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数年精华:中医用药心得(六)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03-01
慢性咽炎

毕业三四年了,学方剂时老师兴起而增加的经验方现在用起来才知道好,下面是一个他治慢性咽炎的经验方,我这几年的使用,病人都反应不错,视作珍藏。现贡献给大家,用的好了请感谢我老师!
  
黄芩15  郁金10    麦冬15    射干10    浙贝10    海浮石10    桔梗10  


甘草泻心汤 
  【处方】甘草(炙.三钱) 干姜(炮.三钱)黄芪(一钱半) 黄连(一钱半) 人参(一钱半) 半            夏(一钱半)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医反下之,并自利,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安。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三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甘草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甘草12克(炙) 黄芩9克 干姜9克 半夏9克(洗) 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2008 年9月13日陈某男63岁气短6天,加重1天。6天前无明显诱因气短胸憋闷,活动后加重,到某医院诊断为心肌缺血治疗效不佳加重,故前来中医治疗。病人现症:气短胸憋闷,活动后加重,血压:135mmHg/110mmHg,鼻不塞,咽不疼,不咳嗽咳痰,无端坐呼吸,无水肿,不畏寒,不头疼头晕,四肢不麻木,平时大便软而排便困难,饮食睡眠可,有高血压史,右腿感觉热,左腿感觉凉,舌质暗,苔白,脉沉细涩。 

诊断:胸痹  
    
辨证:气滞血瘀,营卫不和  
    
治疗法则:理气活血化瘀,调和营卫  
    
方药:通瘀煎合桂枝桃仁秦皮汤。 
    
通瘀煎散6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秦皮30克,桃仁15克,甘草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两剂。 
    
2008年9月15日复诊:气短胸憋闷,右腿热左腿凉大减轻,大便比前容易,效不更方又抓两剂。 
和他同来的是他的17岁孙子,额头长了一窝痤疮,老汉要求给孙子治疗痤疮,取了两天忍冬甘草汤。 
2008年9月22日三诊,患者比前精神,气短胸憋闷消失,大便改善,左右腿感觉一样。血压135mmHg/100mmHg。
    
实际上患者同时还存在胸阳不振,心血管弹性差。这次方剂:通瘀煎散60克,桂枝30克,桃仁15克,甘草10克,制附子8克捣碎同煎,两剂。
    
患者说孙子的痤疮也下去了不少,给孙子又取了四天忍冬甘草汤。

2008年10月8日王某女42岁,两乳胀疼两个月胃胀,纳差,头晕乏力,长叹息则胸中舒,心急气短,总想往外跑,血压偏低脉细涩,舌淡。服用六剂通於煎合四逆散后诸证大减轻,继续服用。这次的方为:通於煎散60克,柴胡15克,白芍12克,枳实12克,甘草8克,香附子12克,郁金12克,水煎温服。 
    
2008年10月8日郭敏菊女53岁,西城子人,左膝关节疼,内侧肿一月多,在他处封闭等治疗效不佳。患者平时肯牙疼,这次除膝疼外,还有舌头烂疼,小便涩疼而黄,舌红,脉细数。

针刺太溪,照海,委中,阴凌泉,中药生地80克,甘草15克,灯芯3克,水煎温服。两剂。针刺后感觉膝疼减轻。 
   
 孙某男8个月大,哮喘十多天在他处输液治疗七天效不佳,早上哮喘重,夜间轻;流清涕痰多,饮食精神睡眠体温正常。舌淡红,苔白。麻黄3克,甘草8克,杏仁8克,桂枝8克,秦皮20克,水煎一次分一天温服完。《风寒入理化热麻黄汤加秦皮》

    2008年11月28日张茂男7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如出生婴儿拳头三天,压疼,不发热,头耳后面部没有外伤疖肿,口腔咽喉没有溃疡,其他部位淋巴结正常。自行服用消炎抗菌药三天,加重而来诊治。处治:针刺曲池,合谷穴,网友东北说仙人掌砸烂外贴淋巴结肿大效果好,用其法,同时内服解毒活血汤,由于肿的厉害,恐用以上方法难以降病,又输液青霉素两天。29日电话回访肿已消疼减。今日来复诊淋巴肿疼全消如常。

    
我做过对比有一男7岁也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如乒兵球大,外用独角膏在县医院输液青霉素10天无效,有一女孩7岁颈部左右两掣淋巴结肿大如乒兵球大,每日用新鲜仙人掌要去皮刺,整块砸烂《用木器砸》随用随砸烂早晚2次包口服严滴一天痛减,三天消失。

