举。中国古人对此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与论述,宋代典籍《云笈七签》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乃知形有神而遂灵,神有灵而乃圣。是以庖牺、女娲、神农、夏后,蛇身人面,牛头虎足,虽非有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也。”


人族是现代网文概念,模仿西式奇幻而发明的。族用来形容人与人的关系时,本来就是指宗族亲属,再加上个“人”字属于典型的重复啰嗦,古人是绝不会这么表达的。

有人说古人眼里华夏人是人,蛮夷都不是人。这种说法则更是臆想之辞。看看山海经里远方异国的大人、菌人、羽民、三苗民、不死民等一大串的称呼,不当人加个人字干什么,加个民字干什么。


东夷,《左传》里有莱人,《后汉书》里有东鳀人。南蛮,《左传》里有庸人,《后汉书》有哀牢人。西戎,《庄子》里有羌人,《括地图》里有奇恒人。北狄,《国语》里有狄人,《史记》里有胡人。

不是人加个人字做什么?你说不把他们当人,只是你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蛮夷之人照样是人,也是人生父母养的。


《周礼》里头讲得清清楚楚。《周礼》曰: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在旁人的认知里,妖无人性,无宗族,自然也无姓以前的人比我们了解得透。


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爱情观,因为人的本质就是喜新厌旧。那些相濡以沫的无非就是责任感和随着时间的流逝转化为了亲情观而已。


神仙为什么不能谈恋爱?因为有了七情六欲就会有私心,小说《第八号当铺》里有一个天使,真的是天使,他保管着世界上最珍贵的钥匙,连老板和阿精都不敢动脑筋,天使直接问老板我拿这个钥匙和你们做交易,你们不要让死神带走我守护的孩子好不好,我很爱她。

阿精都吓到了问他,你是天使,怎么可以做这种交易,天使当时就说,我不爱世人,我只爱我守护的这个孩子,为了她我可以和魔鬼做交易。你看,一旦神仙有了爱情,甚至都不必是爱情,有一点点偏爱就完蛋了,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所以可以把所有的一切都拿去交换,换自己最珍视的人过的好。


一旦有自己最爱的人,那么最爱的人的亲人,朋友,甚至于身边的人,他都会为了自己重视的人去对这些人好,那就完蛋了。所以以前说神仙不能有情也正常的,一有情就有私心,一有私心就会偏爱。


现在有种不良风气,一说起上古文化,不管是否相干最后总要扯到天文学上去。天文学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要反过来想一想,光靠天文学一项,能不能撑起一个辉煌灿烂的上古文明?天文、地理、鬼神、礼乐,共同铸就了上古文化的完整肌体,缺了哪一个,都会让它失真失色。

图腾理论自引入中国之后,就一直存在不合理滥用的情况,即完全无视上古历史文化背景,对任何不符合自然科学理论的动植物形象,而自己又懒得用传统思想加以分析解释的,一律归之为图腾。继而搞出一系列严重水土不服的大乌龙观点,例如山海经动物都是图腾、龙为上古华夏族图腾等,早已流传甚广深入人心。本期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大家,这些都是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的懒人学者搞出来的谬论,并不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情况。

烛龙不构成体系,身为钟山章尾山山神,它只是山海经众神序列中的普通一员。对于天下众神而言,昊天上帝对其有生杀大权,书中有不少上帝杀神的案例。烛龙也并不古老,甲骨文里没有烛龙,西周金文里没有烛龙,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才有烛龙。

一定程度上袁珂老爷子的山海经校注要背点锅郭璞云:「烛龙也,是烛九阴,因名云。」珂案:大荒北经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风雨是謁。是烛九阴,是谓烛龙。」烛龙之称烛阴,盖以此矣;章、鍾则一声之转也。楚辞天问云:「日安不到?烛龙何耀?」大荒北经郭璞注引诗含神雾云:「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火字原脱,据李善注雪赋引补)以往照天门中也。」此所谓「烛阴」也。鍾山以其不见日,故常寒,此大招之所谓「魂乎无北,北有寒山,逴龙(烛龙)艳只」之「寒山」也。古小说鉤沉辑玄中记云:「北方有鍾山焉,山上有石首如人首,左目为日,右目为月,开左目为昼,闭右目为夜;开口为春夏,闭口为秋冬。」此「人面蛇身」之鍾山山神虽已化为「石首」,然其神力固犹昨也。说者谓此神当即是原始的开辟神,征於任昉述异记:「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歷年记(三国吴徐整著):「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信然。盘古盖后来传说之开辟神也。

