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方心裁(41)不孕(1)

 学中医书馆 2013-02-24

不孕15

 

          1

(卵巢功能不全)

留某,26岁,1996817日初诊,婚后2年未孕,月经周期延不定,需用安宫黄体酮催经,经量不多,3天净。检测基础体温均为单相。B超检测子宫三径11.9cm,右侧卵巢发现囊性肿块5×5cm,月经周期第20天检测E2 21.7pg/ml。患者于199611月行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术后经用中药补肾活血方剂治疗,口服枸橼酸氯米酚胶囊,基础体温仍为单相。月经周期第26天再次检测E2 5ng/ml。染色体检查正常。

1997114

末次经期113日来潮,经量不多,小腹隐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1.原发不孕。2.卵巢功能不全。3.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

乙烯雌酚片(每日1mg)+安宫黄体酮片人工月经周期疗法连续2个周期。

同时服用补肾和血疏肝调气的中药以及胎宝胶囊,肌内注射胎盘组织液。

1997419

自行中止治疗一个月,月经延后20多天不潮,经服安宫黄体酮片后于418日来潮,经量中等。舌脉如上。

乙烯雌酚片(每日1mg)+安宫黄体酮片人工月经周期疗法1个周期。

同时服用补肾健脾,和血的中药以及胎宝胶囊,肌内注射胎盘组织液。

1997521

乙烯雌酚片(每日0.25mg)+枸橼酸氯米酚胶囊(每日50mg)+安宫黄体酮片人工月经周期疗法3个周期。

同时服用补肝肾和血调经的中药以及胎宝胶囊,肌内注射胎盘组织液。

治疗期间检测基础体温均为单相,舌脉如上。

中止治疗之后,月经自行于917日、1014日来潮。

1998325

末次经期22日来潮,之后使用补益肝肾中药治疗,月经届期不潮,服安宫黄体酮片之后于323日来潮,经量不多,舌脉如上。

治法:活血调经。

熟地12  当归8  川芎6  赤芍10  鸡血藤20  延胡索10  桃仁10  香附6  路路通10  泽兰10  莪术10  丹参15  益母草20克,6剂。

1998429

基础体温37°C,舌脉如上。

治法:补益肾阴肾阳。                

方剂:固冲汤(经验方)加减。

旱莲草15  女贞子12  枸杞子12  覆盆子12  续断12  杜仲12  巴戟天12  何首乌12  潼蒺藜10  桑椹子12  当归6  熟地12克,3剂。

鹿胎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吞服。

1998511

末次经期57日来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倍美力片(每日0.625mg)+枸橼酸氯米酚胶囊(每日50mg)+安宫黄体酮片人工月经周期疗法4个周期。

同时服用补肝肾和血调经的中药以及鹿胎胶囊、杜仲胶囊。

19981128

中止治疗之后,末次经期114日来潮,舌脉如上。

基础体温单相,给予口服安宫黄体酮片之后,月经未来潮。

1999115

19日再次注射黄体酮之后,月经一直未再来潮,尿妊娠试验(+),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下腹不适,舌脉如上。

治法:益肾安胎。                     

方剂:温肾安胎汤(经验方)。

以后足月分娩一健康婴儿。

 

            2

(雷公藤所致卵巢功能受损)

1999318

陈某,28岁,6年前人流一次,未避孕3年未孕,后因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连续服用雷公藤多甙片10个月后,停经50天未转,潮热发冷,白带消失,口苦,腰及小腹下坠,交接腹痛。嘱停服雷公藤片,口服安宫黄体酮片每次4mg,每日3次连续3,加服活血行经中药一个月,月经仍未转。内分泌检测结果:LH 57.72IU/L,FSH 86.97IU/L,E2 21.2ng/L。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1.继发不孕。2.雷公藤所致卵巢功能抑制。

    乙烯雌酚片+安宫黄体酮片+益肾补冲任中药1个周期。

1999413

服药期间阴道出现少量分泌物,性交痛、面部潮热症状消失,今阴道少量出血,舌脉如上。

治法:活血行经。

丹参15  丹皮10  赤芍10  茜草12  桃仁10  川牛膝15  瞿麦10  滑石15  木通4  蒲黄10  益母草15克,3剂。

1999417

经行3天净,舌脉如上。

乙烯雌酚片+安宫黄体酮片连续2个周期,月经分别于514日、616日来潮。                                                                 

1999620

倍美力(每日0.625mg,连续22天)+氯菧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日1000U肌内注射)+益肾助孕中药连续2个月经周期,月经分别于724日、821日来潮。