徐海霞,女,8岁,
      
2008.1.10患者因“反复皮肤淤点淤斑2月半”,于2007.12.24在省儿童医院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输血、激素等治疗。但PLT及 HB反复降低,依赖每周两次的输血小板及红细胞,才能维持生命。因已经花费近40万元医疗费用,还需要不断的大量费用,今天前来求经济援助。奈何本人经济也是拮据,无法给以无休止、我认为无意义(治疗方法的原因)的经济支援,叫他带女儿来检查。 
      
2008.1.19昨天刚去杭州输PLT和RBC,今来院复查:PLT:11000,WBC 4900,RBC 2610000,HB8.8G。现仍有乏力,不愿活动,纳可,两便克,检查:满月脸,胖,脸色苍白,四肢和躯干有点片状淤斑,闷之不易褪,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软杳。证属气虚精亏。处方:生地30克,元参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仙鹤草30克,阿胶8克(烊服)、黄柏10克,、生石膏10克川续断8克、补骨脂15克、白茅根8克、茯苓12克,大枣12枚*擘),红小豆60克,蜂蜜适量    五剂。 
      
2008.5.25患者直到两月前刚服用,以前仍以每周一次以上的频率,输注血小板,近两月以后未再输,血小板在2万上下,下肢还有淤斑,纳可,喜欢吃肉,红小豆加至150克,红枣增加到50枚。
      
2008.6.6患者已未输PLT两月余,5.28血常规血小板3.5万,血红蛋白11.8,白细胞4200,一般尚可,着春秋衣,汗出,两手掌斑块样鲜红,按之退,复色迅速,舌质淡红,苔白湿厚,脉尺部沉,余脉可。
生地30克,元参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黄柏10克、生石膏8克、川续断8克、补骨脂15克、仙鹤草30克,白茅根8克、茯苓12克,阿胶8克
烊服)、生姜6片,大枣20枚(擘),红小豆150克,蜂蜜适量五剂。
      
2009.1.5患者父亲电话告之,现患者的PLT9万,HB11,无不适。  
      
2009.8.27复查,WBC5100,PLT11万,HB11.9。无不适,全身未再见淤斑。共用中药25剂.

    某女64岁头晕恶心牙疼,动则加甚,血压160mmHg/120mmHg,心慌气短,劳动则甚,有糖尿病,舌淡红,脉滑数。处治:姜黄30克,蒲黄20克,黄连6克,栀子10克三剂水煎服。( 小柴胡汤加味 )


耳鸣心悸案 
    
李某,女,43岁,农民,耳鸣,心悸史。查:舌红,苔腻而少,脉寸尺沉弱。心肾虚耳鸣心悸。  
   
 处方:首乌30    枸杞20    茯苓20      党参20      川芎20    菖蒲15    当归20      五味子12        白芍15    苍术10  丹皮5    三剂,病人两天服一剂。 
    
二诊,症状改善,上方三剂(两天一剂)续服,药完症除。 
    
病人心肾两虚,心主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开窍在耳,肾的精气充裕,则耳有所养,听觉灵敏,肾中精气虚衰,则耳失所养,故耳鸣;肾主水,肾气虚影响其运化水湿的功能,水湿上泛,故而苔腻,湿邪不退,反伤其阴,故而苔少。心主血藏神,血为神的物质基础,病人精血俱虚,影响其藏神,所以心悸。我用首乌当归白芍补其心血,使其养神,用其党参两组药物一气一血,使其血药得气药而加速其化生血液;首乌枸杞填补肾精,配一五味子补心肾,使精血得以相互化生;茯苓菖蒲苍术退上泛之水湿;川芎丹皮理滞而升清。全方两天一剂共服用六剂,病得以除。 




初学中医的你,也许你的思路还不清晰,重点还不明确,我的发帖愿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帮助和想法,这是我写来的出发点。写得不好还请同道朋友指导,愿能抛砖引玉,为我们的初学中医的朋友献计献策。 
谨以此帖献给初学中医的朋友 : 
    
这帖我要向初学中医的朋友说的是掌握好药物性能的好处,我先讲了解中药,我认为这是最基本的,你只要了解了各药物的性能,你才能去认识理解汤头,否则你便成了无根之木。直接相关的就是可以轻松的识别各种药方和汤头,对各种药物在方中的作用有个理解。对一个陌生的处方,看每一部分相同或相近的药物性能在一起的比例,你就基本可以判断适应什么症状的病了。举个例,大家都熟悉的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我们来分析它:党参。炙甘草,补气;白术补气归脾,茯苓补脾,你看结果不就出来了吗,四个药有三个都是补气的,两个直补脾的,用方当是补气健脾,再对上病人的症状就一拍即合了。
    
