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内经》五脏主五窍

 心静意定 2013-02-21

      《内经》中有篇章涉及到五脏与面部官窍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 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脉度》、《灵枢·五阅五使》、《灵枢·师传》等,主要认 五脏与面部官窍 一对应,是五脏与面部官窍关系的主要内容

《灵枢·五阅五使》云:“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亦云:“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

 

说明五脏与七窍的生理关系密切,五脏的精气经脉输送至颜面五官七窍,使七窍与五脏通应相连,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肺主呼吸,鼻为气道,故“肺气通于鼻”。鼻的功能是通行呼吸,辨别香臭。心主血脉心血可以通过经别上荣舌本,故“心气通于舌”,舌具有分辨五味,调节发音的功能。肝藏血开窍于目,故“肝气通于目”。

目能视物形态,分辨五色。脾主运化,水谷赖口摄入,故“脾气通于口”。脾的功能正常,则食欲旺盛,口味调和。肾藏精,充养于耳,故“肾气通于耳”。耳具有主持听觉,分辨五音的功能。五脏与七窍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肺气失宣,则鼻塞不通;心火上炎,则舌赤红肿;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脾虚不运,则饮食口淡无味;肾精亏虚,则听力下降,不能分辨五音。故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内经》中论及心与诸窍关系时,出现了两 观点,除心开窍于舌说之外,还有心开窍于耳说。

  首先,心开窍于舌,是五脏主五窍说的通行观点,有其一定的实际意义。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心主舌……在窍为舌。”《灵枢·五阅五使》云:“舌者,心之官也。”《灵枢·脉度》亦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以上 些说明了心与舌的密切关系。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

   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而舌的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如果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謇等病理现象。由于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又极丰富,因此,从舌质色泽可以直接察知气血的运行和判断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

  其次,心开窍于耳,此说的出现可能就是出于对舌作为一窍的疑虑,所以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提出了另外一种五脏与体窍的配属法,那就是心开窍于耳,肾则开窍于二阴,这应该是五脏配属五窍的另外一种观点。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内经》中的“心开窍于耳”说,有其一定道理,直接证据如在经脉循行方面,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心经之气血可通过本经之络脉而直接运达于耳;心与小肠表里小肠经脉从目外眦转入耳中故心经气血亦可假小肠之脉上注于耳而滋养耳窍。

  五脏与官窍密切相关的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官窍疾病可通过治疗五脏获效。如伤风鼻塞嗅觉不灵,治宜宣肺透窍;心火上炎舌赤红肿,治宜清心降火;肝血不足之眼目干涩,治宜补血养肝;脾虚失运之口淡乏味,治宜健脾消滞;肾精亏虚耳鸣耳聋,治宜滋肾补精。这是七窍有病治从内脏着眼的依据。而耳、目、鼻、唇、舌“五官”是五脏之外窍,为五脏之外候,望其色泽、形态变化,可测候内脏病变,如鼻头色青多为腹痛,色黄为湿热,色白为失血,或见于虚寒证,色赤为脾肺两经有热,色微黑为水饮等;心阴耗竭或肝经气绝可见舌卷短缩,热病津伤则舌焦干枯,热腐伤血舌本烂,热入气分舌苔黄等。又,《灵枢·本脏》举耳、唇外形与脾肾内脏关系曰:“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好 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也。”“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耳唇与肾脾关系如此,五脏的偏倾、脆弱、畸形等,均可从五官上有所反映,在诊察病情时可以参考。

值得说明的是,除了五脏与面部官窍一一对应的五脏主五窍说之外,《内经》中五脏与官窍配属还有一些认识,也具有临床意义。如《内经》在提出心开窍于舌说与心开窍于耳说的同时,也记载了心与目、鼻的密切关系。如《素问·解精微论》:“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将目也称为心之窍,可见对心与目关系的重视。有关心与鼻的关系,如《素问·五脏别论》云:“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鼻本为肺窍,肺病而呼吸不利或鼻不闻香臭最为常见,但心有病也可引起鼻不利,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病引起鼻塞不利或不闻香臭的机理,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素问·五脏别论》所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脏气”,“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即肠胃受纳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五脏;自然界清气,通过鼻而入藏于上焦心肺,布达周身以维持生命。可见自然清阳之气赖心肺共同作用,才能进入人体。若心肺有病,则不能纳藏清气,从而反映到鼻,而表现出阻塞不利或嗅觉失灵。二是经脉所系,《灵枢·经脉篇》云:“心手少阴之脉……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心脉系肺,鼻为肺窍,所以心有病及肺而影响于鼻,“鼻不利”虽直接受肺影响,但其本则是心病。因此,治疗此类鼻不利之病,必当治心脏,始能获效。

 

 

五脏病机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8-21

摘要: 编者按:病机是疾病变化机理,是疾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转归的内在依据。至真要大论》关于病机的论述有十九条,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病机十九条。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双庆教授认为,病机十九条的意义,在于它从五脏六气失常致病入手,示范临床审机求属的方法。

