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低药价,有此一招!

 华兴堂 2013-02-18
       药价虚高,已经是老问题,国家也进行了改革,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本人认为,应当成立一个国家政府管理下的机构,通过它控制全国药品的流通、使用、储备等环节。首先,它是以国家资本为主体的药品服务集团股份公司,由国资委管理;全国非营利性公立医院的门诊药房、社区医疗机构的药房、农村卫生院所的药房统统划入该集团公司,药房的经营权交给该集团公司,而药房的所有权可以灵活处置。集团公司组织机构包含营运协调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药品招标采购系统,药品储备系统,药品质量管理系统,药品流通系统,药品销售系统,处方管理系统。它集中优质资源,掌握药品市场的话语权,更好地执行国家政策。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布的《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白皮书中介绍,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1998年的1371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6679亿元。而按照有关方面的统计2007年医院药品销售额为4037亿元。今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透露,2009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估计2010年将超过1.2万亿元。那么,医院药品销售额是多少,7千亿?8千亿?肯定是大大增加了。

运作

1.以国家资本为主投资成立一个国字号的药品服务集团股份公司,同时允许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到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进入证券市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让人民分享改革成果。非营利性公立医院的门诊药房划入该集团公司,住院药房因其特殊性仍归医院。门诊药房经营权完全脱离医院,由集团公司接手,其所有权可以1.根据原有的房屋设备评估换成股份,入股集团公司,变为医院间接持有; 2.由集团公司付出租金,提供补贴获得药房所有权。另外,住院药房必须使用该集团配送的药品。社区医疗机构的药房、农村卫生院所的药房则采取以经营权和所有权换股权,划入集团公司。原来门诊药房的职工可以选择进入集团公司,或者留在医院,因为集团需要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

2.集团公司进行的招标采购与现在的方式应完全不同,第一是国家级的规模比省级大;第二是完全商业化操作,不是中介;第三是要求高,参加投标的企业不能有商业贿赂案底,重合同守信誉,生产厂家必须是GMP认证工厂,产品有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没有制造假药劣药记录,GMP认证后无出产不合格产品记录,经销企业必须是GSP认证企业,没有销售假药劣药记录,没有物价违规记录,没有违反医保条例被处罚记录;第四是方式灵活,一年内可以多批次招标,可以单品种和多品种招标,可以将利润高的药和利润低的药捆绑招标,可以补贴招标。

3.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有四千多家,产品多且重复现象严重,药品批发企业一万多家,流通环节多且复杂,药品质量监督难度很大。该集团公司掌握着绝大部分药品使用单位的货源,是药品流通的主渠道,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的使用可以实现对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实现药品真假判断、质量追溯、召回管理等功能。通常药品质量监督是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而集团公司自设质检机构,对药品进行检验,与药监局信息共享。一旦发现假劣药品或者有严重不良反应药品,需要下架、召回,集团统一行动,迅速而高效,使伤害降至最低,极大地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4.如今的药品市场是买方市场,该集团公司拥有大订单和话语权,必然促使药品价格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各企业为了获取订单,调整价格是必须的,而且也有调整的空间。它们会把工作重点从销售转移到药品生产上,狠抓药品质量,中间环节减少,销售人员不需要那么多,用于销售的费用也减少了;另外,集团公司掌握着销售终端,使回款时间大大缩短,中标企业可以比以往快得多的拿到货款,不会像过去被医院拖欠几个月,流通成本降低了,调价就自然而然了。集团公司实行省内统一药品零售价,相关医院住院药房也采用同样价格,集团公司与医院签订协议,以回款时间计算不同的结算价,回款时间短医院获得的利润就较多,反之就少,这样做一是防止医院乱加成调高药价,二是促使医院合理使用药品。

5.建立国家药品储备系统主要是为了应对传染病、战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如核泄漏、化工厂污染)等发生时,需要大量药品集中投放;还有稳定药品市场,调结市场供应,防止哄抬药价的投机行为(如非典时期哄炒板蓝根冲剂),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该储备系统在中标药品生产地购进存库,通过集团公司内部调拨分配到各地,实现低成本采购。该储备系统部分由集团公司建设,部分选择有实力有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参加建设。而集团公司药品物流配送业务可以外包,通过竞争选择服务商,降低流通成本。

6.处方管理系统需要国家政策支持,首先建立全国统一格式的电子处方,上面包括以下信息:医疗机构名称、地址、电话、医生姓名、所在科室、执业证号、科室电话、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开方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其次,在相关医疗机构推行使用开处方软件,控制有违反处方管理办法的处方开出。第三,建立一个局域网,将相关医疗机构、集团公司药店、医保机构、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联网。集团公司药店负责审核处方,若有问题及时联络医生和医疗机构,或建议患者与医生沟通,处理完毕再行配药。药师免费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咨询,了解并记录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一定级别的药师可以向患者推荐适宜药品。问题处方将留档备查,并传输给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审查。开出较多问题处方、不合格处方的医生由卫生行政管理机构问责,其执业资格会受到影响,这样促使医生改进开方质量。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可以通过联网检查不合理使用药物的情况,监查可能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开方行为。医保机构对集团药店刷医保卡售药进行监控,防止刷卡换药、换非药品,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方案的利与弊

国家通过集团公司把国有资产整合,一方面获得药品利润,一方面获得税收,反过来投入到基层医院、公立医院的建设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该集团公司成立对各方来说都有好处。如患者自主购药,时间、地点、取药方式更灵活,可以就近到公司药店购药,也可以一地购药、异地取药。比如患者甲到本地一个离家较远的医院看病,拿了处方回到家附近公司药店购药,不必在医院排队,节省时间,药品价钱和质量与医院一样。患者乙看病后马上要到外地,他可以选择本地公司药店购药,然后到目的地公司药店取药,方便又实在。当国家出台限价、调价政策时,集团公司可以迅速有效地执行,发挥主渠道作用,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当某些药品出现问题需要停止销售、召回时,集团公司高效行动,让损害降到最低。

门诊药房分出医院后,医院药品收入会部分减少,但是工作人员也相应减少,工资薪酬开支减少,药品库存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另一方面,医院可以凭股份获得分红、股息等收益,或者得到租金和补贴,还有住院药房的收入不受影响,总体来说医院减少的收入可以补回来。由于切断了药商与医院、医生之间的不正当利益链,净化医疗环境,让医生专心做好本职工作,尽心为患者服务,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受益于国家政策,分出药房对它们收入无影响,而集团公司提供的药品种类丰富,可以给医生、患者更多选择。

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会迎来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为了中标它们必须拿出真本事,而产品质量特别好,疗效好,独家产品更好,价格合理,记录良好,社会形象好的企业较容易成功。中标的生产企业可以获得稳定丰厚的利润,把资金投入药品生产、新药开发中。中标的经营企业可以参与集团公司的多项业务,获得稳定的收入。未中标的企业可以与上述企业合作,重组,兼并,或者转营其他业务。那些规模小、效益差、无资质的企业将被淘汰。

进入集团公司的药师将面临社会零售药店的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公司强大实力做后盾,加上专业和经验,一定大有可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