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成为与孩子情感互动的伙伴(5)

 anananzuo 2013-03-02
  案例

     我有一个街坊,在最小的女儿11岁时她的丈夫去世了。她含辛茹苦,严格要求,独自将三个女儿抚养 大。大女儿现在是某著名大学的博导,二女儿在新西兰,小女儿硕士毕业在一家科研机构做行政管理工作。在外人看来,她的三个女儿全都成就斐然、出类拔萃。提 起这位街坊,知道的人都敬佩有加。可是老太太反倒越来越不精神、不快乐、不自豪。她有许多不开心的事:大女儿离婚自己带着孩子,过得并不如意;二女儿很少 回国探亲,回来了也更喜欢去丈夫家;小女儿已年过35,还没有男朋友。她还有更不开心的事:当大女儿和小女儿回来看望她时,她希望她们能一起开开心心地唠 唠家常;希望她们对自己这些年的付出说一两句感谢、报答的话,虽然她并不想要她们的任何感谢和报答;她希望她们对自己能够上心,能够知冷知热。可是不知为 什么,女儿们回来了谈的大多是工作或者社会上的事情,或者吃什么、补什么、营养和保健。她知道她们是关心自己的,但是,她只觉得隔膜和冷淡。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都感觉到有一个字呼之欲出,但那就是爱。可是因为爱的表达方式不同,他们全都没有得到爱。孝顺的儿子未必令父母满意,父母的做法也让儿子寒心;母亲的含辛茹苦表现在要求孩子的成就上,于是孩子用成就来回报母亲,孩子们以为做出成绩就是母亲所要的爱,于是她们向母亲显示的只有成绩。 他们自己既然没有明白地感受过爱,于是他们也不会、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当别人给予他们爱的时候,他们甚至都不能辨别,也就无从接受。一代一代传下去,就 都成了既不能、不会去爱,也不能、不会被爱的“爱的残疾者”。

  爱有量的差别

  世界上只有光明,没有黑暗。真的 是这样吗?在一个房间中,如果你想得到光明,怎么做?开灯、点蜡烛、打开手电筒……总之,是带来“光”与“明”。那么,你能给一个房间带来黑暗吗?能,关 灯、吹灭蜡烛、拉上窗帘。不过,你做的是“拿走光明”,并不是“带来黑暗”。这个世界只有光明,光明不在的时候,我们为了方便起见,称之为黑暗。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这个世界上只有爱,没有恨。爱不在的时候,我们不能称之为恨。因为恨,也是一种情感、一种联系、一种期望、一种接纳。爱不在的时候,就是没有爱、没有联系、没有期望、没有任何接纳。

  如果用一个数轴来表示爱,也就是接纳,轴的一端是“断绝联系”,另一端是“狂热”,中间是不同量、不同级别的情感,它们都是爱,是爱在不同“数值”时的不同名称。

  人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也会在不同的处境下做着不同的事。因此,即使是对同一人,即使是对自己,我们也会有不同的接纳。这并不是矛盾,也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关键在我们自己是否能区分不同的处境和事情,是否能区分自己的各类情感。

   现在,请写下你生活中5个重要的人。对每一个人,写出自己对他(她)经常产生的情感。要求写出不少于5种情感,并且越多越好。每种情感后面列出相对应的 他(她)的特点或行为,可以是外貌特征、品行、脾气、为人处世,等等。注意:这5个人中一定不要漏了你自己!做完以后,综合读一遍,思考一下自己与这5个 人的关系是否有变化?是否厘清了这5个人的特点?是否厘清了自己对这5个人的不同特点所做的不同情感反应?接下来,针对这5个人的不同特点和自己的不同情 感反应,写出自己其实可以如何去接纳对方的不同特点;如何换一种情绪表达的方式;对如何处理与这个人的关系,有什么新的想法。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爱有类的区分

   常常有人说,我现在有了孩子,对丈夫(妻子)爱得少了。也有人说,在父母和丈夫之间,我还是爱父母更多一些。或者也有人说:“我的爱太少了,爱自己都不 够呢。”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对孩子的爱、对父母的爱、对丈夫(妻子)的爱、对朋友的爱、对路人的爱、对草木万物的爱……都是不同种类的爱。若我们自己 一定要让这些爱都一模一样,那么错在我们自己,不在孩子、不在丈夫(妻子)、不在父母,也不在朋友。

