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经方治疗妇科情志病验案四则

 学中医书馆 2013-02-24

经方治疗妇科情志病验案4则

 

1.经行情志异常

2005.11.17

邵某,30岁,婚后未生育,患者经行量多已经数年,夹有大量血块,7~10天净,痛经持续2天,下腹喜温喜按,服用止痛片之后痛经方有所减轻。每于经前出现悲伤欲哭,烦躁易怒,乳房、小腹发胀,腰酸,畏寒,用手触及凉水时下腹即感不适。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已于2005年5月21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经量虽减,但经行情绪变化依旧,寐不安多梦,醒后乏力,易惊,带黄如水,纳差脘痞,自汗,涎多口淡恶心,大便溏呈泡沫状。末次经期11月10日来潮,今未净。舌淡红,有牙痕,苔薄腻,脉细弱。

治法:调气化湿,养心安神。

方剂:半夏厚朴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

半夏12克  厚朴10克  苏叶5克  生姜4片  茯苓12克  甘草6克  小麦15克  大枣6个  甘松10克  佛手10克,4剂。

2005.11.22

服药之后情绪明显改善,其母亲告诉,患者在夜寐中也笑出声来。月经已净,大便软,胃脘馁,舌脉如上。

半夏12克  厚朴10克  苏叶5克  生姜4片  茯苓12克  甘松10克  佛手10克  蔻仁(冲)5克  淮山药15克  薏苡仁20克,7剂。

2005.12.10

月经12月11日来潮,经前情绪异常现象消失。

中药守11月7日方续进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半夏厚朴汤是《金匮要略》治疗“咽中如有炙脔”即梅核气方剂。梅核气非妇女独有,男子亦然,只不过女子更易罹为患,此缘于女子性格内向之故。观其病因,系七情郁结,肺胃宣降失常,痰气凝滞所致。方中半夏、厚朴、生姜辛开散结,茯苓佐半夏化消痰饮,苏叶行气解郁。经行情志异常多用《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治疗,而此案却以半夏厚朴汤佐甘麦大枣汤者,由于不仅需缓肝心之急,更必解气滞郁结之故。

2.心悸怔忡

200592

林某,29岁,继发不孕6年,慢性盆腔炎,左侧输卵管因宫外孕已经切除,求子心切,适值排卵期但卵泡未能顺利排出,出现怔忡心慌,夜寐欠安,下腹胀气,矢气稍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滋阴养心安神。

方剂:百合鸡子黄汤合酸枣仁汤加味。

百合20  鸡子黄(打碎,冲)一枚  酸枣仁20  川芎5  知母12  生甘草5  茯苓12  赤小豆20  薤白10克,3剂。

200595

进药一剂,心慌即除,寐已正常,腹胀矢气悉消。

按语:百合鸡子黄汤是《金匮要略》治疗百合病吐之后所用的方剂;酸枣仁汤是《金匮要略》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的方剂。百合病的本质是阴虚而有火,故滋阴清热是治疗大法。百合病吐后,其阴更虚,阴火得以上乘,清窍为之蒙蔽,故其神志之变更著。鸡子黄《本草纲目》称其“气味具厚,阴中之阴”,能“除烦热”,与“安心,定胆,益志”的百合相伍为用,可以清热养阴以安神定志。该案多年不孕,叠更经治而未效,心力交瘁,又遇困顿,致使心阴暗耗,虚火上炎,怔忡心悸失寐蜂起,治以滋阴养心而安神,用百合鸡子黄汤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酸枣仁汤,一剂而安。

3.彻夜失寐

2005927

王某,32岁,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5年多,妇科检查提示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左侧输卵管积水,近来因考虑需要“试管婴儿”助孕,导致彻夜不眠已有一周,头晕,口淡多唾,纳欠,足跟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

治法:化痰和胃安神。

方剂: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半夏秫米汤加味。

半夏12克  茯苓12克  生姜5片  桂枝6克  炒白芍6克  炙甘草6克  大枣6个  龙骨15克  牡蛎15克  秫米30克  磁石20克  菖蒲6克  远志10克,7剂。

2005.10.5

夜寐已经明显改善,一夜可以安睡6个小时,唾除,纳欠,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鸡内金6克,7剂。

按语:小半夏加茯苓汤是《金匮要略》治疗饮停心下出现悸或呕的方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金匮要略》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方剂。多虑而伤脾,脾湿生痰,心阳不足,痰饮上凌,而出现失寐、心悸、头晕、口淡多唾等症,治疗当以温化痰饮,益心阳,和胃安神。案中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秫米汤佐以菖蒲、远志可以温化痰饮安神,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的桂枝、甘草可温通心阳以行水,芍药敛阴,龙骨、牡蛎合磁石重镇安神,生姜、大枣健脾和中。由于饮化心阳复而神可以安,故一投即中。

4.子烦

2004317

黄某,25岁,妊娠3月,心烦易怒欲哭半月,头晕胸闷,疲乏多寐,口淡纳可,食后恶心,常有便意,无腹痛、阴道出血,白带量多,有臭味。舌淡红,苔薄腻,脉细软。

治法:养心清胆,理气除烦。         

方剂:甘草小麦大枣汤合枳实栀子豉汤、温胆汤。

小麦30  生甘草5  大枣6  枳壳5  炒栀子10  豆豉10  半夏10  陈皮10  茯苓10  竹茹10  甘松12克,3剂。

2004.3.20

除头晕恶心之外,其余症状消失,腰痛,舌脉如上。

小麦30  生甘草5  大枣6  半夏10  陈皮10  茯苓10  竹茹10  枳壳5  菖蒲6  太子参12  藿香5  甘松12克,7剂。

按语:甘麦大枣汤是《金匮要略》治疗妇人脏躁的方剂;枳实栀子汤是在栀子豉汤的基础上加枳实一味,前方治疗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或烦热,胸中,加枳实之后,更增强了理气宽胸的功能。甘草小麦大枣汤其实是一张味甘的食疗方,三味之中的两味即是寻常食物。甘草、大枣味甘能补脾胃而缓诸急,《灵枢》曰:“心病者宜食麦”,小麦养心肝而止躁。子烦一疾,缘由妊娠期间心肝气急所致,取甘缓之剂,可缓心肝之急,故同样可用甘草小麦大枣汤治疗,合以枳实栀子豉汤和温胆汤加味,可以清宣郁热,化痰湿安神,由于方药对证,疗效颇佳。

 

发表于《山西中医》2006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