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升随笔1131:炒股前需要认清的几个哲学问题(十)完

 渭北山里人 2013-02-19

道升随笔1131:炒股前需要认清的几个哲学问题(十)完

(2009-09-02 02:16:13)

十六、投资智慧总是以简单的形式存在

 

我发现学术界犯了一项致命的错误,以为学术搞得越复杂越好。其实道升在投资中发现,投资中的大智慧刚好存在于最简单的形式之中,而真理的外表常常非常朴实,让人不敢相信这么简单的投资手法居然也能成为世界首富。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和智慧之简单,简单到了无法让人相信的程度。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投资智慧和原理,几乎没有几个投资者能够做到。这是人性决定了的。人们普遍缺乏耐心,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一定要靠耐心来实施,靠长线投资才能取胜,时间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获胜因素。没有时间的护佑,价值投资不能成功。恰好是时间太长这个因素,才导致大多数投资者在投资中失败。

 

在最近10个月里,巴菲特倍受中国媒体和股民的嘲笑。在去年最后两个月里在中国任何一个投资场所里人们都要谈论巴菲特被套了,可以从人们的笑脸上看到巴菲特被套牢时所绽放出来的那种幸灾乐祸的神采,充分表达了大部分中国股票投资者都不承认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或者对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手法都表示了怀疑。他们以为炒股就是炒作,当然最好炒作题材,自然会选择追涨杀跌。可是人们没有想到,当整个股票市场流传着巴菲特如何被套的故事时,中国股市正悄悄地筑成了大底,并且一涨就是9个月不回头,可把这些幸灾乐祸的股民害苦了。这些全面踏空市场的股民,怀着忐忑不安心情一直看空市场到今年6月,即使在6月以前炒股也是短线狙击,吃一小嘴就跑,完全以熊市抢反弹的心态和技巧在做大行情,结果赚得很少,远远没有跑赢大盘。少数高手只赚到了大盘指数的50%的幅度。然而大部分股民在行情见顶时还没有赚到钱。这些人在6月以前主要是空头思维不敢长期持股,结果这些人终于在7月份加速大涨中不得不承认牛市来了。在承受不了行情加速上涨的过程中,在媒体和专家学者全面憧憬未来牛市行情的情况下终于信心百倍地冲进了股市,结果这次吸取了以前做短线的教训,安心做长线波段投资刚好在行情的顶部没有平仓出来,彻底套牢了。奇怪吗?一点不奇怪。因为他们不是价值投资者,当然会套牢在行情的顶端,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些人之所有失败,主要失败在媒体跟风上,好像媒体唱空就不敢做股票,好像专家学者说大牛市来了就一定会来。他们哪里知道,在股市里几乎一切都是反的,专家学者因为都是些教条主义者在投资中几乎都是臭手,所有的专家学者为了面子一般是不炒股的,他们担心一旦暴露亏损的帐户将会颜面扫尽,会被市场骂得狗血淋头。结果在媒体上不会炒股的人总想冒充打猎人(行家),这不是很搞笑吗?可是,在美国和中国都一样,亏损专业户冒充打猎人的事件层出不穷,一点都不稀奇。反正我们要记住,当媒体上连续出现专家学者相同的意见时,而市场走势又与媒体上的意见保持一致时一定要逆向思维,反手操作一般都是正确的。这可是今古奇观,不是一般的股民能够搞懂的。

 

