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协和主治医辞职下海 引资创高端连锁诊所

 笨鳥先飛龍 2013-02-19

日期:2013-01-22来源:中国健康界
 
四名年轻医生也勇敢地从公立医院出走,加盟初创的卓正医疗。朱岩感慨,“三家卓正诊所承载了他们自由执业的梦想。”

朱岩在新浪微博上的名字叫“回到明朝当医生”,拥有近2万个粉丝。1月11日,他发微博称,“放弃了稳定的收入,远离了公立医院这颗大树,抱着医疗与服务结合的理想,我们选择了自由执业。”

穿越不到明朝,朱岩跳出公立医院,选择自己创业,继续当医生。

在2012年7月之前,朱岩还是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治医生。之后,32岁的他选择南下深圳,与另外两个创业同伴,引入一笔天使投资,联合创办了卓正医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正医疗)。在创业之初便能得到资本的青睐,卓正医疗无疑是幸运的。

日前,卓正医疗旗下的3家诊所正式营业,第4家诊所处在筹备中,预计年内形成5家诊所的规模。致力做高端连锁诊所的卓正医疗迈出了第一步,初显雏形。

四名年轻医生也勇敢地从公立医院出走,加盟初创的卓正医疗。朱岩感慨,“三家卓正诊所承载了他们自由执业的梦想。”

朱岩和他的创业团队追逐着自由的理想,但前方绝非坦途。他告诉中国健康界,3、5年内不敢奢望卓正医疗能盈利,“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坚持”。

走出体制寻新路

2003年,朱岩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部,接着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肾脏病学硕士学位。他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习、工作近10年,从医学生、住院医师、再到肾脏内科主治医师,积累下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果不离开协和,他未来或许将成为有造诣的医学专家。

对公立医院工作环境的不满和追求更大的医生职业价值,是坚定朱岩离开公立医院的重要原因。

“想离开不是一天两天,其实考虑过很长时间。”朱岩现在回想,仍觉得“在协和医院还是很值得骄傲。自己真的喜欢做医生。但在公立医院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让人陷入矛盾、纠结。工作量太大,难以在工作量与服务质量之间找到平衡。医生大概50%以上的精力不是放到临床,而是拖延在其它事务性工作。医生想把更多精力放在临床、放在病人身上,这在公立医院不可能实现。”

早在2011年12月6日的微博上,朱岩写到:“今天又有个同事辞职,电话里听到了他重获自由的兴奋与期待。医院小弟弟小妹妹四处打探着离职前辈的近况,跃跃欲试的样子。但凡辞职的都有几个特点:一年轻的;二优秀的;三有理想的。中国医疗事业的希望在哪里?”

朱岩的职业理想也萌生改变,憧憬脱离体制,出去自由执业,尝试另外一种工作模式。“希望有所改变,对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或者说对原来工作状态的一种不满,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情。”

把公立医院工作与自由执业对比,朱岩总结了他的切身感受:“公立医院工作像是做一项职业,自由执业更像是做一项事业;前者可能有50%精力不是在临床,后者可以把100%精力用在如何服务病人身上;前者像是低技术工作的机械重复,后者在与患者充分交流后、病人的信任与感激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前者要么失去道德底线、要么生活在贫困边缘,后者依靠自己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获得应有的报酬,活的更有尊严。当然,自由执业也对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失去公立医院这颗大树的庇护,医生必须注重自己的品牌服务,既要保证医疗技术的专业性,又要有高质量的服务。”

直到朱岩遇到王志远和施翼,他的自由执业理想变现了。

创业三人行

王志远和施翼是北京大学同学,经过朋友介绍,他俩与朱岩相熟。有了王志远和施翼作为合伙人,朱岩的自由职业理想在商业运营上有了保障,因为他们二人给卓正医疗的创立带来医疗专业之外的其他重要资源。

王志远精于金融、投资,曾在花旗环球金融和摩根大通的投资银行部门工作多年。凭借个人关系,他为卓正医疗拉来一笔数目可观的天使投资,确保公司未来几年不需为资金担忧。施翼则是商业运营、推广的高手,并有创业经验。施翼曾担任腾讯科技的高级产品经理,负责在线保险、医药等生活服务电商领域的产品体验和用户运营。

尽管王志远和施翼是首次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二人却以旁观者的视角得出独特认识,都认为医疗领域潜在一定商业机会。

在与朱岩等公立医院医生接触后,王志远慨叹,“医生像金融从业者一样,也是专业人士,但国内医生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社会认可度简直太低了。一名医生即使是协和毕业的,月收入可能只有几千元、不到万元,远低于金融从业者。而在香港,医生的收入是一般金融从业者没法相比的。从宏观来看,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医疗需求越来越多。而从医疗服务的质量来说,很多老百姓并不满意,一些医疗需求并没有被满足。”

施翼也认为:“国内有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去看病的时候,对中国的医疗现状都挺不满意。医疗是竞争不充分、提升空间很大的行业。诊疗过程由一系列体验细节组成。可能我们在某个就医体验细节上做得稍微好一点,比如让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时间再长一点,补打一个随访电话,或许会产生比较好的口碑。对此,我们觉得应该有机会把这件事情变成现实。”

经过反复沟通、相互影响,三人准备创业的思路渐渐清晰。2012年4月20日,卓正医疗成立。朱岩、王志远和施翼成为卓正医疗的三位联合创始人,现在分别担任医疗运营总监、执行董事和商业运营总监,他们是卓正医疗的行政团队核心,负责为医生行医提供专业的行政支撑。而投资方不干涉卓正医疗的运营管理,给予充分放权。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卓正诊所内科医生潘涛对三位创始人团队评价道:“三个创始人各有特长,满足了创办一个医疗机构多方面的需求。这也是吸引我加入卓正的一方面。出来办诊所,光靠医生的能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布局深圳

