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中学英语阅读资源的开发[1]

 天仓来客 2013-03-02

试论中学英语阅读资源的开发[1]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之于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古老的谚语、名句,还是在我国先辈语言大师的学习经验和丰富的教学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然而,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考试还是升学、就业的主要评价手段,应试教育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着中学英语教学。因此,原本快乐、有趣的外语学习也就变成了家长和教师高压下单调、枯燥的语言练习任务,阅读材料也局限于“豆腐块”一样的试题资料,泛读活动更是无从谈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创造性没能得到激发,学习动机也停留在外源性工具动机层面,很难起到促进外语学习的作用[1]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同时,《英语课程标准》把“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作为重要的课程理念,倡导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弥补教材缺陷带来的不足。并在九级课程目标描述中对英语阅读的数量作了详细规定[2]。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仅仅依靠教科书和试题资料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从阅读之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出发,拟对阅读资源的类型和阅读活动的开展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对英语阅读的重视,为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二、为什么要开发阅读资源

(一)贫乏的语言学习环境------阅读资源开发的缘由

丰富的可理解性输入和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是语言学习的必备条件[3]。而这两个条件的满足都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环境一方面为语言学习提供语言输入,另一方面是为学习者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然而,由于英语在我们国家属于外语,不是第二语言,使用群体较少,使用场所有限[4],学习者在生活中几乎无法接触到使用英语的人士,也很少看到或听到自然的英语输入材料,输入的来源主要依赖教科书。同时,英语的地位属性也导致学习者在生活中没有使用英语的交流需要,很难找到交流对象,学习者语言实践的机会主要局限在课堂。再者,英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提高。强调交际能力、重视听说实践本也无可厚非,但由于学习环境的局限,单纯培养听说能力很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使得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很难真正发挥出来。

我们在强调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属性时,似乎忽略了语言作为工具的另一个属性----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天下奇闻、明星轶事、时政要闻、哲理短文、文学名著等皆可能是他们的兴趣所在。阅读时,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来满足自己的情感或认知需要。通过阅读,他们的语言输入量大为增加的同时,好奇心得到满足,学得的语言有了用武之地。同时,阅读也是一种交流活动,而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交流活动。在阅读中,学习者通过惊叹世界之奇、体验语言之美、同情主人公命运、关注情节发展等不同方式来与文本交流、与作者互动。这种交流与互动和虚拟环境中的日常生活交流不同,它是一种情感上的体验、心灵上的碰撞和认识上的升华,是在情感与认知上留有烙印的交流。再者,阅读本身不仅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而且可以创造高层次的语言实践机会。在阅读中,读者不仅要接触一个个的词语、理解一个个结构,还要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来执行阅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阅读可以开阔读者视野、启迪读者思维、激发读者的交流欲望。通过读者之间语言上的交流、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碰撞,不仅语言技能可以得到大大提高,认识境界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升华。这样,语言的人文性也可以得到很好地体现。

(二)教科书的局限性-----阅读资源开发的迫求

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5]。在所有设计的课程资源中,英语教科书一直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科书作为主要课程资源的缺点也凸现出来。首先,我国目前使用的中学英语教材都是由英语教学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编写或修订的。它们一般有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内容结构,弹性的教学要求。但由于教材的容量有限,就必然导致教材内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教材中所反映的只能是实际交际情境中必需的基本语言结构和要素.这使得学生从教材中得到的只是脱离具体语言运用环境的、抽象的语言符号,导致他们不能在不可预测的实际交际活动中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6]。其次,语言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材的开发、编写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教材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再者,教材采用功能与意念相结合的教学途径,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呈现的形式主要是对话和短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学习“裁剪”、“加工”过的语言形式只是让学生“吃别人嚼过的馍”,淡而无味;脱离生活实际和真实语境的语言材料则很难让学习者接触到活生生的语言,体会语言的灵动与多彩[7]。因此,这种以交际能力培养为己任的编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习者人文素养的提高。