停止上述治疗方案,改用益肾调冲药物(九味调经汤)+经前用血府逐瘀汤,测量基础体温为单向,月经于928日来潮。

1999102

倍美力每日0.625mg,连续22天+调理冲任中药+卵泡成熟时用活血行气中药+卵泡排出之后用补肾阴肾阳中药+基础体温过低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日1000U肌内注射。

月经于1030日来潮。

此后采用倍美力+氯米酚+益肾助孕中药方案,连续2个月经周期,均开见卵泡发育和排卵,但未能受孕。末次月经121日来潮。

19991218

暂停使用上述治疗方案,患者口渴,舌稍红,苔脉如上。

用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天花粉、川石斛、旱莲草、知母增损连续治疗,用B超监测均有排卵,但基础体温上升幅度不高,末次经期1231日来潮。

此后,采用氯米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益肾助孕中药连续3个周期,其中卵泡过大闭锁、基础体温双相及正常排卵、基础体温双相各一个周期,另一个周期未测B超。5月份未用氯米酚,卵泡发育至2.4×1.8cm,用戈那瑞林25ug肌内注射,卵泡顺利排出。如此,连续3个月经周期。

200036

末次经期114日来潮,舌脉如上。

氯米酚+益肾助孕中药,卵泡成熟后,用戈那瑞林25ug肌内注射,1119日卵泡排出,口服益肾助孕汤加鹿角片、旱莲草、女贞子。

200047                 

经水未转,妊娠试验阳性,基础体温36.9°C,舌脉如上。

治法:温肾安胎。                   

方剂:温肾安胎汤(经验方)。

鹿角片10  菟丝子12  杜仲12  桑寄生15  续断12  巴戟天12  仙鹤草15  莲蓬10  淫羊藿10  淮山药15克,5剂。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日1000u肌内注射,连续10日。

叶酸片每日0.4mg,口服。

2000425 

B超检查:宫体6.6×5.5×6.0cm,宫内见2.9×2.2×2.6cm大小妊娠囊回声,囊壁清,规则,内见胎芽回声,胎心管搏动规则。

 

             3

(黄体功能不健)

2000130

叶某,29岁,婚后4年未孕,平时月经后期,基础体温单相,B超检测无排卵,199812月份给予口服枸橼酸氯米酚,当卵泡成熟时给予药物促排卵,卵泡排出后连续一周基础体温仍为36.5°C,1月份卵泡排出后,基础体温仍为单相。剖腹探查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盆腔粘连,行粘连分解术、双侧输卵管造口术。末次经期130日来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和血调经。                    

方剂:十一味调经汤(经验方)。

熟地15  当归6  白芍10  川芎6  续断10  菟丝子15  延胡索10  小茴香5  淫羊藿15  茺蔚子10  巴戟天12克,3剂。

枸橼酸氯米酚胶囊每日50mg口服。

2000210

大便秘结,舌脉如上。

治法:补益肝肾。                    

方剂:助孕汤(经验方)。

菟丝子15  枸杞子15  覆盆子15  巴戟天12  淫羊藿10  鹿角片10  续断10  杜仲12  桑椹子15  何首乌10  紫石英30  当归6克,3剂。

2000212

右侧卵泡2.4×2.2cm,基础体温36.2°C,舌脉如上。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0u)+活血化瘀中药促排卵。

2000213

卵泡已经排出,舌脉如上。

治法:补益肾阴肾阳。                

方剂:固冲汤(经验方)。

旱莲草15  女贞子10  菟丝子10  枸杞子15  覆盆子15  巴戟天12  淫羊藿10  何首乌15  熟地15  桑椹子15  鹿角片10  续断10克,3剂。

黄体酮每日20mg肌内注射。

2000216

基础体温仍为36.5°C,舌脉如上。

继续守213日方法治疗。

2000219

基础体温36.8°C,舌脉如上。

继续守213日方法治疗。

200033

月经229日来潮,基础体温高相仅维持10天,小腹疼痛,今日经水将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经期第5天用枸橼酸氯米酚胶囊+中药益肾助孕汤+卵泡成熟时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0u)+活血化瘀中药促排卵+排卵之后用益肾固冲汤。