三位创始人都比较中意香港的社区诊疗模式,把创业地点选在毗邻香港的深圳。

朱岩告诉中国健康界,“我多次到香港参观,对香港的医疗体系比较了解,发现那里基础医疗特别发达,自由职业非常成熟,随便一个医生都可以自己开诊所。我们想在基础医疗领域做一些事情。与北上广相比,深圳的经济基础也很雄厚,但医疗资源略显薄弱,居民的消费能力比较强,对香港的就医模式有一定认知度,所以我们选择了深圳。”

在经营定位上,卓正医疗希望“借鉴香港的连锁诊所模式,为中国中上产家庭提供便捷、高品质、价格合理的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并建立起居民和专业医护团队之间的长期联系和信任。”

已经开业的三家卓正诊所都选址在深圳中高档小区附近,装修考究,环境温馨,同时具有专业性,最小面积有150平方米,最大的超过200平方米。卓正诊所经常在社区里举行免费的公益健康讲座,这也成为卓正诊所向社区居民推广自己的有力手段。

在为诊所选址、办理营业执照、审批的过程中,施翼等人不断与深圳政府多个部门打交道。他对政府公务的公开透明和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支持,表示肯定,“申办过程相对比较顺利”。政策环境让他们庆幸当初选择深圳。

万事开头难。施翼提到创业起步遇到的一些困难,露出几许无奈。“在医疗机构选址上,行政规定,500米之内不能有两家医疗机构。早期我们花了两个月时间选址,一筹莫展,找不到好地方。但凡我们看中的地方都已经有医疗机构,其他没有医疗机构的地方却是荒郊。地方政府比较开明,慢慢把条款放开,变通为500米内不能有两家同类医疗机构。楼下有一家牙科诊所,还允许再开一家儿科诊所。另外,我们还在摸索怎么让医疗机构快速建立口碑、形成用户互动。我们也要一点一点地去改进完善整体就医细节相关的一些操作性问题。比如,小孩来到卓正儿科诊所,怎么让他不哭,怎么让他少受一点疼。还有,怎么做到诊所和诊所之间的信息互通,采用哪种软件支撑,都有很多麻烦,都需要去解决。我觉得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同样很有意思。”现在施翼负责卓正医疗的商业推广、对接商业保险、对外合作洽谈、诊所软件适配等工作。

患者要接受卓正诊所的家庭医生服务,仍需要一个观念更新和市场培育的过程。施翼倾向更多运用互联网手段推介卓正的品牌,比如利用微博,与患者形成互动。现在每周会有一名卓正诊所的医生在微博上对网友做健康咨询,扩大卓正医疗的品牌影响力。

以医疗团队为核心

怎么招到优秀医生,这也是卓正医疗面临的难关之一。施翼呼吁,国家对医生自由执业的政策再宽松一些,让高端医疗机构能够吸收到公立医院的优秀人力资源,医疗市场竞争充分以后,受益的是消费者。

卓正医疗的招聘广告很有诱惑力——“如果你厌恶收受医药回扣、病人红包,坚持道德底线,但是希望医生的价值能够被社会认可,希望过上应有的富足生活。加入卓正医疗,代表一种不同的行医生活方式。卓正提供较高的基本薪资,医生的奖金与工作量和诊疗质量挂钩,与创造的收入无关;医生提升为合伙医生后享有分红权。”朱岩他们希望,招聘的医生都和他们具有共同价值观和职业追求。三位创始人都强调尊重医生的价值。

加上朱岩,卓正医疗现在共有5名医生,其他4名医生同样出自大型公立医院。4名医生加入卓正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通过朋友介绍,有的是通过微博搭桥,有的是通过网络自荐。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卓正诊所内科医生李陶说,“我们刚起步,运营团队知道我们的病人比较少,从来没有跟我们施加销售压力。他们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因为没有病人,或觉着收入不高,改变以前的初衷。他们不介入我们的医疗过程。这点是我近几个月感受最深的。运营团队对患者体验方面扣的特别细,考虑的细致入微。我们能在很多地方提高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只不过,我以前在公立医院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教育,现在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至于薪酬,我不是很看重。现在我的职业满足感还是比较高的。”

卓正诊所目前的收费制度借鉴香港诊所,实行包药模式,所有诊疗打包统一收费380元。医生的收入与所开药品、检查无关,只与工作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有关。

朱岩说,“我们希望在卓正工作的医生,是想做临床、想接触病人的医生。我们也能给医生提供这种支撑。医生什么都不用考虑,直接考虑临床,直接考虑和病人沟通交流、帮助病人。”

施翼也指出,“我们整个团队,包括护理团队,是医生的一个支撑平台。我们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让医生能够不受其他事务的束缚,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临床上,让优秀的医生发挥专业水平,最终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我们的医生像星巴克的咖啡豆一样珍贵,带来独一无二的价值。”

和睦家是先有医院,然后又建立许多诊所。而卓正医疗现在走的路子与和睦家相反。朱岩介绍,卓正医疗今年将会筹建一家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心诊所,购置一部分大型设备,提供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

医疗投资的回报周期和客户积累都比较漫长,忌讳急功近利。“我们前期把规章制度、整个体验流程等基础打好以后,剩下发展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施翼对未来表示谨慎乐观。

朱岩已经把创业当做一种生活态度。他现在把主要精力用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尤其是病人就医体验,还有接诊病人。对于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他坚信,一定要长期用心投入医疗行业,保证长期的医疗质量,才能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