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正经地劝七十岁老翁捐胡子,沈周原来这么“不正经”

 胖子y4ae3p4e1u 2017-11-24

一本正经地劝七十岁老翁捐胡子,沈周原来这么“不正经”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长洲(江苏苏州人)。能诗文,善书画。书法黄庭坚,较为浑厚端整。

《化须疏》系因沈周之友赵鸣玉没有胡子,姚存道为之告助于周宗道,请他分十根胡须给赵鸣玉,而由沈周执笔为化募之文。赵鸣玉、姚存道、周宗道等人,各均见于《石田先生集》,大概在成化间与沈周交好。周宗道则为沈周家塾师,美于须髯。据《石田文钞》,有《周宗道生圹志》云:“虽老,有童颜。巨目突鼻,长髯如曳丝。”《生圹志》成于成化十九年(1483),宗道年75岁,此疏大约作于此时,时沈周50多岁。

一本正经地劝七十岁老翁捐胡子,沈周原来这么“不正经”

《化须疏》卷,纸本,高28.4厘米,长464.4厘米。行书共52行(包括序、款),行二至五字不等。卷首钤“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等五印,中有骑缝印三处,末有“宣统御览之宝”及沈周款左钤“启南”、“石田”两印。

一本正经地劝七十岁老翁捐胡子,沈周原来这么“不正经”

此幅作品是一篇疏文,它的形式首先服从于文字内容;标题“化须疏”三字略大,“有序”两字缩小偏右,序文亦低于标题,字形亦略小于标题;正文与标题同大最后落款字形又复如序文一般大小。沈周当时执笔撰文为赵鸣玉化须,其本身虽近似游戏,但在书写时却把它当作一篇正式的疏文来对待。这不但从款式上反映出来,而且从他那刚健挺拔、一笔不苟的书法上也能看得出来。

一本正经地劝七十岁老翁捐胡子,沈周原来这么“不正经”

沈周这篇墨迹深得黄山谷行书的神韵,用笔骨力劲健,纵横开合,放而不纵,逸而不散;结构中宫紧敛,精神内聚,大撇大捺放逸有度,气象不凡,横竖长短随势而化,分布得宜。对于山谷用笔一波三折及擒纵之法亦把握得较有分寸,并未处处套用,造成陋习,故细观沈周此书,貌似不变中寓变,实皆随形势而成。沈周自近40岁时开始学黄山谷书法,至此50岁时已十多年,正是进入佳境之作。这种严谨与诙谐的对照,令人莞尔,正是沈周展现幽默之处。

一本正经地劝七十岁老翁捐胡子,沈周原来这么“不正经”

疏文如下:

兹因赵鸣玉髡然无须,姚存道为之告助于周宗道者,于其于思之间,分取十鬣,补诸不足,请沈君启南作疏以劝之。疏曰:

伏以天阉之有刺,地角之不毛,须需同音,今其可索;有无以义,古所相通;非妄意以干,乃因人而举。康乐著舍施之迹,崔谌传插种之方,惟小子十茎之敢分,岂先生一毛之不拔!推有余以补也,宗道广及物之仁;乞诸邻而与之,存道有成人之美。使离离缘坡而饰我,当榾榾击地以拜君。把镜生欢,顿觉风标之异;临河照影,便看相貌之全。未容轻拂于染羹,岂敢易捻于觅句。感矣荷矣,珍之重之!敬疏。 化缘生沈周识

(请横屏看全卷大图)

一本正经地劝七十岁老翁捐胡子,沈周原来这么“不正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