一般能够在媒体上造势的人物都是机构的枪手(股评家、专家、学者,机构老板等),专门为机构服务的。他们一言一行无不代表着机构的利益。对于一般的股票投资者来说,应该对这些机构媒体的代言人要时刻防范。可是我发现,投资者普遍对权威的崇拜达到了非常不理性的程度,甚至是非不分。凡是有人自称是机构操盘手,或者是某机构的老板,或者说是某机构的什么学家,都会有大批的人肃穆起敬。中国人对权力和权威非常崇拜,才导致了许多不理性行为,跟风便是其中之一。问题是投资者也不想一想,他们在跟谁的风?难道在我们这个羊过拨毛的社会里还有雷锋式的好心人送你巨款?幼稚~!我们时刻要提防,媒体可能悄悄地为我们准备了一些投资理念,然后让投资者自己分析得到机构想要的结果,这才是最高级别的政治思想工作。投资好像在走钢丝,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地雷,一不小心会把我们炸死。道升始终对媒体持怀疑态度,从来不相信媒体,从来不相信媒体请来的大腕人物,从来以逆向思维来观察和跟踪媒体观点与市场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媒体观点与市场保持一致时,一般风险就会悄悄地到来。但人们刚好相反,当媒体与市场保持一致时他们反而心里相当踏实,以为行情正走在健康的大道上。因此,不管媒体上怎么宣传,不管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最后的结果总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和效果。以道升十几年的投资经验来看,凡是媒体宣传与市场不一致时,市场肯定是正确的,而媒体的反作用显得更加明显,这时我们对媒体应该化废为宝。当媒体与市场保持一致时,我们仍然要把媒体的反面当相宝,这样才能提前预警,提前作好行情的逆转安排。所以,媒体观点始终要反向应用才会正确。这将成为投资者颠没不破的真理。当我看到大部分投资者都自觉地习惯跟风媒体时,我知道大批喜欢给股市垫背的人又来了。。。。当有人想当骗子时,只要在股票论坛振臂一呼:“我是机构操盘手”,马上就有成千上万股民蜂拥而来,希望“操盘手”推荐一只股票,以便自己能够不劳而获,大赚一笔,结果又套牢在“操盘手”欲出逃的某只股票上。

 

面对着如此复杂的股票投资市场,没有人能够完全把握市场的所有信息,也没有人能够精确地预测股市。如果人们想做价格投机,其难度是比较高的。市场的短线波动主要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而市场情绪受到太多的因素影响,根本无法把握。所以想在市场上完全把握市场波动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只剩下价值投资了。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过:短期价格波动是投票器,长期价格波动是称重机。巴菲特也经常说同样的话。这话很对。短线行情由市场的多空情绪决定的,当多头人气旺时自然投多方的票多,股价会上涨;当空头人气旺时自然投空方的票多,股票会下跌。而股票的长期价格由股票的质地决定,最终股票的价格会上涨到它的质地应该有的范围内。市场情绪很难评估,那么短线行情也很难操作。巴菲特的聪明之处在于,只投资能够计算和把握的股票价值,当股票价格下跌到股票价值以下,就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不管当时股市行情的趋势和涨跌。反正经过几年,股票价格自然会反映出股票的价值,到时卖出股票,这叫价值兑现。所以价值投资者不用把股票卖在行情的最高点,可能还会把股票卖在行情的腰部。例如巴菲特2004年1元多在香港股市买入中国石油,在2007年10月以平均价12元多卖出,看起来赚了近10倍,可是巴菲特平仓以后香港的中国石油上涨到了24元。

 

价值投资看起来比较粗糙,经常买了就套,或者卖就涨。但并不影响价值投资者赚大钱。价值投资者看准了股票中最核心的部分价值!并且只有这一部分能够计算和评估,而行情的波动根本无法评估。人们喜欢做心里有底的事情,而价值投资刚好满足了这一心理要求。为了做价值投资,股票的买入价要求非常严格。格雷厄姆要求股价下跌到了股票面值的2/3才买入,以便企业破产了也能靠清算收回成本。可是要想股价下跌到股票面值的2/3,只有大股灾才会出现。2005年中国股灾时也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只是少数股票跌破了面值,但很快就涨上去了。1929年时,美国出现了大股灾才出现了这种情况。格雷厄姆就是从1929年美国股灾里爬出来的人,当然知道股灾的厉害,所以才把价值投资的买入价定得那么低。以目前中国股市的成长性来看,很难看到这样的股价出现,或者说根本看不到这么低的股价出现。就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也没有下跌到股票面值的2/3的位置。道升经过研究,从价值投资的本质出发,认为只要股票下跌到了上一年每股收益决定的市盈率在5倍以下时就可以考虑价值投资买入股票了。当然做价值投资的股票还有其它限定条件,例如企业的产品壁垒必须坚固,才能保证企业市场能够长期增长或者持续发展,这样企业才能成为长期成长性企业。在2005年和2008年的大熊市里,最后的底部都出现了基金炒作的蓝筹股的市盈率下跌到了3~4倍的现象。如果这时投资者大胆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做一波牛市行情至少能赚3~10倍。所以价值投资者是在满足买入条件以后几乎是逆市状态下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不止损,死抗几年以后必须会有暴利。

