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旺盛、青春常驻

 草尾巴偶 2013-02-27
气血旺盛、青春常驻


 

  阴阳是总纲,是大方向,万事万物离不阴阳。气血则更具体,是影响人生命健康的关键要素。

  气血,也是一对阴阳。气属阳、血属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养气、血能载气。别以为洋人不懂,看看人家种那么多"西洋参、花旗参、高丽参",就该明白了。只不过,气血的概念由中国人先讲,人家嘴上不照样说罢了。这一点,纯属我个人主观臆断。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崔徐江

  气血,是看的见、摸的着的,不是有些人讲的神乎其神的东西。一个人,中气十足时,嗓门就特别大,说话就有劲,干活就有力……。相反,则少气懒言,倦怠乏力,整天都提不起精神……。血旺,则面色红润,毛发光泽,楚楚动人……。血虚,则面色无华,毛发干枯,无精打彩……。

  气血互为阴阳、和协相处、互生互长、相互依存。《黄帝内经》云:“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与俗话:"人活一口气"异语同声。人,真的有时候,就因为那口气咽不下,给气得难受,甚至给气病了、气死了。说明气有多么重要。

  那究竟什么是气呢?医书说:气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运行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简要的说,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有两个含义:一是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二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因此,中医所说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

  人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输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和谐的气化运动是健康的标志。中医认为:“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天、地、人统一于"气",以“气”为中介相互联系,有着共同的来源和归属。我们经常在一些电影、电视中看到,一些武林高手,如何纳天地之气、运丹田之气,强身炼功。也许我们认为这不过是艺术表演。请别忘记,艺术高于生活,却源自生活。

  《寿亲养老新书》中说:“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书中还归纳古人的一些养气经验:“一者,少语言,养气血;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逦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七者强调的是“慎养”。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恰当的运动,以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有利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不可缺乏运动,但又不可过度。

 

  气与血是相对的。气属阳,血属阴,脏属阴、腑属阳,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失养。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才能够保持旺盛活力。了解气血,首先要建立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概念。

  气血又是互相依存的。气能生血,血能养气,气推动血运行,血承载气输布,气血共同行于经脉之中,布散全身。如《黄帝内经》之《灵枢·本藏》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是故气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清朝有个著名中医叫朱丹溪,是"滋阴派"的代表。《丹溪心法》一书中说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意思是说:当体内气血不调时,就可能出现气滞、气虚、血瘀、血虚等病机,从而引发心悸、失眠、头痛、胃胀、麻痹等各种疾病。老百姓有时很喜欢补气补血。值得一提的是,盲目乱补,可能会打乱体内的气血平衡;本来身体好好的,结果反而补出问题来了。除非很清楚自己缺什么,否则,不补好过补。

  很多人问:人参补气,平时要不要多吃点?阿胶补血,每星期炖几次好?冬虫夏草怎么吃最好?燕窝……。民以食为天,国人注重吃,也不见得不好。不过,还有很多更好、更便宜的方法,如:练习唱歌,很多京剧、美声演员的中气很足,就是长年累月练出来的。练气功、耍太极、慢跑步、深呼吸……,很多方法持之以恒,都能收到良好补气功效。

  把三餐饭吃好,就是最好的补血方法。阿胶的主要作用是把散离的血收敛起来。说阿胶补血,可能有些误传。五谷入胃,脾主运化,汲取精华,生化成血。由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日常饮食管好,别伤了脾胃,不偏食,食品尽可能丰富多样,青菜瓜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运动、晒阳光,也有助于生血。

 

  现在有个新病名"Office综合征"。什么病?就是那些常年呆在写字楼办公室里的人,一年四季叹中央空调,几乎不晒阳光,也很少运动,或是在大厦内健身房摆弄几下,久而久之,人就不舒服了,睡不甜,吃不香,没精神,脸苍白,易感冒,时头痛……,一大堆症状。去检查,很多指标都可能轻度异常,血里面的白细胞多减少,有些也贫血。外国人叫"办公室综合征",其实就是典型的气血不足。

  与气血不足相对的,是气血旺盛。对那些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我们经常会说:这小子血气方刚。气血充足,阴阳"度量"则大,抗病能力则强,就不容易生病。上了年级,气血亏虚,阴阳"度量"则小,抗病能力则弱,就容易多病。

  青少年是长身体、打基础的时候,不太适宜吃什么补药,而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三餐管好,把二便管好,把睡眠管好,多做户外煅炼,学会疏解压力,善于摆正心态,让五脏六腑和协共长。乱用补药,一是可能打乱气血阴阳的平衡,二是可能影晌脏腑能力的提升。就想小孩学习,过多的辅助,就可能扼杀小孩自己求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小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过中年,脏腑的机能开始从顶峰往下走。到了老年,衰退会更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自身能力下降,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这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借助外援,也就是:有针对性地适当吃些补品、补药,帮助体内的气血、脏腑调和。就象炎热的夏天,老人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下降,也不可能再通过煅炼来提升,那就买部空调。

 

  现在有些反常。要培养耐热能力的小宝贝,天天叹空调;要额外帮助的老人,为了省钱或没钱,在酷暑中煎熬。凌晨,运动场上频频出现的,是需要静养脏腑的老人。有潜力增强气血、脏腑机能的青少年,却在睡懒觉。

  本该闻鸡起舞,晨补阳气,却变成"闻机起午",一觉睡到中午还要靠手机叫起。本该夜深人静,滋养阴血,却成了"夜声人劲",OK、蹦D,网上神游,伤阴耗血。童年本该活泼可爱,却精疲力尽。少年本该雄心壮志,却前途迷茫。青年本该春风得意,却满面愁容。中年本该万事休整,却全力搏杀。老年本该怡养天年,却忧心忡忡。

 

  男女老少都在忙,忙这忙那,忙里忙外,忙得忘了自己是谁,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仔细看看这个"忙"字,左边是个"心",右边是个"亡"。什么意思:"心亡为忙"。心都没了,怎么会有健康。要"不生病、少生病",就得认真找找生病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