  案例

  我的一个朋友,在大女儿9岁的时候,她又怀孕了。自从她的身材发生明显变化以来,女儿经常表示不愿意要弟弟(妹妹),理由 是:有了弟弟(妹妹),你们就不爱我了。她的妈妈向她保证还会爱她的。她说:“就算你们还爱我,也会爱得少了。你们会爱弟弟(妹妹)更多。”我的朋友就向 她解释:“虽然弟弟(妹妹)会分去一些你的爱,但是……”显然她没能说服大女儿。因为不久她就来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她说服大女儿。
事实上,弟弟(妹妹)分走的是父母的时间,可能还有关注。但是,弟弟(妹妹)不但分不走爱,还能带来更多的爱。在家里,父母除了拥有对大女儿的爱以及大 女儿给他们的爱,他们还将拥有对儿子(小女儿)的爱和儿子(小女儿)给他们的爱,原来的“家之爱”也因三个成员变为四个成员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女儿 呢,除了父母的爱和对父母的爱,还将拥有给弟弟(妹妹)的爱和弟弟(妹妹)对姐姐的爱。将来,大女儿还会拥有一般中国人很少拥有的侄儿、侄女的爱!她的现 实世界和情感世界将变得多么富足!

  父母与孩子不是,也不应该是朋友

  很多人、很多书都在讲家长要和孩子做朋友。做父母的也会对孩子说:“爸爸妈妈是你的好朋友。”与这句话常常伴随出现的是:“有什么话、什么事要告诉爸爸妈妈。”既然是朋友,爸爸妈妈怎么有好多话、好多事不告诉孩子呢?既然是朋友,怎么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依了父母,而父母没有依过孩子呢?既然是朋友,怎么同样的话,父母可以说孩子,孩子却不能说父 母,否则就被指为不礼貌呢?

  无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有多平等、多亲密、多和睦,你们仍然是两辈人,仍然是父子(女)、母子(女) 关系。如果你们是朋友,让孩子如何理解真正的朋友关系呢?他怎么去区别友情与亲情?他将如何对待朋友?他会期望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他又会给予朋友什么? 家长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孩子找到这些答案,而不是制造混乱。

  爱不可以比较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可以得到的爱和能够给予的爱,也是不一样的。既然不一样,就无从比较,也不应该比较。

  案例

  有位朋友给我讲过台湾艺人小S的一件事。有一天,小S带着两个女儿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朋友,寒暄过后,朋友说:“嗯,比较起来,还是小女儿更可爱。”小S赶忙蹲下身,对大女儿说:“在妈妈心里,你们俩都一样可爱。”

  小S的应对已属难得了,但仍有可完善的地方:

    首先,两个女儿一定各有特点,即使再相像,单就年龄的差别,也可见二者的不同。小女儿由于年龄小,很有可能确实显得稚拙可爱,大女儿只怕早已感受到并明 白这个不同。妈妈偏要说一样可爱,大女儿未必相信,甚至可能还会因领悟不了母亲的苦心,而对妈妈的谎言感到厌恶或反感。

  其次,无论大女儿是否觉得自己和妹妹一样可爱,还是觉得自己更可爱,或者同意妹妹比自己更可爱,大女儿都会对妈妈的这位朋友心存不满甚至怨恨。

  再次,无论她的父母、长辈、老师如何教导她要爱护妹妹、喜欢妹妹,大女儿自然而然会生出对妹妹的羡慕、嫉妒,或者恨。

  最后,大女儿会对自己产生自怜或自卑的情绪。妈妈蹲下来安抚她的这一举动本身就在证明她是委屈的,应该被关注、被同情、被怜悯和被解释的,她是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的那一个。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因为性格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大女儿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想法,但至少会有以上四点想法。小女儿呢,不知当时有多大,如果超过了两岁半,她多半会自豪,并认为 自己确实比姐姐可爱,她也能感知姐姐的敌意或妒意,因此她也许会对姐姐不满,也许会对姐姐很歉疚。对于妈妈安抚姐姐的行为,她有可能会感觉不公,也有可能 学习妈妈的做法,对姐姐总要怜悯和解释。那位朋友呢,在看到小S的举动后,可能会很懊悔,可能会对小S的大女儿心怀歉疚,也很有可能会恼羞成怒,抱怨小S 当面纠正她,不给她留面子。