 

从价值投资的过程来看,投资者最难实施的有二项因素:

 

1、一是逆市买入股票,一般会暂时性套牢,那么投资者能承受得了吗?特别是大资金一定要采用逆市买入股票,不然很难收集到筹码。对于个人投资者,就算自己的技术水平很高,也很难做到刚一买入行情就开始上涨,或者说刚好买在行情筑底完成马上要上涨的拐点上。所以,大多数价值投资都是在行情极度低迷,又达到了价值投资的价位时就慢慢买入了,不会等到行情上涨以后才买入。

2、长期持股不动摇。由于价值投资者靠分红来保本,靠牛市上涨过程来赚钱。所以价值投资者熟悉股市的运动规律,知道在行情极度低迷以后一般会在3~5年时间里肯定会出现一次牛市,哪怕是局部牛市,即是一次大B浪反弹也会赚到大钱,很可能会赚到几倍的收益率。所以从长远的投资观点来看,死抗股票是合理的。

 

基于以上二点。只要选择的股票适合做价值投资,而且股票价格也符合价值投资条件,那么再加上长线资金保证能够实施长线投资,一定能赚到大钱。当然价值投资也有失手的时候,当企业的基本面发生巨大的变化时,如果向坏的方向发展,价值投资者会作出平仓决定。因为这样的股票已经不再适合做长线价值投资了。

 

有些人认为,在中国股票市场里不适合做价值投资。例如像000002万科这类地产龙头股只知道圈钱,在过去20年里圈的钱比分红的钱还要多。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是靠分红保本,而靠牛市的上涨过程赚钱。主要利润来自牛市行情的上涨过程,而分红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即使上市公司不分红,但股票价值仍然放在那儿,分不分红并不是价值投资的主要问题。例如,巴菲特自己的公司从来不分红,大家一样做巴菲特公司的价值投资。中国投资理论界对价值投资有错误,理论家们自己不炒股票,可是又要写书害人,把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仅仅说成是只靠分红赚钱的理论。这是何等的弱智呀。 

 

有许多个人投资者想不通价值投资是怎么赚钱的。写《专业投机原理》的作者维克多·斯波朗迪讲了一个“狗与主人”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价值投资赚钱的过程。主人牵着狗出外散户,狗总会围绕着主人前后乱跑,但始终不会远离主人。狗就好像股票价格,随时都在变动,看起来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是狗始终围绕着主人的前后在跑,那么主人刚好就是股票的价值。所以价值投资者认为股票的价格总是围绕着股票的价值在波动。股票的价值随着企业的成长在慢慢地增长,几年以后股票的业绩会有明显的大幅提升。而股票价格这条狗自然会围绕着股票的价值上下震荡。

 

当投资者了解了“狗与主人”的故事以后自然对价值投资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股市中还有一个巨大的秘密投资者并不知道,那就是股票为什么会那么赚钱?作为价值投资者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是股票分红赚钱还是牛市行情中价格上涨更赚钱?例如某只股票年收益为1元,如果100%地把企业的全部收益分配给投资者,那么投资者可以每股得到1元的利润。如果买股时采取了价值投资,假设以市盈率为3时买入股票,那么刚好股票买入价为3元,这时年分红收益率等于1/3,即33%。如果以后股票价格上涨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市场都认为30倍的市盈率是正常的,那么1元的年收益率的股票理论价格应该在30元处,则股票的资本收益率等于(30-3)/3=900%,则股票的资本收益率等于9倍。如果主力资金实力强一些,加上牛市火爆一些,还可以把市盈率炒到60倍,甚至100倍以上,那么会把股票炒上了天。价值投资者在逆市买入股票时价格非常低,结果一波牛市可以赚20倍以上的利润,可以用大发横财来形容。

 

