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册清末民初《妇女贤》,封面毛笔落款:“太原氏读本”,或许这个读书的女孩姓王。第一页有“永川文成书店”字样,说明这本书是重庆永川地方刻印的。
古代社会对妇女要求极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读书、不准考试、不准出来工作;甚至于不准见陌生人,从小还得把足緾上,一句话,不准你和男人接触,怕你把持不住,轻易地上了别人的床,给丈夫戴绿帽子,让家人丢脸尽脸面。父母、兄弟、丈夫要联合起来,组织统一战线,严防死守。
开头便说什么“三从四德”:“妇女贤;皆由教,父兄丈夫要知道,有多少,莫家教,儿得旁人来耻笑。我如今,详细说,好生体贴莫勿略,妇女家,记在三从四德要分明。在家时,从父亲,出嫁便要从夫君。若丈夫,身已死,凡事都要从儿子。这三从,最明白,一说你们都晓得,惟四德条目多,妇女之道尽包罗。”
四德又称“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古代封建礼教要求妇女遵循的四种德行,是歧视和庄迫妇女遵循的礼教。《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妇德就是守节操,“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
妇言是要求妇女语言美,讲话讲究分寸、得体,不讲粗话。妇容是女性的容貌美,“女为悦己者容”,要以端庄娴雅的容貌取悦于丈夫。
妇功是指劳动,如纺纱、织布、缝纫、刺绣等。
郑玄注:“妇德谓贞顺,妇言为辞令,妇容为婉娩,妇功为丝枲。”汉班昭《女诫.妇行》:“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
“选郞才,选家富,总望女儿有靠处。”、“若果是,聪明女,嫁妆二字不提起;或是有或是无,任随爹娘打发出。”
“公婆前,要孝敬,不可忤逆又使性,公婆来,要起身,坐着不动慢了亲,有使唤,忙答应,不可躲懒装不听;”
“倘若是,公婆骂,虽然骂错莫答话;你等他,骂过了,气醒之时自分晓,就或是,没分晓,受了委屈莫乱吵.......有错处,亲要打,欢欢喜喜来跪下。这才算好媳妇,打了不把样子做。
纵然是,公婆错,人家问你莫乱说,背地里说公婆,说了公婆罪孽多。”
今天乾坤大旋转,“新三从四德”标准是:“太太出门要跟从、命令要服从、说错了要盲从;化妆要等得、生日要记得、打骂要忍得、花钱要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