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涛 书法艺术(大集合)

 率我真 2013-03-07

石涛 书法艺术

石 涛(1642-1707)本姓朱,名若极。籍贯广西。为僧后法名原济、道济,字石涛。题画别号甚多,如苦瓜和尚、清湘老人、清湘陈人、大涤子、瞎尊者、阿长、济山僧等等。 石涛以“搜尽奇峰大草稿”的精神,在山水画创新上成就很大。他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著《石涛画语录》。

   他的书法,在行楷中参以隶法,有六朝造像记的笔意,用笔不拘成法,字形大小参差,正欹错落,然笔墨古朴遒劲,天真烂漫,与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隶书也写得“散朴有致,不检绳墨”。

石涛 书法艺术(一)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楷隶行三体杂录卷局部

转自中国书法在线

石涛 书法艺术(一)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记雨歌帖 纸本 50 X 30CM 作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上海博物馆藏

转自中国书法在线

石涛 书法艺术(一)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七言诗轴 纸本 44 X 27.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由陈鹏 gerichen@sina.com 提供

石涛 书法艺术(一)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行书扇面 纸本 16 X 45.5cm 大石斋主人唐云旧藏
来自中国嘉德2005秋季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大石斋藏品 估价:60,000—80,000 成交价RMB:341,000

钤印:清湘老人
鉴藏印:伯雄藏扇
题识:奉答贻冠四君抱盏缘情放浪珍品之作,书谢余山道兄博笑。清湘大涤子阿长。
按语:石涛是个极有天份的书画大家,作书作画,不宗旧法而变化迭出,一生主张我用我法、无法而法的独创精神,他虽然很少临摹古人的作品,但却能从观摩中去心领、去神会,所以能变古则今,化古为我。此扇得锺繇之神味,而不拘其形迹,自然流畅,浑倦古厚,章法密不透风而以墨色浓淡字形大小取韵,故跌宕生姿并无塞实之病,颇可玩索。
声明:以上资料转自嘉德在线网站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石涛 书法艺术(一)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行草致退翁尺牍》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墨竹图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墨竹图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黄山游踪图(选页)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山水十二册页、山水花卉十二册页 (选页)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山水图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唐人诗意图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花卉图页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墨荷图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墨兰图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荷花紫薇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梅竹图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二)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花卉图册(选页)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山水花卉图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锦带同心图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灵台探梅图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巨壑丹崖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江山天色图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梅竹双清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杜甫诗意册页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黄山游踪图 之二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山水册页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花卉图册(选页)

石 涛(1642-1707)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梅竹图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巢湖图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题溪南八景图册(二)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石涛 书法艺术(三)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记雨歌


============================================================================================

石涛年表(1642-1707)

石涛 书法艺术(一) - 玉龙 - 管起龙的网络世界

[清]石涛 月夜泛舟图 轴 82.2×34.8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款识:何处移来一叶舟人于月下坐船头夜深山色不须远独喜清光水面浮清湘瞎尊者济
钤印:老涛(白) 四百峰中笥翁图书(白)
鉴藏印:善捎心赏(朱) 藏之大千(白) 大风堂渐江髡残雪个苦瓜墨缘(朱) 大风堂(朱) 大千居士供养百石之印(朱) 敌国之富(朱)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 1岁
石涛生。原姓朱,名若极,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广西全州人。

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 4岁
明靖江王朱亨嘉称“监国”于桂林,不久因同室操戈被杀。石涛由宦官(即后来的喝涛)带至全州湘山寺出家为僧。

清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 10岁
粤西战事频仍,石涛最迟不晚于此时离开全州,辗转到武昌。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 14岁
《双钩兰竹》题跋:“十四写兰五十六,至今与尔争鱼目。始信名高笔未高,悔不从前多食肉。”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 16岁
写于武昌之《山水花卉图》册(广东省博物馆藏)为目前所知最早纪年作品。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 20岁
是时左右在湖湘、武昌一带“居久之”。

清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 23岁
是年前后,由武昌东下,抵庐山,到开先寺。作《山水人物图》卷。

清康熙四年(1665年)乙巳 24岁
由庐山东下江浙。漫游杭嘉湖地区后转赴松江,拜旅庵本月为师,法名原济。

清康熙五年(1666年)丙午 25岁
至宣城先后驻锡于敬亭山麓之广教寺、金露庵和闲云庵。

清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 26岁
在宣城,写《十六罗汉应真图》卷。作《山水册》第八开。

清康熙七年(1668年)戊申 27岁
曾至歙县作画,在《山水人物图》卷第二段“披裘翁”上题云:“戊申,新安太平寺。”

