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妊娠恶阻验案六例 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大黄甘草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2006.1.19 叶某,21岁,妊娠35天,恶心呕吐一周,并呈进行性加重,昨天起食入即吐,饮水亦然,甚者吐酸苦水,胃脘饱胀,纳差,口淡,口燥思饮,矢气多,大便秘结,三日一解,鼻塞一周,倦怠无力,无腰服疼痛。B超检查提示宫内单胎存活。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胃清肝,通腑降逆。 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大黄甘草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 桂枝6克 2006.1.23 恶阻减轻,未呕吐酸苦水,大便2天一行,尿常规检查,尿酮体1.5mmol/l(++)。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药守上方续进4剂。 2006.1.27 恶阻消失,尿酮体(-),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6剂。 按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原是《伤寒论》治疗“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的方剂;大黄甘草汤是《金匮要略》治疗“食已即吐”的方剂;小半夏汤是《金匮要略》治疗“心下有支饮”而呕的方剂。桂枝甘草汤可以温胃和中,收敛制酸,大黄甘草汤清肝火而通腑气,小半夏加茯苓汤健脾化饮降逆。 2.大半夏汤合橘皮汤、旋覆代赭汤 2006.3.1 杨某,38岁,妊娠40多天,胃脘隐痛,嘈杂一周,恶心,呕吐食物、痰涎,口淡喜食甘,口干喜热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中补虚,调气降逆。 方剂:大半夏汤合橘皮汤加味。 半夏15克 2006.3.4 胃脘隐痛、嘈杂均已消,恶心,吐痰涎,嗳气。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降气平逆。 方剂:旋覆代赭汤加味。 旋覆花12克 按语:前两方均出自《金匮要略》,大半夏汤是治疗“胃反呕吐”的方剂;橘皮汤是治疗“干呕,哕”的方剂;旋覆代赭汤是《伤寒论》治疗“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的方剂。该案恶阻虽与胃反有异,然脾胃虚寒,胃气上逆则一。故先选大半夏汤合橘皮汤治疗胃痛嘈杂,症状消失后改用健脾行气降逆的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加强了重镇降逆的功能。 3.附子粳米汤合橘枳姜汤 2005.6.11 吴某,26岁,妊娠67天,喜食酸物,连续多啖杨梅10天,出现饥不欲食,口淡多唾,嗳气频繁,胃脘烧灼感,肠鸣大便溏软2天。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中行气,清肝和胃。 方剂:附子粳米汤合橘枳姜汤加味。 淡附片5克 2005.6.16 胃脘烧灼感已经消除,腰痛,纳可,嗳气减少,口淡好转,大便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治法:健脾和胃益肾。 参苓白术散加杜仲12克,5剂。 按语:两方均出自《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是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的方剂;橘枳姜汤是治疗“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的方剂。两方相合具有温中健脾,行气降逆的功效,故可以治疗妊娠恶阻。 4.甘草附子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006.2.2 董某,24岁,因原发不孕就诊,末次经期12月20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于1月21日尿妊娠试验证实妊娠。此次就诊时恶心已一周,口淡,口干不欲饮,纳欠,大便数日一解。舌淡红,苔薄腻,脉细。 治法:温中化痰,和胃降逆。 方剂:甘草附子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炙甘草5克 2006.2.27 恶阻已除。 按语:甘草附子汤是《金匮要略》治疗阳气和正气俱虚的风湿病的方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附子、桂枝扶阳驱风湿,然而此方中的附子、桂枝可以温中,因此该方又是一张健脾温中的方剂。小半夏加茯苓汤是《金匮要略》治疗“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的方剂。两方合用,温中化痰,和胃降逆,治疗脾胃虚寒,内有痰饮的妊娠恶阻,十分贴切。 5.橘皮汤合小半夏汤、理中汤 2005.8.2 陈某,21岁,妊娠97天,恶心呕吐51天,咽喉不适,口淡,大便日解5~6次,常溏薄,无腰腹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中健脾,降逆止呕。 方剂:橘皮汤合小半夏汤、理中汤。 陈皮12克 2005.8.6 恶阻消失,大便已经成形,日解一次,稍结,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炒白术改为生白术20克,生姜改为5片,4剂。 2005.8.10 大便已经正常,无不适,舌脉如上。 治法:温中健脾,调气和胃。 香砂六君子汤加扁豆20克、薏苡仁20克、 按语:橘皮汤和小半夏汤是《金匮要略》治疗“干呕,哕,若手足厥”和“心下有支饮”而呕的方剂。理中汤是《伤寒论》治疗“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的方剂。三方合用,温中健脾,理气降逆。不用干姜改炮姜者,可以温中止泻。 6.黄连汤 2005.12.31 刘某,30岁,妊娠84天,恶心呕吐40多天一直未止,食入半小时后立即呕吐食物及酸苦水,偶夹血丝,胃脘饱胀,纳不佳,只能食流体,食道疼痛,口淡腻,口水不多,唇干,嗳气,大便三日一解或一天数解,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胃清肝降逆。 方剂:黄连汤加减。 黄连3克 嘱煎成后少量频服。 2006.1.4 服药期间一切症状均消失,停药一天,当晚症状复发,恶心吐酸,彻夜不寐。B超提示宫内单胎存活。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药守上方续进3剂。 药后诸症向愈。 按语:黄连汤是《伤寒论》治疗“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的方剂。这是一种上热中寒,寒热错杂的病症,故用寒热药物相互配伍的方剂来治疗。方中黄连清上,姜、桂温中,半夏降逆止呕,参、草益气和中。在妊娠恶阻中,属于寒热错杂之证不少,因此,黄连汤应是常用方,但临床以此方治疗妊娠恶阻的报导少见,而人们更加熟悉使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 发表于《黑龙江中医药》2006年第4期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27.中医经方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