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与低血糖

 春天书屋 2013-02-11
  目前,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控制血糖是延缓糖尿病进展及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高血糖,那么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就不会出现低血糖呢?当然不是,事实上低血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血糖控制愈接近正常愈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  什么是低血糖
  不少糖尿病病友都曾有过这种体验,如果一时兴起,运动量比平时多了一些,就出现了肚子饿,心慌,出冷汗,马上喝杯糖水,吃两片面包,症状就缓解了,这就是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很常见也很重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是指血糖降得太低,一般临床上诊断的标准是指血糖<3.0mmol/l。轻微的症状有饥饿感,心慌,出冷汗,浑身无力,面色苍白,头晕,手抖等。严重的低血糖甚至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抽搐或嗜睡,意识丧失,昏迷乃至死亡。老年人或伴有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患者可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因其不易被发现,故潜在危险增加。
  低血糖有哪些危害
  大部分糖尿病病友对此了解甚微。持续的高血糖是一种慢性损害,而低血糖是一种应急反应,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无冠心病者如有多次低血糖发生,也有可能造成心肌不可逆损害。低血糖还可导致大脑细胞能量缺乏,导致昏迷,中风,远期反应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或痴呆。有少数糖尿病病人低血糖未及时发现,低血糖时间过长,最终成为植物状态或死亡,非常遗憾。
  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1.胰岛素的使用不当:如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混合胰岛素时长效与短效比例不当,病情好转时未及时减量等。
  2.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如用药剂量过大或合用其它与降糖药物有协同作用的药物,特别是听信一些不负责任的广告宣传,加用所谓“纯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都是“处方药”,所以病人选择降糖药物时,必须向正规医院的内分泌转科医生咨询,以得到正确的用药指导,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进餐不定时:饮食过少,禁食或延迟进食,在药物作用高峰时或运动量增大时未及时进食。
  4.体力活动过多:当人体剧烈运动时,机体对葡萄糖的需要量明显增加,胰岛素吸收加快,促进葡萄糖的利用而诱发低血糖。
  5.肝、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病人: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肝肾功能不全者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半衰期延长,药物在体内作用时间延长,较易产生低血糖。
  6.饮酒:酒精可损害肝功能干扰葡萄糖的代谢,使机体易产生低血糖。
  预防低血糖发作
  在此特别提醒糖友:预防低血糖发作是非常重要的。预防的重点在于您和您的家人都要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低血糖的产生原因、症状、危害及处理,尤其是防治。防治措施包括:合理使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遵医嘱服药;在服用任何新的药物前应向医生咨询;定时定量进餐;运动适度、规律;忌酒;老年人、低血糖易感人群、危重病人适当调低血糖控制目标;随身携带糖块或甜饼干;随身携带有详细写明病情及用药的卡片;加强血糖监测,尤其是病人的自我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充分了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学会自救;家人和朋友应掌握低血糖的防治知识,当发现糖尿病病人意识模糊,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首先应警惕是否为低血糖,及时处理。
  出现低血糖如何处理
  因低血糖是急性反应,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需要紧急处理,此时病友千万别紧张。
  首先,如有血糖仪在身边,先测血糖,确定是否为低血糖,有时血糖降低过快时,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此时血糖并不一定低。
  其次,确定或怀疑为低血糖后(即使没有测血糖),应立即喝糖水或含糖饮料(如橘子汁)、或进食糖果(最好为葡萄糖片)。
  第三,约15分钟后再检测一次血糖,如果血糖仍低,或仍有低血糖症状,应再次进食,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持续低血糖者及有意识丧失者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第四,低血糖症状缓解后,如离进餐的时间还有1小时或1小时以上需再次进食,例如1杯脱脂或低脂牛奶,5~6块低脂甜饼干。当发生低血糖后,最好向医生咨询,让医生为您提供好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运动,调整治疗方案,不要轻易自作主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