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79首

 静静的图书馆 2013-02-17
第279首[唐补132]

  闻 笛

  张巡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写作背景]

  张巡(708-757),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出类而拔萃,卓卓而不群,读书未必用功,但记忆力超强。借此,于天宝末年,果断进士及第。

  记忆力如何超强?

  一次,一个叫于蒿的人手捧《汉书》,孜孜不倦。

  张巡没吱声。

  连续多日,依旧孜孜不倦。

  张巡终于忍无可忍:“何为久读此书?”

  于蒿:“未熟也。”

  张巡:“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于蒿满脸狐疑,坚决不相信,就让张巡当面背诵他正读的章节。张巡不客气,朗朗有声,未差一字。

  继续不相信,怀疑歪打正着,又翻其它章节,依然如故。

  还是不相信,干脆换书。真金不怕火炼,彻底折服后,于蒿决定追随。

  天生一块读书料。

  可是,张巡为后人景仰并非因为读书,而是另有原因。


  仗义疏财,两肋插刀,拿币不当事儿。一旦有人求助,倾囊而出,充满哥们意气,这是张巡的另一面。

  进士及第后,在京城混了几年,然后,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

  如此仗义,县令能称职吗?

  虽然查不出他在清河的所做所为,但期满时的政绩考核,优秀。

  人真的不可貌相,这时候,我们隐隐感觉到了张巡的复杂。记忆超强、豪放仗义的背后,定有其他。


  清河期满,回到京城,等待再分配。

  此时正是杨国忠一手遮天,独柄朝政。好心人相劝,关键时刻,应该拜访这位相爷,以期提携,等等。

  张巡立马摇头:“是方为国怪祥,朝宦不可为也。”(这正是国家不正常的表现,京官做不得。)

  于是,品级不变,仍是县令,只不过地点换成了真源(今河南鹿邑县)。

  也许张巡自己也没想到,自真源开始,他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响当当的人物而载入史册。


  下车伊始,立即进入角色。将真源县横行霸道的恶吏华南金(3字人名)处死,手下喽啰全部开除。打黑除暴,百姓欢呼雀跃,张巡的凝聚力陡然骤升。

  想起一句名言:治国就是治吏。

  此举,在张巡的光辉一生中,微不足道,因为他下面干得事,更大。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次叛乱好像只殃及了中原及以北地区,而江南无事。

  安史2人,绝非泛泛之辈,江南丰饶,肯定在他们的计划之内。而之所以未能染指,可以说,与我们的主人公张巡有着莫大关系。

  继续。

  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之后,派出2路人马,一路南下,主将武令珣,一路东扩,负责人则是他的手下大将张通晤。

  张通晤顺风顺水,很快拿下宋州(今河南商丘)和曹州(今山东菏泽)。这下,谯郡(今安徽毫州)太守杨万石坐不住了,闻风丧胆,竟要主动投降。

  当时的真源县归属毫州,杨万石就私自任命张巡为毫州长史(郡的2把手)。突然升官,必有所遣,杨万石的小九九:让张巡担任投降大使,与叛军谈判。

  怒发冲冠,豪放仗义的张巡急了,不但没答应,而且有了进一步动作。

  在唐代,真源县很特殊,因为它是一位名人的故乡,就是老子。

  唐朝皇帝们以老子为祖,美其名曰“太上玄元皇帝”。在真源县,有他的专建祠庙,而且皇帝们还不时莅临朝拜。

  气愤的张巡率领手下,走进祠庙,哭祭老子之后,揭竿而起,正式抗敌。

  必须关注,这只队伍,规模几许?

  1000多人。

  容易吗?

  如果执政水平一般中等,县令的号召力,充其量也就是振臂一呼百应。这1000多人,对于一个县而言,应该是极数,而且,是在短期内瞬间聚成。

  威信靠积累,张巡在真源,可见一斑。

  有了队伍的张巡,何去何从?是保卫家乡原地不动,还是主动出击环顾社稷?

  位高自然望远,有主动组班子的觉悟,定会大器非常。张巡的队伍出发了。

  去哪?

  直接北上。

  按说,目标应该是较近的东北方位宋州,那里正被叛将张通晤占领,如此滴看似舍近求远,不得不说另一位猛人,他就是贾贲(bēn)。

    
  张通晤占领宋州后,一路向东,势如破竹。打到山东的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单县)时,万万没想到,受到贾贲的绝地反击,竟把他打得屁滚尿流,节节败退。

  贾贲何许人也,多少人马?

