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伦理--治家

 雪峰读书 2013-02-18

家庭伦理--治家

  一早三不慌,还能多打粮
  【解析】每日早早起床干活儿,把应当做的事情做好,不会慌张,还能主动地把农活干好,促农业丰收。
  一早百早
  【解析】说明生活、劳动、做事都应立足于“早”字。早意味着勤奋,意味着主动,争取事事主动。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更应注意做到早字,不违农时。
  一年四季早,庄稼长的好
  【解析】旧时农业生产的关键是勤劳,要勤劳就应每日早起,力争多干活儿,多劳动,管理农作物,促其生长良好。
  一步丢一棵,拣起来蒸一锅
  【解析】在农作物收获季节,如果收割的不干净,损失就很大。要精打细收,防止损失。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解析】勤是经常劳动的表现,相反则为懒,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工艺技术高超者为巧。劳动多了会形成熟练动作,变为巧。懒人不劳动,爱生病。要经常劳动干活儿,不要好逸恶劳,无所事事。
  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
  【解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流行的口号,红心向党、勤奋努力,自力更生,不依不靠,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任何事情都能办。
  人勤地情深,黄土变成金
  【解析】人勤快多劳动,就能产生好的效果。
  干活要勤,当家要俭
  【解析】干活儿劳动要勤快,当家过日子要节俭。勤与俭是治家之本。
  下地不空手,回家不空篓
  【解析】每当下地时,手里要拿有生产工具,每当回家的时候顺便拣拾粪肥或柴禾,这是农户人家的治家的常规。
  千算万算,不如种粮合算
  【解析】怎么计算,也不如种粮食合算。种粮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上的“以粮为纲”思想。
  天天起的早,粪多庄稼好
  【解析】在过去,小农经济时代,农民起早拾粪,是积肥的一个重要环节。肥多,农作物长的好。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解析】每个家庭都应有一定的粮食贮备,居家过日子就比较踏实。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也都应有贮备粮,这样人心安定,不致慌乱。决不能“寅吃卯粮”。
  心红手巧,废物变宝
  【解析】告诉人们要勤俭节约,多动脑筋,想办法,把无用的东西变为有用的东西。
  生意钱,一蓬烟;庄稼钱,万万年
  【解析】做买卖赚的钱,不稳定,如同一蓬烟,说散就散;耕地种庄稼收入的钱,牢固可靠,万年不败。
  冬闲变冬忙,明年多打粮
  【解析】进入冬季,不要猫冬,要多积肥,挑选好种子,修好农具,为来年的农业生产做好全面准备,争取明年的农业丰收。
  出门不弯腰,进门没柴烧
  【解析】旧时农村的燃料主要依靠柴禾,除利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外,还要经常捡拾草木补充家用燃料。要拣拾就得弯腰。
  多流一滴汗,多收一粒粮
  【解析】粮食来之不易,“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要十分珍视粮食。
  守着勤的没有懒的,守着馋的没有攒的
  守着好人学好人,守着巫婆跳大神
  【解析】跟什么人经常在一起,就受什么人的影响。
  抓粮不抓猪,必定有一输
  【解析】要想多打粮食,就要多施肥,要多施肥就要多养猪,如果不养猪,粮食多打不了。“猪多肥多,粮多”。这是传统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法宝。
  园户园富,园田就是摇钱树
  【解析】意即种园田,收益大,能发家致富。
  男也勤,女也勤,吃饭穿衣不求人
  【解析】夫妻都勤奋劳动,日常生活不会有困难,因此也无需求别人帮助。
  宜勤不宜懒,宜早不宜晚
  【解析】劝告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快,并争取主动,赶早不赶晚。早也是勤的一种表现。
  要享福,养五母
  【解析】五母指母牛、母马、母羊、母猪、母鸡。在旧时发展农家经济的一项重措施就是发展家庭的养殖业,既可获利,又可增加肥源,还能充分利用老弱劳动力。
  要想日子甜,家无一人闲
