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是何物——读元好问、李治、杨果的《雁丘》唱和词

 天地乐谱 2013-03-06

   

——读元好问、李治、杨果的《雁丘》唱和词

张沫 维江 撰文

 

在太原汾河景区东岸的绿茵草地上,矗立着一个高大的石丘,人们称它为“雁丘”,上面镌刻着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一首词《摸鱼儿》。据作者词前小序,作品记录了这样一段真实的故事和浪漫的情思:公元1205年,当时的中国北方正是金朝的泰和五年,十六岁的忻州少年元好问(字遗山)到并州(太原)应试,在汾河边的路上遇到一位携带着两只死雁的猎人。猎人说,他早晨用罗网捕住了这两只雁,可有一只拼命挣脱了出去,他就将网住的这只杀了。没想到,脱网的那只却怎么也不肯飞走,在空中不停地盘旋、悲鸣,最后竟一头冲下来投地而死。听罢大雁的故事,年轻的元好问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他从猎人手里买下这两只死雁,将它们埋葬在了水之滨,并用石块垒起了一座坟墓,起名叫“雁丘”。当时,同行的伙伴们都为这两只大雁的生死恋情而感动不已,纷纷赋诗以志。后来元好问入为官,这段悲的故事还总是浮上心头。一天,他便将当时的诗改成了一首词,调寄《摸鱼儿》[1]:词曰: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2]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儿女。[3]君应有语。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4]为谁去。   横[5]。寂寞当年箫鼓。5荒烟依旧平楚[6]招魂楚些何嗟及,[7]山鬼自啼风雨。[8]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9]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10],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双雁的凄美故事和遗山哀婉真挚的描写再一次让人们感动,一些朋友挥毫唱和,以同调赋写雁丘之事,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有李治、杨果二首《摸鱼儿》,其词如下:

李治词:雁双双、正飞[11],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12]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13]感遇。把江北江南,风[14]并付一丘土。[15]    仍为。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拍江秋影今何在,宰[16]欲迷堤树。霜魂[17]苦。算犹胜、王嫱青冢贞娘墓[18]凭谁说与。叹鸟道长空,龙艘古渡[19]马耳泪如雨。[20]

杨果词:年年。雁飞水,秋风依旧兰[21]。网罗惊破双栖梦,孤影乱翻波素[22]还碎羽[23]。算古往今来,只有相思苦。朝朝暮暮。想塞北风沙,江南烟月,争忍自来去。    埋恨处。依约并门路。[24]一丘寂寞寒雨。世间多少风流事,天也有心相妒。[25]休说与。还却怕、有情多被无情误。一杯会举[26]。待细读悲歌[27]满倾清泪,为尔黄土[28]

三词同调同题,然其构思立意,各有所重;造语行文,也风格有。就其艺术造诣而言,或有轩轾;但三词匠心各运,犹如松、梅、竹三友,皆有妙处,也可谓异曲同工。

元词首唱,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痴问悬设,领起全篇。作者词心,由此而铸就。词中对大雁殉情故事的赞颂,也就是对“情为何物”的回答。实际上,元词此问,也是李、杨和作之旨归。释何为“情”,礼赞“情”之至,正是三词共同的主题。“情为何物”,“情”又为何有如此的力量,“直教生死相许”,这是千百年来人类所苦苦索解的人生主题,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曾就《牡丹亭》故事说过一段话:“情不知所起,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与死,死而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在这三首《雁丘辞》里,词人们试图通过这一发生在禽类身上故事,来解开那让人类痴迷魂绝的爱情真谛。显然,词人笔下这“生死相许”的双雁实为人间“痴儿女”的化身。说到此,令人想到元好问的另一首《摸鱼儿·双蕖怨》,写的是“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之事,遗山及李、杨的《雁丘辞》同这首《双蕖怨》一样,都是在表现人间“至情”的内蕴和美丽。在三首《雁丘辞》里,作者不约而同地把忠贞作为这至爱之情本质的属性来叙述和赞颂,“几回寒暑”的厮守、“天长地久”的相思、“朝朝暮暮”的牵挂,不管时间多么久远,也不管空间多么寥廓,真正的爱情都是不会被淡忘和阻隔的。“双栖”相伴,他们享受无限的“欢乐趣”;“殊路”两分,他们就会感到难忍的“离别苦”。这就是作品所呈现的人间至爱的具体表现和本来意义,三首《雁丘词》用同样的理念铨释了这忠贞的涵义。