那么,为什么牛市行情的上涨过程远比股票分红更赚钱呢?这是由于市盈率的杠杆效应在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市盈率为30,说明股价上涨到了股票收益的30倍;如果市盈率为100,那么股价上涨到了股票收益的100倍。分红最多分到股票的收益那部分,而牛市的上涨就是吹泡泡的过程,这个过程把市盈率吹大了,结果股价收益比分红收益高出了“市盈率”这么多倍。这就是股票资本收益率远比股票分红收益率大很多很多的原因。因此,读者可以看出,说价值投资只是为了长期分红的人根本不了解股市,完全是胡说八道。巴菲特的聪明之处在于,以分红保本,以牛市赚钱。当价值投资者知道投资3~5的就能靠分红保本,那么卖出的股票就是利润了。所以长线价值投资者根本不怕短期套牢,他们看到的是3~5年以后的收益情况,不会在意近期股市行情的波动。

 

2008年年底媒体宣传巴菲特被套牢的事件最多,到处都能听到巴菲特被套牢了。不管在电视里,在股票论坛里,甚至我在期货公司里的大厅里,或者在商场的电梯里都能听到巴菲特被套牢的新闻。结果股民在强大的媒体攻势下只好乖乖地卖出股票出逃。心想世界金融危机真来了,巴菲特都被套牢了,何况我们呢?结果大量的股民从6124点死抗到1664点时不得不在巴菲特套牢的广播中恐慌得割肉出局。后来我们发现他们刚好都割在了地板价上。巴菲特被中国市场主力作为熊市最后的震仓手段,让道升佩服得五体投地。中国股民哪个知道巴菲特被套牢了?没有一个人亲眼看到,只是主力在宣传,只是中国媒体在宣传。是真的吗?不知道。可是只要中国股票市场相信就够了,震仓的目的就达到了。

 

更搞笑的事还在后面。今天7月,我在中国证券网和其它主要的股票论坛上都看到巴菲特投资中国一家电动汽车公司已经赚了45亿美元浮动利益的消息。文章说,巴菲特是价值投资者,做长线投资才赚了大钱,即使赚了45亿美元也不会卖出,还要长期持有。目的就是要告诉广大投资者向巴菲特学习,做价值投资,不要平仓出来,平仓出来就赚不了大钱了。最有意思的是,《滚雪球》一书刚好出来,有一篇署名为清华大学教授写的《滚雪球读后感》的文章。这篇“读后感”相当反动,只谈了价值投资的长线持有股票,不谈风险,闭口不谈价值投资必须满足非常苛刻的买入条件。文章只强调价值投资只靠分红赚钱,以非常煽动性的优美的语气向投资者倡导永远持股,因为只有永远持股才能滚雪球,永远持股才能像巴菲特那样赚大钱,只有永远持股才能实现价值投资的真谛。。。。可是大家没有想到中国股市正在悄悄地见顶。我一直怀疑“滚雪球读后感”是不是清华大教授写的,没有署名就让人怀疑,也可能是某家机构枪手所写,以巴菲特为武器来诱惑大家不要卖出股票。

 

从以上巴菲特在中国股市的遭遇中可以看到,主力手段太隐秘了,可以用巴菲特来震仓,也可以利用巴菲特来出逃。其手法相当高明,可以说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最近我发现有些股票论坛上的所谓高手们开始攻击巴菲特,或者拿巴菲特来说事。我只好嘿嘿地笑一笑。这些人懂什么?知道什么叫价值投资吗?多数人只知道追涨杀跌做短线才安全,或者一年四季只知道唱多,或者长期只知道唱空。这些人除了脖子上那根死人子筋比较突出以外,还真没有发现什么特色,也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回想投资股票十多年来,只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才是最简单、最有聪慧的投资手法。这种投资手法我曾经用海蚂蟥来比喻,相当贴切,相当形象。同时从哲学的高度来看,投资手法并不是越复杂越好,反而在股市里最妙最高效的投资手法和投资智慧恰恰是价值投资。而价值投资太简单了,简单到了人们根本不敢相信的程度。所以,道升认为投资智慧和普遍真理总是以简单的形式存在,大道至简也许能够更好地说明这一切。而发现“真理总是以简单的形式出现”这句话本身同样闪耀着灵光乍现的光辉。

 

道升写于2009-9-2日2:16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