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化陶瓷之中国白

 小伤感889 2013-02-20
德化窑位于进福建省的德化地区,主要分布在德化县的城关一带,较典型的窑址有碗坪仑和屈斗宫,据说这里有将近200多处的古窑址。从历史上看早在唐宋时期德化窑就开始烧造青白瓷和白釉瓷,且“肇始之初”就将其有着独特美观效果的作品面向海内外市场,尤其是入宋以后国家在对外贸易上由于“陆路受阻”,便更注重海运。当时的政府不仅频繁派官员到处“出访”用以大力“招徕贡市贸易”,而且还早在宋哲宗的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就在泉州建立了“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海外通商事宜”。
然而德化窑作为颇具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瓷业中心,却是明中期以后的事情。德化白瓷有“德化白”、“建白”、“猪油白”、“象牙白”等称谓,西方人则称其为“中国白”、“鹅绒白”。德化窑除了制作一些民间日常用品之外主要是瓷雕艺术作品,且于明末清除其技艺达到了鼎盛。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的著名百科全书《天工开物》里记曰:凡白瓷者“中国惟出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南则泉郡德化……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另有记载云:“似定器无开片,若乳白之滑腻,宛如象牙光色,如绢丝釉水之莹厚”。进入到了十七世纪以后,为了扩大出口和迎合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德化窑还模仿了不少的西方金属器皿的造型,如酒壶、咖啡用具、啤酒杯子等等。然而正是那些在《天工开物》中被列为“不适实用”的“玩器”,成了五百年以后拍卖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艺术珍品,也吸引着不少的造假者为之“殚精竭虑”。
清代的中期以后,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官方的瓷器出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这个时期福建沿海地区的海盗异常猖獗,对德化瓷器的出口也产生了不小的威胁,至此德化窑的薪火日渐衰落。然而长期以来德化窑瓷器对海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以至于从十七、十八世纪起一些欧洲国家的所谓“皇家瓷器厂”竟相模仿生产,如法国的圣科得陶瓷厂、查得雷陶瓷厂,英国的切尔西陶瓷厂,德国的迈森陶瓷厂等等。而德国的著名艺术家柏特格(bottgin)仿照中国明代德化制瓷巨匠何朝宗的“手法”烧出了一尊观音造像,据说跟何大师还真“有一拼”,至于这位洋人的作品到底能不能算个“玩意儿”,我没见过实物故而不敢瞎说。但是,历史上的德化窑瓷器对世界陶瓷的发展曾做出过极为宝贵的贡献,这无论如何是个不争的事实。
德化陶瓷之中国白
德化瓷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著称于世。而“中国白”正在成为德化陶瓷的代表。如今,“中国白”在德化已有了属于自己的宫殿———中国白艺术宫。
明朝一代宗师何朝宗首创的“象牙白”瓷雕,被誉为“国际瓷坛明珠”,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珍品,被称为“中国白”。无独有偶,德化白瓷以其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脂,被称为“中国白”。
每件瓷器都有她的欣赏价值,但不是都有收藏价值。据说,“中国白”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而且是收藏品中的佼佼者。
在德化,每一件成功的“中国白”作品都属百里挑一的精品,它们不但独具神韵,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重大事件、一份历史记载、一个重要人物。作为火与土的艺术,古今瓷器,因其既能给居家增添文化氛围和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们带来增值效应,因此,历来备受人们的青睐。德化“中国白”不仅耐看,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很“好摸”哦。
据说,一般的白瓷雕是不可以摸的,因为,人的手上或多或少带有汗渍和杂质,白瓷一被触摸,就会与之发生反应,从而失去其纯白度,没有了新瓷的美观。
而“中国白”则不同,它不仅新品美观、好看,而且“出淤泥而不染”,只要你不用力摔打,可以尽情触摸、把玩。因为,就算经过手上汗渍洗礼,它也一样冰清玉洁,不受纤尘污染。而且常摸常新,反而光泽度更好,不会变黑。
德化生产的白色瓷器,瓷质细腻纯净,透光度良好,釉色纯白、明亮莹润。主要品种有日用细瓷和陈设艺术瓷。建白瓷(即象牙白)、高白瓷和艺术瓷是德化瓷中三大独特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