  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这样处理会有什么不同。假设小S听了朋友的话,说:“是啊,小女儿小,显得很天真 有趣。你不知道,大女儿也很可爱呢,她特别懂事(下面可举一个大女儿可爱的例子,诸如妈妈生病了她给倒水之类的),她们俩都让我好开心、好幸福。”这样回 答,没有反驳朋友的话,又令两个女儿知道自己的特点和可爱之处,使她们分别对自己和对方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她们对妈妈和妈妈的朋友都会心存感谢,妈妈的朋 友也不会觉得自己被驳了面子。不用比较,我们只是不同,我们要学会接纳这些不同,更不强求大家都“同”。

  爱的基础是尊重、信任和耐心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意志的人,他将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来,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我们常听有的家长说“孩子是我生命的延续”。这实际上于理 有悖。且不说孩子的生命与家长的生命完全不同,孩子出生时父母的生命还在继续,从何延续呢?难道孩子是父母生命主干上的一个分杈,没有自己的根,依赖父母 的根或家庭的根而生存?

  尊重

  很多人都说到对孩子的尊重,如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孩子时不要当着他人的面、不要看孩子的日记,等等。这些尊重是行为上的尊重。这里所说的尊重,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确实需要孩子的感激,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养育子女是做父母的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至于把孩子生下来是否是对孩子的“恩”,则有不同 的看法。从王充、孔融、李贽到胡适都辩说,父母是因一己之私而受孕生子,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恩”的。在西方国家,也有子女告父母的案例,原因 是未经自己许可而将自己生于此世。这些说法、做法过于极端。还是西方较普遍的一种看法比较合理:做父母的感谢上帝赐儿于我家!对这一偶然,大家都感谢上 帝,而对于必然,即父母的养育和子女的回报,则互相感谢对方。这就是尊重。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父母的奴隶或臣下。当我们感叹“这孩子怎么这样”的时候,不如接受,孩子就是这样。在“这样”的状态 下,看看该怎么办,而不是把努力放在令孩子由“这样”变成父母心里中的“那样”,然后皆大欢喜。对孩子生命和人格的尊重,意味着我们为孩子的未来打下了基 础,但不去干预孩子的未来;我们给孩子的生活提供必备的条件,但不去替代孩子生活。

  要做到从生命与人格的角度去尊重孩子,家长自己首先要建立起足够的自信,这样家长就不需要通过孩子的听话和顺从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与威信,也不需要通过孩子的感恩和恭敬来证明自己的付出与伟大。有足够自信的父母才能给孩子以尊重。

  信任

  如果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的信任,他的自信也无从建立,而且,他也不容易相信别人。当我们爱一个人,接纳一个人,就意味着我们对他是信任的。信任是伙伴关系的基础。当我们信任一个人,我们知道他不会伤害我们,我们才敢于接纳他,也希望自己被他接纳。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耐心

    耐心意味着我们能够原谅孩子、容忍孩子,给孩子时间和机会去成长。对孩子耐心,也就不会对孩子求全责备,会在孩子犯错时提供帮助,而不是责难。我们常常 能对他人表现出耐心,却不能对自己、对孩子、对配偶,这些我们最亲近的人耐心。是什么在催促着我们?是我们儿时的父母。当我们的父母很少对我们宽容、谅 解,我们也很难宽容和谅解自己,因此对自己没耐心,对自己亲近的人也没有耐心。