为什么忠贞的爱情竟能够“直教生死相许”呢?生死之恋,让人感动,也让人困惑,多情的诗人们更是渴望参透这非理性可解释的人生心结。于是对大雁殉情心理轨迹的探寻,也成了三位词人共同关注的重心。爱情的忠贞,也就是对欢聚的永远守候与期待。而一旦“网罗惊破双栖梦”,爱侣间“生死殊路”,美好的爱情也就被毁灭了。死者长已矣,而对于生者,这样的悲剧则意味着其余生将要永远承受那切肤砭骨的相思之苦。在词人们看来,正是这“相思苦” ,最终让孤雁毅然作出了“碎羽”“俱去”的选择。那么,这“相思苦”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呢?对此,三位词人饱藮泪水以各自的感受与理解作了不同的摹写:

元词曰:“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儿女。君应有语。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遗山没有直接去写那撕裂心肺的死别之痛,而是从反面入手,先描摹了一番双雁相聚时的欢爱情景,回放了它们南北“双飞”、“寒暑”相伴的镜头,突出其“欢乐趣”和“离别苦”的爱情感受,接着以“痴儿女”强调它们情意之笃厚和相爱之深挚。爱愈深痛愈剧,极写这相聚时的“欢乐”意在反衬后面死别之痛切。不过,作者仍然避开正面描写,而是开一笔,推出了一幅丛山暮云图,将弱小的孤雁“只影”置于“万里”、“千山” 这样浩渺寥远的背景之上,由此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将孤雁失伴的极度痛楚和孤独,以及那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尽显于行间。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景语道情语,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李词起句便将故事定格在“雁双双,正飞水,回头生死殊路”这一惨剧发生的瞬间,随之从“天长地久” 的时间跨度着笔,让人们来想象和咀嚼这“相思债”在漫长的岁月里对心灵的噬之痛。与元词的空灵之笔不同,李治以诗人特有的锐感和想像,将笔触直伸于孤雁的心灵深处,为其代言道情:“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多么痴绝而美丽的心愿!为了这“万一”的可能,它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幽冥”之地。无疑,这是李词中最精彩的一笔。由此,孤雁的殉情之举便多了一分浪漫,较之于元、杨词之凄惨,李词因此显得更为凄美。而这美好痴想的虚幻性,又难免让人在悲悯之中更增添了几分“酸楚”。

与元、李相比,杨词对这“相思苦”写得较为率直,也更为具体。词作首先按时序描述了从双雁飞临“汾水”到“双栖梦”破,最终孤雁“碎羽”这一殉情的全过程,作者特别注意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故事的悲剧色彩:大雁由“双栖”到“只影”,“汾水”之景由“秋风”“兰渚”到“波素”“乱翻”,这样的变化不仅说明了故事的进展,更凸显了大雁丧偶的内心痛苦。接着,作品倒转时序,从“古往今来”和“塞北”、“江南”的时空交错中,直接展示孤雁投地时心灵的痛苦挣扎和抉择,词中孤雁的道白,实为对爱情意义的思索。生命诚可贵,但丧失了爱,生命也就只意味着痛苦。孤雁对死的选择,其意义正在于对无爱之人生和毁爱之人世的断然否定。

很清楚,词中所写孤雁殉情故事折射的是人类社会的悲剧,三位词人如此动情也是源于他们对人间爱情的理解。词人们生活的13世纪,男女间的私情和婚姻也被封建礼教所牢笼,年轻人没有恋爱婚姻的自由。婚姻须听由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结婚只是为了家族的传宗接代,当事人是否相爱则并不重要。但是作为人类本质感情的两性之爱,遵循的是自然天性的法则,它受到礼教的无情压抑和迫害,却又不可能从人们心里完全移除和消失,总是顽强地追求其应有的位置。然而,这种至爱之情与封建礼教的根本矛盾又决定了它为社会所不容,所以往往以悲剧而告终。元好问《双蕖怨》中那对恋人双双投水的故事即是实例。实际上,三首《雁丘辞》所感叹唏嘘的孤雁殉情之举,正是千千万万个类似“大名民家小儿女”这样人间悲剧的艺术象征。它反映了虚伪残暴的礼教道德与制度对爱情的摧残和扼杀,同时表现了当时无数青年男女为争取幸福和爱情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相抗争的不屈精神。这里的殉情,完全不同于封建礼教所谓“从一守节”的信条,它体现的是一种“不能爱,毋宁死”的至爱精神,是一种以真诚相爱为基础的忠贞之义。

