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恩格尔系数:美好生活的新标尺

 智慧旅游519 2013-02-19

旅游恩格尔系数:美好生活的新标尺 

郭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被写入文件。之后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旅游与人民群众的更加美好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看到刘思敏的《顺势而为,创设“旅游恩格尔系数”》(见《中国旅游报》12月13日),思路霍然开朗:刘文中所提出的旅游恩格尔系数不正是美好生活的新标尺吗?如果说,恩格尔系数本身是着重从实物即食物开支在所有总开支中占比角度分析家庭及国家富裕水平的话,旅游恩格尔系数则是从精神产品角度对原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行文方便,以下将前者称为实物型消费系数,后者称之为精神型消费系数)。笔者认为旅游恩格尔系数将充分“给力”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一、恩格尔系数由物质走向精神:历史发展的必然

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精神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再具体地说,精神是作为物质状态的生物,进化到一定阶段,即人类的出现,才产生的。也可以说精神性是人区别于万物的最重要属性之一。

      人类出现后,要生存,必须先解决食(裹腹),然后有衣(最初只是单纯的御寒,后来又增加了遮体的精神需求)、住(挡风雨及其他危险)等方面的需求。可见,食为人类的第一需要,所谓“民以食为天”。正因为如此,作为实物型的恩格尔系数在选取实物时,首当其冲地选择了食物,以它作为重要参照物来分析、揭示家庭和国家的消费与富裕程度关系的规律。恩格尔先生所处的十九世纪之前及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实物产品在经济活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马斯洛需求理论又告诉我们:人类在解决或部分地解决生理、安全等物质方面需求的基础上,会不断探寻并满足其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需求,它是一个由物质到精神、由低到高的不断追求的过程。

      实际上,根据恩格尔定律:当恩格尔系数降低到一定程度(如30%)之下,即社会的富裕程度达到一定的高度,恩格尔定律将逐渐失去作用。因此恩格尔定律本身也需要有新的发展。

      如果说实物型消费系数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选择,那么,后工业时代及至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应该有满足精神需求的精神型消费系数。旅游恩格尔系数的提出正当其时。

      二、旅游与精神消费及至更广泛的生活消费之间的关系

      1、旅游在精神消费中的重要性

      作为实物型系数的重要参照物,食物是生活的必需品。旅游是不是精神生活中至为重要以至于可以视为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呢?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显然不是。中国历史上众所周知的旅游名家如李白、徐霞客、郑和等,无不是王公贵族、文人墨客,旅游是奢侈生活,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旅游和休闲,离普通人的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但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旅游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公民旅游人次为19.5亿,按全国总人口13.35亿计,中国公民年均旅游人次为1.46。并且国内旅游人数及总收入的增长分别达到11.1%和16.4%,均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这样的数据预示着:旅游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的大众旅游时代,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遥远。

      2、旅游作为精神消费的特点

      相对于读书、看电影、上网等同属精神文化类活动,旅游消费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高度的参与性:旅游者在旅游中是一种即时的、主动式的和动态性的的参与,旅游者即参与旅游消费,同时也参与旅游生产。自助游、自由行等新型旅游方式更是体现“我的旅游我做主”这样的参与理念;异地性:旅游是离开常住地去到旅游目的地的活动;差异性:旅游是生活,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旅游中的生活又异于日常生活、工作之生活。旅游中随时处于变化状态,每天都可能会有新的内容,新的变化,同时为旅游者带来新的收获;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压力,旅游中更多的是放松和减压。可谓是紧张工作、生活之余的变奏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且将是越来越重要的生命乐章,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或将成为人类乐此不疲的不懈追求,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

      3、旅游及旅游业,有着非常宽泛的外延

      首先,旅游资源极具广泛性,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现代的,动态的、静态的,抽象的、具体的,几乎可以说旅游资源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笔者认为“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是对旅游资源广泛性的最好诠释。

      其次,旅游具有非常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旅游与工业结合,有工业旅游,旅游联手农业,有农业观光旅游,以此类推,还有红色旅游、科普旅游、商务会议旅游、修学旅游、体育旅游、疗养旅游等各类特色旅游,更进一步,有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旅游地产等概念及产业的兴起。

      4、旅游对其他产业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除了上面提及的原因,还因为旅游与其他消费方式的一个很大区别是:后者是消费者将产品买回家消费,而前者是旅游者将自己“送”过去在当地消费,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的贡献除了为当地“输入”旅游者,同时也为那里“输入”了作为消费者的人,他们不仅消费旅游产品,而且会消费一切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游客,他们在消费等很多方面已经市民化了。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旅游业可以拉动一切与人、人的需求有关的行业及消费。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旅游业的经济乘数作用是7,即旅游者每消费1元,可以带动7元的社会消费;同样,旅游业还有就业方面的“乘数效应”,可以拉动社会就业。

以上情况表明:旅游是精神型消费系数的不二选择。

      三、提出旅游恩格尔系数的现实意义

       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在精神需求中,能给人们带来极大快乐的旅游应置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再进一步,笔者认为:在旅游中,公民旅游应该得到至高无上的重视和保护。“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中华民族相信也是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待客之道,但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照章纳税,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并不断做出各种贡献的公民,他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得到甚至是优先得到满足。为此,建议将三大旅游的发展关系调整为:保障发展公民旅游,重点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其中的“保障”一词的含义不仅仅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之保障,更是需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从旅游与人、美好生活关系的角度,对旅游业做出新的定位和规划。无疑,将旅游业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及有关方面着手制订并实施的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纲要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

      总之,旅游作为一种在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及至整个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位置的精神消费,应该成为精神型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参照物。如果说实物型消费系数选择食物,体现的是传统的“民以食为天”的思想;那么,精神型消费系数导入旅游,则更多体现的是“快乐为生活之本”这样的以人为本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