  单父县尉,同样只有1000多人,同样也是临时拼凑而成,工农商学兵式的混合部队。天外有天,杂牌军楞是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正规军。

  期间,贾贲的个人勇猛,当然起了非常重要的标杆作用,有些超乎寻常,甚至不可思议。但张通晤也不吃素,也算名将,怎么就如此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五行相生相克,从古至今,神秘莫测,把人弄得死去活来。所谓贵人,所谓克星,没办法,命中注定,只能如是说。

  把张通晤赶出单父后,没完没了,贾贲乘胜追击,直接追到宋州,然后再追,不依不饶,把张通晤追得无处可藏,最后死于襄邑(令河南省睢县)。

  这就是贾贲,一个看似普通的县尉,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他重彩的一笔。

  再然后,率队北上。

  想来张巡一定知道了贾贲的战况,所以没去宋州。2位英雄,豪气相同,仗义比肩,目标一致。

  到了雍丘(今河南省杞县),2支队伍巧遇,而此时的雍丘,危在旦夕。

  面对叛军的滚滚来势,雍丘县令令狐潮坐立不安,最后决定屈服。但手下们不答应,一狠心,将所有反对者全部捆绑,准备咔嚓。

  生死攸关之际,贼军到了,有些慌乱的令狐潮忙中出错,扔下这些人不管不顾,直奔城外,迎敌投降。

  令狐潮一走,捆绑们互解绳套,然后紧闭城门。令狐潮傻了,自己有去无回。

  而刚刚入城的贾贲和张巡却大受欢迎,自然,贾贲成了首领。继续发狠,杀了令狐潮全家。

  令狐潮急了,引兵攻城。至此,史上著名的雍丘保卫战正式拉开序幕。

  贾贲勇猛如故,率队迎敌,不幸身亡,无奈谢幕。张巡由二进一,走到了前台,责无旁贷,肩负重任。

  现目前为止,张巡给我们的印象:超强的记忆、正直、豪气,以及凝聚力。

  那么,他的智谋及军事才能如何?

  细说。

  首先,现在的张巡,手下多少人马?

  加上贾贲的,总计2千多人,而令狐潮的兵力超过4万。不但数量悬殊,质量更差,看着手下的这些散兵游勇,张巡镇定自若,充满信心。

  战例1:

  起初的令狐潮小视张巡,围城的部队有些稀松,张巡抓住机会,派出一半人马,也就是1000人左右,冲击敌营。打得令狐潮溃不成军,四处逃散。

  注意,张巡的此次出击,并不是集中兵力打一点,而是分成若干小股,大面积开花。这对于敌众我寡的局面,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妄为,但是,成功了。

  读书人的智商统统地都不会太低,若想行之有效,关键是胆量。

  战例2:

  令狐潮气急败坏,第2天重来。这次,他改用楼车攻城。

  所谓楼车,战车的一种,就是很高的那种战车,可以望城内虚实,可以与守城的士兵短兵相接,近距离搏杀。

  张巡随机应变,变为火攻。将草成捆,浇上油,烧得敌军车毁人亡。然后再乘胜出击,令狐潮再落花流水。

  这一仗,令狐潮险些成为张巡的俘虏,颜面尽失。

  以上2例,不妄自菲薄,敢抓战机,这就是战争的意志力,超级感叹!

  如果换成俗人我,与强大的对手碰撞,能保全已是万幸,哪还有心思反扑!?

  而这种反扑,意义极大,在于它的威慑力,让对方以后不敢小视,赢得尊重。

  此时的张巡,角色转换,他已不再是一个读书人。

  突然想起了《易经》中的“履”卦。

  该卦的卦辞:履虎尾,不咥人,亨。(咥dié:咬人。)

  有这样窝囊的老虎吗?

  再看该卦的六三乂辞: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眇miǎo:独眼。跛bǒ:瘸腿)

  自不量力,既“眇”又“跛”,如果履虎尾,必然被咬。就像武夫与国君叫板的后果一样。

  那么,整卦卦辞的“不咥人”,由何而来?

  继续看紧接它下面的六四乂辞:履虎尾,愬愬终吉。(愬shuò:小心害怕的样子)

  这乂与上乂(六三乂)之间没有过渡,直接就这2句,怎么就“终吉”了呢?

  一定是经过了周密策划,知己知彼,有备而来,大胆而谨慎,唯有如此,才会“终吉”。

  这就是“履虎尾”的资格,“眇”、“跛”之类,退避三舍。

  扯远了。


  战例3:

  硬攻不成,令狐潮改变策略,准备思想瓦解。

  一日,令狐潮来到城下,面对张巡,语重心长滴曰:“本朝危蹙,兵不能出关,天下事去矣。足下以羸兵守危堞,忠无所立,盍相从以苟富贵乎?”