319日右侧卵泡已经排出,基础体温仍为单相,

200045

末次经期42日来潮,今将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经期第5天用枸橼酸氯米酚胶囊+中药益肾助孕汤+卵泡成熟时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0u)+活血化瘀中药促排卵+排卵之后用黄体酮肌内注射+益肾固冲汤。

200058

经水未转,基础体温一直维持高相36.8°C36.9°C,尿妊娠试验(+),小腹阵痛,舌脉如上。

温肾安胎汤+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u)肌内注射+维生素E口服以安胎。

 

            4

(高泌乳素血症)

1993919

虞某,36岁,药物流产后2年未孕,发现泌乳,呈乳白色,内分泌检查:PRL2500iu/LFSHLH均在正常范围。颅脑蝶鞍摄片、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月经周期、经量均正常。曾经服用过生麦芽、溴隐亭片,两侧乳头仍挤出较多乳汁。生育史:1-0-1-1。近来月经周期提早10天来潮,经量中等,无痛经,经前乳房仅有轻微发胀。末次经期910日来潮。舌稍淡,苔薄白,脉细。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子宫颈轻度炎症,宫体后位,质中,略大,后壁不平滑、触痛,活动略差,左侧附件增厚,右侧(-)。

治法:补益脾肾。

党参12  炙黄芪15  熟地10  川芎9  白芍12  淮山药12  枸杞子9  茯苓10  淫羊藿10  巴戟天9  鸡血藤12  鹿角片9  龙骨20  牡蛎20克,5剂。

1993927

无不适,舌脉如上。

鹿角霜12  芡实20  巴戟天12  菟丝子20  续断12  当归8  紫石英30  淮山药15  香附8  柴胡8  枸杞子15  淫羊藿12克,5剂。

1993103

月经周期第24天,基础体温单相,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去芡实、淮山药、加丹参20克、泽兰12克,5剂。

1993108

月经周期第29天,右侧乳房溢乳减少,左侧乳房溢乳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益肾活血调经。

鹿角霜12  巴戟天10  当归8  紫石英20  桃仁10  丹参15  川芎6  菟丝子15  续断12  茺蔚子10  急性子20  地鳖虫6克,3剂。

19931011

经水未转,基础体温仍为单相,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紫石英改为25克,地鳖虫改为10克,加香附10克,3剂。

19931015

经水未转,基础体温上升36.8°C,带下增多,舌脉如上。

治法:补益肾阴肾阳。

鹿角霜25  紫石英50  当归8  淫羊藿12  菟丝子15  续断12  旱莲草15  女贞子10  巴戟天10  香附6  杜仲12克,3剂。

19931018

基础体温36.8°C,右侧乳房溢乳继续减少,带下稍多。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淮山药20克、覆盆子12克,6剂。

19931027

基础体温上升后第13天,无不适,舌脉如上。

杜仲12  菟丝子15  续断12  巴戟天15  紫石英50  当归8  鹿角片12  旱莲草12  淮山药15  覆盆子10  淫羊藿10  枸杞子12克,6剂。

1993114

基础体温37.1°C,上升后第20天,右侧乳房泌乳已极少,尿妊娠试验(+)。

 

            5

(多囊卵巢综合征)

20041111

夏某,33岁,未避孕未孕4年,平素月经周期不定,30180天一潮,经期57。前次经期827日来潮,经治疗后月经于117日来潮。白带多,色黄有异味。生育史:1-0-1-1。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内分泌检查:E2 272.8pmol/LPRL 121.4uIU/ml(此两项均在正常值范围),P 2.14nmol/L(黄体期正常值10.6281.28),T 3.9nmol/L(正常值0.52.6)FSH 7.3mIU/ml(卵泡期正常值2.510.2),LH 24mIU/ml(卵泡期正常值1.912.5),LH/FSH3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宫颈轻糜,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中,压痛(—),右附件压痛(+),左附件压痛(—)。

西医诊断:1.继发不孕。2.多囊卵巢综合征。3.右附件炎。4.子宫颈炎。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方剂:抑亢汤(经验方)。

炒栀子10  生地10  龙胆草5  柴胡10  丹皮9  川牛膝30  枇杷叶15  茜草10  制大黄6  紫草20  香附5  丹参15克,35剂。

2005216

末次月经128日来潮,尿妊娠试验阳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