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纵观2012年,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持续加码,对改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平稳金融市场运行、减缓经济衰退和促进经济复苏起到 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更应该高度关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货币总量失控、动摇货币信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资本流动加剧、币值波动等风险,更加注 重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提高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妥善地管理财政危机,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新闻】2012年主要发达 体央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持续加码,美联储在9月和12月分别开启了第三轮、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9月欧洲央行启动了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日本央行在2月、4月、9月、10月和12月五次扩大资产购买,英国央行在2月和7月两次扩大资产购买。【点评人】中国银行副行长 王永利 【点评】2012年, 的演化主导了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波动,特别是欧洲经济陷入二次衰退后,全球经济复苏显著放缓。在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发达经济体无法大规模地运用 政策,持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成为刺激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都是希望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来稳定市场信心,压低长期利率,支持资产价格,从而促进私人部门消 费和投资,推动经济复苏。具体到不同经济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存在一些差异,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主要是针对就业市场推出的刺激政策,第四轮 量化宽松(QE4)主要是基于即将到期的扭转操作考虑,并为两党解决“财政悬崖”问题提供融资条件;欧洲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体现其政策由提 升欧元区整体流动性转变为点对点的直接救助;日本央行希望通过资产购买将滞留在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注入到实体经济中;英国央行希望刺激消费信贷和抵押信贷 增长。 发达经济体央行在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和风险,美联储面临政策刺激作用降低和通货膨胀预期上升、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无法解决的 困境;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不能解决欧债危机的核心问题,同时为了保证OMT的顺利实施,欧洲央行调低了抵押品资质并放弃了优先债权人地位,此举可能恶化央 行资产负债表;日本央行大量地购买资产,可能恶化日本的债务危机;英国央行则面临英国政府没有更多资产供其购买和广义货币M4增长缓慢的困境。 纵观2012年,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持续加码,对改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平稳金融市场运行、减缓经济衰退和促进经济复苏起到 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更应该高度关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货币总量失控、动摇货币信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资本流动加剧、币值波动等风险,更加注 重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提高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妥善地管 政危机,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