  (蹙cù:紧迫。兵不能出关:指朝廷的军队不能出关救援。羸léi:瘦弱。堞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盍hé:何不。)

  张巡微微一笑:“古者父死于君,义不报。子乃衔妻孥怨,假力于贼以相图,吾见君头于通衢,为百世笑,奈何?”(孥nú:子女。通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翻译:

  “古代,父亲如果被君王处死,出于道义,儿子不能复仇。今天你怀着妻子儿女被杀的怨恨,借助叛贼的力量报复,我好像看到了你的结局,人头被悬挂在四通八达的路上,被后人耻笑,感觉如何?”

  令狐潮羞愧而去。

  如此这般,几个月过去了。



  出事了,因为没有外援,出现了持久战中的最大问题:粮草告急。

  一日,张巡突然得知叛军的粮草即夜到达,机会难得,手痒难耐。可是,如何重大事件,敌军肯定会严加防范,重兵把守,该如何劫呢?

  叛军的粮草水路船运,在城的北面沿河靠岸,左思右想之后,计上心来。

  大张旗鼓地在城南造势,吵吵嚷嚷,人头晃动,摆出一幅俨然要冲杀决战的样子。令狐潮害怕了,调集了攻城的全部主力,在城南严阵以待,形成对峙。

  等啊等啊,城内就是光打雷不下雨,急得令狐潮2手冒汗。

  当张巡派出的劫粮部队从城北胜利凯旋后,才如梦初醒,悔恨交加。

  “声东击西”的典型战例。

  智慧,令人垂涎欲滴。
  战例4:

  粮草解决之后,另一个困难接踵而至,箭严重缺乏,几乎射光光。

  这次,聪明的张巡,又会有怎样的奇思妙想?

  夜半三更,将城楼上的灯火全部熄灭,此举,立即引起了叛军的注意。然后,模模糊糊地看到从城上用绳索顺下很多黑衣人,令狐潮以为张巡要偷袭,咬牙切齿,终于有了报仇的机会。于是,万箭齐发。

  当城楼的灯火再次亮起的时候,惊愕地发现这些黑衣人竟全是稻草,令狐潮仰天长叹,追悔莫及。

  此举,张巡获箭数十万支。

  此乃真孔明也,后来的《三国演义》,不知罗贯中是否对张巡有过参考借鉴?

  战例5:

  多日以后,张巡故伎重演,又是熄灯顺人。吃一堑,长一智,叛军哈哈大笑,“又来了,我们傻呀!”。

  于是,不声张,不放箭,听之任之。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没想到,这次是真滴,是张巡特别组织的500敢死队。恍然大悟之后,已经措手不及,杀得叛军丢盔弃甲,狼狈而逃,而且不依不饶,竟追出了10多里。

  看着满载而归的弟兄们,张巡笑了。

  战例6:

  粮有了,箭有了,新的困难又来了,这次,烧火做饭的柴木没了。

  如之奈何?

  一天,张巡表情很无奈地对城下的令狐潮说:“太苦了,真的不想干了,我们想撤,但你们必须后退60里,确保我们安全。”

  有病乱投医,不信也得信。如果张巡跑了更好,即使再回来,那就继续围,损失也不大。当时的令狐潮可能就是这么想。

  叛军退后,百姓倾城而出,浩浩荡荡,伐树拆房,往返不断,城中柴木堆积如山。

  又见炊烟升起,一切如故,令狐潮暴跳如雷。

  “兵不厌诈”这一计谋的底层支持,就是智慧必须抛弃道德力量的束缚。

  就这样,张巡于雍丘,犹如定海神针,令狐潮寸步难行。

  惹不起,躲得起,久攻不下,另谋他路。叛军采用迂回战术,目标宁陵(今河南宁陵县),这样,既能彻底切断张巡的后路,又能继续向南挺进,一举两得。

  得知这个消息后,张巡微微出汗,决定放弃雍丘,立即抢先宁陵。

  此时的张巡,手下多少人?