  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家 庭条件非常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但是,她的人际关系总是处理不好,一直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好好谈过恋爱。结婚后与丈夫、公婆、父母、孩子的保姆关系都 很紧张。据她说,小的时候,父母是拿她当宠物多于当孩子。记得在她四五岁的时候,自己去洗手绢,妈妈看见了说:“哎呀!宝宝,你洗不好的。”基本上她记得 的很多事情,她妈妈都会说“你弄不好的,让保姆弄或者妈妈来帮你”。上小学的时候,如果没有考好,妈妈会埋怨学校和老师,这么小的孩子考得这么难!中学以 后,如果成绩不好,妈妈就开始说她笨了:“与××家的××比起来,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她的妈妈曾经哭着对我说:“小的时候,我 们是多么爱她呀!把一切我们能提供的都提供给她,要什么给什么。可是现在,她天天说我们的不好,她的困难和错误全都怪父母!白养她了!”我没有告诉她,她 的女儿在和朋友、同学、保姆相处时,基本上也是这种态度:挑别人的毛病,错误都是别人犯下的,别人对她好一点,一定怀有什么用意;别人要是离她远一点,那 就更要让她从头到尾好好剖析了。
把孩子当宠物,即便爱再浓、情再深,那不是真正的爱,因为没有尊重作为基础。养宠物表面上是我们爱着它们,其实是我们需要它们爱我们更多。因为只有从 宠物那里,我们才能得到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顺从、无条件的感恩和无条件的宽容与原谅。爱宠物,更多的是指望被爱,得到的远远多于给予的。而对孩子,与 宠物相反,我们是无条件地给予。如果带着“回报”的预期去爱,就把“爱”变成了“市恩”——卖给孩子恩情。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没有 看到尊重、信任,也没有看到耐心;对女儿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信任——你弄不好的、学校太过分了,也就意味着孩子的能力不够;对女儿没有耐心——没有 给孩子机会和时间去学习和成长;孩子的回馈呢?对父母没有尊重,甚至把最伤人的话说给父母听,对父母、对他人没有信任和耐心。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当我看着她的时候,在她的种种怨言和负面的评语中,我看到的是对爱的渴望。可是她不知如何才能得到爱,而小时候没有真正地“被爱”,因此更加不会“去爱”。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说她没有转变的可能。她的渴望、她的求助,都表明了她在努力。只是,单靠她一人之力增长爱的能力可能较难。如果有父母和丈夫的配合,在专业人士的辅导下,帮助她打破一些过去的误解,疏通沟通的渠道,积极的变化是一定会出现的。

  如果父母是孩子的朋友,那么让孩子如何理解真正的朋友关系呢?他怎么去区别友情与亲情?他将如何对待朋友?他会期望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他又会给予朋友什么?家长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孩子找到这些答案,而不是制造混乱。

  孩子的情绪是信号,不是根源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情感引导理智,还是理智控制、管理情感?在哲学界、心理学界、生物学界、神经学界,这是聚讼多年的话题。我们可以不去管谁引导谁,但我们不能忽视情感与 情绪。我们常常听见有人说“要不是因为在气头上,我本应该或我就不会如何如何了”这样的话,或者“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再也没有兴趣或根本就不想再如何如 何了”等,表明我们的理智确实有时受情绪的影响和控制。

  了解自己的情绪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不仅动物有感情, 植物也有。与人不同的是,它们更多的是本能的情绪和初级的情感,人却同时拥有海马结构中动物本能的情绪反应和经过高度处理的情感反应。认识了解自己的情绪 状态和情感的起因与诉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分析和采取行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体察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与互动。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如果让你用5分钟的时间,写出自己身上常见的20种情绪。你能写出几种?很多人可能连10种都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的不是关于情绪的,而是理智、想法。 我见过一些极端的例子,如问感觉如何,或有什么情绪,回答是:“我觉得没意思。”“我感觉挺陌生。”或者说了很多的我“感觉”,其实是我“认为”。还有的 是情绪“品种”少,无论是受了委屈,还是恼火、愤怒、伤心、苦闷,都只有一个词、一种情绪——恨,或者无论什么情绪都用“郁闷”、 “很不舒服”等有限的语言来表达。

  我们的情绪太复杂了,用再多的词来描述也描述不完。但是,至少要有能力分清自己的20种情绪,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起伏的情绪,然后才谈得上了解和体察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才谈得上控制和管理自己与孩子的情绪。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普遍比较欠缺,因为我们追求含蓄、自制,讲究心照不宣,很少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即便是恋爱这种“肾上腺激素”分泌最多的时候,也 是“娇嗔”或者“打情骂俏”,用“嗔”、“打”、“骂”来表达爱。就像张爱玲说的,话剧舞台上的“孩子,我爱你”、“妈妈,我也爱你”这类话,中国人是很 难说出来的。我们习惯了拐弯抹角去暗示,点到为止。但是另一方面,有好多中文词语描述人的心理过程非常准确,例如:恼羞成怒、长歌当哭。我们把注意力放在 了“怒”与“歌”上,没有人关注,包括我们自己也在努力使自己忽略或忘记“羞”与“哭”。长此以往,我们不清楚自己的心情,也容易忽视或误解他人的感受。 反过来说,我们能搞清楚自己的感受,才能做到感同身受、由己及人。

辨清孩子的情绪

  小孩子很小很小的时候,表达出的情绪只有哭与笑两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应该越分越细才好。这个过程是孩子自我领悟的过程,若有家长的点拨与解释,会让这一过程比较清晰和顺利。

