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胫腓骨骨折 最常见,胫腓骨双骨折次之,腓骨骨折最少。胫骨的中下1/3交界处比较细弱,为骨折的好发部位,因局部血液供应较差, 易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又胫骨的内侧面比较表浅,仅有皮肤遮盖。故骨折断端常易穿破皮肤形成穿破性骨折。然腓骨四 周有肌肉保护,虽不负重,但有支持胫骨的作用,即使骨折后移位也不大,愈合亦多见困难。 间接或直接暴力,均可造成两骨折断端重迭、成角或旋转畸形,暴力的方向及小腿的本身重力是造成畸形的主要原因。胫腓 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较为明显,经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部位及移位方向。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恢复小腿的负重机能,因此对于骨折断端的成角畸形与旋转移位及肢体缩短应予完全纠正, 从而避免影响膝踝关节的负重功能。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依据骨折的类型而定,如为稳定性骨折,即可采用手法整复后夹 板固定;若是不稳定性骨折,则可运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骨牵引;倘若更为严重的骨折可考虑作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如能应用中医药,按骨折三期分治的原则和规律来治疗胫腓骨骨折,则可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大大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 愈合情况的发生
各10克。 骨折2周以后,瘀血肿胀渐退。疼痛有所缓解,断端开始连接,可用乳香、五灵脂、血竭、苏木、甜瓜子、自然铜、鸡蛋皮、 骨碎补、川断、白芨、鹅不食草各等量,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1天2次口服。 骨折4周,断骨初步连接,瘀肿疼痛已消,气血、肝肾损受,应急投补养气血、坚骨壮筋之剂,以促进骨折更快愈合。方为生 熟地、淮山药、芡实各500克,金毛狗脊、丹参各400克,五味子、枸杞子、菟丝子各150克,泽泻25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 丸,每丸6克,每次1丸,1天2次。
稳定性骨折40例。均采用手法整复、牵引、小夹板外固定,同时内服本方。50例均临床愈合出院,经3个月至3年的复查结果 ,优者(患肢与健肢等长,力线良好,无旋转移位,成角<5度)25例;良者(患肢较健肢缩短<1厘米,成角在5-10度)21例; 尚可者(患肢较健肢缩短1-2厘米,成角10-15度)4例。46例达到远期疗效优良标准。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63..眩晕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