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周--书法欣赏【化须疏卷】

 鸿墨轩3dec 2013-02-13

明-沈周--书法欣赏【化须疏卷】

 

       沈周书法学自黄庭坚,遒劲奇崛,造诣很深,《化须疏卷》,其书法紧结茂密,涩辣坚实。沈周书法风格早期受林逋书法熏染、后期受黄庭坚书法影响,沈周的书法代表作品有《化须疏卷》。沈周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沈周不仅是“吴门画派”的杰出领袖,也是“吴门书派”的先导者之一。沈周书法早年学沈度,但最终改学宋代极有个性的文人书法,从台阁体转向文人书法,是对元代及明代前期鄙弃宋人书法的一种突破。

        沈周《行书自书诗轴》是其书法成熟期的代表作,临习的特点是:撇捺、横竖伸展放逸,横画用笔爽利,不像山谷行书那样一波三折。用笔特征与山谷相类,结字中宫收紧而四周向外放射。要有临摹黄山谷行楷的基础,对黄山谷书作的体式非常熟悉。沈周字启南,晚号白石翁,世称石田先生,晚号白石翁,亦作玉田翁,人称白石先生,江苏吴县人。博贤群书,诗文超群,吴门画派的创始人,绘画尤工山水,自成一统,画风沉着雄浑,细密谨严,浅淡洗练人称细沈,画名甚大影响甚远,形成”吴门派”。

    沈周书法学习黄庭坚,绘画造诣很深,吸收南宋时期几位大师的笔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派。他会画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他创作的山水画,大作品多数是描写南方山水和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情趣.主要风格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代画家黄公望、王蒙和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

  在沈周的影响下,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等吴门书画大家相继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明星。他在40、50岁前后的10余年中,对苏轼、黄庭坚、米芾这3位个性极强的宋代书法大师都作过一番追溯和摹拟,力求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法个性语言,至50多岁后至83岁去世,便基本稳定在黄山谷一体,形成略掺己意的面目。


  沈周(1427-1509),明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相城人。擅画山水,初得法于父恒吉、伯父贞吉,兼师杜琼、赵同鲁,后学宋元,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吴镇、王蒙尤有心得;并能融会变化,自成风格。四十岁后始拓为大幅,景物蓊郁深邃,笔墨坚实豪放,颇得沈着雄浑之致。亦作细笔,于谨密中仍具浑沦之势,人称“细沈”。兼工花鸟,浅色淡墨,老笔纷披,而有神采。偶写人物,亦洗练。画名甚大,影响所及,形成“吴门派”。与其学生文徵明及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书法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缘情随事,沈郁顿挫,为论者所重。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联作多为流传应答之作。

  白发贞心在;
  青春眼泪枯。
    ——改都南濠咏节妇句,原句为“白发贞心在,青灯眼泪枯”

  池中荷叶鱼儿伞;
  梁上蛛丝燕子帘。
    ——对祝允明

  绝壁云扶将坠石;
  豁崖风勒下奔泉。
    ——题常熟五丈堂石涧

  潘游洪沈泛瀛洲;
  绛绎绘维绾纶綍。
    ——对韩雍

  月半月圆,世上皆称月半;
  日中日仄,人间尽道日中。
    ——对祝允明

  沼内种莲,藕白花红叶绿;
  田中插稻,秧青苗翠谷黄。
    ——对祝允明

  恩作解元,其荣因当为贺;
  策登进士,嘉谟在所必陈。
    ——对陈启东

  鸭游阔阔池塘,口称狭狭;
  蝉噪高高溪岸,声叫低低。
    ——对祝允明

  螃蟹入罾,却似蜘蛛结网;
  灯蛾扑火,浑如蛱蝶穿花。
    ——对祝允明

  沈石田踏雪寻梅,寒酸之士;
  史西村对日吃饭,温饱之家。
    ——对史鉴

  磨圆眼大齿棱棱,纳粗出细;
  秤直钩弯星朗朗,识重知轻。
    ——对祝允明

  孤舟两桨片帆,游遍五湖四海;
  一塔七层八面,观尽万水千山。
    ——对祝允明

  黄犬黑头白项朝红日,卧向青草池塘;
  乌龙皂角斑须驾紫云,腾出碧波潭水。
    ——对祝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