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宁波特有的地名用字看古代明州的水利建设

 西祠书生 2013-02-16

从宁波特有的地名用字看古代明州的水利建设

前几年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个外地人怎么也打听不到从宁波到邱隘怎么走。因为他问的是“邱隘(ài)怎么走?”当地人无论如何地无法将“邱隘(ài)”和“邱隘(gà)”等同起来,自然也无法告诉他怎么走了。

这也难怪,因为几本权威的字典和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在对“隘”字作注音时都只有“ài”一音,并且释义为“狭窄”“险要的地方”。这与宁波地名中的“隘”字的意义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念“gà”音的“隘”是宁波特有的地名用字。有人考证此字应为“溢”的宁波方言音(宁波人说水溢出来为“格出”),是古代的水利设施,也即一种低矮的水坝。水位低时可拦水,水位高时,多余的水可漫过堤坝,流入下河。其原理与作用与鄞江的它山堰相同。

宁波俗话说“东乡十八隘”,说明宁波城东边有十八处以“隘”字命名的地名,这说明了古代宁波城的东边水利设施相当密集。经历了朝代的沿革,各地的地名也有很多发生了变化,这十八隘的确切名称说法不一,难以确定,沿用至今的比较有名的有“姚隘”“张隘”“邱隘”“高隘”“邬隘”等。

除“隘”外,还有一个宁波特有的地名用字“碶”。先前的《现代汉语词典》也不曾收录此字,只是近几年版本的才收入,释义为“(方)用石头砌的水闸”,也就是说这是个方言用字。这方言其实就是指宁波方言。至今许多电脑输入法还未将此字收入。与作为堤坝的“隘”不同的是,“碶”其实就是石砌的水闸,可闭可启以调节水量。旱时闭闸蓄水,涝时开启泄洪。宋文学家曾巩在《广德湖记》中这样说:“鄞人累石堙水,阙其间而扃以木,视水之小大而闭纵之,谓之碶。”译为现代文即:鄞人叠石堵水,留个缺口,封以木板,可根据水流大小任意启闭,这种设施称之为“”。值得注意的是曾巩在文章中将“”与“鄞人”联系起来,可见“”是古代鄞县人所首创的。

据记载,解放前夕鄞县有“”八十一座,解放后兴修水利,大小之“”总计曾达一百五十多座。而在宁波大地上,带有“”字的地名,虽经历史的变迁,至今仍有不少,著名的如“石”“五乡”“云龙”“大”“新”等。

巧合的是,这些含的“隘”或“”字的古地名大多分布在包括今鄞州区东部和北仑区在内的宁波东南的平原地带。在这些“碶”中,最靠近海洋的大概是今北仑的新碶了,最靠近大海,又名为“新”,这表明这个碶闸建造得最晚,也就说明土地开发的时间较晚。了解这些地名,在我们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古代宁东平原开发过程中水利建设的画卷。

宁波西南地区古有广德湖,又有鄞江之溪提供充足的淡水,开发相对较早,明州州治原在今鄞江镇即为明证,而唐朝县县令王元玮筑它山堰,使西南地区成为一片良田。而宁波东南地区在那个时代应该还是一片海洋和滩涂。据史书记载,唐朝著名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其上船地点即在今天的阿育王寺附近。这至少说明现在的鄞州东部和北仑在那个时候还是广袤的大海和芦苇丛生的滩涂地。