开发阅读资源、开展阅读活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科书局限带来的不足。首先,选择学习者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开展阅读活动,不仅内容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是活的语言,是没有“裁剪”、“加工”的语言,学生阅读的内容发生在真实的语境中。阅读中,学习者在探索未知、增长见识的同时,还可以感受语言的灵动多变和丰富多彩。其次,阅读资源的丰富性在满足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保证语言的时代性。天下奇闻、明星轶事、时政要闻、科技发展一般都是当下发生的时事,阅读它们既可以了解世间万象、时代发展,还可以学习时代和科技进步产生的新词新语,有效弥补教科书内容更新滞后的不足。文学作品等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历久弥新,阅读这样的材料既可以感受名家经典的熏陶,还可以体验语言经典的恒久魅力。再者,和日常交际所不同的是,阅读可以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思想上的碰撞和认识上的升华。在阅读中,通过读者与作者、读者与世界和读者与自己内心的交流,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熟虑,认识更加深邃,人也就变得更加充实。

(三)丰富的实验研究-----阅读资源开发的理据

我国老一辈语言大师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学好外语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在《外语教育往事谈》中,很多大师都提到了大量阅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8]。限于篇幅,本文不一一列举。此外,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母语还是外语环境,大量阅读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从输入角度看,阅读是语言输入的源泉,能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知识,建立结构意识,增加背景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效率。ChoKrashen (1994)的研究发现大量阅读对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产生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并断言泛读是发展读写能力的最佳工具[8]。从习得角度看,阅读中的“意义协商”有助于预防中介语僵化,促进语言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此外,课堂上有意“学得”的语言无法完全转化为应用中无意“习得”的言语,阅读则有助于弥补“学得”语言知识在使用中的不足,消除母语干扰[9]                                         

再者,阅读可以促进学习情感良性发展。阅读中获得的满足感和胜任感是语言习得发生的土壤。研究表明,自主阅读可以消除紧张情绪和挫败感,降低竞争动机,使所有学生同等受益。在自主阅读中,没有了句法、词汇的约束,学习者会对书本产生积极态度,偶然习得语言。成功的阅读经历就可能引发阅读兴趣,进而激发更强的学习动机,产生良性循环的效果。因此,大量阅读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帮助学生大量接受语言输入的辅助课程[10]

此外,大量研究也表明阅读对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听力、写作、语法、口头表达能力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1]

(四)阅读的简便性和材料的易得性-----阅读资源开发的动因

听力活动需要播放设备和听力材料,口语活动需要交流对象,写作需要桌椅纸笔,也就是说这些学习活动除资源外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持。与它们不同的是阅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需要学习设备和学习同伴的支持,只要有学习者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和开展阅读的动机,阅读活动就可以进行。林荫小道、学校家庭、办公场所等都可以成为阅读的殿堂,课堂内外、休息间隙、闲暇之余乃至等候公交车的时间都可以是阅读的黄金时间。再者,阅读材料的开发也不像听力或影像资料需要一定的条件或资金支持,报纸、杂志、产品说明、文学作品、电子书、手机阅读以及网络上的英语资料都可以是阅读的潜在资源。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找到自己条件允许的、能满足自己情感与学习需求的阅读资源。总之,阅读的便捷性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既为我们开发阅读资源创造了条件,也为我们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便利。

三、阅读资源的分类

英语阅读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结果也就存在一定差异。按资源载体来分,可以把它们分为电子资源、纸质资源、网络资源等;按资源内容来分又可以分为文学类、新闻类、娱乐类、生活服务类等;按照阅读目的不同则可以分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动机的趣味阅读类资源;课外培养阅读习惯、开阔学生视野、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经常性阅读资源等。不管依据什么标准来划分,阅读资源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本文下面就将常见的几种阅读资源加以分析探讨。

(一)分级读物

分级读物也许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阅读资源。依据分级读物的编写方式,这类资源又分为简化版和原创版。简化版是为了降低语言难度,适合不同层次学习者阅读,出版社组织人力对经典作品经过简化改写而成。简化版作品一般保留了基本的故事情节,对原作中的词汇和语言结构进行了简化,大大降低了语言难度,便于学习者阅读。然而,也真因为如此,简化版因为没能保留原作的情节与风格而备受诟病。尽管如此,简化版读物无论在出版社还是读者中都很受青睐。当下,较有名的简化版读物有《外教社--牛津英语分级读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联合出版的《新标准中小学分级英语读物》、人教社出版的 《中学生英语读物 》和《模范英语强化阅读丛书》等。

原创版读物则是为了保留原作的风格和情节,向读者展示原汁原味的语言和文化,根据读者语言水平精挑细选的分级读物。目前,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有外研社引进出版的外研社·剑桥英语分级读物》、《悦读联播》、《企鹅系列丛书》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从美国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原版引进的《清华中学英语分级读物》等。