我再来说说田间山区的草药,可不要轻视它,在关键时候它们可是能派上大用场的,举个例:有一次我去乡下亲戚家,遇到一个跌伤膝关节的患者,发肿青紫。来找到我,身边有没有现成的中药。怎么办呢,我来了个就地取材,不正好山上有橄榄吗,我去摘了几枚,再弄了点韭根,酸浆草,加酒拌在一起敷上,第二天肿就消了很多,也不那么痛了,我就告诉他她,叫她继续这么用就可以了,后来见到说照我的方法,敷上几次再也没留痕迹。
      
所以,我认为熟悉药物的性能是关键也是基础。 

脉诊的地位及学习方法 

我个人认为脉诊是每一位中医生都要掌握的一门功课,不然它对你的诊疗可能大打折扣,我举个例吧,我接诊一位老头疼患者,每遇吃了某种食物如病猪肉(动风)呀,与人生气心情不好呀,那一痛起来就没完没了,几年的老毛病了,初诊时听说这次痛起来也有好几天了,大小医院看了不少,每天中西药加起来都在100元以上,年龄在50岁左右,诉其头疼如裂,像是被人念了咒。我看了她的舌像,有点红,有热像外,其他的也不很清晰呀,你再一伸手把她的脉,左关有力的跳着,与其他脉相比那感觉太出众了。你看,你就直接可以确定了,肝阳上亢,上犯清空,方药中给他投以大剂量的镇肝药,一剂痛就大减,六剂下去她就再也没犯过,到现在也有一年多了吧,当时由于忙也没有留下病例记录,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所以脉法是要学的,有时你懂一点脉法,还可以让你在患者群中增加许多的神秘感和光环,当然我现在还没有享受到那甜甜的感觉,我想这一天会有的吧。 
    
对脉法,我认为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一般只要能够帮助判断病症就可以了,追求独取脉法而知病那是另一种境界,须经年累月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悟性才能收水到渠成之功。
    
学脉法,如果没有老师教导,那就直接去书本上要知识吧,上面写得很清楚了,什么脉在指下是什么状况,主什么病,你把它弄熟悉了,不要怕,英雄是有用武之地的。下一步就是实践了,你可以先从正常人的脉把起,你对正常的脉熟悉了,把病脉才有所参照,有条件的你可以对每一种病人来印证你学到的知识,慢慢的你就会对你的书本知识有所体会,有所强化。
  

发一病例上来,因为是在基础版,所以我用我的看法写详细一点,
        
患者,金某某,男,27岁,胸满不舒,咳吐痰多而来治之,问其饮食正常,二便调。查:胎厚腻,脉右沉细滑,左弦象。
    
看法与治法:湿邪困脾而生痰湿,痰湿阻肺之气机而致胸满不舒,脾功能显弱,肝必乘之,因患者27岁年龄段的身体做 支持,有较好的抗病能力,所以痰虽厚湿重,但饮食二便调,说明脾胃的功能还能支持运化,治疗上只要祛其痰湿,调其气机,则病邪当就此止步,重新回到各脏腑各司其职的功能上来。处方如下:
        
苍术25      麻黄10        桔梗12        枳壳10        郁金12        炒莱菔子15 
          
上方服5剂,痰闷得除。上方的苍术25 克在方中的量是最大的,作为主用药,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苍术建脾而燥湿,对湿邪困脾的功效是显著的,作用有二,1是重祛湿邪,湿邪去则脾气复。2它的另一功效是建脾,脾健则可杜其痰源。麻黄10        桔梗 12      开其肺气,导其痰湿下走。再有 枳壳10        郁金12        炒莱菔子15      这些药是调气机的药物,而 枳壳10        炒莱菔子15    则还有祛肺之痰涎的作用。 

多备医学书籍与资料,广交医学界的朋友。 
      
我们对医学都不是生而知之的,所以在任何时候对我们需要的知识做到常备是很有必要的。对一个中医人来说,学会独立是很重要的,这样很容易让我们建立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样的中医人应该是能够很健全的发展的,当然这个想法是我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代表别人的想法。 
      
我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说我的想法吧,记得我以前在琢磨附子用量的时候,我问我的长辈,出于对我的关心,他们对我的回答都是很慎重的,再三叮嘱用量在10克左右,泡酒不要过6克。我为了多多丰富对这药的认识,遍阅大量的药性书籍和医案资料,最后由陌生到熟悉,走过了一个心理过程。后来我第一次用附子是在一个月子病患者上,该患一年四季双手发冷,冬天更害怕,热天即使手皮肤是热的,但手指骨都是冷的,舌质淡,双尺沉弱,我诊为阳虚寒。第一印象就是非大量附子不能取效,在方药中我投以30克附子,那效果可用立杆见影来形容,下午用药,晚上手就暖和了,病人那个高兴夸奖话,会让你很有满足感。所以常备丰富的资料会对你是很有帮助的。
      