在唐以后,随着人口的繁衍,这一片土地才真正开始被开发成良田。而这个开发的历史,都在地名中得到了体现。以今鄞州区五乡镇为例。五乡旧名五乡碶,这个名称是因为在宋代这里建起了碶闸,鄞东共七个乡,其中五个乡的河道流水经此碶闸注入大海,故这个碶闸取名为五乡碶,地以闸而得名,此后这个地方也就叫做了五乡碶。在今天的五乡镇名中,南边(河流上游)的钟家沙靠一座小山,在建碶闸前那里该是一片沙滩,在建起了碶闸之后才变成了一片良田。而北边(河流下游)的何家洋那时就该是一片海洋了,那该是在更下游的地方建起碶闸后才成为可耕种的土地的。在五乡的核心地带,沿着今天的后塘河,由东而西的地名分别是经塘和夹塘(今属仁久村)、皎碶、汇碶等,这些地名也都由水利设施而得名。可见如同宁波东部的许多地方一样,五乡这片热土的兴起得益于水利设施的完善。而流经五乡,向北注入大海的主要河流名为小浃江,古代的甬江名为大浃江,据此我们可以认定小浃江在宁东平原的排洪泄洪方面的重要作用。至少在宋代,大海的潮水还可沿小浃江直抵现在的鄞东大地。只是在宋代开始鄞东大地(包括现在的北仑)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设施,才将海水远远地挡在了这一片土地之外,这一片广袤的土地才开始成为粮田。

这片土地何是开发成旱涝保收的丰产粮田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宋代该是水利建设的高潮期。这里不得不提到王安石,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王安石27岁那年出任鄞县县令。他满怀济民之志,心有雄才大略,上任伊始,即深入全县,跑遍了东西十四乡,作实地考察,督促百姓兴修水利,“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以蓄水灌溉,使人无旱忧。他将当时的鄞县当成了自己后来变法的试验田(他在鄞县实地考察后,即上书两浙转运使和朝廷,陈述水利之要,制订治水规划,并在鄞县大兴水利。后又在自己推行新法期间大力施行,故有此说),他的一系列工作成效显著,从而使当时的鄞县成了旱涝保收的粮食丰产区。一篇短短的《鄞县经游记》记载了王安石风尘仆仆,奔走于鄞东大地督促百姓兴修水利的身影:

庆历七年十一月丁丑,余自县出,属民使浚渠川,至万灵乡之左界,宿慈福院。戊寅,升鸡山,观工凿石,遂入育王山,宿广利寺,雨不克东。辛巳,下灵岩,浮石湫之壑以望海,而谋作斗门于海滨,宿灵岩之旌教院。癸未,至芦江,临决渠之口,转以入于瑞岩之开善院……

从这段王安石自述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从县城(今宁波市区)出发,先后到万灵乡之左界(今邱隘镇)、“鸡山”(今五乡镇)、 “育王山”、“石湫”(今北仑大碶镇)、芦江(今柴桥镇),而此行的主要任务则是视察各地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并为下一步的水利建筑作准备(“属民使浚渠川”“观碶工凿石”“而谋作斗门于海滨”“ 临决渠之口”)。而从所行的路径看,基本沿今天的宁穿公路向东,说明这一片土地在那时正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开发的时期。

从这篇短文和历史资料来看,与王安石有关的水利设施数不胜数。东钱湖的疏浚、鄞东大地的碶闸及沿海的海堤无不留下了王安石的印记。如据明嘉靖《定海县志》记载:“穿山碶,庆历年间,荆国王公宰鄞时凿山为之。筑堤捍浦为河,于堤西石岩凿三窍为碶,阔三丈六尺,高三丈。”清乾隆《镇海县志》也记载:“王公塘,上达县城,下过穿山郭巨。塘起于孔墅岭下,自西而东,横亘以阻海潮,故老相传为宋荆公宰鄞时所筑……其后石高塘、金公塘、千丈塘,由南而北倚其塘身为起点。岩乡工都之有塘以此为最先。”

王安石主持的水利建设,解除了东钱湖区周围及今鄞县北仑一带农民的水旱之苦。自此,“天变不足畏”,“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东乡之田就成了旱涝保收田。到后来楼异废广德湖,西厢的农田就时常受水旱灾害的影响,从此流传起了一句民谚“田要买东厢,儿子要亲生”。

后来宁波大地上多有纪念王安石的庙宇,如东钱湖边的王安石庙、柴桥的紫石庙等,这些庙宇的建立绝不是因为王安石后来作过宰相而奉承他,而是因为王安石在作鄞县县令时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恩泽。

关注地名,就是在阅读历史。或许你还可以从宁波的地名中读到更丰富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