(二)电子出版物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知识的储存与传播方式,也对我们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电子书的出现不仅使得阅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的海量储存也让我们的阅读不再因内容贫乏、选择单一而兴致低迷。电子杂志、电子书籍等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一方面降低了我们的阅读成本,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开展电子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订阅的方式,获取最新电子出版物,满足我们的阅读需要。手机阅读更是让电子阅读简便易行。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根据需要订阅双语阅读信息,也可以通过登录相关英语网站来获取阅读材料或开展英语阅读。

(三)网络资源

因特网给我们提供海量资源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笔者看来,因特网上的英语阅读资源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专业的英语学习网站,如,沪江英语 www.hjenglish.com)、旺旺英语( www.、普特听力 www.)等。 此外,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各大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设有专门的资讯栏目,这就为我们阅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在这当中,较有影响的有,New York Times, National Geographic, Reader’s Digest, Wikipedia, China Daily等。 此外,一些互动性的网络平台或网络工具,如社交网站FacebookTwitter, 聊天室、论坛、博客、电子邮件等也为我们开展英语阅读活动提供了便利。读者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表意见、交流看法、参与讨论、组建自己的兴趣群组等,使阅读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四)日常生活类

日常生活类阅读资源主要指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内容短小精悍、便于随时阅读的英语资料,如商品说明书、景点介绍、英语报章杂志上面随手撷取的短文、资讯等。这类资源贴近学习者生活,既可以激发学习着强烈的阅读欲望,又可以让学习着增长日常生活常识,真可谓一箭双雕。

四、阅读资源的开发步骤

开发阅读资源的目的是丰富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需求。因此,开发阅读资源首先需要开展阅读需求调查,了解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和学习需求,依据学习者的兴趣与需求开发相应的阅读资源。其次,开发阅读资源还要考虑阅读目的。如果是为激发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体育赛事、时政要闻、奇闻异事、娱乐报道、幽默笑话、名人轶事、科技发展等资料不失为上好的选择;如果是为开展长期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则要考虑选择适合学生的文学作品、哲理短文以及人文类资源;如果是为深化学习内容,拓展学习活动,就要选择内容和难度与学习内容相近的材料。再者,开发阅读资源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阅读资源开发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搜索、筛选、甄别和分享资源的过程中,体验资源的多样性,提高资源意识和资源识别能力,享受资源共享的乐趣。教师要对学生的资源开发活动进行引导、支持,对开的资源进行甄别与分类,建立资源库,为资源共享与长期使用创造条件。最后,教师将筛选、甄别的阅读资源收集起来,建立课程资源中心。对电子资源,可以通过个人网页、网络图书馆或专题网站的方式储存。具体流程见下图。

 

 

 


图一:英语课程资源开发流程图

五、阅读活动的开展

筛选、开发只是阅读资源开发的第一步,利用阅读资源,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才是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接下来就谈谈阅读资源的利用。

(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在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依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以同样的速度阅读相同的内容,作为阅读材料的课文是词汇和语法应用的范例,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文章、学习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读,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控制教学进程,同时也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然而,这样的阅读活动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教学停留在学习阅读的阶段(learning to read,未能体现阅读的本质。我们讨论精读教学的局限并不是否定外语课堂上的精读教学,而是提醒教师认识到它的局限,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在真实的阅读活动中,学习者喜好不同、阅读速度各异、阅读方式和注意投入以及理解视角和阅读所得都不一样。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短小精悍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如在课文教学前安排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在平常的教学中安排阅读趣味知识、幽默笑话、短故事、名人轶事等阅读材料来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替换课文中的阅读材料。需要说明的是,课内阅读活动一定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习者为基础,注重阅读方法指导与阅读兴趣激发,为开展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课外阅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学习(Reading to learn), 其关键是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阅读需求。在这一方面,国外较成熟的做法是建立阅读资源中心。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将开发的阅读资源甄别、筛选后,分门别类陈列在学校图书馆或专门的阅读资源中心供学生选择阅读。再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还要定期组织不同种类的产出活动,如读书报告会、名言或名段分享交流、朗读活动、好书或好文章推荐活动。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活动的融入性控制能力,增加阅读的责任感,还便于教师了解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发展,及时开展必要的监控与指导,加强外语阅读与其他技能和科目的整合,促进学习者能力整体发展。