  案例

  一岁半的小宝宝,说话尚不清晰,和一群小宝宝以及他们的家长和保姆一起玩着玩着就突然哭着跑到妈妈身边。此时妈妈要做什么?安抚他?当然。还有呢?问他为什么哭?可以问,但是宝宝小,他不会回答。

    此时的妈妈一定会有种种猜测。猜得越多,对宝宝越有利。例如:是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你生气了?还是看见别人的姥姥你想姥姥了?是看不见妈妈你担心了?还是 摔倒了疼了?孩子虽然自己说不清楚,却能够做选择题,所以你给的猜测答案越多,越有助于弄清情况,越能帮宝宝明确自己的感受。弄清孩子哭的原因之后,你可 以再进一步教给他生气、思念、害怕、疼等情绪的不同表达。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案例

  一个朋友的孩子刚上初一。小学时与班里的同学 关系很好,成绩不错,又是班干部。上初一没多久,妈妈就发现她情绪低落,也不爱写作业,经常表示不爱上学,甚至说要转学或退学。妈妈了解到好像有初二的学 生威胁过她。父母给她讲了很多与人相处的道理和办法,也去找老师谈过,但收效都不大。她的班主任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不像小学时的班主任那么耐心。 13岁的孩子,应该怎么做她可能已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明显不愿意去努力、不敢去应对。

  这里涉及的可能是她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我和她的妈妈一起分析,应该不只这一件事使孩子厌学。她除了对高年级同学的恐惧和对老师风格的不适应外,可能 有未当选班干部的失落、有成绩不好的愧疚、有对学校环境的失望、对班级气氛的反感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等等。如果把这些情绪弄清楚,并帮助女儿解决,那 么好好上学、认真学习等结果自然就有了。其实,都未必需要妈妈帮助女儿支招去解决问题,只要能和女儿顺畅地就这些话题交流感受,让女儿能够把这些情绪和感 受说出来,女儿就可以释然了。因为她得到了理解、得到了认同,也就有了支持。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情绪的表达

  我们常常会把情绪分为积极的(正向的)和消极的(负面的)两种。其实,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它们都是自然地对发生的一切的反应。

  案例

  保罗·艾克曼在《情绪的解析》一书中写道,他的女儿小时候爱往马路上跑。马路上车来车往,很危险。保罗把她抱回来,她又迅速地跑回去,几次之后,她把这当成了游戏。此时,保罗的耐心到了尽头,他气愤得一把拉回了女儿,并打了她的屁股,从此女儿再也没有往马路上跑过。

  愤怒一向被当做不好的情绪,负面的情绪。但在一定的处境下,愤怒才能传递最准确的信息,达到最好的效果。可见,情绪是无法定正负的,而是情绪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了情绪之后的结果有好坏之分。与当时的情境不相应的情绪很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和结果。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因此,有了情绪,尤其是所谓的负面情绪,诸如恐惧、忧伤、恼火、羞愧、郁闷、气愤、悲哀,等等,不必担心,这恰恰是在给我们信号,提醒我们要注意了。孩 子因为智力发展的缘故,12岁之前还不能抽象地、逻辑地去处理信息,他们常常更多地依赖感觉去认识世界和表达自己。做家长的若只用理智去分析、指导孩子, 而不能够用心去体察和感知孩子的情绪和情感,那么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常常是错位的,孩子会常常被误解,甚至会觉得委屈。即便孩子能够听从家长的分析和指导, 心里也未必情愿,情绪同样会受到打击或压抑。

  每一个孩子对父母都有抱怨,这是一定的。因为孩子对父母百分之百地依赖和信任,因此有 很多的期望。而很多期望是父母满足不了的,因此就会失望,从而就有了抱怨。例如:为什么我不能吃十根冰棍儿?我不愿意去幼儿园!我想要十个芭比娃娃……有 些抱怨随着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自然就会消失。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有些抱怨可能演变为怨气、怨恨甚至怨毒!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每一个父母对孩子也都会有种种不满。可是父母能够唠唠叨叨,甚至大发雷霆。传统上也有很多解释:打是疼骂是爱、恨铁不成钢、棒下出孝子,等等。而孩子就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怨气。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无论看起来多么的“单向”,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互动的。家长与孩子之间感情的维系与加深有赖于日积月累的互动交流。很可 惜,我们传统上提倡的和实践的都更多的是单向的。无论是《弟子规》、各种家训,还是《二十四孝》,规定的都是作为子女的行为和情感。对于父母的描写,听起 来倒是讽刺得很:舜的父亲愚蠢又狠毒、闵子骞的父亲偏心又刚愎,孩子的情绪难道只能被压抑和被误解吗?