从结构上看,如果说三首词的上片是写双雁的生前情;那么下片则是写它们的身后事。上片以叙事为主,意在表现大雁对爱情的忠贞并说明爱情的真谛;而下片,虽为雁事续写,但情为主体,着重抒写作者对雁事的感怀。在下片所提供的更为广阔的抒情空间里,作者的创作个性也得到了较之上片更为鲜明的展示。承接故事情节的发展,三首词在下片皆围绕“雁丘”而起兴,元词侧重显双雁至情的不朽价值,李词着意描写双雁至情的感发力量,而杨词则主要表现对大雁不被理解的忧怀与

 元词写“雁丘处”未拘泥于具体地点的真景实物,而是高屋建瓴,大处落笔,以怀古取远势。作者首先暗用当年汉武帝行经“横汾路”的典故,以当年那“箫鼓”声来反衬如今雁丘的冷落;接着又将思绪投向更遥远的时代,以《楚辞》里的《招魂》、《山鬼》感慨双雁之生不可复。应注意,这里不只是借古人事来道眼前景,实际上作者是有意识地把双雁事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观照,去发现它不朽的价值。一双微雁与“当年”汉帝并提,已足见其份量;《招魂》、《山鬼》句将无名之雁与自沉汩罗的屈子和忠贞不渝的女神联系在一起,显然已将他们列为同类。“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即是这些典事的归旨所在。在词人看来,忠贞的大雁同屈原这样追求理想忠于真情者一样“千秋万古”永远不朽,它们永生于水之滨,不亚于那煊赫一时的帝王将相们。因此,值得“骚人”们为它“狂歌痛饮”。

李词则从眼前实在的雁丘景物写起,表达他内心深深的感动。于上片歇拍处,作者就交代了“诗翁感遇”垒筑“雁丘”之事,下片则全就“雁丘”景物咏叹写怀。其中特别写到了石丘边的小草和树木。这些草木在这里无不被涂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作者利用通感手法让这“小草幽兰”也充满了“酸楚”之味;又用联类对比,让“欲迷堤树”的“宰木”引起“拍江秋影”永无复见的联想。正当人们为这“霜魂”之苦而叹惋不已时,作者却笔峰一转,说它“犹胜王嫱青冢贞娘墓”,因为大雁毕竟是“双双”长眠,此说似为凄然之地增添些许温馨,然此语实由上片之孤雁“幽冥重逢”的痴想而引发,故此温馨实质上是更难堪的“酸楚”。在词人笔下, 这凄楚之情弥漫了整个天地,感动着各类生灵,就连不觉于春风的“马耳”也被感动得“泪如雨”下,这是何等的力量!

杨词写情异于元、李,而是以悲悯之怀,表现对双雁横遭“相妒”不被理解的忧虑。下片起句,作者便着意渲染双雁死后孤寂冷的环境,将“埋恨”的雁丘置于凄凄“寒雨”之中,天寒雨冷,似乎苍天也不容这对痴情的大雁。词人想象,双雁的遭遇并不是他们有什么罪过,而是他们的至情太美丽太感人了,以至于“天也有心相妒”。显然,天是无“心”的,也不会“相妒”,对世间“风流事”真正“相妒”的是世人,是“无情”的——不承认爱情价值的封建礼教。在词中,所谓“天”,何尝不是那个无法抗拒的社会的符号呢?“有情多被无情误”,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无数青年男女的真诚爱情所遭遇的真实环境。一个“怕”字道出了词人深深的忧怀。残酷的礼教,无情的社会,就这样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爱情悲剧,在词人看来,这雁丘里所埋葬的不只是两只大雁,而是古往今来无数痴男情女的爱情之“恨”。在这里,雁丘实际上已经成了被毁灭的美好爱情的一个象征,词人要举杯倾泪,祭“黄土”,以寄寓自己对这人间真情的无限感怀。