  超过3000,也就是说比起初的2000又多了1000。细微之处,往往令人感动。这1000多人一定来自雍丘,这就是张巡的魅力。要知道,打仗是件玩命的事,不舍不弃,他们竟敢追随到底。

  快马加鞭,张巡先到,抢占宁陵的叛将是杨朝宗,2军在宁陵的北面展开了激战。

  再次完胜并大胜,此役,斩杀敌军1万多人。斗志很重要,斗智更重要,可惜,这一次不知张巡的具体战法,因为史料无查。

  结果,杨朝宗仓皇而逃。

  键盘敲字至此,强烈感受着张巡的深不可测。

  至德2年(757),安庆绪弑父安禄山,继续叛乱,派手下大将尹子琦率13万大军攻打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当时的睢阳为宋州治所,太守许远。

  许远也不是孬种,在众多太守们纷纷变节的时候,坚守睢阳,决不投降。

  从尹子琦所率人马的数量,可以判断,对于江南,安庆绪志在必得。

  睢阳太重要了。

  大敌当前,许远势单力孤,关键是疏于军事。不得己,伸手张巡。

  二话不说,立即率兵进驻睢阳,更加惨烈的战争开始了。

  许远是太守,张巡是县令,许远有自知之明,甘拜下风,主动交权。张巡不客气,成了总指挥。

  第1战:

  尹子琦7个不服,张巡8个不忿,以硬碰硬,张巡胜。

  第2战:

  还是以硬碰硬,这次张巡亲自擂鼓助威,又是张巡胜。

  第3战:

  张巡改变了战术。

  天黑后,张巡击鼓列队,城内甚是热闹,敌军以为要出击,立马紧张起来,严阵以待。

  鼓捣了半天,奇怪,慢慢地又没了声息,敌军笑了,笑张巡没事瞎折腾,放松了警惕,倒头便睡。

  突然,杀声震天,又是一个惨败。

  第4战:

  擒贼先擒王,张巡一直想拿掉尹子琦,但苦于无法辩认,尹子琦老辣狡猾,从不在2军阵前主动示人。

  怎么办泥?

  一次,敌军在外巡城,张巡故意以一根蒿草的颈杆为箭,射了出去。

  颈杆不伤人,中箭士兵不但安然无恙,而且喜上眉梢,拿着这支“箭”,屁颠屁颠奔向一个人,看似汇报。那人看后,哈哈大笑。

  张巡立即下令,一支真箭呼啸而出,哈哈大笑者应声而倒。此人便是尹子琦,可惜没死,射瞎一只眼。

  智慧啊,智慧!

  独眼龙尹子琦不敢再战,引兵撤回。

  危机缓解。

  2个月后,尹子琦复仇再来,这次,将更加残酷,而我们的张巡,威武依旧。

  城楼之上,万千思绪,一首名作,心中涌起。

    [本诗简析]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岧峣(tiáo,yáo):形容山高峻貌。虏:对敌人的贬称。 虏骑:叛军骑兵,这里泛指敌军。
  附:靠近、随带。 城阴:城的北面。
  必须首先说明,诗人写这首诗时,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岧峣”的具体所指。从诗的最后2句,知道不是在山上,是在“更楼”。
  “岧峣”2字,我喜欢。
  古代城中,“更楼”,用来报时打更,相对于其它建筑物,应该比较高,但诗人用“岧峣”2字形容,明显夸张,这种夸张的背后,诗人想表达什么?
  一种居高临下式的自信。
  联想以前的战例,再读“岧峣”,他没瞎吹。

  “试一临”3字,也喜欢。
  “试一临”继续自信。不经意地看了一眼,或者说是不经意地蔑视地只看了一眼。
  过度自信,容易麻痹大意,张巡也这样?

  “附”该如何解释?
  注释是蹩脚的,“靠近、随带”只是它的基本字意,愿意展开:
  敌军层层围困,水泄不通,让人有一种压抑感。像胶一样,黏黏糊糊,摆脱不成,也许这就是诗人心中的“附”。

  前句蔑视,后句重视,想起2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这2句是名句,赞誉不断。
  之所以是名句,首先是因为充满哲理。
  哲学类书籍中,类似的句子很多,少震。后来的宋朝哲理诗,同样少震。但这2句,感觉不同,是因为环境不同。
  这是在战场,生死攸关。

  目前,张巡手下兵力几许?
  从雍丘带来3000多,睢阳原有的兵力,史料无查,但也是地方武装,不会太多。总之,与尹子琦的13万相比,杯水车薪。
  城市攻防战,如果守方严重弱势,最明智的就是弃城,否则,鲜克有终。中国历史也是战争史,张巡博览群书,应该心知肚明。
  而他选择坚守,肯定经过了反复的思想斗争,除了自信,还有其它原因吗?