  【解析】人人都要劳动,就能创造更多财富,日子会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要想吃饱饭,勤在地里转
  【解析】勤在地里转即多在地里劳动,多劳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多打粮食。
  要想庄稼好,地里勤鼓捣
  【解析】从事农业生产必须辛勤劳动,才能多打粮,吃饱饭。鼓捣即干活儿。
  要想多打粮,勤劳最为强
  【解析】辛勤劳动才能促农业丰收。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
  要想富,多栽树
  【解析】多栽植树木是积累财富有效办法,多生育子女负担大,以少生优育为好。
  耍龙耍虎,不如耍土
  【解析】这是以农为本的思想集中反映。世界上干什么营生都不如种地,从事农业生产牢靠。
  养鸡养鸭,勤俭治家
  【解析】在小农经济社会中发展家庭养殖业,既能增加财富,又能充分利用劳动,积攒肥料,再加上日子过的勤俭,家庭一定治理的好。
  养猪种园,必定赚钱
  【解析】旧时小农经济时代,农家养猪种菜是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
  秋天猫猫腰,强似冬天走几遭
  【解析】猫猫腰指弯腰拣拾柴草或丢失的粮棉等农产品。秋天是农业的收获季节,柴草多,丢落的农产品多,此时,经常注意捡拾草木、农作物产品,比冬天往外跑几遭收获要大。
  栽个花果山,等于米粮川
  【解析】山上栽满果树,既能绿化、美化环境,又能保水保土,结果后还能卖钱,一举数得。
  栽树胜过栽花,养鸡胜过养鸭
  【解析】劝人们多栽树,多养鸡,增加农家收入。
  栽树养羊,本利成行
  【解析】在旧时小农经济中的农家经济是自给自足,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积极发展养殖业和林果生产,以求增加收入。从长远打算,充分利用宅旁园地栽植树木,本小利长,还能解决烧柴和建筑用木材。
  赶脚挣钱,不如拣粪肥田
  【解析】赶脚指赶着牲畜供人雇用去赚钱,是旧时社会上的一种生计。这和“赶集上店,不如捡粪垫圈”是一致的。
  赶集上店,不如捡粪垫圈
  【解析】赶集上店指到市场上买卖东西,做生意。在“以农为本”思想指导下,干什么都不如种地务农好。种地务农就要多积肥,捡粪垫圈是农家积肥重要手段。
  核桃树,摇钱树,谁栽谁就富
  【解析】核桃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干果,而且结果时期长,因而谁栽谁受益。
  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
  【解析】意为家中虽有万贯家财,如若坐吃山空,还不如每天都有一定收入的好。
  做生意榨油,种庄稼养牛
  【解析】在旧时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做榨油生意风险小,收入稳妥,既可得利,又能有油渣肥田。种地要养牛,牛是一个重要劳动力。
  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
  【解析】小农经济的治家、生产、经营观。
  绿豆瓜,要发家
  【解析】绿豆下茬种瓜,一定能有好收成。
  喂猪养羊,本短利长
  【解析】喂养猪羊,投资少,收益快而长。
  喂猪养兔,劳动致富
  【解析】在小农经济社会的家庭经济中,多有赖于发展养殖业生产,如养猪、养羊、养兔、养鸡鸭都是生财之道,把零钱变成整钱,或解决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之用。
  勤为无价宝
  勤劳是个宝,一辈子离不了
  【解析】勤劳是中国人民理家致富的重要法宝。坚持辛勤劳动,生活会越来越好。
  勤字当头,日子不愁
  【解析】在家务活中,只有勤劳,才能过上好日子。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解析】勤劳节俭是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
  勤是外来财,用了还会来
  【解析】勤奋劳动是使不完用不尽发展生产的首要财富,即使你用完了,它还会再来。
  勤能生巧,巧能生精
  【解析】辛勤劳动能熟练技巧,熟练的技巧能产生精粹的产品。
  勤能补拙,省(俭)能补贫
  【解析】勤于劳动能补救拙笨的缺陷,节俭能补救贫困的危难。
  勤锄地里草,少往街上跑
  【解析】告诉人们多在地里劳动,少去赶集上店。
  精耕细作地出油,好吃懒作永发愁
  【解析】劝人要勤劳,不要好吃懒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