人与人之间经历和经验的不同,这样广交(医学界)朋友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源,有一位患颈痈的患者做了手术,患处又肿了,请我视之,我由于对这样的术后肿物没经验,所以就没敢下药。后来我问一位资深的医学界朋友,他说这类患者十花九死,里面花开不是血也不是脓,按中医来说就是散毒了吧。这个病例还真印证了他的说法,花了半个月后由于肿满全颈,水食不进,离开了人世。作为现代的中医人,要胆大心细,错误是犯不起的,所以呀,我们要尽量做到广开信息源,为我们的医路多点保障。
      
写完又一篇了,不论对朋友们有没帮助,就当我自己的心里话写在论坛上吧,有时很想静下心来写点知识含量的帖子,可能是时间少,缺乏思考,知识量的原因吧,总不一定能如愿,愿大家将就吧,争取为大家送上好帖,但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下一篇笔记。

中医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一说,我理解的大概意思是,用有大毒的药治病,10分的病,治到6分上就要停换成药性缓和的药物了,其他以此类推。 
    
关于附子的问题

我先谈谈附子熬的问题,附子我是亲自尝过的,亲自为病人熬过的,我的经验告诉如下:最好是先熬两小时,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附子制都是大量一起,谁也保证不了有漏网不透的,还有火候不够的话服后病人头晕明显,熬的过程中汤少了要加开水,不能用冷水,这是关键。火候不到,附子的副作用是很多的,所以,能加最好加点姜进去解他的毒性。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都很强,错误是少犯为好。
    
用附子的问题,中医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说,附子,大热,补肾阳,肾分肾阴与肾阳,是人生长发育的根本。两者缺一不可,一者衰就会出现问题,具体大家去书上看下,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理解的是单用此大热药去补肾阳(单用肾不衰情况下,去寒邪那是另一回事),补阳的同时,多次服用他可能就会像火一样去伤到阴液,而配上阴性的生地类,一可以制其热性,二可以化生阴液来协助附子,当然这又是处方用药量上要把握的问题了,这是我用过了的方法,希望有帮助, 
我对附子的毒性是有深刻体会的。记得那是28岁在部队的时候,每吃一点凉东西胃就疼,有时还会大便次数增多。自己给自己辨证为脾胃虚寒,包了3付附子理中汤,记得很清,附子用的是黑附子10g,吃第一付的时候是自己熬的,熬开半个小时喝下,第二次喝后也没什么事,胃也挺舒服的。第二天该熬第二付的时候我有事,就叫卫生员去熬,怪我没交待清楚,他刚把药熬开就把药汁滤了出来,端到我跟前,我也没问就喝了下去了,喝后大约半个小时感觉嘴唇发麻,知道是附子中毒了,急忙端起别人刚泡的浓茶喝下,用手指抠咽喉部,呕出胃里的东西,折腾了10多分钟又觉四肢末梢也开始发麻,急忙叫人再熬绿豆汤,再喝再呕,四肢麻的难受,心想这下完了,彻底交待了,心里真有一种濒死感,再叫卫生员给量血压,血压正常,心率也正常,这才放下心来。之后,我被送到解放军152医院又进行了洗胃,也没洗出什么东西,观察了一晚,没什么事。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152医院住院的那天晚上又体会了一次低血钾,住进去后估计输的只有葡萄糖,没加钾,到了后半夜起来解大便,回到床边,浑身一软,失去知觉,瘫在床上,停了一会,睁开了双眼,我对卫生员说:去给他们说马上换上复方氯化钠。一瓶500ml的复方氯化钠输完,立即觉得浑身有劲,精神倍增。

附子我用到80克,病人诉为阴雨天关节酸痛十年,因临床经历大少,前三付用到30克,中三付60克,后三付80,现在下雨天已无症状。当然得要求先煎2小时,学了妙手老师的中途加热水的方法。 

有效的有二个方面因素:

1.病号信任。给了我学习附子这味药的机会。不相信三付无效就不吃了。

2.守方不疑。辨证正确的情况下要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也没办法,因为无老师指导)。
当然也有15克附子中毒的,也是一个胳膊疼的。也要求病人先煎。第一付就出现口麻,头晕现象。病号及时反馈,自己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不敢做偿试,只好嘱病号去附子不用。

附子用量宜逐渐加大,开药时一定要求病号先煎。这是我用附子的经验。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