清康熙八年(1669年)已酉 28岁
春日,作《山水册》第九开,题:“酉春得此,图之记乐。”夏日在歙县紫阳书院作《金竺朝霞图》。作《山水册》第七开。

清康熙九年(1670年)庚未 29岁
在宣城,曾携侣游黄山。

清康熙十年(1671年)辛亥 30岁
在宣城。秋天作《山水图》。款云:“时辛亥之秋,敬亭下,石涛济山僧。”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 32岁
深秋,在宣城之闲云庵跋画,云:“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甲寅 33岁
夏天,在宣城南湖,作《山水人物图》卷之“湘中老人”。冬至,游昭亭双塔寺,写《观音图》轴。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 34岁
在宣城。曾到松江探视旅庵本月。作《松阁临泉图》,款云:“时乙卯秋日,粤西济山僧石涛。”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 35岁
《山水图》轴题云:“丙辰客赏疗之大安寺。”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 36岁
夏日。在广教寺。《诗画合璧图》卷题:“丁巳夏日。”深秋,游苏州虎丘,作《山水图》册之第四开。此年曾游泾县水西,作《山水人物图》卷之“铁脚道人”。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戊午 37岁
夏,应钟山西天道院之请,到南京。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 38岁
在南京。于秦淮之怀谢楼作《山居图》,题跋中有“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之语。冬,在宣城,准备赴南京。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庚申 39岁
居南京长干寺一枝阁。作《书画》卷,题云:“庚申闰八月初得长干一枝七首。”与戴本孝、程邃、孔尚任、梅清、屈大均有往来。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 40岁
作《荷花图》赠梅清。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 41岁
冬日,在一枝阁中画《山水册》,跋云:“今人古人,谁师谁体;但出但入,凭翻笔底。”“画家不能高古,病在举笔只求花样。”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癸亥 42岁
在南京。作《书画册》,题云:“我且作离亭之赠,集癸亥近稿一卷,复成一律。”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 43岁
在南京。康熙帝首次南巡,驻跸南京,并巡幸长干寺,石涛与寺中僧众一起接驾。是年写有《山水册》,在其中一页《奇山突兀图》题云:“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 44岁
在南京。二月,雪霁,乘兴策杖探梅,抵青龙、天印、东山、钟陵、灵谷诸地。新夏,过五云精舍,为苍公作《万点恶墨》卷。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丙寅 45岁
冬月,为智企写《山水图》卷志别,跋中有“余亦私计踏草幽蓟”之语。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丁卯 46岁
春天,到扬州,参与孔尚任秘园雅集。冬,准备赴京,作《生平行》长诗留题一枝阁,兼别金陵诸友。冬天到扬州。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 47岁
在扬州,“北游不果”,于是客大树堂。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已巳 48岁
在扬州,康熙帝第二次南巡,石涛在平山堂接驾,作纪事诗二首。约于是年秋冬前往北京。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 49岁
抵京,客且憨斋,发“诗中画”、“画中诗”高论。是年写有“诸方乞食苦瓜僧”诗。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 50岁
二月,为博尔都写墨竹,王原祁为补坡石。客且憨斋为主人慎庵作《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跋中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之语。秋七月,客慈源寺,作山水册,题跋出现:“我用我法”四字。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 51岁
三月,于海潮寺为伯昌先生作画,跋云:“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冤哉。”秋,买舟南下,从北京回扬州。沿运河南下情形,具见《清湘书画稿》。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癸酉 52岁
在扬州。是年,为黄山惊远先生作山水轴。自跋《余杭看山图》卷云:“癸酉冬日,借亭先生携此卷游余杭,归来云与大涤不异。”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 53岁
八月,为鸣六先生作《山水册》,并题跋评论画坛诸大家特点,称八大山人“淋漓奇古”。上海博物馆藏《花卉册》十二开始以“大涤子”署款。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乙亥 54岁
五月,有安徽之行。夏天,作《巢湖图》轴。七月,偕友泛舟白沙翠竹江村。秋九月,为器老作《山水》卷。冬,在“真州学道处”为黄砚旅作画,仍在仪征。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 55岁
夏六月,离扬州,至歙县,避暑于程浚松风堂。完成《清湘书画稿》。《淳化阁帖》卷款署:“时丙子秋八月,清湘瞎尊者临于清莲阁下。”秋九月,于扬州作《春江垂钓图》轴(唐云旧藏)寄赠八大,称八大为“长兄”。是时前后营建大涤草堂,为此曾致函八大山人,索画《大涤草堂图》。出现“大涤堂”、“大涤子极”等印,大量使用大涤子为号署款,直至逝世。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 56岁
二月,石涛题八大《水仙图》卷,称八大为“金枝玉叶老遗民”。始见署“若极”之名。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戊寅 57岁
夏日,八大山人寄赠《大涤堂图》,石涛题诗于其上。是年,始识李鱴,一见如故。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已卯 58岁
《为拱北作山水图》轴题“己卯有建宁之游”。为咸翁作山水册十二帧,题跋中有“深愧未入古人堂奥,何有元气磅礴”语。浴佛日,八大山人为岱老年翁作古树苔石,石涛为补水滩红叶,并题诗一首于上。秋日作《太白诗意图轴》题署:“己卯秋日,青连阁下。”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 59岁
在扬州。上元前二日,为吴与桥作《溪南八景图》册,第三开题署:“庚辰上元前二日,青莲阁。”上元后二日,作《山水花卉图》册。九月,石涛为其门人洪正治作《写兰册》,内有染庵居士跋《写兰册》涉及八大。约于此年前后,石涛托李松庵致函八大再索画《大涤草堂图》。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 61岁
三月,在南京。在乌龙潭观桃花,作《云山图》轴,跋云:“写画凡未落笔,先以神会。”秋八月,作画,题跋中有“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不同,不似之似似之”语。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 62岁
夏日,有论画之语,云:“笔墨当随时代”。秋,为刘石头作画,畅论用点,结语云:“法无定相,气概成章耳。”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甲申 63岁 七月,作《赭墨山水图》,题诗云:“半空半壑远山村,疑是风烟势欲吞。险到无边堪绝倒,凭天不尽画云门。”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 64岁
重九,画山水以赠道先生,题跋中有体力不支之叹。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 65岁
春,作《梅花吟》,有“何当遍绕梅花树,头白依然未有家”之句。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丁亥 66岁
秋冬,病情恶化,卒后葬在扬州蜀岗之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