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遗产名称:滩头木版年画
![]() 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 滩头木版年画从造纸到成品所有工序都在滩头当地完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产系列,这在全国年画制作中较为鲜见。传统的滩头木版年画有四十多个品种, 如今,历经三百多年风采依然的滩头木版年画已经远涉重洋,成为英、美、日等多国大型博物馆的珍藏。但近年来滩头木版年画市场急剧萎缩,作坊入不敷出, 滩头木版年画 据《隆回县志》载,滩头木版年画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据民间口传历史资料,滩头最初的木版年画作坊是明末清初时绰号"王猴子"的王东元所办, 民国初期,滩头年画生产达到全盛期,小镇有生产作坊100多家,工人2000余人,年产高达3000多万份,当时著名的作坊有正大昌、 新中国成立后,有段时间滩头年画被作为封建迷信品而禁止生产出售,年画生产近乎停顿。与此同时,一批农民美术作者脱颖而出,当时为了配合形势需要,
![]() ![]() ![]() 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滩头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 滩头年画分为神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无论是门神、故事或祝福吉祥等内容,都在小小的年画上演绎得淋漓尽致。《老鼠娶亲》、《秦叔宝和尉迟恭》、 滩头木版年画制作工序独特,特别是粉纸的使用独具特色:在年画印制之前,先在当地加工的土纸表面刷一层白粉(取自本地峡山口、沙坪一带的白胶泥), 滩头木版年画的制版难度在于线板雕刻,在这方面"高福昌"年画作坊的"陡刀立线"技术很有名,其行刀角度一致,使用均匀的暗劲,转折、交叉处稳当不乱,完全靠感觉和技巧把握。 ![]() 滩头木版年画驰名中外,与鲁迅先生曾收藏其《老鼠娶亲》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先生在散文《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年画视为珍品加以收藏。 如今,历经三百多年风采依然的滩头木版年画已经远涉重洋,成为英、美、日等多国大型博物馆的珍藏。但近年来滩头木版年画市场急剧萎缩,作坊入不敷出, 庆幸的是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经中宣部批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滩头年画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首批抢救保护工程,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