三首《雁丘辞》,一样爱情。词人们以满怀悲和一腔真诚,于柔情与残暴之间,在狂歌悲吟中完成了一个永恒生命的创造,由此释了爱的本质和尊严,表达了他们对这“直教生死相许”的人间至情的理解和颂美。就立意而言,三词同调同题,却未有重复相袭感。虽然他们同咏一事,写的却是各自不同的感受,因而取境造语便有所差异,词中大雁的形象和词人的情思也不尽相同。在遗山词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大雁历经“几回寒暑”而相伴相恋的甘苦历程;李治词则将悲剧发生的那一刻孤雁心灵中痛苦的挣扎和痴想作为聚焦点;而杨果词让我们清晰地将双雁那惊飞“碎羽”的身影印在了脑海里。就三词的情感主调看,如果元词是“悲狂”,那么李词则可谓“酸楚”,而杨词更近于“忧伤”。

古代词史中,不乏文人唱和之作,其中多有佳篇妙什,但如这三首《雁丘辞》题材独特、辞情俱佳而且特色各具者,却不曾他见,实堪称词苑奇。论三作艺术之造诣,遗山词当更为深隽永,正如张炎《词源》所评,其“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对于这首词和另一首《摸鱼儿·双蕖怨》,张炎特别赞赏,称其“妙在模写情态,立意高远。”(同上)与李、杨之词相比,不难看出遗山之作不论叙写情事,还是抒发感慨,的确不粘滞于所咏之物,而是想象驰聘,笔势开,意境深邃。这与遗山“深于用事,精于炼句”(同上)的艺术功力分不开。较之于遗山词境的空灵蕴藉,李、杨之词在写景体物上则显得相对质实细密。李词咏物妙在能入能出,思奇意深。如写孤雁相思忽生出“幽冥”之想,写“诗翁”葬雁竟也一并埋入了“风”,词中有许多这样的奇思异想,但皆发自雁丘之情事和景物。体物的深入和联想的奇妙,使作品具有了十分深厚的意蕴。大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蕙风词话》称李作“托旨甚大,遗山原唱殆未曾有。”三词中杨作风格显得平实易晓,将一篇凄婉故事娓娓道来,脉络清晰,形象鲜明,颇有写实风味。就这样,三位词人以各自不同的感受和风调,以异类写人类,以生死一瞬写爱情之天长地久,将短暂定格为永恒,引领我们走入了一个天人浑融、欲辨不能的审美意境。

穿越千古悠悠的时间隧道,今天的人类已进入了网络时代,当年双雁喁喁私语的“秋风兰渚”已为各种名目的聊天室所代替,网恋正成为时尚,“生死相许”的“至情”正在受到与许多一次性物品同样性质的“一夜情”的挑战。三首《雁丘辞》所张扬的爱情价值观是否过时了呢?“待细读悲歌”之后,我们强烈地感到:爱的依恋、爱的相思、爱的追求,这是人类生命本质的体现,任何横暴势力都无法将它从心灵深处摧毁。尽管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现代文化尽可以使性爱的追求和模式多元化,但“生死相许”的至诚之爱毕竟是人类两性关系的至境,其它任何形式都无法代替它,更不可能取消它。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三首《雁丘》古辞,对于今天的现代社会来说,不仅提供了一种古典悲剧式的审美愉悦,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有关爱情的某些启示。(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文系)

:词人简介与作品注释

词人简介

1元好问:

2李治:

3杨果 :

作品注释



[1] (说明本词的不同版本)

[2]“老翅”句:

[3]“是中”句:

[4]只影:

[5]路:

[6]“荒烟”句:

[7]“招魂”句:

[8] 山鬼句:

[9] 莺儿句:

[10]骚人:

[11]水:

[12]摧劲羽

[13]诗翁:

[14]

[15] 并付句:

[16]宰木

[17]霜魂

[18] 王嫱句:

[19]龙艘古渡:

[20] 马耳句:

[21] 兰

[22] 波素

[23] 碎羽

[24] 依约句:

[25] 天也句:

[26] 会举

[27] 悲歌:

[28] 黄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