   编者按:病机是疾病变化机理,是疾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转归的内在依据 《素问·至真要 论》关于病机的论述有十九条,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病机十九条”。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双庆教授认 ,病机十九条的意义,在于它从五脏六气失常致病入手,示范临床审机求属的方法。病机十九条遵循同 格式“诸……皆属于……”表述,其中的“诸”、“皆”是表示不定 ,切忌认作“一切”、“全部”、“凡是”,并防止将条文绝对化,应从其病象入手,按五脏六气的特性进行病因病位及病性的归类分析,以推求病证的本质属性,从而为防治提供依据。翟双庆教授将“病机十九条”分五脏病机、上下病机、火热病机、风湿寒病机四部分阐述,本版今起每周五刊出。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肢体动摇不定和头目眩晕的病证,大都属于肝的病变。掉,摇也,包括头部、四肢的抖动和肌肉  动等;眩,即眩晕,指视物昏花旋转,头重脚轻,如坐舟车之状,甚则张目即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掉、眩,均有一 共性,即“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则动”,故二者属风证范畴。而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主人一身之筋膜开窍于目,故若肝有病变,波及所合之筋、所主之目窍,就会见到掉、眩等风证之象。因其病位在肝,产生于内,故又可称之为“肝风”、“内风”。风证有虚实之不同,血虚生风者,宜四物汤加减;阴虚风动者,用六味地黄汤一贯煎加味;肝阳上亢者,可用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汤治之;热极生风者,则以羚羊钩藤汤来清热熄风

  病案举例

  张某。头眩眼花,纳少泛恶,唇舌麻木,脉象弦滑。肾水本亏,肝阳上扰清空,湿痰中阻,胃失降和;宜柔肝潜阳和胃化痰。生白芍二钱,黑穞豆衣三钱,炒杭菊钱半,生石决(先煎)把钱,朱茯神三钱,煨天麻八分,潼蒺藜三钱,炒竹茹钱半,焦谷芽三钱,仙半夏钱半,薄荷炭(后下)八分,槐花炭二钱。(《丁甘仁临证医案》)

  按:本例少阴水乏,水不涵木,肝阳上扰,挟痰浊交阻,胃失和降。法取肾与肝胃同治,柔肝潜阳,和胃化痰。

  诸寒收引  皆属于肾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提示身体蜷缩、四肢拘急不舒、关节屈伸不利的寒性病证,大都属于肾的病变。肾为寒水之脏,主温煦蒸腾气化。若其功能虚衰,则失其温化之职,从而导致气血凝敛,筋脉失养,出现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寒有内外之分,内寒之证产生于阳虚,因肾为人身阳气之根,所以内寒的形成以肾阳不足为其关键;外寒伤人之证,是由卫气虚弱引起,卫气根源于肾中之阳,与肾亦密切相关。故临床治内寒当以温补肾阳为主,治外寒伤人久不愈者,亦当考虑散表寒温肾阳并举。

  病案举例

  经行腰肢闪痛,呼吸不利,畏冷不能屈伸。奇经八脉交伤,故以温通经络为治。当归身三钱,淡苁蓉二钱,小茴香一钱五分炒,杞子一钱五分炒,沙苑蒺藜二钱,鹿角霜八分。(《南雅堂医案·调经门》)

  按:腰者,肾之府肾虚腰肢失于濡养,又恰逢经行血下注胞宫,而致腰肢闪痛;肾虚不能纳气,而致呼吸不利;肾虚失于温养奇经八脉交伤,则畏冷不能屈伸。方以当归、枸杞滋阴养血,肉苁蓉、小茴香、沙苑蒺藜、鹿角温补肾阳、通经散寒。肾阳充盛,筋骨健壮,奇经八脉得养,则诸症自除。

  诸气月   皆属于肺

  “诸气月贲 郁,皆属于肺”。指出呼吸喘促、胸部胀闷之类的气病,大都属于肺的病变。月贲,气逆喘急;郁,痞闷。肺主气,司呼吸,能宣发肃降,既能使气外达肌表皮毛,亦可使气内通五脏六腑,故气之为病,首先责之于肺。肺之宣降失常,气壅于胸或上逆,则见呼吸喘促、胸中窒闷、痞塞不通等症状。然壅郁于肺之邪气,有风、寒、湿、燥、痰、火的不同,亦有肺肾气虚肺脾气虚心肺气虚而肃降无力之因,故临证要详辨病邪、虚实,分而治之。