  引导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

  体察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表达情绪


   要体察孩子的情绪,制造“安全氛围”,允许孩子表达情绪。那么什么叫“安全氛围”呢?就是无论孩子如何表现和表达,都是可以的,不会遭到否认、拒绝、责 备、打压、羞辱。一开始孩子是自由地、自然地流露着一切情感,可是渐渐地,他开始知道有些情感是“不应该”的、“不好”的,因为家长常常说:“不要哭 了!”“不许哭!”“有什么好哭的!”“你还敢发脾气?”“你怎么这么胆小?”“你知不知道羞耻?”等等,长期被打压的结果,是孩子已经“不敢”、“不 会”、“不能”表达情感了。更糟糕的是,当情感产生时,孩子会自我怀疑、自责,产生羞愧感、耻辱感。这些情感会使孩子陷入自卑而无法自主地、积极地行动, 或者变得烦躁易怒、攻击他人。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接纳孩子的情绪

  其实,接纳孩子的情绪很简单。当孩子发烧的时候,我们会很担 心,但我们同时也会很警觉,去查看孩子发烧的真正原因,是感冒?还是肺炎?肠胃炎?当我们找病因并治疗好了疾病,发烧这个症状自然就消失了。孩子的“坏情 绪”(在这里我沿用约定俗成的说法,不过请大家注意情绪是不分好坏的)像发烧一样,是信号、是症状,但不是“病”本身。父母要处理的不是消灭情绪,而是帮 助孩子应对情绪后的难题。

  积极心理治疗认为: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问题的人,而是能够恰当地应对问题的人。人活着,我们不去找问题,问 题也会来找我们。当我们对问题的应对不当时,自然会产生各种情绪。孩子更甚,因为以他们的知识、他们的经验和他们的能力,他们更是每天不断地遇到新问题。 而面对新问题,他们或者束手无策,或者随便尝试,尝试下来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或后果。于是孩子会急躁、会害怕、会生气、会委屈,岂不是再正常不过?我们当家 长的,是去禁止孩子的情绪,还是在这些情绪的引导下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即便问题是现在还解决不了的,我们也可以帮助孩子厘清原因,教他正确地表达情绪。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用语言将情绪表达出来

  生气的时候,可以大叫大嚷、拍桌子、跺地、摔盘摔碗、摔门,甚至大打出手,也可以说“你这样做(或这种态度)让我很生气”!如果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说 “我感到害怕”、“我不高兴”等明确的内容,而不是用哭闹或发脾气来表示,不仅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更有助于他与别人的沟通。

  案例

   女儿5岁的时候,我们开始要求她自己单独睡觉。我们把她的卧室布置得很漂亮,功能也很齐全。可是刚开始的几个月非常不顺利。她有很多理由,如怕黑、怕有 小偷进来、嫌水杯放得太远(其实她晚上从来不起来喝水)、嫌床垫不够厚,等等。终于在大约三四个月后,她说出了真相:“本来我们三个人都在大卧室,为什么 偏偏要我出去?你们对我不公平!”听了她的话,我倒很欣慰,说父母不公平是对父母的指责,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说得出口,而她敢这样说,说明她对我们的信赖。 而且她把原因说出来,我们就不必再去兜圈子解决怕黑和床垫等问题了。既然她已点出了“公平”二字,我们就与她探讨什么是公平、公平意味着哪些行为以及爱是 什么。因为我们听出来,她除了抱怨我们不公平,也有对我们是否还爱她的隐忧。我们给她解释了一家人的爱中,爸爸对她的爱、妈妈对她的爱以及爸爸妈妈之间的 爱是不一样的,并且问她,你对爸爸的爱和对妈妈的爱是不是也不一样呢?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经过这次谈话,女儿顺利地开始了“自己睡”的过程。与所有的 过程一样,中间有些波折和反复,但结果是好的。试想,如果她不能告诉我们她的真实感受,我们也只能以为是她真的胆小、怕黑、喜欢厚实的床垫,或以为她就是 缠人、不听话。而一旦我们这样认定了,并开始从这几个方面与她交流,只能起到强化的作用,会让她反而变得真的怕黑和缠人了。而公平感和对爱的隐忧也不会消 失,成为她种种烦人言行的真正驱动力,会在她其后的言行中表现出来。如果在其后的言行和情绪中我们仍然不能分辨出这种不公平感,那么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有一 个大爆发。
 