  “风尘色”、“天地心”什么意思?
  风尘色:面对敌军的围困,不屈不挠。
  天地心:正义,甘愿为国捐躯的精神。
  “风尘色”是表,“天地心”是里,“由表及里”这个哲学命题,在诗人的笔下,字字铿锵,烁烁放光。

  ——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边:边境。 阵:阵地。
  楼高则月近,这是正常感受。有了“边”的修饰后,意味变得不同。
  睢阳属内陆,不是边境,这个“边”,让人感动。

  坚守不弃,就是正义爱国的唯一选择吗?如果撤出来,以张巡的智谋,可能更适合游击。这样,不但保护了自己,也许更能打击敌人。古往今来,诸如此类,屡见不鲜。
  “边”,是张巡不弃城的另一原因。
  在诗人看来,睢阳就是边境,是整个江南的屏障,承载着后方万千百姓的安危,决定着前线长安、洛阳主战场的军需补养,责任尤为重大。

  战争很苦,作为将帅,体会也许更深。
  但他不愿展开,“阵云深”,寥寥3字,轻描淡写。
  仿佛看到了一个含蓄的张巡,不邀功,不诉苦,默默肩负。
  一位真英雄!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旦夕有2种解释:
  1.清晨和晚上,2个不同的时段。
  2.从清晨到晚上,一直连续。
  武断地认为是后者。
  也许没有战事的时候,全神贯注的张巡就整天呆在更楼,观察敌军的一举一动,以便随时做出战术调整。
  “旦夕更楼上”,一位勤勤恳恳的张巡,而下一句,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诗人足智多谋,令人敬仰不止,然而,足智未必性情,敬仰未必喜欢。
  在我们的印象中,张巡貌似好战分子,他的正直、仗义、粪土金钱,无一不展示着他性格当中的硬。那么,他有柔肠吗?他也像其他诗人那样多情地千思百转吗?
  特意将“笛音”入诗,而忽视其它,一扫前述的紧张氛围,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另一面。他也是人,除了战争,也有他的思念和向往。
  “笛音”来自何处,是城中还是敌营?
  不重要了,相信诗人在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心中已化解了干戈。花红了,叶绿了,霎那间,宽广了,慈爱了,温暖弥漫空间。
  想家了吗?想亲人了吗?也想过安居乐业的日子吗?

  音乐很伟大,更伟大的是对音乐的感知,这还是那个在疆场上,斗志昂扬的张巡吗?

  解析完毕。


    
  张巡故事继续。

  一晃,一年过去了。

  久攻不下,尹子琦改变战术,深挖壕沟,以困为主。因为他知道,城中无粮了。

  没有人主动出手,张巡派手下大将南霁云杀出重围,城外求援。

  第1站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守将许叔冀搪塞不救。南霁云再去临淮(大概今安徽泗县),守将为当时的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4字人名),贺兰进明同样不救。

  无奈之下,南霁云到了张巡曾任县令的真源,凭以前的人脉,获马百匹。然后到了张巡曾经镇守的宁陵,获兵3000,这就是南霁云的求助结果。

  当再次冲破敌营,进入睢阳城的时候,3000人只剩1000。

  多1000人对于睢阳无济于事,缺粮仍是关键。

  于是,杀马。马杀光后,啃树皮、煮铠甲、抓鸟雀,甚至挖老鼠。当这一切统统吃光后,张巡做了一个令后人议论颇多的决定,那就是吃人。

  先杀了自己的爱妾,然后就是城中的妇女及老弱病残。

  共吃了多少人?

  3万多。

  奇怪的是,城中百姓视死如归,甘心情愿,没有一个反抗者。也许反抗无用,也许与张巡的个人魅力有关。

  最后,睢阳失陷,张巡誓死不降,英勇就义,终年49岁。

  3天后,中书侍郞张镐代替贺兰进明任河南节度使,率兵救援,可惜晚了一步。

  以睢阳一城之力,确保江淮平安,张巡功不可没。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睢阳保卫战”。

  自雍丘至睢阳,张巡共指挥大小战斗400余次,斩杀敌将300人,士兵10万多。

  皇帝肃宗感动了,追封张巡扬州大都督,并下诏在张巡战斗过的雍丘和睢阳,免3年徭役赋税,授张巡的儿子为金吾大将军,而且在睢阳专门立庙,按时祭祀。

  一直到唐僖宗,朝廷每每提及忠臣后代,张巡家人必是其一。

  皇帝为什么追封张巡为扬州大都督?

  扬州乃江淮重镇,未受洗劫,归功于“睢阳保卫战”。此次追封,表达了肃宗对张巡的内心感激和严重认可。

  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

  闻 笛

  张巡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谢谢阅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