(二)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相结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12]因此,教师主导的阅读模式必须打破,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阅读材料,按照适合自己的速度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只有在这样的自主性阅读活动中,学习者的个性才能得到体现,“学习者中心”的理念才能得到彰显。

与此同时,阅读不仅仅是读者和读物的主客关系,而是“缘文会友”的社交活动,是读者和作者及其它读者的主体间关系。所谓缘文会友不单指与作者会友,还指与其他读者会友。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不仅是沟通个人信息和社会信息的媒介,而且是个人获取社会信息并丰富社会信息的手段。因此,我们在强调阅读自主”“阅读个性的同时,还要重视合作阅读,适时适度地安排合作阅读活动。在合作阅读中,合作群体通过共同的阅读目标、明确的阅读分工和互补的阅读心得交流建立阅读合群阅读交友的理念,从而营造一个适宜学生个性发挥的阅读学习共同体[13]

(三)感受性阅读与批判性阅读相结合

感受性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对文章中的优美形象、深刻意蕴、遣词造句、作者情感等内容鲜有顾及。这样的阅读活动可以让学习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扩大阅读量、增加语感,提高学习动机。正因为如此,感受性阅读材料的语言与内容应以保证学习者顺利阅读为宜,不能因过难而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从而影响阅读兴趣。因此,这样的阅读活动中一般可以安排学生阅读娱乐动态、名人佚事、时政要闻、幽默笑话等方面的材料。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同伴互助、合作阅读、故事交流、语言支持等方式为他们阅读提供支持。

批判性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选词造句、语言节奏、情调风格特色等进行赏析,与文本进行互动,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与精神净化,并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进行是非、美丑等进行批判。批判性阅读既要求学习者深入作品,领略文章之美,又要求学习者跳出作品,与文本保持一定距离,与历史和现实建立联系,客观公正地对作品作出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理智判断和科学评价,从而发展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习者开展感受性阅读的同时,还要适时组织批判性阅读活动,如对某篇小说的人物特征进行分析、对某次事件的成败或影响展开讨论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习者用自己的经验去感受作品的情意,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从更深的层次体现“个性阅读”。
   
(四)提供必要的阅读支持

利用阅读资源开展阅读活动经常会遇到生单词过多、缺乏背景信息、语法理解困难、学习者阅读兴趣不高等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提供各种支持,为学习者阅读铺平道路。对于生词较多的材料,教师可以提供生词表;遇到理解困难的材料,可以提供译文供学习者参考;对于背景信息缺乏,影响理解的材料,教师应提供背景信息支持。此外,播放与材料有关的视频材料,如电影、纪录片等,既有助于学习着理解阅读材料也可以起到激发动机,引领兴趣的作用。同时,教师参与阅读也是提供阅读支持的一种良好方式。教师和学习者一起阅读,不仅可以随时解决学习者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了解学习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内容,与学习者交流阅读心得,更重要的是能让学习者产生亲近之感。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博关注等方式为学习者阅读提供资源共享、阅读互助和心得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同伴互助与合作学习的效应,促进阅读中的分享、交流与合作。

六、结束语

“开发阅读资源,开展阅读活动”是《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将这一理念真正体现出来并落实在教学中,需要我们每位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阅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树立科学的外语学习与教学观念,积极指导、参与英语阅读资源开发,为开展英语阅读创造条件,正确引导、科学组织开展英语阅读活动,促进学习者转变学习方式,使学习者通过深入与浅出结合,经典和通俗并重,娱乐和思想兼举的阅读活动,将英语学习与知识获得、情感发展以及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实现由“Learning to read” ”Reading to learn”的转变,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源深. 好的英语是出来的——英语教学谈之一[J].外语界, 20064:63-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Stern H.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赵登明, 凌茜. 英语在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定位分析[ N] . 光明日报, 2003 (7)

[5]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 教育研究20019):59-63

[6]秦志功.初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王才仁. 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8]李良佑、刘犁. 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束定芳、张逸岗.外语教育往事谈外语名家与外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9]Cho K-S and Krashen S. Acquisition of Vocabulary from the Sweet Valley Kids Series: Adult ESL Acquisition [J]. Journal of Reading, 1994, 37(8): 662-67.

[10]Mikulecky, B. and Jeffries, L. Reading Power [M]. 3rd edition.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2005

[11]Renandya Willy A. The Power of Extensive Reading [J]. RELC Journal , 2007, 38(2): 133-49

[12][13]李海林.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新概念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804/ 16/32684_228313129.s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