父母要处理的不是消灭情绪,而是帮助孩子应对情绪后的难题。 积极心理治疗认为: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问题的人,而是能够恰当地应对问题的人。

  做好伙伴的关键:尊重与信任

  父母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处于主动的、优势的、强势的地位,这一点毋庸置疑,也不可改变。孩子越小,就越被动、越弱势。因此,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决定了亲子关系中伙伴关系的质量。

  不要压抑孩子的情感

   否认和压抑孩子的情感,会令孩子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产生深深的自卑感与羞耻感。而且,情感是压抑不住的,它会转移到其他的人或事上,就是所谓的向内攻 击——攻击自己和向外攻击——攻击别人。自卑、自责的人往往也会对他人的言行求全责备,非常敏感,也就是所谓的恼羞成怒。“男儿有泪不轻弹!”好吧,可以 不轻易流眼泪,但是悲伤、委屈或愤慨等引起流泪倾向的缘由,最好是找到并解决。至于涵养,指的恰恰是温和地、合适地对情绪的表达,而不是压抑和隐忍。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不要忽略孩子的情感

  有的时候,我们太忙了,或者太粗心,根本没注意到孩子情感的变化,或者注意到了却不去深究,用种种借口去掩饰,心安理得。例如,“小孩都这样,猫一天狗一天。”“孩子困了,休息会儿就好了。”“这孩子人来疯,别理他!”“到岁数了,长脾气了。”等等。

  对孩子情感的忽略,不利于孩子情感的细化和分化,不利于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严重的会导致孩子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不重视自己、对自己情感淡漠。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家长有可能会发觉自己的孩子木木呆呆,或者冷淡迟钝。

   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孩子多,保育人员少而且忙,没有办法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情感。这些孩子并不是没有强烈的情感,只是由于长期被 忽视,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和回应,他们的情感没有得到足够的分化和细化,表达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因此,在外人看来,他们好像是冷漠的、木讷的,而实际上只 是迟缓和混沌。有的孩子可能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有的孩子却会将长期被忽视中所积累下来的愤愤不平集中发作,做出破坏性很强的惊人之举。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不要误解孩子的情感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感受,因此,“命令式”的家长相对减少,“商量式”的家长逐渐增加。当孩子明显情绪不好的时候,家长能够注意到,并与孩子 交流。可惜的是,很多家长过于自信和强势,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去决定他们是何种情绪。听起来很贴心、很关注,但后果可能比压抑加忽略还要坏。

  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家教很严,学习很好。上初中时,她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她告诉我,大约初二时,有一次小测验,她考得差极了,被老师点名批评。中午, 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正赶上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一起吃饭。当时的肉、蛋都是凭票供应。因为不速之客的到来把家里原来准备周末吃饺子的肉用来炒菜了。等客 人走了,她妈妈训斥她:“来了客人你看你脸色!为了一点肉,连礼貌都不讲了。”她心里委屈极了,自己的脸色是不好,但不是因为客人吃了肉呀!确实在饭桌上 自己情绪不好,不够礼貌,可真实的原因是自己对成绩很羞愧,根本不是对客人反感。妈妈的误解令她百口莫辩,羞愧自责之外又加上了愤懑不平和委屈。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

  有的时候孩子做了错事,已经又羞又恼,哭了起来,但家长有时会误解为是反抗的哭,会责备:“你还有脸哭?”有的时候,孩子心疼父母太累,但受家庭传统的影响,不会说“妈妈我爱你”,只会用责备的语气勒令妈妈一边待着去,反倒让父母误以为孩子对自己不敬不孝、态度恶劣。

   当家长用这样的话与孩子交流时,就要小心了:“妈妈知道你很不高兴,但是……”或者“虽然你觉得……然而……”其实,孩子小的时候说不出什么,因此,很 多时候会直接“顶撞”说:“你怎么知道我……”“我没有这么觉得。”假如家长在断定孩子的情绪时态度怜悯、语气温柔,充满对孩子的同情与理解,完全是为孩 子着想,则这种误解更无法让孩子反驳了。由于家长的一片苦心和一片爱心,孩子连被否认和被忽略时的愤愤不平都不应该产生,孩子受到的打压会更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