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

 劳动者2010 2013-02-25

我们的共同理想

1.  导入

从2005年1月开始,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很多同学的父母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这次教育活动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我们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共同理想》

2.  新授

板书:我们的共同理想

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有对未来的憧憬,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畅谈理想社会)

一个中学生,一位老太太,一位女士,和一位老大爷分别做了各自的回答,既向往和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科技发达,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等。这种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是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动力。

在中外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曾经为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甚至付诸于实践。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把大同社会幻想成“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19世纪初三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思想家欧文,圣西门设计的理想社会叫“实业制度”,傅立叶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教“法朗吉”,欧文创办的理想社会叫“新和谐公社”,他耗费了几乎全部的财产建立的这个“天堂”只存在四年就解体了,自己为此也一贫如洗。这些思想家对自己提出的理想社会进行了尝试,但最终结果都失败了,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阶级社会,主要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幻想通过说服教育,典范示范的方式,和平的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无异于与虎谋皮,所以只能是一种空想。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问:你能想象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吗?

师点拨: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可见,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板书:一、走进共同理想

1.     我们的最高理想

想当年,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爬雪山,过草地,抛头颅,洒热血,支持他们革命的动力是什么?是共产主义信念。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无数革命烈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之所以威武不屈,气壮山河,其中的原因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就是因为有一批有又一批对共产主义信念忠贞不渝的先锋战士。这种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唤人觉醒,催人奋进,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斗的号角,鼓舞着他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但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和许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在今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共同理想)是什么呢?这一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之间的关系怎样?

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板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的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原)我们的共同理想 - 梅花一两瓣 - 梅花一两瓣

板书:3.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为实现共同理想,党的十三大制订了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今天,我们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那么,究竟什么是小康呢?

板书:二、同绘小康蓝图

1.  我眼中的小康

所谓为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如美国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0.9万亿美元和1.4万亿美元;我国东西部居民人均收入东部是西部的4倍;城乡差距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中国还有30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板书: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全面小康承载着我们的光荣和梦想,我们坚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那么,我们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呢?

我们应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全面小康的建设,需要社会的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板书:三、共创和谐伟业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严格依法治理国家;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政治)

公平正义,就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体现。(政治、经济、文化)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文化)

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文化)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政治、经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环境)

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社会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具体内容,而且各项内容紧密联系,互相贯通。它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提出了扎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

3.课堂小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去,美好的愿望就会早日变成现实。

(以宋祖英演唱的《越来越好》结束课程)

     4.作业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2)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3)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的特点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