  病案举例

  李某,男,15岁。发热持续10日不退,体温常在39左右,咳嗽喘促,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吐痰黏稠而带血色,便干溲赤,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大叶性肺炎,经用青霉素链霉素,效果不显,特来就诊。舌苔白质红绛,脉数而软。辨证立法:寒邪犯肺,郁而化热肺气壅胀不宣,咳喘鼻煽。津液不布,烦热口渴。拟用清热宣肺定喘以治。处方北沙参10克,炙麻黄1.5克,生石膏(先煎)12克,炒杏仁6克,鲜苇根15克,酒条芩10克,陈橘红5克,炙苏子5克,葶苈子(大红枣5去核同布包)5克,陈橘络5克,炙 5克,炒枳壳5克,苦桔梗5克,桑白皮(炙)6克,炙甘草3克。二诊:服三剂,热退喘咳减轻。前方去苇根,加半夏曲10克,天竺黄6克。三诊:服三剂,喘已止,微有咳,惟食饮尚未恢复,以前方去麻黄、石膏、黄芩,加麦芽、谷芽,乃愈。(《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指出浮肿和脘腹胀满之类的湿病,大都属于脾的病变。肿,即浮肿,水肿;满,即腹满之谓。脾为土之脏,主运化水湿,主四肢,应于大腹。若脾失健运,水津失布,内聚中焦或泛溢肌肤,就会见到脘腹胀满、四肢浮肿等症状。水肿因于脾者,主要见于:脾虚外湿困脾,其病势缓,病程长,水肿先由四肢开始,多伴有头身困重,胸闷呕恶之症,可用胃苓汤五皮饮加减治之;脾阳虚损而失温化,其肿以下肢为甚,反复不愈,常伴神疲、纳差、便溏等症,可用实脾饮加减。事实上,水肿还与肾、肺、肝、三焦有关,临床当加以辨别。腹满属脾者,则主要有:寒湿困脾之病,多见腹满按之不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溏薄等,可用胃苓汤、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而致满者,腹满喜热喜按,并伴有神疲乏力之症,宜用理中汤加减;湿热蕴结脾胃而致满者,常见脘痞呕恶,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苔黄腻,脉濡数等症,治用连朴饮加减;宿食停滞之腹满,常见嗳腐吞酸口臭厌食,治宜保和丸之类;实热内结于胃肠之腹满,则多见腹满、燥、坚、实,当以承气类泻下。总之,腹满之为病,有属脾属胃属肠之不同,亦有寒热虚实之异,临床要结合症脉舌之不同,加以鉴别。

  病案举例

  立斋治张县丞,年逾五十,两腿肿胀,或生小便频少,声如瓮出,诊其脉右关沉缓,此脾气虚,湿气流注而然。河间云:诸湿肿满,皆属于土;按之不起,皆属于湿。意至阴之地,关节之间,湿气凝滞,且水性下流,脾气既虚,安能运散,若非辛温之药,开通腠理,使行经活血,则邪气不能发散,遂以五积散二剂,势减大半; 六君子汤木香升麻柴胡、苡仁,两月余而愈。(《续名医类案·卷七》)

  按:本证即是湿伤脾的病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云:“湿盛则濡泻,甚则水闭浮肿。”湿盛伤脾,脾气虚而失于运化,则水液停留,先以五积散疏通淤滞,再以六君子汤加味补益脾气,使脾气充盛,水液得以运化,水肿自然消散。

  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疮疡及痛痒之类的火证,大都属于心的病变。对本条病机的认识,历代注家认识不一。金代刘完素认为此条分痛、痒、疮三症,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云:“人近火气者,微热则痒,热甚则痛,附近灼而为疮,皆火之用也。”而明代张介宾则认为此条以“疮”为核心,痒和痛皆是针对“疮”而言,如《类经·疫病》云:“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其化热,故疮疡皆属于心也。”也有人认为是错讹者,如清·高世栻《素问直解》云:“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火,旧本讹心,今改。”据《说文》:“痒,疡也。”可见“痒疮”即“疡疮”。疮疡,包括痈、疽、疖、丹毒等,肿痛是其主要症状。心为阳脏,属火,主一身之血脉。若心火亢盛,火热郁炽于血脉,腐蚀局部肌肤,就会形成痈肿疮疡等症,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临证中疮疡属热者居多,属寒者虽少,但亦有之,不可不辨。

  病案举例

  孙某,男,30岁。1991315日诊治。下颌左侧生疮,红肿热痛,肿势使口显斜,疮局部高起如核桃大小,按之硬,病已5日,大便3日未解。舌尖红,脉弦滑数。证属血热生疮,治以清心凉血。胡黄连10克,赤芍药15克,丹皮15克,地丁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生大黄3克,炒栀子10克,防风5克,广木香4克,粉甘草6克,藿香8克。4剂,水煎服,3日服尽。忌辛辣油腻。药后红肿消退,节饮食数日而愈。(《王洪图内经临证发挥》)

  按:疮疡之见红、肿、热、痛者为阳证,其病多由毒热侵犯,使营血运行失调,卫气被阻于分肉之间而发热,营卫逆乱于是先发生局部肿起疼痛,继则可见周身发热,或兼有恶寒。病因、病机既明,治法用药则当“谨守病机”,因而使用黄连心经火热,用胡黄连者,以其尤能泻皮表火邪;用赤芍、丹皮凉血活血,以通调荣血;地丁、银花、连翘则清热而解毒;大黄泻里热,通大便,使邪有出路;甘草能调和诸药,且有清热解毒之功能;防风、藿香、木香用途有二:一者外散其邪,二者行气以助活血之功,使凉血而不留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