也不算低但是应该是后期才创造出来的,有宗教学专家认为是受其印度原人神话的影响。盘古神话的文本形成时间,大概是在东汉左右,甚至可能更晚,与神话叙事中的世界起源时间相去甚远,这实际上是一种时代错乱效应。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个神虽然是后起的,但他被故意做旧了。汉代人是擅长做旧的高手,他们喜欢在神话人物身上制造包浆,使他们看起来显得古色古香。盘古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针对这个传说,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很早就已指出,盘古神话并非中国原产,它是由印度传入的吠陀创世神话演变而来的。吠陀创世神话的文本,包括《摩诃婆罗多》《摩奴法典》《百道梵书》和《奥义书》等古印度经典在内,都记载了原人如何从混沌之蛋中破壁而出,从而化育天地万物的情节。公认的盘古神话的最早记录,实际上源于《艺文类聚》所引的三国时代徐整所著的《三五历记》。此书今已不传,不过我们可以先看看后世对盘古开天地的典型描述:太古之初有一片混沌,从这混沌之中诞生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盘古,他的呼吸成了风云,声音成了雷霆,左眼是太阳,右眼是月亮,四肢五体成为四极和五岳,血液成为江河,经脉成为大地,肌肉成为田土,发须变成了星辰,而皮毛成了草木,牙齿和骨头成了金石,他的精髓成了珠宝和玉石,汗液成了云雨和大地上的河流,身上的寄生虫随风感化,变成了黎民百姓。这些都是汉族的古代传说。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版本,是壮族的布洛陀神话,它描写的是:远古时代,天地是相连的,光明与黑暗不分,世间一片混沌昏沉。这时,出现了一个蛋,注意,是一个三黄蛋,这个细节很有趣,它形成了天地水三界。天地如此接近,所以有大神叫布洛陀的,用铁柱撑开天地,然后,由于种种原因,太阳躲进了海里,公鸡被派去把太阳召唤出来,使大地恢复了光明。此后,布洛陀、雷王,还有蛟龙、老虎,四兄弟分家了,各用泥土造人,让逃过洪水灾厄的兄妹结为夫妻,天下才有人烟。

烛龙不是太阳神,太阳普照大地,哪有什么地方性太阳神这种说法,它的神职山海经说得很明白,钟山山神。金乌不是帝俊的儿子,金乌是运载太阳的工具,山海经里已经有明确记载了。

纠正常识错误,古籍里从没提过龙能在空中悬浮,能上天是真的,不是飞而是腾空跃起一定的高度和距离又再度落下龙腾飞需要大量的水,下暴雨或者在水边,有少数目击证明龙看起来应该是吸水吐水完成腾龙经常会从井里探出头而不是一直缩在井里不动龙极腥,很远就能闻到,身上有大量粘液,以青黑色龙居多,白龙和黄龙极少龙身体庞大,但趴下高度不到一人高,落到地上很笨重,周围没有水就要等死,记载过百姓为搁浅在地上的龙搭凉棚泼水保持阴凉和湿润龙嘴是扁的,略似鲶鱼,龙须很硬且直,没有目击证据显示龙有尖利的牙齿,龙舌个例为剑型,龙的眼睛很亮,似火龙性情温和,没有出现过主动伤人案例,且古人经常在河里发现龙,而且龙身后常有鱼群跟随,原因是争食龙身上流下的粘液龙的很多特性像鱼,推断极有可能是鱼向两栖动物过渡的中间产物

学习上古文化必须了解的隐藏规律:无论再牛逼再强大的生物,都是为了衬托祖宗有多了不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