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指导

 撼城 2013-02-28

一、小学生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小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小学生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则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社会能力缺乏、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和障碍。关于同伴关系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同伴关系是发展小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30年代就论述了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得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发展心理学的许多研究也表明:年幼的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意图和情感,而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儿童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逐渐学会与同伴合作、协商,逐渐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观点采择能力、角色扮演能力、移情能力等社会能力逐渐发展。沙利文在1953年阐述友谊的功能时,认为友谊促进了人际敏感性的发展并为以后恋爱、婚姻和亲子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原型。

(二)同伴关系是满足小学生社会交往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同伴的交往,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这些基本需要。小学生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而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他们与同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对小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并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与父母交往的时间明显减少,而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明显增多,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同伴,更愿意接受同伴的影响,与同伴保持一致,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支持、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沙利文认为,同伴为个体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和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了基本框架,小学生时期的充分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所必需的。他区别了两种经验:同伴接纳和友谊。他认为在小学生时期被群体孤立的体验将导致自卑感。他认为同伴关系不同于其他社会经验,这是个体第一次“通过他人的眼睛看自己”,并体验到与另一个人真正的亲密。

二、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进入小学以后,儿童相互交往的频率大大增加,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多,其社会性交往也逐渐更富有组织性。由于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4)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5)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并对友谊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友谊关系的建立,不但为儿童提供了互相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而且还是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源泉,并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在小学阶段,儿童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稳步增加,其中更多的是与同性伙伴进行交往。

三、小学生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方法

教师可以运用认知改变、行为指导与体验学习等策略与方法,鼓励学生与同伴交往,从中掌握道德行为规范,克服交往不足和“自我中心”倾向,以此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不断提高人际交流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育小学生克服同伴交往中的认知偏见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成年人,在人际交往中都要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对这些因素视而不见,那将对我们的人际交往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使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师首先就要从认知层面上帮助他们克服人际知觉中的主观偏见。这些主观偏见主要有以下三者。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初次相见时产生的印象。小学生和陌生人(包括同伴)首次相遇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他们的人际交往有重要影响。有时会根据对方的外貌、衣着、姿态、言谈举止等表面特征作出初步的判断和评价,形成一定的印象,即容易出现“以貌取人”的现象。有时对对方一无所知时,推知一些未知的信息,并以此导致“先入为主”的现象。教师要教育学生在看待同伴时尽量摆脱第一印象的影响,让他们不要表面看问题,也不要片面看问题,这样才不会对同学产生错误的看法,才能增进同伴沟通,不断地改善同伴关系。另外,教师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利用首因效应,在同伴交往中尽量全面地表现自己,不做任何掩饰,既让同伴了解自己的优点,又让同伴了解自己的缺点,力争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使同伴愿意和自己接触,为形成和保持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扩大化”了的社会印象。小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往往是根据他们对同伴的最初的“好”“坏”印象来判断和推论他的所有品质特性。如果同伴被判断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所笼罩,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同伴被判断是坏的,他就会被消极否定的光环笼罩,被认为具有所有的坏的品质。光环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主观臆测,因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以偏概全”的错误,以某一优点来全面肯定一个人或以一个缺点去全面否定一个人都会产生不良后果。教师让小学生了解光环效应,有助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正确处理对同伴的偏见,从而进一步发展同伴间的人际交往。

3.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又叫定型倾向,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把他人笼统地划归为固定的、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知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把人按年龄、性别、学历、种族、国籍、职业、文化和宗教信仰划分为不同的人格类型,每一类型总有一些固定的特征。当见到一个不认识的人时,我们就试图按他的一些容易辨别的特征,把他归属到这些模式中去,以此来知觉和判断他的品质特性。刻板印象对小学生的积极作用在于它能使认识同伴的过程简单化,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我们更要注意刻板印象给小学生人际交往带来的消极作用,因为同伴的行为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虽然具有不同人格类型的同伴,其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但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也会随着不同的情境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教师要教育小学生不要根据刻板印象来认识同伴,让他们学会在交往过程中,对同伴做具体分析,既要看到同伴的优点又要看到同伴的缺点,更要看到同伴都是发展变化的,应该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同伴。

除上述几种心理偏见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克服近因效应、投射作用等对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不利影响。

(二)帮助小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1.掌握谈话的技巧

首先,教师要教育小学生在和同伴谈话时学会精心选择话题。选择话题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投石问路法,即与不熟悉的同伴谈话,可提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目的的交谈;也可以用循趣入题法,如先了解同伴的中心兴趣,然后循趣就能顺利交谈下去;又可用即兴引入法,借用他人的一些信息,逐渐引入话题,接着再深入交谈;等等。其次,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与同伴谈话时注重相互配合。交谈是交往双方构成的听与讲相配合并不断相互转换的过程。真正的对话,应该是相互应答的过程,每一方的话都是对方所谈内容的继续,双方都不应该不管对方想说什么,正在说什么,而各顾各地抢着说话。再次,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转换话题。和同伴谈话时,需要在两种情况下转换话题:一是自己对谈话论题失去兴趣,而对方却谈兴正浓。这时,不必硬着头皮去听,而应该通过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抓住对方的某一句话,自然地转到另一个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上去。二是感受到了对方已对谈话的话题不感兴趣时,要自觉地约束自己,而不要继续没完没了地说下去。

