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500XX家族都是创新型基金,除了150002与150003,其余都是杠杆型基金。以国联安双禧B为例,分析其到期折算和到点折算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双禧B采用完全复制标的指数的方法,进行被动式指数化投资。股票投资组合的构建主要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来拟合复制标的指数,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而进行相应调整,以复制和跟
踪标的指数。150013对中证100指数(399903)进行有效跟踪,年跟踪误差不超过4%。
所谓杠杆基金,简言之就是通过借贷数倍于本金的资金来放大交易。双禧中证100指数分级基金在募集期,场外认购的全部份额确认为双禧100份额;场内认购的全部份额按4∶6的比率确认为双禧A份额与双禧B份额。A与B的基金份额配比始终维持4∶6的比率不变。A份额的约定年收益率为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年利率加上3.5%(固定利息,2.25%+3.5%),而其余证券投资带来的收益或亏损,都将由B分享承当。因此,双禧B的初始杠杆为1/0.6=1.67。
基金存续期内自上一基金份额折算日次日或基金合同生效日始至满三年的最后工作日止,如果期间每个工作日双禧B的份额净值都大于0.150元,则最后工作日为基金份额到期折算日;如果期间某个工作日(T日)双禧B的份额净值小于或等于0.150元,则该日后的第二个工作日(T+2日)为基金份额到点折算日。
无论到期折算抑或到点折算,折算对象为折算日登记在册的基金所有份额(双禧100份额,双禧A份额,双禧B份额);折算后双禧A与双禧B份额配比维持4:6不变;所有基金份额净值调整为1.000元。
该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10年4月16日,2010年6月18日建仓完成。假设该日闭市后双禧100份额、双禧A份额
与双禧B份额的基金份额余额分别为12亿份、16亿份与24亿份。双禧100份额(162509)的基金份额净值Nav'=0.968,双禧A的份额净值Nav(A)'=1+(2.25%+3.5%)*64/365=1.01。
双禧B的份额净值Nav(B)'=(Nav'-0.4*Nav(A)')/0.6=(0.968-0.4*1.01)/0.6=0.94
2010年6月18日对应中证100指数399903的点位2537.94,到2011年12月30日,对应指数为2239.51,下跌幅度为(2537.94-2239.51)/2537.94=11.76%,该日双禧A净值Nav(A)=1+(2.25%+3.5%)*616/365=1.098,双禧100份额净值Nav=0.856,由此得出双禧B份额净值Nav(B)=(Nav-0.4*Nav(A))/0.6=(0.856-0.4*1.098)/0.6=0.695
双禧100份额的净值下跌(0.968-0.856)/0.968=11.57%,低于4%的年跟踪误差。
触发到点折算的条件是双禧B净值小于0.15元,假设T日闭市后双禧A的保守净值为1.098,双禧B净值为0.149,则双禧100份额净值Nav=0.4*Nav(A)+0.6*Nav(B)=0.4*1.098+0.6*0.149=0.5286,净值跌幅为(0.968-0.5286)/0.968=45.39%,对应于2010年6月18日的中证100指数2537.94也应有相同的跌幅,也就是T日收市后的点位应该是2537.94×(1-45.39%)=1385.97。
由于Nav(B)<0.15,触发了到点折算。
双禧100份额折算:
双禧100份额折算比例k=折算日折算前双禧100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1=Nav'=0.5286
T+1日份额折算为Num=折算前双禧100份额的份额数×双禧100份额的折算比例=Num'*k=12*0.5286=6.3432(亿份)
折算后份额净值Nav=1.000
双禧B份额折算:
双禧B份额折算比例k(B)=折算日折算前双禧B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1=Nav(B)'=0.149
T+1日折算后的份额数Num(B)=折算前双禧B份额的份额数×双禧B份额的折算比例=24*0.149=3.576(亿份)
折算后份额净值Nav(B)=1.000
双禧A份额折算:
为保持A与B份额比率4:6不变,双禧A份额的折算比例与双禧B份额的折算比例相同,双禧A份额持有人持
有的双禧A份额数同比例相应缩减,超出份额数将全部折算成双禧100份额的场内份额。
双禧A份额折算比例K(A)=K(B)=Nav(B)'=0.149
T+1日折算后的份额数Num(A)=折算前双禧A份额的份额数×双禧A份额的折算比例=Num(A)'*K(A)=16*0.149=2.384(亿份)
双禧A份额超出份额折算成双禧100份额的场内份额=折算前双禧A份额的份额数×
(折算日折算前双禧A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折算日折算前双禧B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
NewNum=(Num(A)'*Nav(A)'-Num(A)*Nav(A))/Nav=Num(A)'[Nav(A)'-Nav(B)']
注:Nav(场内基金份额净值),Nav(A)(折算后A份额净值)均为1
因此,新增的场内份额=16*[1.098-0.149]=15.184(亿份)
折算前后基金资产净值保持不变:12*0.5286+(2.384*1+15.184*1)+24*0.149
假设折算日后100个自然日指数又回到了2537.94,上涨幅度为(2537.94-1385.97)/1385.97=83.12%
同期双禧100份额净值也回升83.12%,(1+83.12%)×Nav=1.8312(注:折算后所有的份额净值都折算为1.000)
双禧A份额净值=1.098+(2.25%+3.5%)×100/365=1.114
双禧B份额净值=(1.8312-0.4×1.114)/0.6=2.309
如果在2010年6月18日持有1000份150013,到点折算后份额变为1000*0.149=149份,即使以后指数能回到持有日的点位,彼时收回的资金2.309*149=344.041,也不能回本了。
而如果不进行到点折算,Nav=0.5286(1+83.12%)=0.9679
Nav(B)=(0.9679-0.4*1.114)/0.6=0.8705,虽然本金仍旧有损失,但并没有因到点折算所导致的那么大。
原因就在于折算后杠杆比又回到了初始的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