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笛卡儿---“一生只要求安宁和平静”的人此博文包含图片

 今日明月汉关 2013-02-12
 (2013-02-12 15:08:42)

笛卡儿

---“一生只要求安宁和平静”的人

[转载]笛卡儿---鈥溡簧灰蟀材和平静鈥澋娜

笛卡尔像---纪念“哲学之父”笛卡尔逝世363周年

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因“我思故我在”之说闻名于世1596年3月31日,笛卡儿诞生于法国的一座小城--拉哈。笛卡儿小时候身体很弱,直到八岁才进入拉夫雷士的教会学校并在那里学习了八年。因为体弱,老师允许他可以晚些起床,可他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睡懒觉,而是在脑子里回想学过的知识,以后他就养成了在床上思考问题的习惯。晚年他曾说:“我喜欢在被窝里静静地独立思考,许多数学和哲学上的好想法,就是这样产生的。”

笛卡尔一生无忧,继承了父亲丰厚的遗产,一辈子唯一的爱好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四十岁的时候,他与家佣海伦同居,并生下一女弗兰西尼,不幸的是,西尼5岁时夭亡,对笛卡尔的打击不小,从此独身,

    1628年,32岁的勒内·笛卡儿从战场上胜利归来。毫发无损的年轻人,决定改变一下自己,抛弃以往那种无益的生活,然后静心出版著作。他隐居到荷兰的一个小镇,“只要求安宁和平静”。在笛卡儿看来,那里寒冷的气候,与巴黎相比,更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

   为了保持生活的清静,在荷兰隐居的20年里,据说笛卡儿搬了24次家。他与欧洲学者之间的通信,则由他在中学时最可靠的朋友梅森神父代转。无论何时,也只有梅森知道笛卡儿的具体地址。

   值得庆幸的是,正是这漂泊而宁静的生活,让笛卡儿有了时间,对数学、哲学、物理学、解剖学、医学、气象学和天文学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的《几何学》,更是标志了解析几何学的诞生。

    只可惜,这种一边侍弄着小花园,一边沉思的隐居生活,随着一个人的到来而戛然而止,并且在几个月后彻底结束。1649年春天,瑞典海军上将弗莱明奉克里斯提娜女王之命,率领着船和人马来到荷兰的埃格蒙德,邀请笛卡儿前往斯德哥尔摩,担任女王的私人教师。在坚持抗命了几个月后,笛卡儿最终妥协。这年10月,笛卡儿最后一次环视了自己的小花园,然后依依不舍地锁上门,与埃格蒙德告别,也永别了人生里最为平静的一段时光。

    进入首都时,欢迎笛卡儿的仪式盛大庄重,但接下来的日子很快要了他的命。在年轻而强壮的女王看来,早上5点是适合学习的时间。于是,这个从小“在床上能躺多晚就躺多晚”的人,不得不在天色还黑漆漆的时候,从床上爬起来,钻进马车、穿过冷风刺骨的广场,准时在5点赶到王宫,为女王授课。

一场肺炎最终让女王的教师躺了下来,每天清晨的奔波就此结束。笛卡儿的眼睛,在一次次的睁开又闭上之后,再也不曾睁开,惊慌的女王虽然派来医生但于事无补。在弥留之时,心灵慰藉者则为笛卡儿做了临终祝福。

1650年2月11日,笛卡尔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问道:“几点了?”

“早晨4点了。”

他想坐起来,“该起床了,女王正等着我呢,”然后他又疲倦地倒下,轻声说道,“灵魂该起床了。”

这是笛卡尔留给世人最后的话语,相信灵魂不朽的他,想必在天国中仍然“安宁和平静中追求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