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言辞能打开孩子的情绪瓶塞: 孩子:“老师最讨厌了,每次都留这么多的作业,害得我都没有时间玩。” 妈妈甲:“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呢,他也是为你好。” 妈妈乙:“老是想玩,考试快到了!” 妈妈丙:“听起

 中外比上 2013-03-04
 好言辞能打开孩子的情绪瓶塞:
孩子:“老师最讨厌了,每次都留这么多的作业,害得我都没有时间玩。”
妈妈甲:“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呢,他也是为你好。”
妈妈乙:“老是想玩,考试快到了!”
妈妈丙:“听起来你很失望,是功课太多使你不能去玩吗?”
如果你是一位母亲,你会选择甲、乙、丙哪一种角色?妈妈甲是教训和解释的角色,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感受;妈妈乙是指责和警告的角色,容易引起孩子的抗拒或压抑;而妈妈丙则是兼顾倾听和反映情绪的表达,尤其是不带批判的换位思考的问句方式,会让孩子乐于和自己的妈妈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因为妈妈没有企图去堵住孩子的情绪出口。

对于孩子一些不适当的言行,要避免急切直接的反应,妈妈们不妨给自己一些停顿时间,心里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孩子言行背后的情绪感受是什么?造成这种情绪感受的原因是什么?”即使你知道答案,仍得运用假设性的措辞来反应,而不是“我完全明白”的断然态度和言辞。
最方便有效的反应是:“你觉得……,因为……”“听起来似乎……,由于……”等类似措辞。
当孩子开始叙述时,可以作一些不打断孩子表达的简短反应,如不时地说“嗯”“是的”“我了解”等,偶尔点点头表示你的专注,来鼓励孩子吐露心声,净化情绪。当然,妈妈们仍关心孩子的功课完成情况,请放心,大多数的孩子在疏解不满之后会去完成作业的,而且做得不错。
摘自《别让孩子输在情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