2.学会聆听的技巧

学会聆听他人讲话是小学生应掌握的与同伴交往的技巧之一。越是善于聆听的人,同伴关系就越融洽,因为聆听本身是一种赞许同学讲话的方式,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同伴的自尊心,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因此,认真聆听同伴讲话是顺利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教育小学生学会聆听的技巧。首先要耐心。在和同伴交谈时,有时一些普通的话题,对你来说知道得已够多了,可对方谈兴正浓。这时,出于对对方的尊重,应该保持耐心,不能表示出不耐烦的神色。当然,如果你确实觉得对方讲得淡而无味,浪费时间,则可以巧妙地提一些你感兴趣的问题,不露痕迹地转移对方的谈兴。其次要虚心。交谈的主要目的是沟通思想,联络感情,而不是智力测验或说话竞赛,所以教师要教育小学生在听同伴谈话时,应持有虚心聆听的态度。再次要会心。和同伴谈话时,不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还应主动地反馈,不时地发出表示听懂或赞同的声音,或有意识地重复某句你认为很重要、有意思的话,这就是聆听者的会心呼应。

3.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沟通

小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最主要的是语言沟通,但非语言沟通也在同伴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语言沟通是指交往双方运用非语言媒介进行沟通,它包括动作、表情、目光等沟通方式。在人际沟通中,以语言作为媒介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动作、表情、目光等也是不可忽视的沟通方式。人的面部表情与姿势变化,有时比语言更能表达情意。所以,教师也要向学生强调在同伴交往中运用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三)利用多种渠道促进同伴交往技巧的形成

在同伴交往训练中,教给学生一定的交往经验、礼仪规范,是必要的。但这些知识、经验、规范,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应用,反复练习,大胆实践,那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转化为一定的交往能力。因此,教师着重以活动训练为主来促进交往技能的形成。

1.心理辅导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小学生同伴交往的主要渠道,以学生互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积极的同伴交往的途径之一。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之间建立起积极互赖的关系,使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同伴的学习负责。学生必须在承担并掌握所分配的一定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通过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来促进彼此的学业成绩。他们必须彼此认可和相互信任,进行准确的交流,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学生们还必须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保持互动的有效性。

以学生互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运用这样一些手段,来促进学生间积极互赖的合作关系:一是学习小组组合的异质性原则,要以学生间的差异维系互助合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二是要形成学习任务、条件或成绩关联;三是能使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获得认知,特别是感情上的满足感。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有配对交往、小组交往和不固定的配对交往三种。

2.班队活动课

班队活动课可以按照下列主题进行设计。

1)一学期分期初、期中、期末进行三次“电视讲座”,巩固交往意识。

2)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同伴交往行为演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了解他人的需求,体验他人的感受,从而学会待人接物,可以达到改善交往的目的。角色扮演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把握好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使小组活跃起来;第二阶段:说明角色要求,分配角色,挑选扮演者;第三阶段:根据情境需要,布置舞台;第四阶段:培训观察者;第五阶段:表演;第六阶段:讨论和评价;第七阶段:再表演;第八阶段:讨论和评价(同第六阶段);第九阶段:共享经验和总结。

3.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应该是学生畅所欲言的地方,学生可以有充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时间,在“知心姐姐”(咨询老师)的开导下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自尊心的提高、移情方式的改进、认同作用的产生,使学生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障碍可以消除。

4.交朋友小组

教师还可以将缺乏同伴交往技能的学生与交往技能比较强的学生组成游戏或学习小组,通过共同游戏、共同学习,在交往中培养交往的技能,并引导学生平时要多看些书报,增长见识,这样才能在交往过程中提高对他人反应的灵敏度。

(四)利用课外活动巩固同伴交往技巧的形成

课外同伴交往实践的组织与课内相比,交往的天地更宽。社会大课堂,为学生的自由交往提供了广阔天地。小学生的课外交往实践,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处处束缚其手脚,而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小学生课外同伴交往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

1.社会调查

教师可以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当前社会的某些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这不仅能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他们分析、理解社会问题的能力,而且能锻炼、提高他们的同伴交往能力。

2.远足

直接面向大自然,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如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考察地质变迁和物产资源,搜集家乡史料和动植物标本,等等。在远足中,有徒步、乘车、坐船、骑车等多种方式。在活动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增进友谊,而且在集体内部教会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对人尽情尽意,遇到困难伸出诚挚的援助之手等。

3.聚会

这种方式也可用于同伴之间,大家利用假日聚集在一起,或交流学习情况,或随意谈天说地,或共同看电视、到外边去野餐等。这期间,一起打球、唱歌、跳舞、猜谜,更会增添一份乐趣。通过聚会,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活跃生活。

4.书信联谊

用书信往来有许多好处:一是可以将不便面谈的事自由表达;二是可以更深入地培养小学生友好交往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