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名称:潮汕名医陈映山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前言:陈映山老先生是已故广东潮汕名老中医 ,躬耕杏林 5 0余载 ,医术精湛 ,每可起沉疴重疾 ,其中尤以治疗脾胃病经验最为丰富。陈老在治疗脾胃病时 ,强调动态治疗 ,用药时兼顾到脾胃本身
的升降、寒热、阴阳、虚实及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 ,每每收效颇佳。陈老认为脾胃处于中焦
,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如因饮食、劳倦、六淫、七情等原因导致气机升降失序 ,则脾胃失调而致病。脾胃病的病机以纯虚纯实少见而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为多
,因此症状表现常错综复杂。如可见胃中灼热 ,口气臭秽同时并见下利清谷 ,此胃热而肠寒也。此时如果一味清胃热而不顾肠中有寒
,或一味温补脾肾而不顾胃中有热 ,或虽寒热并进 ,补清同用 ,而其间药量有
偏 ,病皆不得愈。故治疗上必须权衡利弊 ,分清轻重缓急 ,无论是攻是补 ,是升是降 ,是温是清 ,必须用之有度。陈老指出 ,治疗脾胃病
,当注意“动态治疗 ,兼顾各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上下有序 ,升降有度脾为清气发源地 ,胃为浊阴受纳处。“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则健。”脾胃病则升降失常 ,清浊不分。故陈老先生治疗脾胃病以恢复中焦脾胃升降功能 ,使清升浊降、各行其道为关键所在。在中焦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