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易十六和明天启、崇祯皇帝的相似之处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3-02-18

读了世界近代史,对于法国路易十六这个人物,知道一些,他和路易十四不能比,路易十四有点象康熙,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法国步入了欧洲大国的行列,他统治的时间也长,有50多年吧。但路易十六绝不比他爷爷路易十五差,只是他命运多舛,脾气太过懦弱,大厦将倾不是他一个人能抗得了的。路易十六无心朝政,但却潜心研究制锁技术,他经常在自己的小作坊里,废寝忘食极富创意地制造新锁,他做的每把锁都堪称艺术品,。而他的身份也有利于他的爱好。宫廷内到处是锁,共计上千把。路易十六制锁的技术很高,且极富创意,几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艺术品,他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锁,例如,带有一个可以张嘴的鸟的锁,带有一个可以喷水的蜥蜴的锁,诸如此类。他高薪聘请著名的锁匠加曼,与他一起玩弄锁。加曼甚至可以自由出入路易十六的寝宫,而其他大臣则没有这个权力。据说他的开锁技巧十分高超,可以在锁芯弹回的零点几秒内拧开锁。他曾经制造了一把他最得意的锁,将其用于一个装有重要文件的箱子(内有国家财务和镇压革命军等资料),认为世上没有其他人能打开它。在他被捕后,人们为了审讯他,找到了这个箱子,由于锁极为精密而箱子又十分牢固,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请来加曼打开了锁。他的成就和明熹宗朱由校(即天启皇帝,擅长做细木工)有的一拼。

其实路易十六是个没有主见之人,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是绝不应该在事变中妥协的,可结果他听信了别人的规劝,采取妥协立场,拥护推行君主立宪制。路易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支持制宪会议,顺从地签署了大部分法令。其实你妥协也就妥协了,大势所趋顺应潮流也就算了,最起码还可以保持自己名义上君主地位和养尊处优的生活待遇,可他又偏偏因一件芝麻绿豆的小事轻率的改变自己的承诺,,最终遭来了千夫所指,万人唾骂!最终遭来杀身之祸,在协和广场的众目睽睽之下,在断头台上,从容赴死,身首异处。

天启皇帝朱由校自从登基以后,就很少过问朝政,凡事都交由他崇信的大太监魏忠贤处理,结果弄得朝廷之上,忠良之士惨死狱中;无耻奸佞之徒当道,更有某些阿谀之臣到处为他修建生祠,耗费民财数千万。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崇祯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彻底肃清。

明熹宗朱由校在历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皇帝,(与治国理政无关)他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史书上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为当时的工匠所叹服。明熹宗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备具,动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还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熹宗更加高兴,往往干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边太监做他的助手。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从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动手,并喜欢创造新花样,让身旁太监们欣赏评论。熹宗还喜欢在木制器物上发挥自己的雕镂技艺,在他制作的十座护灯小屏上,雕刻着《寒雀争梅图》,形象逼真。《明宫杂咏》上有诗吟道:“御制十灯屏,司农不患贫。沈香刻寒雀,论价十万缗。”熹宗雕琢玉石,也颇精工,他常用玉石雕刻各种印章,赐给身边的大臣、宫监。他的这种天才的手艺,放到今天,或可得到个鲁班奖或特级工艺大师什么头衔的,但不幸坐了皇帝,长处变成了短处,以至于弄到国事日非,民生凋敝,江河日下。这一点又和路易十六及其相似。

路易十六大义凛然飘飘洒洒地独自走向绞刑台,甚至还从容地弄了弄刑具上的一个部件以便过一会儿自己更加舒适----这即使在往日出席各种仪式也要多名仆人相扶,他豁豁然一副王者风范。在这方面我们的崇祯皇帝也做的不差,在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最后关头,他即没有逃跑,也没有投降,而是在煤山(今景山)的一棵老歪脖子树上,投缳自尽,为国捐躯了。甚至还留下了《罪己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真个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但崇祯不是个好皇帝,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成为亡国之君,不应该全算在他的头上,是因为他得到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烂摊子,而崇祯由于性格猜忌、冷酷,在施政方面屡屡出错是最主要的原因。这里说的那些忠臣名将不得善终并非贬低崇祯个人,只能说是崇祯施政错误。从中就可以得出其实天启皇帝因为年轻虽然不理政,但是武将还能发挥作用,到了崇祯在位,崇祯年轻轻率,他虽然理政,但是他做得并没有比天启好,甚至于还更差。至于天启,总的来说,是个正常人,亦是个懒惰皇帝。正是由于他的懒惰造成类似无为而治的效果,反倒使边塞的武将能够有所作为。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点和朱翊钧亦有相似之处。崇祯登基后,看似废寝忘食,披肝沥胆,但杀伐决断,太过刚愎,又没有人可以提出修正的意见,所以干的都是反活,干了不如不干,由于他的武断和猜忌,很多在天启朝尚被重用的肱骨之臣,如袁崇焕等却在崇祯手里枉送了性命。外加间接逼死的孙传庭,卢象升,逼到对手那的洪承畴,都是干吏。崇祯虽说是个勤快皇帝,但他的心理是严重扭曲的。但不管怎么说,他的临终的表现,还是值得称道的,他维护了他皇家应有的尊严。他的从容赴死,千古一吊,赢得了后世的同情甚至赞扬。他的结局,悲凉或悲壮。读了这些历史,感觉路易十六和朱由校、朱由检的性格,志趣、乃至最终结局有好多相类似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