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不对也会导致心理问题

 初心阅读室 2013-02-27
 饮食方式、营养结构、食物品质等的改变会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严重者可致精神分裂症。

英国健康专家日前指出,最近50年来西方饮食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导致该国心理疾病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呼吁,应将膳食营养作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之一。

专家们指出,近年来,营养价值低和不均衡的膳食导致了诸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多动症以及阿耳茨海默症等心理疾病的增加。

农业用杀虫剂、肉食中的脂肪结构的改变等因素,已经使某些关键营养物质严重流失,如必需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食物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已经多次被证明是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和一些食物成分,如叶酸、omega-3脂肪酸、硒和色氨酸等,被认为可以缓解抑郁症;一些研究还发现,经常吃海产品可以防止抑郁症的发生;也有证据表明,阿耳茨海默症发病率上升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摄入太多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同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又过少;另外,缺乏氨基酸也会导致抑郁,大脑必须利用氨基酸来制造神经递质。一份包含足够碳水化合物、必需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膳食能够帮助人们改善情绪。专家指出:“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健康情绪所需要的膳食与健康身体需要的膳食是一致的。还有一个坏消息,除非食物和农业政策发生剧烈变革,特别是鱼类的变革,否则将来就不会有健康营养的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